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教育有了更深层面的认知,由此推动了教师以及教育实践的改革,不再只关注学生的学习,同时也将综合素养纳入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而言,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其必备的素养,小学语文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还要将部分精力放置于德育这一层面上,这样才能帮助学生从小塑造优良的道德品质,使其受益终身。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融合的重要性
第一,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小学语文蕴含知识内容十分丰富,学生学习时,不仅可以扎实基础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科综合能力。而教师对课本教材进行深层次探索,还可以挖掘出很多德育资源,将这些资源引入到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还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学习趣味性,并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第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深入剖析以后,我们可以发现课文潜藏的德育因素往往存在于课堂教学的重难点中,如:领会文章作者传达的主题思想。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知识,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找准德育切入点,并利用层层设问、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帮助他们更好地抓住德育知识点,细致感受课文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促进小学语文和德育目标的达成;第三,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语文教学与德育熏陶下,学生思想素质也会得到显著提升。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运用多元教法,落实德育目标
伴随着新课改的有序推进,教师应当紧随时代发展步伐以及教育发展进程,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活动。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丰富学生情感,更要渗透德育,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全面提高综合知识水平。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可以引入多媒体,首先向学生呈现优美的桂林山水景色,这样就能够为学生带来视觉冲击,也能够建立初步的印象,对大自然形成敬佩热爱之情。还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向学生展现一些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图片,或者呈现一部分与此相关的新闻,通过这种形式的对比,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他们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寻求有效的保护环境对策,并主动将这种行为链接到自身,只要在校园内看到垃圾就会随手捡起来,既是对思想层面的教育,也有助于塑造正确的环保意识。
(二)基于文本主旨,渗透德育教育
道德所体现的是思想和精神层面,德育就是以讲解知识为基础,渗透其中的道德思想,使学生可以就此塑造积极向上的思想和情感,使身心得以健康成长,语文课文就是承载这些思想和精神的關键载体。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想要成功渗透德育,首先需要深度解读课文,从中挖掘可以有效渗透德育的关键点。例如,在教学《刷子李》课堂中,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分析课文主旨,并在实际讲解的过程中渗透德育,这样学生才能够了解刷子李的高超技艺以及过硬的本领,才能够因此对他肃然起敬,产生敬佩之情。同时也能够了解如此高超的记忆能够得以形成,必然要经过多年累积以及长期的苦练,再加上其对工作的执着与热情,对自身的高要求以及丰富的实践。特别是在讲解刷子李即将“露馅”时,教师为学生留下了思考剧情的时间,在学生纷纷展现自己的想法之后,再对比课文,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其中的工匠精神,也能够将其链接于自身,感受到努力刻苦的学习自然能够获取相应的回报。
(三)深入开展课堂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融合还应体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联系课堂教学和学生实际,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思考、探究和讨论。以《小英雄雨来》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熟读课文,引导他们对文章讲述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设置“课文故事发生时间和地点?课文主要讲述了主人公的哪些事?课文写了雨来的几件事其中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说一说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并说明原因?”等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将小组合作教学方式融入其中,让学生发挥各自所长,并在合作讨论中理清课文知识脉络。在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层层剖析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对小英雄雨来身上体现出的机智、勇敢、爱国等可贵品质加以掌握,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其转化为自身的重要品质。
(四)增强学生实践体验
将德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其本质就是为了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推动学生全面的发展。然而要达成这一教学目标,教师除了要在课堂教中注重德育渗透以外,还需要结合学生实际学习状况,为其提供更多实践体验机会,让学生将课堂学习的知识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并在实践体验中得到强化,引领学生获得更好发展。以《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为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已经了解到雷锋乐于助人和奉献爱心精神,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悟和强化学生实践,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入到实际生活中,对身边存在的雷锋及主要事迹进行观察和记录,然后在课堂中进行展示和讨论。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刻了解到语文学科与实际生活存在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学会见贤思齐,使自己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结束语
总之,作为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方法,深度挖掘语文教材,从中发现有利于渗透德育的有效载体,同时也需要将其与学生的生活密切关联在一起,既是对课堂学习活动的充分利用,也能够将语文学科中的德育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塑造良好的品格,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为日后的深远发展打下扎实的根基。
参考文献
[1]胡彩琴 .润物细无声——红色文化在小学语文德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J].考试周刊 ,2021(33):25-26.
浙江省兰溪市女埠街道金家信义小学 321112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融合的重要性
第一,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小学语文蕴含知识内容十分丰富,学生学习时,不仅可以扎实基础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科综合能力。而教师对课本教材进行深层次探索,还可以挖掘出很多德育资源,将这些资源引入到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还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学习趣味性,并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第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深入剖析以后,我们可以发现课文潜藏的德育因素往往存在于课堂教学的重难点中,如:领会文章作者传达的主题思想。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知识,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找准德育切入点,并利用层层设问、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帮助他们更好地抓住德育知识点,细致感受课文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促进小学语文和德育目标的达成;第三,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语文教学与德育熏陶下,学生思想素质也会得到显著提升。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运用多元教法,落实德育目标
伴随着新课改的有序推进,教师应当紧随时代发展步伐以及教育发展进程,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活动。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丰富学生情感,更要渗透德育,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全面提高综合知识水平。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可以引入多媒体,首先向学生呈现优美的桂林山水景色,这样就能够为学生带来视觉冲击,也能够建立初步的印象,对大自然形成敬佩热爱之情。还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向学生展现一些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图片,或者呈现一部分与此相关的新闻,通过这种形式的对比,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他们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寻求有效的保护环境对策,并主动将这种行为链接到自身,只要在校园内看到垃圾就会随手捡起来,既是对思想层面的教育,也有助于塑造正确的环保意识。
(二)基于文本主旨,渗透德育教育
道德所体现的是思想和精神层面,德育就是以讲解知识为基础,渗透其中的道德思想,使学生可以就此塑造积极向上的思想和情感,使身心得以健康成长,语文课文就是承载这些思想和精神的關键载体。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想要成功渗透德育,首先需要深度解读课文,从中挖掘可以有效渗透德育的关键点。例如,在教学《刷子李》课堂中,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分析课文主旨,并在实际讲解的过程中渗透德育,这样学生才能够了解刷子李的高超技艺以及过硬的本领,才能够因此对他肃然起敬,产生敬佩之情。同时也能够了解如此高超的记忆能够得以形成,必然要经过多年累积以及长期的苦练,再加上其对工作的执着与热情,对自身的高要求以及丰富的实践。特别是在讲解刷子李即将“露馅”时,教师为学生留下了思考剧情的时间,在学生纷纷展现自己的想法之后,再对比课文,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其中的工匠精神,也能够将其链接于自身,感受到努力刻苦的学习自然能够获取相应的回报。
(三)深入开展课堂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融合还应体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联系课堂教学和学生实际,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思考、探究和讨论。以《小英雄雨来》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熟读课文,引导他们对文章讲述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设置“课文故事发生时间和地点?课文主要讲述了主人公的哪些事?课文写了雨来的几件事其中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说一说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并说明原因?”等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将小组合作教学方式融入其中,让学生发挥各自所长,并在合作讨论中理清课文知识脉络。在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层层剖析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对小英雄雨来身上体现出的机智、勇敢、爱国等可贵品质加以掌握,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其转化为自身的重要品质。
(四)增强学生实践体验
将德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其本质就是为了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推动学生全面的发展。然而要达成这一教学目标,教师除了要在课堂教中注重德育渗透以外,还需要结合学生实际学习状况,为其提供更多实践体验机会,让学生将课堂学习的知识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并在实践体验中得到强化,引领学生获得更好发展。以《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为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已经了解到雷锋乐于助人和奉献爱心精神,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悟和强化学生实践,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入到实际生活中,对身边存在的雷锋及主要事迹进行观察和记录,然后在课堂中进行展示和讨论。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刻了解到语文学科与实际生活存在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学会见贤思齐,使自己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结束语
总之,作为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方法,深度挖掘语文教材,从中发现有利于渗透德育的有效载体,同时也需要将其与学生的生活密切关联在一起,既是对课堂学习活动的充分利用,也能够将语文学科中的德育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塑造良好的品格,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为日后的深远发展打下扎实的根基。
参考文献
[1]胡彩琴 .润物细无声——红色文化在小学语文德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J].考试周刊 ,2021(33):25-26.
浙江省兰溪市女埠街道金家信义小学 3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