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浅议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xing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甫的诗中曾提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俗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古人已经认识到读书与写作有着密切的关系。书读得多,知识才能丰富广博,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文采横溢。
  在语文教学中,我把作文和阅读联系起来,让阅读为写作服务。通过诵读使学生融进优美的意境、背诵精美句段积累现代语言;分析课文不面面俱到,抓住文章灵魂,抓住作者思路即可;对精美语言进行品味,对美好片段师生共同分享;利用课本资源,鼓励学生运用;仿写经典课文,牢记写作技巧。
  那么,阅读对写作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一、通过阅读培养写作兴趣
  
  许多写作水平高的学生的创作兴趣都是从阅读文学作品中开始萌发的。书中那些深刻透彻的人生领悟,生动形象的文学描写,具有文采的修辞语句,精巧新颖的个性化创作,都吸引着学生,使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念,让学生明白作文是一种精神产品,这种产品就是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有新的创意,能充分展示个性,而非人云亦云的东西。既然如此,那就必须写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同时也让别人感动。鼓励学生说真话,抒真情,不说假话、大话、空话,不写虚情假意的文章,要让学生认真用眼睛去观察社会、感受生活,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认识美,进而用笔表现美。让他们关注社会、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把美的感受,痛苦的经历,执着的追求通过文章反映出来。有了强烈的创作动机,一篇又一篇优秀的文章才能产生,以读促写,写而促读,读与写产生了良性循环,阅读与写作才能给学生带来乐趣。
  
  二、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生活是广阔无垠,无比丰富的,犹如一座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要使生活成为写作素材就必须学会观察。学生观察生活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有意观察,一种是无意观察。有意观察要“授之以渔”、“授之以法”。我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引导学生重点揣摩“雪地捕鸟”几个动词后,要求学生学习准确而形象的使用动词,我让学生观察上体育课“跳远”、课间操、“升旗的过程”,午餐时同学“插队抢饭的过程”,分别写一片断,大部分学生通过亲眼观察,能用准确而形象的动词描绘出来。
  对学生的无意观察,老师要相机诱导。在教读《背影》一文时,我让学生打开记忆的闸门,回忆自己见过的类似“背影”的人物特征。如奶奶的“白发”、爷爷“松树似的手”、妈妈“黄皱的脸”、爸爸“微驼的背”等等。在写作训练中,学生学以致用,一篇篇反映亲情的文章脱颖而出。
  
  三、通过阅读借鉴写作技巧
  
  只读不写只会让思维停顿。因此在扩大阅读视野的同时加以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写作训练,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读中有写,写中有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不失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提高语文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可以说,阅读是间接生活之“源”,课本是凭借,是“例子”。学生的阅读是吸收,是认识生活;写作则是表达,是反映生活。写作是一种智力劳动。当学生没有从读写结合的角度掌握这种劳动时,往往会有畏难情绪。但当他们领悟了读和写的关系,能够模仿范文写作后,写作便成了一种乐趣。写作的乐趣又会促使他们更有兴趣去阅读,这样就形成了读写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因此,我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教学,使读写有机结合,同步进行。从课本到课外让学生读典范文章,然后要求学生以这些文章为例,反复仿写,反复对照修改,直到揣摩清楚创作方法及写作技巧。而且在具体做法上不贪大求全,做到循序渐进。①结构仿写:如《邓稼先》一文采用小标题:“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两弹元勋”、“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民族感情?有情?”、“我不能走”、“永恒的骄傲”,每个小标题都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邓稼先美好的品质。学生仿写后再也不发愁不能达到老师要求的字数了,而且内容也具体了。如《心中的最美》一文,写同学运用“会说话的眼睛”、“透明的水晶”、“紧皱的眉头”三个小标题,活灵活现的描绘了自己同学的形象。②开头仿写:《观舞记》一文开头是这样的:
  “我应当怎样来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
  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
  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彩色,点染出她们的清样的美丽和绚丽的服装。
  假如我是个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来传达出她们轻捷的舞步和细响的铃声。
  假如我是个雕刻家,我就要在玉石上模拟出她们的充满了活力的苗条灵动的身形。”
  学生利用这个开头写《理想》:“假如我是一只小鸟……假如我是一片白云……假如我是一缕春风……假如我是一片绿叶……”思路开阔,语言优美,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总之,只要哪篇课文有哪点“特色”,就让学生模仿学习,长此以往,学生的作文技巧和语文积累就会得到大大提高。
  除了上述几方面外,通过阅读还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寫作空间,积累丰富的警句妙语,增添文章色彩。
  阅读是输入,提高语文能力;写作是输出,表现语文能力。阅读和写作是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认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并重,方能全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然而,要实现优化英语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应做到优化教学目标的制定,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优化教学方法的组合等,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以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一、优化教学目标的制定    教学目标是构建素质教育的重点,它要求教师必须了解、熟悉、掌握教学内容,明确课程标准,要求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通过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可以说,教学目
期刊
作文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在低谷徘徊,原因在于一直处于一个自我封闭的教学模式之中: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精批细改,或大笔一挥“阅”;学生草草一翻,或干脆看都不看,往抽屉里一塞。教学模式僵化呆板,训练效果少、慢、差、费。假如说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还有一点指导作用,也无非是当堂的审题指导,或教授所谓的框架结构。其实,当堂指导与写作远不能涵盖写作教学的整体,更何况这种被肢解了的“当堂指导”。写作指导至少还应该引
期刊
当前,有效教学成为大家关注的一个焦点,它牵涉到诸多因素,其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就是一个重要方面。“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导航仪。为了提高数学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我们要深入研究学生数学认识发生和形成的规律,要在学生学习数学各阶段的“最近发展区”里进行提问,使问题问在关键处,问在点子上,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开展有效学习。从学生数学认知形成的过程看,每个阶段都有各自
期刊
《世界卫生组织宪章》明确地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健全安好的状态。”这表明人的健康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而且更要重视心理健康。  学校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人的发展中既包括身体的、生理的发展,也包括心理的发展。现在,我们面对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由于社会的不良影响和家庭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失误,导致他们中的部分人程度不同地存在学习困难、情绪
期刊
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
期刊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则是德育工作的重点。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对于把握好当前中小学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中小学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问题     当前,在社会形态各异、成人思想各异情况的影响下,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落后于经济发展、落后于素质教育要求的问题比较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德育工作重
期刊
所谓联想,就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这一事物到另一事物的思维过程。思维活动是个暗箱,摸不着,看不见,很多人不敢去接触它。其实,思维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掌握了规律,正确的运用思维方法,就能提高思维效率。长期以来,中学记叙文教学和记叙文写作教学只是通过讲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和记叙文的几种方式(顺序、倒叙、插叙、追叙、补叙)来实施,议论文教学只是通过
期刊
比较就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它的实用范围极为广泛,在文学、法学、政治、经济等领域中早就普遍广泛地运用了。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有发现有创造。笔者以为在我们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妨也可以尝试运用比较法。  由于作家思想素质、文化修养的不同,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是不相同的。为能把握文章的思想特征,领略文章的艺术特色,我们运用比较法教学是必要的。  再从完成中学语文教学的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目前,“填鸭式”、“注入式”课堂教学仍然存在,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已经压抑了学生的个性成长。新的课程标准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春风,它强调应从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形成自主学习的好习
期刊
新课程提倡个学科以学生自主研修为主,老师只是起着组织教学和解答疑难问题的辅导作用。师生角色的转换,必然会带来作文评改的新亮点。    语文老师们都知道,作文评改在作文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一环节如果把握不好,很难想象作文教学会有较好的效果。面对老师笼统机械的评语,学生非但不能提高写作能力,反而越来越惧怕作文了。是啊,学生费了半天的劲,好不容易憋出一篇文章来,却让老师画了一大堆红杠杠,批了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