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及时收集和整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生活实际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可见,新课标非常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强调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结合。那么教学时如何使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从而促进教学的高效性呢?
一、课堂导入联系生活,激发学生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越贴近学生的生活背景,学生就越感兴趣,自觉接收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在教学中,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现数学问题。例如:在教学《圆锥的认识》时,课前可让学生带来斗笠,带来做建筑用的工具——重心锤。上课开始,可以指着斗笠的上半部分和重心锤,问学生:这样的物体叫什么?能起什么作用呢?然后引入新课:这叫做圆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圆锥……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学习热情。在讲了圆锥的特征以后,让学生找找生活中的圆锥,有的学生找到了陀螺(俗称“打不死”),引起了学生对于童年的美好回忆。再如:在教学《角的认识》这节课时,利用秋天大雁南飞的生活情景导入新课,初步感知大雁从“一”字形变成“人”字形的时候,就形成了一个角。然后,再让学生找找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角,学生的兴趣马上高涨起来,纷纷回答:把扇子打开以后就形成了一个角,时钟的时针和分针形成了一个角……教师适时导入新课:那么什么是角呢?在角中藏着多少秘密呢?我们一起来把它们找出来好不好?学生有了极大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在接下去的教学过程中,他们就会认真思考,积极回答,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阶段是一节课的起始阶段,处理的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和思维的活跃程度。
二、教学过程联系生活,突破重点和难点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而学生的思维往往是具体形象的,这就产生了矛盾。于是在抽象的教学面前许多学生感到无能为力,枯燥乏味,久之就会对数学失去兴趣。为了消除学生学习数学的畏惧心理,教师在教学时要联系生活的实际,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努力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表演、思考、交流,从而切实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比多、比少的应用题”时,有的学生对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较难理解,老师可让学生比比谁的铅笔多。老师说:我有7支铅笔,比你多4支,你有几支?边说边拿出7支铅笔握在手上,要求学生也拿出符合要求的铅笔数。接着再问学生:刚才老师说的话,还可以怎样说?……通过引导与思考,学生较好的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现实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数学大课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能感觉到许多充满着数学因素的内容,教学中融入这些内容,能使学生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枯燥为生动,变被动为主动地接受知识,进而能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生活和数学紧密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问题的欲望,变“要我学数学”为“我要学数学”。
三、借助生活实际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知识具有高度抽象性,一些深奥、难懂的数学语言,常常让学生听得云里雾里,犹如听天书一般。这与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产生矛盾。在抽象的数学面前学生感到无能为力,从而产生恐惧感,甚至厌恶学习数学。为了消除学生此种心理,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移植一些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片断,把这些数学语言用一些鲜活的生活场面展示出来;使学生借助生活中的实际情境来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引导学生探索、思考、交流,从而切实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可先让一个学生从教室门走到对面墙壁,让学生了解一个物体运动。再让两个学生分别从门和对面墙壁相向而行,可同时走,可不同时走,中途相遇,让学生了解两个物体运动,理解“同时”、“相向”、“相遇”等数学语言,并说出求路程的方法: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两地距离。给出甲乙的速度和同行的时间,让学生列出算式,推导出解决相遇问题的公式。再让学生演示背向而行、先行与后行、相遇与不相遇等等。整节课在学生的演示和讨论中进行,气氛积极而热烈,在情趣与理趣的交融中让课堂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练习中联系生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当学生学习了数学知识后,教师应及时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实际,尝试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如学习了“长度”单位,可以测量自己和父母的身高,从家到学校的路程;学完“直角”以后,可让学生在家里找找有哪些关于直角的物品。在学习了“连加、连减”以后,可让学生调查一下爸爸、妈妈的岁数,然后计算出爸爸、妈妈和自己一共的岁数。这样的练习不仅使学生学到活生生的数学,感受到数学存在于生活中,而且培养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观察实践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通过实践证明,“生活化”的数学知识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宝贵的礼物”。数学即生活,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感知、认知的气氛中想学、乐学、学会、会学,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生活实际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可见,新课标非常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强调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结合。那么教学时如何使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从而促进教学的高效性呢?
一、课堂导入联系生活,激发学生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越贴近学生的生活背景,学生就越感兴趣,自觉接收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在教学中,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现数学问题。例如:在教学《圆锥的认识》时,课前可让学生带来斗笠,带来做建筑用的工具——重心锤。上课开始,可以指着斗笠的上半部分和重心锤,问学生:这样的物体叫什么?能起什么作用呢?然后引入新课:这叫做圆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圆锥……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学习热情。在讲了圆锥的特征以后,让学生找找生活中的圆锥,有的学生找到了陀螺(俗称“打不死”),引起了学生对于童年的美好回忆。再如:在教学《角的认识》这节课时,利用秋天大雁南飞的生活情景导入新课,初步感知大雁从“一”字形变成“人”字形的时候,就形成了一个角。然后,再让学生找找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角,学生的兴趣马上高涨起来,纷纷回答:把扇子打开以后就形成了一个角,时钟的时针和分针形成了一个角……教师适时导入新课:那么什么是角呢?在角中藏着多少秘密呢?我们一起来把它们找出来好不好?学生有了极大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在接下去的教学过程中,他们就会认真思考,积极回答,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阶段是一节课的起始阶段,处理的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和思维的活跃程度。
二、教学过程联系生活,突破重点和难点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而学生的思维往往是具体形象的,这就产生了矛盾。于是在抽象的教学面前许多学生感到无能为力,枯燥乏味,久之就会对数学失去兴趣。为了消除学生学习数学的畏惧心理,教师在教学时要联系生活的实际,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努力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表演、思考、交流,从而切实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比多、比少的应用题”时,有的学生对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较难理解,老师可让学生比比谁的铅笔多。老师说:我有7支铅笔,比你多4支,你有几支?边说边拿出7支铅笔握在手上,要求学生也拿出符合要求的铅笔数。接着再问学生:刚才老师说的话,还可以怎样说?……通过引导与思考,学生较好的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现实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数学大课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能感觉到许多充满着数学因素的内容,教学中融入这些内容,能使学生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枯燥为生动,变被动为主动地接受知识,进而能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生活和数学紧密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问题的欲望,变“要我学数学”为“我要学数学”。
三、借助生活实际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知识具有高度抽象性,一些深奥、难懂的数学语言,常常让学生听得云里雾里,犹如听天书一般。这与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产生矛盾。在抽象的数学面前学生感到无能为力,从而产生恐惧感,甚至厌恶学习数学。为了消除学生此种心理,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移植一些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片断,把这些数学语言用一些鲜活的生活场面展示出来;使学生借助生活中的实际情境来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引导学生探索、思考、交流,从而切实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可先让一个学生从教室门走到对面墙壁,让学生了解一个物体运动。再让两个学生分别从门和对面墙壁相向而行,可同时走,可不同时走,中途相遇,让学生了解两个物体运动,理解“同时”、“相向”、“相遇”等数学语言,并说出求路程的方法: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两地距离。给出甲乙的速度和同行的时间,让学生列出算式,推导出解决相遇问题的公式。再让学生演示背向而行、先行与后行、相遇与不相遇等等。整节课在学生的演示和讨论中进行,气氛积极而热烈,在情趣与理趣的交融中让课堂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练习中联系生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当学生学习了数学知识后,教师应及时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实际,尝试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如学习了“长度”单位,可以测量自己和父母的身高,从家到学校的路程;学完“直角”以后,可让学生在家里找找有哪些关于直角的物品。在学习了“连加、连减”以后,可让学生调查一下爸爸、妈妈的岁数,然后计算出爸爸、妈妈和自己一共的岁数。这样的练习不仅使学生学到活生生的数学,感受到数学存在于生活中,而且培养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观察实践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通过实践证明,“生活化”的数学知识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宝贵的礼物”。数学即生活,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感知、认知的气氛中想学、乐学、学会、会学,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