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山水画教学中,组织学生临摹名家的作品,是使学生掌握山水画技法的重要手段,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在山水画的临摹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为他们选择适当的作品进行临摹,要求学生在作品临摹中学会观察、布局,能够领会笔墨的语言符号,做到拾级而上,凸显山水画的情趣。
[关键词] 山水画;临摹;观察;布局
水墨画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它通过笔墨的浓淡变化来表现深远的意境。在山水画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在山水画作品临摹中,学会观察,掌握布局,进而理解山水画的笔墨情趣,掌握山水画的艺术表现手法,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对临,学会观察
学会观察,他们才能够准确地表现事物。在山水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为学生选取有代表性的作品让他们进行对临,以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揣摩的方式,学生对所临作品只有做认真品读,才能够逐渐了解山水画的笔墨技巧。
在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寄情山水”一课的教学中,在引导学生了解山水画的内容、形式,知道山水画的步骤后,我让学生以对临的形式临摹山石的画法,要求学生在临摹中观察作品的特点。学生们通过观察得出:“画山石要先用中锋或稍侧的笔锋勾出石块的轮廓,然后依着轮廓用中锋或侧缝勾皴,增加石块的质感和立体感,从画面中看出勾皴的墨色也是由淡到重逐步加深的,接着用淡墨渲染暗部,渲染时水多墨少,最后用焦墨画苔点,表现石上的苔草。整部作品墨色丰富,利用浓、淡、焦墨突出了画面的虚实关系。”学生们通过认真观察,掌握了画面的笔墨技巧。
学生们通过对临的形式,逐渐地掌握了“读画”的方法,学会了正确观察画面,从而对所临作品有了完整的认识,对山水画的技法也有了深刻的体会。他们通过认真观察,能够从细节纵观全局,从对画面的表象认识到领悟内涵,逐渐的掌握了山水画的绘画技法和笔墨变化。
二、背临,考虑布局
学生们在对临的过程中,通过品读山水画作品,对于山水画的布局、笔墨变化和用水用色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对临中的印象或记忆来背着画临摹作品,这就要求学生要抓住作品的实质,理解作品内涵,在反复的背临过程中能够学会画面布局,领会画面神韵。
在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寄情山水”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在通过反复对临山石的画法后,我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观察、理解背临出山石的画面。学生们在背临之前首先总结了自己对临的山水画作品特点:“山石通过线条、勾皴、渲染的浓淡变化具有一定的生命力,不同笔法、墨色赋予了不同山石的特点,整个画面通过山石的疏密布局、虚实对比产生了生命力,给人形式美的感觉。”随后,学生们通过回忆试着描绘山石作品,最初学生们不能很好的背临,但他们通过反复的对临、背临,深刻体会山水画作品的笔墨变化和构图布局,最后,能够领会画面的神韵,学会了简单的画面布局,对国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对山水画作品的背临中,学生们加深了对山水画技法的理解,能够对原画的布局和神韵更加深刻的消化和吸收,增加了学生们学画山水画的信心,提高了学生的画面表现能力。
三、意临,凸显情趣
意临是最高级的一种临摹方式,学生在吸收和领会原有画面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见解。学生在对临、背临的基础上,认真领会原画中的多种因素,大胆取舍,敢于创新,通过画面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情趣。
在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寄情山水”一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意临的形式,来画一幅山水画作品,并能够凸显出自己的情趣。学生在意临的过程中表示:“老师,我们可以根据在临画中的体会,在绘画中技法处理上加入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吗?”我告诉学生:“意临的目的就是要求学生们在原作的基础上创新,从而表现自己的情感。”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情感凸显了作品的独特意境。这个说:“我可以用远山、近水来表现大自然的优美。”那个说:“我喜欢雄伟的气势,可以采用高远法构图,主要画山的高大、挺拔。”学生们通过努力,画出了属于自己的山水画作品。
学生们通过意临的形式,加深了对范本中笔意、气息、意境、布局等因素的理解,深挖了山水画的内涵,并能够通过画面来表现自己的情趣,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在山水画教学中,教师按部就班地安排学生对山水画作品进行临摹,让学生在临摹中循序渐进,拾级而上,培养了学生们认真品画、读画的习惯,让学生在作品临摹中领会到了山水画笔墨技法的真谛,懂得了山水画的意境美。学生们在对临、背临、意临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參考文献:
[1]母春生;罗晓飞.领略古风,积累创新——谈中国山水画临摹[J].文教资料,2010(9).
[2]朱文.临摹是中国山水画写生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J].美术教育研究,2014(2).
[关键词] 山水画;临摹;观察;布局
水墨画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它通过笔墨的浓淡变化来表现深远的意境。在山水画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在山水画作品临摹中,学会观察,掌握布局,进而理解山水画的笔墨情趣,掌握山水画的艺术表现手法,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对临,学会观察
学会观察,他们才能够准确地表现事物。在山水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为学生选取有代表性的作品让他们进行对临,以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揣摩的方式,学生对所临作品只有做认真品读,才能够逐渐了解山水画的笔墨技巧。
在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寄情山水”一课的教学中,在引导学生了解山水画的内容、形式,知道山水画的步骤后,我让学生以对临的形式临摹山石的画法,要求学生在临摹中观察作品的特点。学生们通过观察得出:“画山石要先用中锋或稍侧的笔锋勾出石块的轮廓,然后依着轮廓用中锋或侧缝勾皴,增加石块的质感和立体感,从画面中看出勾皴的墨色也是由淡到重逐步加深的,接着用淡墨渲染暗部,渲染时水多墨少,最后用焦墨画苔点,表现石上的苔草。整部作品墨色丰富,利用浓、淡、焦墨突出了画面的虚实关系。”学生们通过认真观察,掌握了画面的笔墨技巧。
学生们通过对临的形式,逐渐地掌握了“读画”的方法,学会了正确观察画面,从而对所临作品有了完整的认识,对山水画的技法也有了深刻的体会。他们通过认真观察,能够从细节纵观全局,从对画面的表象认识到领悟内涵,逐渐的掌握了山水画的绘画技法和笔墨变化。
二、背临,考虑布局
学生们在对临的过程中,通过品读山水画作品,对于山水画的布局、笔墨变化和用水用色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对临中的印象或记忆来背着画临摹作品,这就要求学生要抓住作品的实质,理解作品内涵,在反复的背临过程中能够学会画面布局,领会画面神韵。
在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寄情山水”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在通过反复对临山石的画法后,我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观察、理解背临出山石的画面。学生们在背临之前首先总结了自己对临的山水画作品特点:“山石通过线条、勾皴、渲染的浓淡变化具有一定的生命力,不同笔法、墨色赋予了不同山石的特点,整个画面通过山石的疏密布局、虚实对比产生了生命力,给人形式美的感觉。”随后,学生们通过回忆试着描绘山石作品,最初学生们不能很好的背临,但他们通过反复的对临、背临,深刻体会山水画作品的笔墨变化和构图布局,最后,能够领会画面的神韵,学会了简单的画面布局,对国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对山水画作品的背临中,学生们加深了对山水画技法的理解,能够对原画的布局和神韵更加深刻的消化和吸收,增加了学生们学画山水画的信心,提高了学生的画面表现能力。
三、意临,凸显情趣
意临是最高级的一种临摹方式,学生在吸收和领会原有画面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见解。学生在对临、背临的基础上,认真领会原画中的多种因素,大胆取舍,敢于创新,通过画面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情趣。
在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寄情山水”一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意临的形式,来画一幅山水画作品,并能够凸显出自己的情趣。学生在意临的过程中表示:“老师,我们可以根据在临画中的体会,在绘画中技法处理上加入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吗?”我告诉学生:“意临的目的就是要求学生们在原作的基础上创新,从而表现自己的情感。”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情感凸显了作品的独特意境。这个说:“我可以用远山、近水来表现大自然的优美。”那个说:“我喜欢雄伟的气势,可以采用高远法构图,主要画山的高大、挺拔。”学生们通过努力,画出了属于自己的山水画作品。
学生们通过意临的形式,加深了对范本中笔意、气息、意境、布局等因素的理解,深挖了山水画的内涵,并能够通过画面来表现自己的情趣,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在山水画教学中,教师按部就班地安排学生对山水画作品进行临摹,让学生在临摹中循序渐进,拾级而上,培养了学生们认真品画、读画的习惯,让学生在作品临摹中领会到了山水画笔墨技法的真谛,懂得了山水画的意境美。学生们在对临、背临、意临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參考文献:
[1]母春生;罗晓飞.领略古风,积累创新——谈中国山水画临摹[J].文教资料,2010(9).
[2]朱文.临摹是中国山水画写生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J].美术教育研究,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