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文化产业发展

来源 :上海城市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me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调研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的重要战略,文化产业作为高附加值、高融合性的产业,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较大,能够带动全产业链的提质增效。芝罘区作为烟台市的中心区、老城区,其文化产业如何从供给侧发力,向市场和广大群众提供更多高品质、有创意的文化产品,深入挖掘、甚至创造出新的消费需求,是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围绕中央改革精神,从烟台市芝罘区文化产业供给现状出发,分析当前制约文化产业有效供给的因素,从倡导社会主流价值、满足人民需求、促进产业转型、增加有效供给的视角研究芝罘区文化产业的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十三五”时期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发力点,其核心在于优化存量、引导增量、提质增效。文化产业作为高附加值产业,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较大,对全产业链的带动作用很大。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结构性失衡,同样需要转型升级。芝罘区作为烟台市中心区、老城区,其文化产业的发展,如何从供给侧发力,向市场和广大群众提供更多高品质、有创意的文化产品,深入挖掘、甚至创造出新的消费需求,是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芝罘区文化产业供给的现状
  截至2016年5月,芝罘区共有文化类企业2 667家,占全市文化企业总量的1/4,数量居全市之首。2015年,全区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21.2亿元,占全区GDP比重5.3%,成为我区经济发展强劲有力的增长点。
  (一)传统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以发展文化娱乐、网络文化、音像制品、演艺会展、图书报刊等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服务业成为芝罘区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撑,产业规模不断提升,功能布局更加优化,集群优势更加凸显。目前,全区传统文化类企业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上的经营场所达667家,民营企业和个体业户占经营单位总数的90%以上,占注册资本总数的80%以上,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二)新兴文化产业形态逐步发展
  目前,芝罘区文化企业发展主要集中在广告创意业、影视动漫创意业、娱乐休闲业、古玩书画与工艺品业等业态领域,初步形成了以广告创意和动漫影视为主要表现形式和发展特色,逐渐向涵盖动漫游戏开发、数字媒体运营、创意设计、非遗及文化衍生产品研发等类型多样、种类丰富的综合市场转变。从文化产业的三个发展层次上看,芝罘区除出版业外,拥有所有层次的文化企业。从事广告创意和影视动漫制作的文化企业达310多家,已经成为区文化企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其中,易牌科技有限公司自由研发的易牌网,荣获“2014中国最具融合创新新锐传媒”奖,并入选2015年度国家文化产业项目库。
  (三)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大环境不断优化
  芝罘区先后出台了《芝罘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评审标准》《关于加快烟台广告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扶持政策》和《烟台广告创意产业园区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等政策规定;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设立了5 000万的创投基金,为文创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自2012年开始,每年设立不低于100万元的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用于扶持优秀文化企业、项目。同时,积极争取上级对发展文化产业的优惠政策和扶持资金。以1861广告创意产业园为例,获得中央财政专项扶持资金8 500万元;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每年争取市级专项资金30万元,每年争取省级“金种子”孵化资金200万元,极大促进了文化企业的做大做强与快速发展。发挥杭州时光坐标、北京每日视界等国内知名品牌企业优势,开办影视后期制作、动漫形象设计等专业培训班,培育优秀文创人才,每年向社会输送1 300多名高端文化创意人才;利用高校文化产业研究成果和师资力量组织政府相关工作人员、企业负责人等进行文化产业专项培训。
  (四)特色文化街区、园区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芝罘区突出中心城区街区特点,打造辛庄街、朝阳街、滨海广场商业步行街等特色街区,分别形成以古玩、油画、旅游服务等为特色的文化产业街区,有效放大了特色街区在文化产业发展上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带动力。此外,齐鲁古玩文化城、万光古玩文化城、东方文化市场、祥和花鸟市场入驻商户1 300余家,带动周边商家2 500多户,休闲文化产业带建设初具规模,聚集效应发挥明显。同时重点打造了烟台动漫基地、1861广告创意产业基地,已建成载体20余万平方米,投入使用11万平方米,入驻企业480多家,从业人员3 000余人,企业总产值4.8亿元,逐渐成为烟台文化创意产业的聚集地和推动烟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五)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逐步展开
  借助“一带一路”、中韩自贸区建设节点城市的国家战略布局,充分利用毗邻日韩优越的区位优势,芝罘区规划建设了具有国际水准的中韩动漫体验馆、中韩版权保护交易中心等项目,引进日韩文创企业30多家。2016年4月成功举办中韩(烟台)文化产业研讨会,促成烟台与韩国富川市共同建设“中韩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同年5月,该园区落户芝罘区烟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同时,积极拓展对外合作渠道,引进西班牙文化交流中心、俄罗斯油画展览培训、德国SAP创新中心、日本广告摄影培训等项目,不断丰富园區国际化元素,拓展企业国际化视野,促成企业对外合作项目20多个,形成合资企业8个。
  (六)“大文化”融合发展格局逐渐形成
  芝罘区充分发挥文化企业资源优势,使产业资本向事业有效聚集,借力文化企业的场地、资金、人才等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事业发展的动力,引导文化企业投资2 000余万元开辟东方书画院、烟台山文苑、丹桂小舞台、精工文化活动中心等7处共计3万余平米的民间文化活动场所,极大地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发挥文化企业经营优势,拉动大众文化消费热情,引导文化企业创办了“滨海Art创意集市”,包括剪纸、陶艺、雕刻葫芦、手指绘画等300多个融汇传统与现代元素的文化体验展示项目,策划推出“让烟台听到你的声音——凡人演唱会”、碧海祭cosplay大赛等文化品牌,满足群众对文化产品的观赏需求,培育新的文化消费群体。发挥文化企业技术优势,引导恒大影视、立德影视等20多家企业,创作拍摄40多部反映芝罘区历史文化、志愿服务、创业故事等社会正能量的微电影和手机视频,设计印制反映所城风貌的钢笔画册,生产出一大批富有时代气息和地域特色的文化产品。   二、影响文化产业供给效率的原因分析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产业发展的要求是在创新的同时实现供需对接。文化产品的供给要实现高效,就要求文化产业分析研究市场和需求。
  (一)文化产业发展较快,但从资源配置效率偏低,布局不尽合理
  芝罘区文化产业有三大聚集区,虽然这些区域集中了相当一部分文化企业,但企业之间上下游联系不紧密、产业链条联动性不强,企业单兵作战、各自为营,经济效益不突出。从从业人员数量上看,10人以下企业占总量的89.6%;从文化企业注册资本来看,10万~50万元的企业占75.2%;从文化企业纳税额看,1万以下的企业占92.1%。培育与建立资源配置的基本机制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从芝罘区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看,政府、行业管理组织及文化产业市场主体之间的责、权、利的定位及运作格局尚未理清,产业市场主体依赖财政及政策较多,市场化运作程度不高。
  (二)文化产品的供给缺乏核心竞争力,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
  芝罘区文化产业企业多以经营产品销售、文化服务为主,技术水平较低。“生活服务型”企业多,占全部文化企业总量的78.6%;“生产创造型”企业少,占21.4%。内容化产业培育不足,原创能力较弱,电子网络、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文化产品凤毛麟角,缺乏自主品牌和拳头产品,拥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產品的企业稀少。
  (三)文化产品的供给精品不足,无法满足文化消费方式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近年来,芝罘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繁荣背后,一种深层次的矛盾正逐渐显现,即文化精品供给不足,无法满足公众日益升级的文化消费需求。文化服务的广度、深度和群众需求的匹配度不高,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协调。
  从文化产品的产量来看,文化消费不足,并不仅仅是因为供给不够,而是现有的产品不能全部转化为有效的消费需求,其中还存在着大量的无效供给。老百姓在精神层面的需求正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但是能够触摸到的、有质量的、打动他们的文化产品相对稀缺。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不多,文化活动形式单调、内容单一,对群众缺乏吸引力。虽然建立起了芝罘区文化馆、图书馆网站,开辟了微信公众账号,但由于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的限制,公共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化率低,与新媒体缺乏深度融合,导致现有数字化服务质量不高、内容单调、时效性较差。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诉求目标错位、需求结构不对称。
  三、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增加有效供给的建议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发展文化产业,就是要通过文化与产业融合来提升产业的附加值,促进落后产业转型升级,从而优化文化产业内部结构;通过融合文化和技术,提升供给质量,促进产业链的上下延伸,培育新业态和新的增长点;通过增加有效供给实现以产品供给引领社会核心价值,同时又满足大众需求,这样市场经济才能体现出文化的活力和价值。
  (一)探索“以人为本”的文化产品供给模式
  树立“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理念,准确定位,扎实推进,立足本地文化资源和优势,推进文化精品创作,培育和打造具有芝罘特色的文化品牌,把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送到群众心里,迎合和培育消费需求。从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传播方式入手,不断深化和提升文化产品的供给层次。充分利用“京剧之乡”、“葡萄酒城”、所城里、朝阳街等芝罘代表性文化元素,策划制作体现以上主题的微电影、画集,打造一批具有芝罘特色和魅力的文化产品集群。
  借鉴吸收近两年来故宫博物院陆续推出各式各样“萌范儿”文创产品的经验做法,我们可以在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的基础上研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并采取线上线下两个渠道进行销售推广。此举可以使传统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更贴近,也使文化资源的价值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
  (二)引导文化企业供给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文化消费新增长点
  新经济发展环境下,供给侧改革不仅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还着重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因为文化产品同时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所以文化企业作为文化生产者应强调社会责任,要加强对文化内涵的挖掘,多生产能塑造民族精神风貌的、反映社会关注问题的正能量的文化产品,而不是一味追捧无厘头的、搞笑的题材,杜绝无效供给,减少中低端品质的供给。
  引导文化企业供给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强调文化产品与百姓生活的结合,让创意生活产业迸发新活力。充分发挥芝罘区文化产业园区丰富的文化企业资源优势,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公益文化事业。开展周末文化创意活动,引导文化企业、机构举办创意市集、创意沙龙等多种文化活动,让居民更加便利、更加实惠地享受到高质量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以此为契机,通过众创、众筹、众享等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需求,培育文化消费新增长点,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三)优化文化生态,提高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文化生态分为政府提供的政务服务生态和企业内部的行业规则生态。从政府角度来看,除实施普惠性政策外,加大政策的倾斜力度,应特别注重对动漫、影视等企业原创产品、内容型企业的扶持,推动企业打造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与品牌,提升文化企业内涵品质。鼓励文化企业及时抢占产业技术链竞争的制高点,加大对企业在云计算、物联网、VR、AR等新兴技术运用的支持,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推动企业走创新可持续发展之路,形成核心竞争力。从行业内部来讲,要鼓励和支持影视、动漫、广告、设计等行业建立自己的行业协会,制定行业公认的“游戏”规则和从业准则,通过这种具有公信力的行业服务,推动市场良性互动。
  (四)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建立跨产业链的大文化发展格局
  当前文化产品的供给面临着提升品质的问题,文化产量增加,文创众筹发展滞后,导致精品供给不足,无法直面公众要求越来越高、品位越分越细的现实。文化产品供给应当更多元化和现代化,同时引导消费者的品位。一方面需要培养文化经营生产者的审美和艺术素养;另一方面要建立跨产业链的大文化发展格局。互联网+背景下,为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提供了更多的空间。互联网金融催生了众筹等新的经济业态,“供给侧改革”要深入到文化产业中去,要靠积极发展文创产业,大力发展众创空间,增加创客规模供给这“三驾马车”,适应文化需求越发多样化的时代。通过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旅游等横纵联合,创新文化业态,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建立跨产业链的大文化发展格局。通过强化产业融合度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黏合度,延长文化产业的价值链,提高文化附加值、提升文化领域供给水平。
  (五)优化推广载体,推进文化平台数字化建设
  文化产品的宣传和推广离不开文化载体的建设。新环境下,推进文化平台数字化建设,可以利用网站、论坛、社区、微博、微信、QQ群、短信等渠道进行线上推广,通过公交车、出租车上的移动电视进行宣传,进一步扩大服务人群和范围。同时,不断创新线下推广渠道,依托数字化设备,在人流量集中地区利用数字资源优势进行展示。可以通过全息投影、虚拟演播等现代高科技手段,展现具有芝罘地域特色的胶东农耕渔捕文化、诗歌、剪纸、舞蹈、书法、戏剧等文化体验内容,通过手机二维码实现线上互动,增强文化元素的互动参与性。
  推进文化平台数字化建设,通过线下实体馆、PC、电视、移动终端等通道的建设,能够实现文化需求的预约服务、远程辅导培训、资源展示、场馆虚拟、数据共享、活动预告等数字文化服务,集知识服务、艺术欣赏、文化传播、交流互动为一体,涵盖、实现线上线下服务空间和资源的有效整合,为提高市民和文化生产者的整体文化素养创造条件。
  责任编辑:许 丹
其他文献
摘要:体验经济时代,所有产业活动的开展乃至于人们对一个城市的观感印象在物理层面来说必然要落实到城市的微观形态上。通过对城市微观形态内涵的界定,在对创意经济和创意产业的城市空间依存性进行细化的基础上,提出微观城市形态的创意产业承载力概念。以厦门市思明区为例,分析总结该区微观城市形态的创意产业承载力,主要集中在环境观感印象优良、能有效引聚创意人才、城市更新与创意产业紧密结合等3个向度。这3个向度从城市
期刊
摘要:上海志愿服务正成为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城市魅力的重要力量,市民对志愿服务的认同度和期望值也在不断攀升。上海市志愿者队伍建设成为促进上海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2018年11月5日~10日,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又一次点燃了上海市民的志愿热情,使志愿精神更加深入人心。如此高规格盛会的志愿者队伍建设代表了上海志愿者管理的最高水平。进博会筹备及举办期间,
期刊
摘要:理论上公共品的私人供给将趋于枯竭,而政府供给也会发生低效失灵。现实中存在不少公共品集体自我合作治理的成功案例,以深圳市典型城中村南景新村为例,通过对其公共事物治理从“脏乱差”到成为区域社会治理典范的这一过程中居民间社会网络结构的观测分析,运用自组织理论中的“非正式规范—能人—特定情境下的局部知识运用”分析框架,考察城中村公共事物自我合作治理的形成要素及维持机制。结果显示:星型社会网络结构使得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社会结构的重组和住房制度改革,中国城市社区的异质性程度日趋显著,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也愈发多元化和个性化。通过选取天津市三个人口结构、治理模式均存在显著异质性的住宅小区为案例,借助半结构性访谈、问卷调查和后期数据分析,发现社区人口结构和治理模式与居民的社区服务评价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主要基于案例小区内嵌的利益结构网络,有助于从服务需求
期刊
摘要: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养老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现行的养老模式以居家养老为主,近年许多地区开展了老年餐桌服务,以满足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通过对北京市西城区发展老年餐桌的问卷调查,发现当下北京市发展老年餐桌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政策制定不完善、监督管理不到位、整合社会资源不充分、运营成本高、个性化服务有待完善、场地有限、工作人员专业性不足等。完善老年餐桌服务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政府
期刊
摘要:特色小镇发展离不开所依托基层政府的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却普遍面临着政府职权有限、行政层级繁琐、治理水平不高等问题。破解这一难题的核心在于,需要重新审视小城镇发展与基层建制演变之间的关联。从历史视角出发,梳理我国一百多年的基层建制演化历程发现,我国基层建制遵循着“性质—规模—层级”的演化逻辑,即当城镇偏重社会职能时,基层建制的规模缩小、层级增加;当城镇偏重经济职能时,基层建制的规模扩大、层级
期刊
编者按:  本期专题论坛的主题是“城市集群发展区域的规划管理”,共有7位专家学者分别从城市群的协同发展视角、融入城市群发展的战略构想、城市群创新驱动发展的对策建议、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中的城市定位以及政策规划如何作用于城市一体化等角度,探讨了城市集群发展过程中的管理效能提升、协调建设治理以及我国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日本首都圈发展过程中的政策路径等问题,对我国未来城市的集群发展提供了如何编制规划、
期刊
摘要:治理效率是治理精细化的核心指标。提升治理效率的主要障碍在于基层治理能力难以提高。上海地区的探索以强化基层建设为主要目标,为创造高效率治理模式提供了基础。如何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关注治理成本,以更少的投入完成更多的治理目标,获得群众更大的满意,还是一个需要应对的挑战,以奉城镇的经验说明了进一步提升治理效率的可行性。要实现基层治理效率的普遍提升,就需要改变行政考核体系,将治理效率因素纳入考核机制中
期刊
摘要:国家和地方多次发文提出,要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城管执法领域,综合了多個行业管理部门的行政执法事项,迫切需要引入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加强威慑,提升执法实效。目前已有多个省市做了尝试,也颁布实施了城管执法领域失信联合惩戒的相关规定。但是,作为失信联合惩戒制度之核心的“失信行为”如何认定,在现有规定中尚未见到。“主观故意性”是认定失信行为的实质性标准。失信行为的类别包括违反许可管理
期刊
摘要:岗位社工是指通过政府购买的模式,在社工机构的安排下到各个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与社区组织从事社会服务工作的人员。由于我国岗位社工仍处于发展初期,出现了角色定位不清、角色自我厌倦、角色扮演失败等“畸形化”现象,影响了社工作用的发挥和行业的健康发展。从依附理论的角度看,岗位社工“畸形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存在对购买者、决策者与评估者的“依附”。因此,需要重新审视岗位社工定位,重构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