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对《政治生活》教材的思考
(一)常识普及难实现
审视《政治生活》教材,其中介绍了国家、政府、民主政治制度、国际关系四部分内容。虽然内容涉及范围广,但程度浅,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通过学习,学生对教材总结为一句话:社会主义好。为什么好?不清楚。以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为例,教材从政府的职能、责任、权力的行使和接受监督四大方面进行讲解,给学生的是一个笼统而抽象的标准,无法使学生真正地走进政府,不能形成对政府观的有效构建。这主要是因为教材没有以常识的普及为目的。
(二)理论实践难结合
《政治生活》教材试图走进生活,却没有回归生活。例如,中学生通过学习树立了公民观,但生活中却没有有序参与的机会;中学生树立了政府观,但对政府具体部门的功能却知之甚少。中学生是即将年满18周岁的公民,政治教育应该给他们参与生活的机会。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使中学生厌恶政治、反感说教,对政治生活教学说“不”。这主要是因为教材超越了生活,没有以服务生活实践为目的。
(三)情感价值难升华
人的价值观念是外部环境和自我感悟双重因素的结果。《政治生活》教材虽然采用了情景探究的形式导出理论知识,但是理论已经摆在教材最明显的位置,学生只要学会找出知识,一一对应即可。学生对知识缺乏真正体验、感悟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被形成”。
二、对《政治生活》教材设计的建议
(一)加大普及力度,挖掘普及深度
教材内容在追求量的基础上,更应重视质的提高。例如,教材试图让学生知道政府的好,但学生需要知道的是政府怎么好、政府的各个部门应该履行什么职能及怎样履行职能、公民和各个部门是什么关系等。只有让政府与公民“面对面”,才能让学生真正了解我们的政府。因此,教材应增加政府和政党制度方面的容量,从“细”做起,着重讲解政府部门的分类与运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程序及其领导能力的体现。学生一旦树立了科学的政府观和政党观,再学习国家观和民主观就会轻而易举。对于关键知识,教材只有挖掘普及深度,才能避免教学的形式化和无效性,培养出具有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公民。
(二)坚持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真正结合
1.注重新旧知识意义的同化过程。《政治生活》教材必须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使新旧知识的意义产生同化,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材对政治理念的传导过程必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避免脱离生活简单说教。如学生对国际关系的理解、接受能力很强,主要是因为他们通过报纸、电视等途径获得了大量的信息,使理论逻辑在生活中找到了支撑点。而政府和政党方面的知识,因为学生获得这方面信息的途径少,认知同化的过程就需要依靠教材的完善来实现。
2.注重以应用为结果的实现过程。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在各种情景中都能适应的教条,而是处于不断的发展中,并在不同的情景中需要被重新建构。这一建构的过程也是真实生活的应用过程。《政治生活》教材的落脚点是树立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引导学生时刻做好参与的准备。只要学生具备了参与意识,价值观就已经形成。《政治生活》教材只有坚持以掌握知识为目的、以应用为结果的教育理念,才能培养出“四有”公民。
(三)实现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自然过渡
1.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高中生体力和智力迅速发展,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和自觉性。他们希望获得自身的价值体验和价值判断,对强加于他们的意志排斥、反感,逆反心理表现明显。教材应探索因势利导的方式,既达到教育的目的,又顺应学生情感发展的规律。如政治观念不一定要写进教材,可让学生通过学习教材总结出政治观点,树立正确的政治观。这种开放性的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强化学生自身的思维体验,实现“问题探究—知识总结—情感升华”的过渡。
2.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有效的学习首先需要教育者能够唤起学习者的求知热情,而教育者能否唤起学习者的求知热情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能否为求知者提供足够的亲自经历、亲自体验、亲自发现、亲自研究的求知空间。《政治生活》教材内容呈现的形式应该更丰富,以探究课、活动课、实践课等形式设计教材,创造条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就能解决当前政治生活教育缺少时间和空间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陶行知先生很重视对教科书的改革,他提倡“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政治生活》教材是专家们智慧的结晶,它来自于实践,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政治生活》教材必将是一本活的书、真的书、动的书、有用的书。
(一)常识普及难实现
审视《政治生活》教材,其中介绍了国家、政府、民主政治制度、国际关系四部分内容。虽然内容涉及范围广,但程度浅,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通过学习,学生对教材总结为一句话:社会主义好。为什么好?不清楚。以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为例,教材从政府的职能、责任、权力的行使和接受监督四大方面进行讲解,给学生的是一个笼统而抽象的标准,无法使学生真正地走进政府,不能形成对政府观的有效构建。这主要是因为教材没有以常识的普及为目的。
(二)理论实践难结合
《政治生活》教材试图走进生活,却没有回归生活。例如,中学生通过学习树立了公民观,但生活中却没有有序参与的机会;中学生树立了政府观,但对政府具体部门的功能却知之甚少。中学生是即将年满18周岁的公民,政治教育应该给他们参与生活的机会。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使中学生厌恶政治、反感说教,对政治生活教学说“不”。这主要是因为教材超越了生活,没有以服务生活实践为目的。
(三)情感价值难升华
人的价值观念是外部环境和自我感悟双重因素的结果。《政治生活》教材虽然采用了情景探究的形式导出理论知识,但是理论已经摆在教材最明显的位置,学生只要学会找出知识,一一对应即可。学生对知识缺乏真正体验、感悟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被形成”。
二、对《政治生活》教材设计的建议
(一)加大普及力度,挖掘普及深度
教材内容在追求量的基础上,更应重视质的提高。例如,教材试图让学生知道政府的好,但学生需要知道的是政府怎么好、政府的各个部门应该履行什么职能及怎样履行职能、公民和各个部门是什么关系等。只有让政府与公民“面对面”,才能让学生真正了解我们的政府。因此,教材应增加政府和政党制度方面的容量,从“细”做起,着重讲解政府部门的分类与运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程序及其领导能力的体现。学生一旦树立了科学的政府观和政党观,再学习国家观和民主观就会轻而易举。对于关键知识,教材只有挖掘普及深度,才能避免教学的形式化和无效性,培养出具有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公民。
(二)坚持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真正结合
1.注重新旧知识意义的同化过程。《政治生活》教材必须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使新旧知识的意义产生同化,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材对政治理念的传导过程必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避免脱离生活简单说教。如学生对国际关系的理解、接受能力很强,主要是因为他们通过报纸、电视等途径获得了大量的信息,使理论逻辑在生活中找到了支撑点。而政府和政党方面的知识,因为学生获得这方面信息的途径少,认知同化的过程就需要依靠教材的完善来实现。
2.注重以应用为结果的实现过程。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在各种情景中都能适应的教条,而是处于不断的发展中,并在不同的情景中需要被重新建构。这一建构的过程也是真实生活的应用过程。《政治生活》教材的落脚点是树立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引导学生时刻做好参与的准备。只要学生具备了参与意识,价值观就已经形成。《政治生活》教材只有坚持以掌握知识为目的、以应用为结果的教育理念,才能培养出“四有”公民。
(三)实现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自然过渡
1.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高中生体力和智力迅速发展,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和自觉性。他们希望获得自身的价值体验和价值判断,对强加于他们的意志排斥、反感,逆反心理表现明显。教材应探索因势利导的方式,既达到教育的目的,又顺应学生情感发展的规律。如政治观念不一定要写进教材,可让学生通过学习教材总结出政治观点,树立正确的政治观。这种开放性的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强化学生自身的思维体验,实现“问题探究—知识总结—情感升华”的过渡。
2.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有效的学习首先需要教育者能够唤起学习者的求知热情,而教育者能否唤起学习者的求知热情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能否为求知者提供足够的亲自经历、亲自体验、亲自发现、亲自研究的求知空间。《政治生活》教材内容呈现的形式应该更丰富,以探究课、活动课、实践课等形式设计教材,创造条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就能解决当前政治生活教育缺少时间和空间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陶行知先生很重视对教科书的改革,他提倡“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政治生活》教材是专家们智慧的结晶,它来自于实践,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政治生活》教材必将是一本活的书、真的书、动的书、有用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