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农村资源有效的创设与开展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fj0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孩子们的知识量在不断地提升,所以,幼儿园教育要不断地改革,广大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也要不断更新,要为幼儿创设一个更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活动环境,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但随着生活的不断富裕,幼儿园条件慢慢变好,农村幼儿园环境布置也都趋向于“城市化”,缺乏农村气息和特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时、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如何利用现有的农村环境,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和谐地发展?所以农村幼儿园如何创设与有效开展区域活动是值得思考的。
  【关键词】乡土资源;农村教育;幼儿;区域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135-02
  我觉得作为一名农村幼儿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农村优势,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将孩子带到大自然中,让他们去和大自然的花草树木、蔬菜、水果交朋友,创造性的组织和开展幼儿园活动来满足他们的劳动能力、观察能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环境意识等综合能力发展的需要。
  农村幼儿园开展区角活动有一定困难,但是我们在实践中,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并充分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开展有农村特色的幼儿园区角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对策:
  一、在农村幼儿园活动面积小,幼儿人数多的情况下,我们综合利用,巧妙结合。比如:在开设美工区、操作区、图书区时,把集体教学用的桌椅,分组摆放,便可就地利用。
  二、农村幼儿园室内、室外操作材料少,但是我们却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比如:石块、沙、土、树叶、草、蛋壳、各种盒子、毛线、植物种子等,这些材料的数量就足够幼儿使用。这样便解决了室内、室外操作材料少的问题。
  三、环境创设方面,根据农村条件,开设有农村特色的区角活动。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为环境创设提供了丰富的源泉。我们使用了玉米棒、花生皮、草编画框、植物种子、竹席等材料布置区域,孩子们在活动中进一步地亲近大自然,从认识农作物的外形,到介绍的文字,无处不体现农村的特色。
  1.自然角中我们还引导孩子们将小麦分别种在土里、沙子里、锯末里、小石子里比一比,看一看,小麦在这些材料上会先发芽,又会在何种物体上长的高又壮,并引导孩子们设计测量标尺及时观察、及时记录观察的结果从中孩子们懂得了水、阳光、空气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性。由此,孩子们的观察力,语言表达力,以及对数的认识能力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而其中蕴涵的教育意义与教育价值则更加久远。
  2.角色区——馒头店。我们所在的王哥庄街道,最有名的就是大馒头,而且班里的许多幼儿家里也是经营馒头店的,所以,幼儿对做馒头的程序非常熟悉,也很有兴趣,我们运用自制的“橡皮泥”,让幼儿自制馒头,激发幼儿对家乡特色的热爱。农村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场地较大。以前集体活动时幼儿的活动形式只是乱跑乱跳,不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现在在运动区投放锻炼幼儿基本动作的自制简单器械,如,沙包,套圈,高跷等,幼儿在活动时不仅能开心尽兴地玩,还锻炼了大肌肉动作,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四、把区角开设到大自然中去,在大自然中发现、探索科学的奥秘。农村自然资源丰富,大自然蕴含着无穷的科学教育素材,同时也是天然的活动区。它具有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农村特有的优势,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认识、探索,获得科学知识。比如春天和孩子一起去田野里捉蝴蝶,去草地上捉西瓜虫,四月的天气渐渐暖和,大地洋溢着一片初春的景象,小动物们睡了一个冬天,开始苏醒了;春天最早的花“迎春花”开放了,小草发芽了,花儿开放了,枝头上冒出了点点绿色。这时,就可以带领孩子们到田野乡间去观察、去寻找,体会春天的变化。就象小蝌蚪在我们这里随处可见,但谁也不会认真地去注意它们是怎么成长,变成小青蛙。孩子却不是这样,他们对自然界的一切都那么好奇,为了让幼儿更清楚地了解小蝌蚪的成长过程,我便定期带领幼儿在散步之际,到水沟边去观看:第一次去观察看到一块块的蛙卵,被无色的卵泡包裹着连在一起,通过讲解,幼儿知道这是为了不让蛙卵散开而造成伤亡的缘故,当小蝌蚪从卵里钻出来,我便组织幼儿将这些小生命带到学校里观察,孩子们通过长时间地观察,终于知道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直接经验,这种直接的经验使得幼儿获取不少科学性的知识,在活动中也能较好地发挥才能。
  同時,我们还带幼儿去感受季节更替的自然物、自然景象,让幼儿知道每个季节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如春季是个万物复苏、万象更新的季节,秋天则是丰收的季节。在领略大自然的丰富多姿的过程中,激发了幼儿热爱家乡的山水,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这些仅凭几张图片很难介绍明白的知识,我们可以在实地观察中去发现蝴蝶的特征、西瓜虫的长相、蝌蚪的演变等,从抽象到具体,加深幼儿的直接经验,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增强幼儿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仔细观察的能力。
  五、将活动区扩展到家庭之中。我们不仅把活动区开设到大自然中去,还扩展到幼儿家中。首先请家长为孩子开拓一片属于孩子自己的天地,并提供丰富材料,让幼儿自由画、捏、剪、折。还可请家长为孩子提供劳动机会,比如帮家长摘拣蔬菜,帮家长做饺子或饺子皮。增强了劳动意识,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可以看出区角活动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合理的运用农村资源创设区角深受幼儿的喜爱,更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幼儿的科学教育应该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幼儿从中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学习科学方法,发展智力和好奇心,并体验成功的喜悦,产生科学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关注和热爱。我们的区角活动仅仅是开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多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寻找一些值得探讨的、有教育价值的、对幼儿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自然资源,充分利用我们农村的资源,提升幼儿的探索兴趣和探究能力。让农村幼儿园的区角活动成为高质量的早期教育的新形势。
  参考文献
  [1]浅谈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与环境的自然融合[J].张月娇.新课程学习(上)2014年05期.
其他文献
【摘要】DIS实验能有效的改变学生们学习物理知识的态度,还能让整个高中物理教学课堂变得更加的多样化,科学合理的对高中物理教学的课时进行分配,引导学生们进行物理知识的积累,激发出学生们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以及热情,不断的挖掘学生们内在的潜力,提升其创新能力,强化学生们学习物理知识的创新意识。本文主要就DIS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优化方式进行分析,对传统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优缺点进行探究,确定出高中物理教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教学软件、网络资源层出不穷。作为初中英语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英语教师必须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积极运用网络资源,借助网络资源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将其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使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网络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摘要】本研究根据情境化教学模式构建的目的阐述了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和分析模式的组成要素,从而构建了情境化教学模式的系统框架,得出的研究结论是情境化教学对改变传统信息技术教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关键词】情境;情境化教学;教学模式;情境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随著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我国的教育发展事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推进,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也得到了革新。分层异步教学法是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一大新产物,在面临教学改革的时候,使用分层异步教学法不仅可以强化学生数学的基础,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对学生学习数学是有很大的帮助的。本文将通过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方法的含义和意义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及探究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法的实施策略,对小
【摘要】随着数学学习不断深入,我们学生在高中阶段所接收的数学知识越发复杂,知识调用难度不断提升,尤其在进入高三阶段后,数学知识系统调用能力的考核比重逐渐增加,一旦数学知识无法得到高效应用,将降低我们学生数学学习综合成效。本文通过对提高高三数学总复习的有效性的方法进行思考,以期为提升我们学生数学学习综合效率,提供行之有效的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三数学;总复习;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收到很多教学工作者的重视。在进行化学课程知识教学时,需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化学生成性课堂教学模式被提了出来。文章对化学生成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展开了分析,了解化学生成性课堂的教学背景,分析化学生成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依据,并针对性提出有效措施,促进化学生成性课堂教学实践应用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化学生成性课堂;教学实践;分析  【中图分类号】G6
【摘要】思想政治课是我国普通高中所设立的一门必修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要想达到以上教学目标,除了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之外,还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来使课本中所学的内容作用于生活。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高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做好理论与实践的衔接。本文就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高中政治教学中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新模式展开探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