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情才能入理 有情方能启思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或许每个人对“教育”二字都有不同的诠释,从书上看到各著名的教育学家对教育本质的诠释都各有见解。我国著作《学记》中提到教育的本质是“以身作则,长善救失。”虽然表面看来只是言简意赅的八个字,实际内有乾坤。
  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学生是我们教育的对象。那么,教师该教给学生什么?伟大的教育学家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中写道:“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作为教师,我曾多次问自己:“教育是什么?”是教会学生书中知识后就完成任务了吗?显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证明,教师的职责并不是仅仅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青少年一代塑造美好的心灵。通过具体的教学教育工作,教师的世界观和思想品德影响着学生,从而造就掌握一定文化、具备一定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社会成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教育丛书《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中指出:“另一种作法似乎被大多数国家所采用,它把道德教育的责任交给了所有教师,因为各学科都可以在这方面起到作用。”“无论哪一学科的教师,都有责任承担思想教育的任务。”显然,教学分工是为了让教师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但这并不等于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教师有义务和责任在教学中和教学活动以外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那么,怎样才能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呢?我认为可以通过下面的几点途径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
  言传身教,给孩子树立榜样
  俗话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教师同样也是学生的模仿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学生的身上放大,不管是积极的还是负面的,都会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在他们看来,教师就是百科全书,无所不知,他们愿意相信教师所说的一切,所以,要想让学生文明礼貌、乖巧懂事,教师就必须做好典范、树立好榜样。正所谓:“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令则不行。”
  记得那天的语文课上,如往常一样,我在讲台上评讲练习,其中有一道题目是:给“观察”两个字标拼音,guān chā。当讲完该题时,我却发现讲台下面骚动起来,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看向我,一个个欲言又止。终于,班上一个平时略显胆大顽皮的男生用他最快的速度说:“老师写错了……”“错了……”,接二连三的声音响了起来:“应该是guān chá。”看着他们那一双双纯真而明亮的眼睛,我心里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思考该如何应对这一尴尬而棘手的场面。终于,我郑重地放下手中的笔,一字一句地说:“同学们,对不起,我做错了,你们真是火眼金睛啊!”说完,我重新认真地再评讲了一遍:“感谢同学们帮助老师及时发现和改正错误,希望你们不要像老师一样犯这样的错误。”学生们非常兴奋又慷慨地接受了我的道歉。为了表明我知错而改的决心,当天晚上,我认真地进行了反思,虽然圣人都有犯错的时候,但我们在三尺讲台上面对的是几十名学生,背负的是培养国家未来栋梁的责任,我们不能粗心大意,应该吃透了每节课的知识才能教给学生。此外,必须勇于承认错误。
  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善于利用主题情景图,开发德育资源
  部编版1~3年级语文教材最大的改变是在教材中增加了更多新颖的情境图和改编了部分课文,这些情境图内容丰富、含义深刻,善于挖掘图中的资源将是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的亮点。
  深入研究教材,在课堂上渗透潜在的德育知识
  在小学的学科教材中,大部分的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一丝不苟地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贯穿于知识的分析中。如,执教一年级《青蛙写诗》这一课时,除了可以让学生欣赏诗歌,学会逗号、句号的运用,还可以渗透以下内容:青蛙是吃害虫,是庄稼的卫士,这样能让庄稼少生病、增产量,所以我们不能伤害它们。在生活中,这样的教育例子还有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就不难找到德育的素材。
  在语文课堂中渗透良好的行为习惯及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传承勤俭节约美德、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增强节能意识等,对学生今后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在语文课中渗透德育的重要内容。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并非通过一朝一夕就能看见成效,它是一项艰苦、细致、长期的工作,需要教师做德育渗透的有心人,持之以恒地研究探索,才能把握其中的规律,达到渗透自如、游刃有余的效果。我相信,只要在教學中结合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和思想实际,点点滴滴地进行有机渗透,在潜移默化中就能达到智育、德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其他文献
本文以《秋天的怀念》為例,从了解作者及相关作品;熟悉课文,理清思路;找准突破点;有效延伸课堂等方面入手,对如何上好一堂初中语文课进行了探讨。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充分说明了教学既要遵循客观规律,又要从学情、教情的实际出发,方能不落俗套。对于一堂初中语文课,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需要教师在备课、上课、辅导等各个环节做足功课,精心准备,科学实践。前不久,我有幸参与了西藏昌都市的同课异
期刊
“交互式电子白板课堂”是一种现代化的新型教育形式,它通过互联网、传感器、交换机、射频识别等信息技术对当今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整合、改革与发展。本文以“交互式电子白板课堂”为切入点,通过叙述“交互式电子白板课堂”具备的应用价值及教学功能、管理功能和自我监察这三大模块,结合幼儿园教学,论述“交互式电子白板课堂”对我国当前幼儿园教学起到的推进作用。  目前为止,我国许多一线城市逐步开展了“交互式电子白板课
期刊
李学斌在《儿童文学与游戏精神》中写道:“儿童文学作品之于儿童文学作家,是自我实现的方式,是物化的精神结构。”他还写道:“艺术的本质是游戏,游戏的本质是自我表现。”这告诉我们,儿童的习作就是孩子精神世界的再现,而游戏是通往孩子精神世界的桥梁。如何让习作充满自由性和愉悦性,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开启心门、闪动灵感、乐于表达,使其爱上写作呢?本文以习作《“木头人”游戏》为例谈一谈。  情境创设  爱玩
期刊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使用方法单一  对于小学生来讲,数学是一门难度较大的学科,且每个小学生在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方面存在相对的差别。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的信息技术使用方法过于单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运用多媒体展示文本知识,甚少利用多媒体课件资源,使学生接触的知识层面仅仅局限于书本,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  信息技术教学形式化  数学相比较其他学科而言是一个相对严肃、
期刊
留守儿童常见心理问题  性格内向  留守儿童由于常年和老年人在一起,他们与父母在玩耍等方面缺乏一定的互动,并且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其内心缺乏一定的安全感,一旦在外面遇到不开心的事或受到委屈,就开始变得退缩和软弱。这样长期的生活状态使这些孩子形成沉默寡言、内向孤僻的性格,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自卑叛逆  留守儿童大多跟自己的爷爷奶奶生活,长期与父母缺乏互动,导致这些孩子一看到别的小朋友的父母都在
期刊
子路的人生志向因各种原因造成世人理解的偏颇,特别是在语文课堂形成了格式化的定论,这要求我们重新定义,找到子路志向的有理层面,拨乱反正,给学生有益的引导。  在《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一课里,孔子的四个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畅言了各自的人生志向,孔子对四者的评价也不尽相同:对“率尔而对”的子路,孔子“哂之”,认为他“为国以礼,其言不让”;对冉有的评价是“唯求则非邦也与”;对公西华的评价是“赤也为之小
期刊
激发兴趣,突出学生地位  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生已从传统的学习地位中走了出来,体育教师也应顺应这一形势的需求,将体育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体育学习相联系,为学生创设有趣的体育学习项目,尤其要注意将体育内容与学生的成长特点相结合。例如,为了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在“跑步”锻炼中,我为学生设置了如下游戏环节: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4位学生,在操场的跑道上进行篮球接力赛。具体规则是:每个小组的第一个学生
期刊
初中的教育重心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培养,而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关键人物就是与学生们接触较多的班主任。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保证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因此,班主任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实效性,充分发挥教育作用。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班主任起主导作用。初中生较为敏感,教育方法会直接影响
期刊
高职教育是培养大国工匠的摇篮,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更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能否树立正确的信仰坐标,不仅关乎个人的成长,也关乎国家与民族的未来。”高职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成长的关键时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在初步形成。德育是高职教育的灵魂,因此,作为有着德育灵魂人物之称的班主任,要汇集新思路、新理念,不断改善德育模式,
期刊
在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和深化的大背景下,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尤为重要,均衡教育的发展已被提到了一定的高度,因此,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也就成为每位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所要解决的难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每一所学校里的每一个班级都存在一部分成绩差、道德行为差的学生,我们称之为学困生,而学困生的存在是普遍、客观的,而且也是不可避免的。提起学困生,不少教师都会叫苦不迭,有的教师歧视他们,甚至对他们不理不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