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高层住宅项目越来越多,建筑物地下工程的功能也越来越多,如设备用房、车库、餐厅等。即人们对地下工程的防水要求也在不断增长,因此地下工程的防水在建筑中显得尤为重要,而地下防水工程的施工工序与防水材料的选用又是决定其防水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地下室 防水 防水混凝土
本文结合参加的美丹佳苑住宅小区建设情况,对其地下工程的渗漏原因进行调查分析,通过技术手段提出防治地下工程渗漏的措施及建议,提高地下工程的施工质量。
美丹佳苑住宅小区位于合肥市,共计5栋19层建筑,短肢剪力墙结构,地下工程为一层建筑,分别为设备用房、地下车库、地下商场等不同的功能分区。合肥地区地下水位较浅,对建筑物地下工程抗渗要求高,本工程地下部分采用两种不同的防水方法相结合,即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和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外防水。
项目部根据集团公司的“地下工程细部抗渗统一做法 ”及多年地下工程的施工经验,通过对类似工程地下室渗漏成因的详细调查分析,在项目开工准备阶段就编制了地下工程渗漏防治措施,在项目施工阶段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及施工方法进行预防。
1 地下工程渗漏原因分析
1.1 设计原因
1.1.1 设计未考虑建筑物上浮问题,造成建筑物在施工中上浮,从而导致结构出现裂缝,形成渗漏水通道;建筑物不均匀沉降过大,造成结构开裂和柔性防水层破坏。
1.1.2 建筑物地下工程防水层未交圈(如有些工程的地下室,底板未设计防水层而只在结构墙外立面设置防水层),未形成整体密闭状态,造成渗漏。
1.2 材料原因
1.2.1 防水混凝土原材料选用不好,未选择抗渗性能好的水泥、骨料模数不符要求、含泥量过大、外加剂质量不合格等。建筑物混凝土强度和抗渗等级越高,则单位体积水泥使用量越大,造成混凝土内部产生大量水化热,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产生温差收缩,造成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为了降低单位体积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大量使用粉煤灰或矿粉来代替水泥,致使结构产生干缩裂缝。
1.2.2 SBS卷材选用不当,如使用耐久性、大气稳定性较差的卷材;防水卷材厚度过薄,易损坏;
1.2.3 其他原因:施工工艺安排不当造成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冷缝,卷材防水细部做法不符合要求,后续工序施工造成卷材防水层的破坏等。
1.3 施工原因
1.3.1 地下工程抗渗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存在往预拌制混凝土中加水、振捣不充分、施工间隔时间过长、养护不到位等问题,导致地下结构混凝土不密实,出现许多渗漏水通道。
1.3.2 卷材防水层未按专项方案施工,施工质量差,包括卷材基层施工质量差(返砂、转角处未做倒角等);集水坑、电梯井、墙管道、变形缝等部位未按细部做法要求统一施工;卷材与卷材粘结方法及搭接长度不符合要求,粘结不牢固。
1.3.3 后续工序施工未对前道工序采取保护措施,造成前道工序防水层破坏。
1.3.4 室外淝槽回填土土质不符合要求,其中含碎砖等杂物;回填土未夯实,致使大量地表水直接下渗,在地下工程周围形成汇水区,当结构和防水层有问题时,就会发生渗漏水情况。
1.3.5 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施工工序安排不合理,造成地下工程结构及卷材防水层破坏,且修复不及时,导致渗漏发生。
2 地下工程渗漏防治方法
2.1 防水控制 设计单位应全方面考虑建筑物的防水要求,合理设计建筑物防水做法。
2.2 原材料控制 合理选择使用原材料,对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提出所用混凝土的质量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及主要参数:塌落度、水泥和外加剂、外掺料的使用、水灰比、砂率、配合比要进行优化。
2.3 混凝土的养护 结构混凝土浇注完成后,为防止砼表面出现干缩裂缝和温度裂缝,必须在12h内进行保温、保湿,养护至少14d;对于大体积砼应采取有效的温控措施,做好测温记录,控制内外温差≤25℃。
2.4 施工工艺控制
2.4.1 模板应安装牢固,拼缝严密(严禁使用编织袋堵缝),不得漏浆;模板加固应采用焊有止水片的对拉螺栓;模板安装完成后应清理干净,严禁模板内存在杂物(锯末、木块等)。
2.4.2 混凝土浇注过程中,为避免砼产生分层、离析,浇注时应严格控制拌合物自由落差。浇注可分层分段进行,但就注意层与层,段与段之间浇注时间间隔不得超过初凝时间,以免混凝土出现冷缝。
2.4.3 提高混凝土振捣的质量。地下工程砼应全面细致地进行振捣,下料和振捣要形成一定的顺序,防止漏振、欠振。要在下层砼初凝前布下层砼料,振动棒应插入下层砼中5~10cm,以保证接层部位砼的质量。要严格控制振捣时间,以砼开始翻浆和冒气泡为准,不得欠振或过振。 混凝土施工缝的防水处理,包括地下室后浇带和墙体与基础底板处的水平施工缝的处理。墙体水平施工缝应设在高于基础底板上300mm处,施工缝处设置止水钢板或橡胶止水条,后续混凝土浇筑时,要清理原砼表面的浮浆并凿毛,然后再浇注新砼,后浇带的砼应采用比原设计混凝土强度高一个级别的补偿收缩砼。
2.4.4 卷材防水层严格按照已批准的施工方案施工,特别注意转角处、管道处、施工缝处等部位的细部做法。
2.5 结构渗漏治理的主要方法 渗漏水治理应遵循“堵排结合、因地制宜、刚柔相济、综合治理”的原则。
2.5.1 注浆堵漏法。适应范围及措施:由于混凝土施工不良引起的混凝土结构内部的疏松、蜂窝、麻面等造成的渗漏水孔道;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缝,由于衔接不严导致的缝隙渗漏水;变形缝处的渗漏水;穿墙管部位的渗漏水,均可以采用注浆堵漏法,然后结构表面用抹面防水法抹面。
2.5.2 抹面堵漏法。大面积严重渗漏,首先应尽可能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以便在无水情况下进行修堵施工;当无条件降低地下水位时,应先行引水泄压,再涂抹快凝止水材料,使面漏变成线漏、线漏变为点漏(可集中为若干点),最后将漏水点封堵,再行大面积抹面。
大面积慢渗,漏水不明显,但湿渍常在。这种情况可采用速凝材料直接封堵,再进行防水砂浆抹面,或涂抹水泥基结晶型防水涂料等。
通过以上工程施工,地下工程渗漏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要从根本上解决地下工程渗漏情况,要以设计为前提,选择适宜的材料,在施工中认真执行技术操作规程和施工规范,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组织精心施工,细心保护,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才能最终实现地下工程良好的防水效果。
关键词:地下室 防水 防水混凝土
本文结合参加的美丹佳苑住宅小区建设情况,对其地下工程的渗漏原因进行调查分析,通过技术手段提出防治地下工程渗漏的措施及建议,提高地下工程的施工质量。
美丹佳苑住宅小区位于合肥市,共计5栋19层建筑,短肢剪力墙结构,地下工程为一层建筑,分别为设备用房、地下车库、地下商场等不同的功能分区。合肥地区地下水位较浅,对建筑物地下工程抗渗要求高,本工程地下部分采用两种不同的防水方法相结合,即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和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外防水。
项目部根据集团公司的“地下工程细部抗渗统一做法 ”及多年地下工程的施工经验,通过对类似工程地下室渗漏成因的详细调查分析,在项目开工准备阶段就编制了地下工程渗漏防治措施,在项目施工阶段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及施工方法进行预防。
1 地下工程渗漏原因分析
1.1 设计原因
1.1.1 设计未考虑建筑物上浮问题,造成建筑物在施工中上浮,从而导致结构出现裂缝,形成渗漏水通道;建筑物不均匀沉降过大,造成结构开裂和柔性防水层破坏。
1.1.2 建筑物地下工程防水层未交圈(如有些工程的地下室,底板未设计防水层而只在结构墙外立面设置防水层),未形成整体密闭状态,造成渗漏。
1.2 材料原因
1.2.1 防水混凝土原材料选用不好,未选择抗渗性能好的水泥、骨料模数不符要求、含泥量过大、外加剂质量不合格等。建筑物混凝土强度和抗渗等级越高,则单位体积水泥使用量越大,造成混凝土内部产生大量水化热,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产生温差收缩,造成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为了降低单位体积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大量使用粉煤灰或矿粉来代替水泥,致使结构产生干缩裂缝。
1.2.2 SBS卷材选用不当,如使用耐久性、大气稳定性较差的卷材;防水卷材厚度过薄,易损坏;
1.2.3 其他原因:施工工艺安排不当造成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冷缝,卷材防水细部做法不符合要求,后续工序施工造成卷材防水层的破坏等。
1.3 施工原因
1.3.1 地下工程抗渗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存在往预拌制混凝土中加水、振捣不充分、施工间隔时间过长、养护不到位等问题,导致地下结构混凝土不密实,出现许多渗漏水通道。
1.3.2 卷材防水层未按专项方案施工,施工质量差,包括卷材基层施工质量差(返砂、转角处未做倒角等);集水坑、电梯井、墙管道、变形缝等部位未按细部做法要求统一施工;卷材与卷材粘结方法及搭接长度不符合要求,粘结不牢固。
1.3.3 后续工序施工未对前道工序采取保护措施,造成前道工序防水层破坏。
1.3.4 室外淝槽回填土土质不符合要求,其中含碎砖等杂物;回填土未夯实,致使大量地表水直接下渗,在地下工程周围形成汇水区,当结构和防水层有问题时,就会发生渗漏水情况。
1.3.5 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施工工序安排不合理,造成地下工程结构及卷材防水层破坏,且修复不及时,导致渗漏发生。
2 地下工程渗漏防治方法
2.1 防水控制 设计单位应全方面考虑建筑物的防水要求,合理设计建筑物防水做法。
2.2 原材料控制 合理选择使用原材料,对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提出所用混凝土的质量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及主要参数:塌落度、水泥和外加剂、外掺料的使用、水灰比、砂率、配合比要进行优化。
2.3 混凝土的养护 结构混凝土浇注完成后,为防止砼表面出现干缩裂缝和温度裂缝,必须在12h内进行保温、保湿,养护至少14d;对于大体积砼应采取有效的温控措施,做好测温记录,控制内外温差≤25℃。
2.4 施工工艺控制
2.4.1 模板应安装牢固,拼缝严密(严禁使用编织袋堵缝),不得漏浆;模板加固应采用焊有止水片的对拉螺栓;模板安装完成后应清理干净,严禁模板内存在杂物(锯末、木块等)。
2.4.2 混凝土浇注过程中,为避免砼产生分层、离析,浇注时应严格控制拌合物自由落差。浇注可分层分段进行,但就注意层与层,段与段之间浇注时间间隔不得超过初凝时间,以免混凝土出现冷缝。
2.4.3 提高混凝土振捣的质量。地下工程砼应全面细致地进行振捣,下料和振捣要形成一定的顺序,防止漏振、欠振。要在下层砼初凝前布下层砼料,振动棒应插入下层砼中5~10cm,以保证接层部位砼的质量。要严格控制振捣时间,以砼开始翻浆和冒气泡为准,不得欠振或过振。 混凝土施工缝的防水处理,包括地下室后浇带和墙体与基础底板处的水平施工缝的处理。墙体水平施工缝应设在高于基础底板上300mm处,施工缝处设置止水钢板或橡胶止水条,后续混凝土浇筑时,要清理原砼表面的浮浆并凿毛,然后再浇注新砼,后浇带的砼应采用比原设计混凝土强度高一个级别的补偿收缩砼。
2.4.4 卷材防水层严格按照已批准的施工方案施工,特别注意转角处、管道处、施工缝处等部位的细部做法。
2.5 结构渗漏治理的主要方法 渗漏水治理应遵循“堵排结合、因地制宜、刚柔相济、综合治理”的原则。
2.5.1 注浆堵漏法。适应范围及措施:由于混凝土施工不良引起的混凝土结构内部的疏松、蜂窝、麻面等造成的渗漏水孔道;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缝,由于衔接不严导致的缝隙渗漏水;变形缝处的渗漏水;穿墙管部位的渗漏水,均可以采用注浆堵漏法,然后结构表面用抹面防水法抹面。
2.5.2 抹面堵漏法。大面积严重渗漏,首先应尽可能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以便在无水情况下进行修堵施工;当无条件降低地下水位时,应先行引水泄压,再涂抹快凝止水材料,使面漏变成线漏、线漏变为点漏(可集中为若干点),最后将漏水点封堵,再行大面积抹面。
大面积慢渗,漏水不明显,但湿渍常在。这种情况可采用速凝材料直接封堵,再进行防水砂浆抹面,或涂抹水泥基结晶型防水涂料等。
通过以上工程施工,地下工程渗漏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要从根本上解决地下工程渗漏情况,要以设计为前提,选择适宜的材料,在施工中认真执行技术操作规程和施工规范,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组织精心施工,细心保护,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才能最终实现地下工程良好的防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