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瓶装新酒”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feng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积极开展对教材传统演示实验的创新研究,有利于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实验采用更为简洁的一体化实验仪器,既简化了实验装置,又节约了试剂用量;把这个原本无人问津的“纸上实验”创新成既可教师演示又可学生分组实验。利用悦耳的声音来检验实验效果,给学生带来感官上的全新体验。
   【关键词】Y型玻璃管;双液原电池;盐桥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和化学科学研究重要的方法和手段。积极开展对教材传统演示实验的创新研究,有利于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师专业水平。《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通过以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个好的创新实验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笔者针对苏教版选修4专题1第二单元第一节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中的演示实验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改进方案:
   一、学情分析
   从知识角度看:学生在高一必修阶段已经掌握了典型Cu-Zn单液原电池的相关知识,了解原电池工作的基本原理,这为本节选修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
   从能力角度看: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能理解实验改进设计的创新之处。综合以上分析,笔者提出对该演示实验的最终改进方案。
   二、教材分析
   苏教版选修4专题1第二单元第一节《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活动与探究]
   [实验2]按图1组装好仪器,向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30ml 1.0 mol·L-1 CuSO4溶液和30ml 1.0 mol·L-1 ZnSO4溶液,将连接导线和电流计的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ZnSO4溶液和CuSO4溶液中,将盐桥插入两只烧杯内的电解质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取出盐桥,观察实验现象。
   上述经典实验说明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其中采用双液原电池是对单液原电池的改进。它将氧化剂与还原剂完全隔开,分成两个半电池,并利用盐桥连接起来,克服了化学能的损失,为原电池持续、稳定地产生电流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从上述Cu-Zn双液原电池的组成可以看出,原电池是由两个半电池组成的。锌和锌盐溶液组成一个半电池,铜和铜盐溶液组成另一个半电池。中间通过盐桥连接起来。失去电子的电极为负极,得到电子的电极为正极。
   锌片(-):Zn—2e-=Zn2+    发生氧化反应
   铜片(+):Cu2++2e-=Cu     發生还原反应
   总反应式:Cu2++Zn=Cu+Zn2+
   但在实际操作时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实验装置所需玻璃仪器相比于单液原电池要复杂,使用的药品用量更多。实验操作也不够简便。
   2.盐桥的制作与清洗操作非常麻烦,以致双液原电池很少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进行演示,导致学生对U型管盐桥内的物质根本没见过,更不要说理解盐桥的真实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是典型的“纸上谈兵”式的教学。
   先说盐桥的制作,制作一根U型管盐桥耗费时间长(50分钟左右)。琼脂的用量也比较大,还容易出现如琼脂不易凝结成胶;灌装不当导致U型管破裂;制得的凝胶中含有大量的气泡等问题影响实验效果。
   再说盐桥的清洗,U型管盐桥在清洗时需要先将琼脂捣碎,用水冲掉琼脂以后再用试管刷清洗残留的琼脂,洗涤不方便。
   3.U型管盐桥在实际使用时,其构成的双液原电池电流强度一般只有5-10 mA,非常小。远小于相同条件下单液原电池的电流(最大电流达到几十毫安)。这一情况与教材引入盐桥的出发点不尽相同,容易使学生产生困扰。
   三、方案设计与改进之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对双液原电池进行重新设计,采用一体化的仪器,改进了琼脂制作的工艺,改进了实验细节。用更简单的实验装置,获得了更好的实验效果。
   1.实验仪器的改进——用订制的Y型玻璃管代替多个玻璃仪器串联的结构,实现装置一体化。
   (1)图2中Y型玻璃管作为双液原电池实验载体,其下口配有橡皮塞,其上方两个支管分别插有铜电极和锌电极,作为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用导线将电极和音乐贺卡播放器相连接,形成闭合回路,极大地简化了实验装置;
   (2)Y型玻璃管口径很大,增大盐桥的宽度;用很少的琼脂就隔开两个电极的电解质溶液,缩短盐桥的长度,电流更大;
   (3)Y型玻璃管的上、下支管形成三通管,清洗方便。
   2.盐桥制作工艺的改进:
   通过查阅并分析资料,调整了加料顺序和试剂的用量。具体操作如下:称取约0.8 g琼脂粉溶于100 ml开水,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后加入约24g KCl固体,完全溶解后,加入红色色素;通过漏斗,趁热倒入事先预热好的Y型玻璃管。液面只要超过Y型玻璃管的岔口即可,待溶液冷却后,凝胶形成,一根红色的盐桥制备完成。根据笔者个人经验,100ml水制得的琼脂可以灌装约4根Y型玻璃管,非常节省原料。
   3.溶液浓度的改进:
   硫酸铜浓度不变(1.0mol·L-1);在一定范围内,将硫酸锌的浓度由1.0 mol·L-1降低到约为0.5mol·L-1,增大了两极之间的电压,提高了电流强度。
   四、实验仪器和试剂
   1.实验仪器:
   Y型玻璃管1支,数字万用表一个,铜电极1根,锌电极1根,音乐贺卡播放器1个,PVC白板一块,医用注射器一支,导线、烧杯、玻璃棒等辅助材料若干。
   2.实验试剂:
   狮头牌琼脂粉1袋,食用色素(大红)一袋,KCl固体, 1.0mol·L-1 CuSO4溶液,0.5mol·L-1 ZnSO4溶液,四苯硼钠稀溶液,蒸馏水。    五、实验操作及现象分析
   1.装好仪器后,按下电源开关。电路接通后,音乐贺卡响起了悦耳的声音,声音音量较大,持续不停且感觉不到声音衰减,说明电池工作稳定。
   2.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流强度和电压值。数字万用表显示,该电池产生的电流大约25mA(电压约1.2V),电流稳定,强度是普通U型管Cu-Zn双液原电池的数倍。
   3.使用医用注射器在正极附近加入数滴四苯硼钠稀溶液(检验K+的存在)。如下图所示在电池正极附近产生了大量的白色沉淀,证明盐桥中的离子发生了迁移。
   【提示】钾离子遇到四苯硼钠会产生白色沉淀。
   六、实验服务教学及效果评价
   1.笔者使用这套装置给本班学生作了演示,听到悦耳的音乐,学生们都很好奇,原来真实的双液原电池长这样,跟书上画的不一样!在音乐声中,师生共同探讨了双液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重点分析了盐桥的作用,即:沟通电路,保持溶液电中性。
   既然是桥,桥的长度和宽度就决定了通行效率。笔者订制的Y型玻璃管比普通双液原电池所用U型管口径更大,盐桥显得更“宽阔”了!使用了很少的琼脂就隔开了两极溶液,盐桥的长度就更短,电流自然更大。
   2.根据改进实验的成功经验,积极引导学生思考琼脂盐桥的替代方案(如滤纸条,布条,湿巾等);学生互相讨论,自己动手构建更加简单可行的双液原电池,进行分组实验。设计方案如图3:
   学生根据设计方案,利用现有的实验仪器很快完成了简易双液原电池的组装,灵敏电流计显示有电流产生。
   在学生顺利完成分组实验设计的基础上,联系生产实际,指出很多化学电池,比如锂电池,其电池内部采用的是与湿巾相似的无纺布材料作为正负极的隔膜(其本质就是盐桥)。
   七、实验反思
   1.实验采用更为简洁的一体化实验仪器,既简化了实验装置,又节约了试剂用量;把这个原本无人问津的“纸上实验”创新成既可教师演示又可学生分组实验,就好比“旧瓶装新酒”一样有了新的滋味。
   2.改进了盐桥的制作工艺,制作简便,美观大方,清洗方便,且一支盐桥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在一定范圍内,适当调整了试剂的浓度,提高了电流强度。
   3.创新了盐桥的连接方式,增大了电流,利用悦耳的声音来检验实验效果,给学生带来感官上的全新体验。进而证明,改进后的双液原电池可以持续稳定地提供较大的电流。
   4.创新了盐桥的制作材料,使每个同学都有机会自搭盐桥,完成实验探究,加深对原电池构造原理的认识。
   总之,开展中学教材演示实验创新研究,能有效提升教师实验教学水平,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化学反应原理[M].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3]杜爱萍,芦琴燕.双液原电池盐桥的实验改进[J].化学教与学,2019(11):80-82
其他文献
【摘 要】“核心素养”是各学科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重要依据,本文从学科思维方面入手,阐述在《光的反射》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渗透数学方法,实现学科渗透和知识迁移,从而提高初中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数学方法;学科渗透;核心素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学科也更加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物理学科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
期刊
【摘 要】思考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如何开展初中生物课的教学,让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引导的作用。初中生物课的教学目的在于构建初中生的生物知识体系和培养学习与应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对生物课教学进行创新改革,加强初中生的生物素养。以部分生物遗传的教学知识为例子,讨论怎样将初中生物与核心素养进行结合,具体地将核心素养落实到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之中。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生物;教学
期刊
【摘 要】在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发展战略下,国家对于学校教育更加追求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要真正把素质教育的战略方针落到实处,首先就应该从小学学校教育做起,从小学德法教育做起。本文以下就小学德法教育对于素质教育的意义、教育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小学德法教育的策略进行简单的探讨分析。   【关键词】素质教育;德法教育;小学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发展下,对于人才的定义和要求也在
期刊
【摘 要】为改变当下初中信息技术学习中,出现的学生学习被动、学习兴趣弱的死学、苦学、浅学状态,笔者从微视频入手,探索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以最终实现育人方式的转变。笔者结合实践经验,从三个维度举证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验路径:优选内容,激活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优化手段,强化知识运用和智慧生成;优先创造,提升自主创新和自我改变。   【关键词】微视频;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数字化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纲要》明确强调,要鼓励幼儿尝试劳动,尝试自理、尝试自立。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幼儿自理、自信、自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吃苦耐劳,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因此,新时期的幼儿教育中劳动教育引起关注,本文结合具体教学实践,对如何在劳动中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作如下几方面探究。   一、
期刊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在“社会领域”中强调,幼儿社会领域主要包括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其学习与发展过程,也是幼儿社会性不断完善和奠定健康人格基础的过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以及知识、能力和智慧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幼儿正处在良好道德品质培养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交往能力是幼儿园德育中的重点环节。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如何结合不同的游戏的特点,通过教师的有效教
期刊
美育是指人类通过视觉、触觉等感官活动,反应大脑皮层后,产生的美感,从而形成审美体验。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幼儿园审美教育就是引导幼儿感受美、享受美、欣赏美,进而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的过程。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在游戏中进行美育教育是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课题。   一、结合幼儿身心特点,遵循美育教育原则   在游戏中
期刊
【摘 要】教师在物理核心素养理念下,应强调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深度处理,引导学生在分析论证中,能基于逻辑、证据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本文基于物理学科核心要素,探讨了深度教学与核心素养的关联性、一致性,尝试以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等具体课程目标为抓手,提出了融合物理核心素养要素的深度教学路径,力求让学生在自由探索与科学推理中,亲身经历问题的猜想、假设、论证,逐渐形成正确运用科学证据,敢于创新的物理思维品质
期刊
【摘 要】以2020年福建省中考化学试卷第17题为例,从命题原则、试题的特点、实测结果等方面分析,并提出基于学科思想和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中考化学试题;导向教学;核心素养;教学建议   2019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教学相长,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重视情境教学;探
期刊
【摘 要】思维定势,会束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影响学生对物理概念的思考与理解。本文从物理概念和学生思维特点角度入手,分析了思维定势条件所带来的负效应和产生原因的根源,在总结思维定势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突破思维局限,解决思维定势的教学路径,以期通过渗透归纳、类比、推理思维方法的发现性、探索性、开放性学习,破解思维枷锁,加强学生对物理概念、知识本质属性、内涵的理解,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的思维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