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教育,伴随着人类文明、进步的脚步,进入了崭新的21世纪音乐教育处于我国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放眼新世纪,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音乐教育将面临着一系列突出的、沉重的改革话题。
关键词:音乐教育改革
1美国中小学音教育的模式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美国中小学音教育的模式,美国采取的是多种音乐教育模式,重点是突出“创造”这个主题,下面就几种当代美国的音乐教育模式作一简析。
1.1奥尔夫教学法卡尔·奥尔夫(Car Orff)的儿童音乐教育方法是一种重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实验方法。其实质是通过节奏让儿童以此来创造他们自己的音乐。儿童通过一系列不断深化的表演活动来掌握一些音乐的词汇。该教学法并不要求很快就能教会学生歌唱、奏乐的方法,而是让学生接触音乐实践。奥尔夫认为如果学生能唱得好、奏得好,首先要使他们喜爱音乐,要使他们能够把自己的想法融合到音乐中去。不要求学生对老师所传授的一首歌曲或一个舞蹈去进行不折不扣的模仿,而是要求师生在一起共同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共同来形成一些新的东西。一堂成功的奥尔夫课往往会给人以神奇的、不可思议的感觉,它能给学生创造一种幻觉,即感受音乐似乎并不费力,在轻松愉快的玩乐中,顷刻之间即可产生美妙的感受。参与者(学生)虽然并没有很多的技巧或理论背景,却也能创造自己的音乐。
1.2柯达伊教学法柯达伊的音乐教育思想主要是一种民族的、全民的音乐教育思想,他希望通过音乐教育提高匈牙利的民族素质,主张通过音乐让孩子们形成创造性并丰富其生活。主要目的是:培养音乐文化水平、通过使用学生自己祖国的民间音乐遗产给予他们一种文化认同感、提高所有学生的表演能力、让伟大的音乐作品成为学生的财富。为达到上述目的,柯达伊强调每课时必须集中于若干不同的音乐目标,如:齐唱和分声部唱;乐谱的读写;练耳、内心听觉、记忆技能:识别、使用曲式,随音乐运动;听赏音乐;即兴创作。显然,作为最高阶段的创作是该教学法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在向儿童介绍记谱法时用一线谱的方法进行,其余几条线待必要时再导入。把節奏从旋律中分离出来,通过让学生学习和运用节奏而进一步强调节奏(正是这导致人们将柯达伊教学法与奥尔夫教学法结合运用)。
1.3达尔克罗斯教学法这是一种以发展儿童的音乐能力及创造性为目的的教学法。虽然人们常常以为体态律动就是达尔克罗斯教学法,但实际上这仅仅只是其三大内容之一。该教学法的另外两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视唱练耳和即兴演奏。在体态律动的课上,学生以身体作为一种“乐器”,随着音乐自由地运动,教师(有时是学生)用钢琴即兴演奏。学生通过走、跑、跳自行创造表现与他们所听到的音乐相应的动作,每个人对自己所听到的音乐都有不同的理解和做出相应的动作。这就最大限度地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视唱练耳课上,要求学生用唱名演唱音程和歌曲,尤其重要的是要进行声乐的即兴演唱,这种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视唱练耳”课与传统的专业视唱练耳课是有极大的差别的。即兴演奏多在大钢琴上进行,也可在其他乐器上进行,目的是帮助学生在演奏过程中形成与对音乐进行体态反应的自由,学生进行任意速度的即兴表演练习。
2创造主题的多种音乐教育模式,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具有创造主题的多种音乐教育模式,有利于培养提高国民的素质,充分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我们应结合自己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音乐教育,在实际工作中,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2.1要明确超音乐的音乐教育目的在美国,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而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国民的素质,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培育人的创造性,这是建设跨世纪的现代化强国的需要。正如美国著名作曲家、教育家赫伯特:齐佩尔博士所说:“学习音乐不仅是为了艺术、为了娱乐,而是为卡训练头脑,发展身心,在这方面,音乐是非常重要的。”据《音乐周报》报道:1996年,美国政府又立新法,将音乐课正式列为中小学必修课,与数、理、化、文、史五科齐头并肩,成为基础教育的“大六门”。1996年全美音乐教育年会的主题即为“音乐是把钥匙”,与会者认为音乐是打开通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大门的钥匙,虽然音乐本身并不等于这些领域。在我国,尽管人们也已开始注意到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是全民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可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又往往忘记了音乐教育的超音乐的目的。要么,音乐课根本就得不到重视,(我国中小学音乐课名日必修课,但与美国的“大六门”之一的音乐课是不能与日同语的,在广大农村地区,音乐课的开课尚不能落实!)要么,把普通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当成专业音乐教育来狂热地实施,培养出来却是“四不象”的人。基于这样的情况,我们有必要理解美国人为何要将音乐学科列为中小学的“大六门”之一,同时,我们也应该深深地理解“音乐是把钥匙”一语的含义。
2.2重视艺术对儿童创造性的开发艺术学科有其自身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各门艺术学科之间差异之遥远,足以同生物学与哲学之间的差异相比拟。然而艺术形象思维都能把感觉、情感和理性相结合,通过表象去创造对象与完成作业,解释经验,促进顿悟,推动他们用新的方式看待自己,在更深的层次把握对事物的领悟,发现并更新着我们的想象。从学习的性质来说,学生采取两种基本的形式,一种称为“认知性学习”;而另一种则称为“情感性学习”。艺术能丰富并推动儿童的情感性学习,这是由于艺术表象最易激起他们情感反应,增进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兴趣与爱好,促进他们格外努力地去学习。艺术学科兼具“认知性学习”与“情感性学习”的双重功能,因此,艺术在人类的世世代代中一直占据着优先的地位,这正是由于它善于凝聚人们,使学生亦能更佳地体会深邃的事物与原理的缘故。艺术教育不仅能使人性完美与充实,而且她亦存在颇佳的社会价值。艺术的目标,旨在直接联系人与经验,架起语词和非语词之间以及严密逻辑和情感之间的桥梁,以便使人们更完美地理解人的社会生活和整体民办。艺术有助于理解人类古今的经验,通过她学会借鉴、尊重其他人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以及表达方式,从而学会解决问题的“艺术方式”(通常所谓的教学“艺术”,政治“艺术”等),为各种人类的环境提供表达、分析和发展的工具。艺术有助人际交往与经验交流,她用各种方式交流人们的思想与情感,有力地增强自我表达的内涵。在充满着令人困惑的信息世界中,艺术教育尚有助于年轻人探索、理解、接受和运用模糊性与主观性的事物。如同生活中那样,艺术往往不存在明确的或“正确”的答案,而这一点正是艺术追求的价值之所在。因此,艺术能帮助在无标准答案的情境中的决策。
2.3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在课堂上回避传统欣赏教学中从概念出发,讲时代背景等一套作法,应从感性入手,或自己演唱、演奏、或放录音、音响,首先引导学生对音乐本身的注意。一般说来,成功的演唱、演奏是非常有效的,录音和音响如果能配合一定的手段, 也有很好的效果,如学生的节奏参与,或适当的语言引导。只有在学生真正感受了音乐之后,才出现其它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的概念知识真正建立在感性的基础上。比如对于民歌欣赏课,课前让学生自己去找民歌,在课堂上放录音并自己讲解。有层次地示范,逐步解除学生心理压力,让学让自如地投入到艺术的实践和创作中去。
2.4创造多种音乐教育模式美国在实施以“创造”为主题的普通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没有局限于美国本土的音乐教育模式。而是大胆吸收外来的各种有利于培养人的创造性的先进音乐教育模式。在我国普通音乐教育界,也早已开始引进外来的先进音乐教育模式与方法,但成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本土“观念太强,狭隘民族主義作祟,再加之“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远不及我们的老祖宗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古时的“胡乐”、“高丽乐”尚能引进融为本土音乐,外来的乐器如唢呐、琵琶、胡琴等亦能转化为汉族的民族乐器。与此相比,外来的音乐教育模式只是教学上的某种观念、方式与方法,它还并不会有损于中国音乐的内容与风格,我们更应该能够接纳它,用之服务于我国的素质教育。尤其是当今的世界已迈入信息时代,地球早已缩小为一个“村”,“邻居家”的好经验、好方法我们为什么不学习呢?当然,我们在学习外来音乐教育模式时,不要生搬硬套,而是要结合本国实际,象美国人对外来音乐教育模式那样能兼容、消化,变为自己的东西。在此方面,我们应好好思考。美国虽然是一个多种族的大国,但该国地区与地区之间在文化和经济上的差距并不大,它尚能允许多种音乐教育模式存在,实际上是鼓励了地方及教师的积极性与独创性。有利于普通音乐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全民素质教育的实施。我国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而且民族与民族、地区与地区之间经济与文化差异甚大,若想更有效地实施全民素质教育,我们则更有必要采用多种音乐教育模式来发展我国的普通音乐教育,让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师都能找到适应本地或个人实际的模式,这才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做法。21世纪的中国需要更多的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因此,我们需要多种有利于培养、提高人的素质的,尤其是能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的音乐教育模式。我们完全可以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一方面对外来的先进音乐教育模式采取拿来主义:另一方面也要创造出我们自己的更新、更好的音乐教育模式来。
关键词:音乐教育改革
1美国中小学音教育的模式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美国中小学音教育的模式,美国采取的是多种音乐教育模式,重点是突出“创造”这个主题,下面就几种当代美国的音乐教育模式作一简析。
1.1奥尔夫教学法卡尔·奥尔夫(Car Orff)的儿童音乐教育方法是一种重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实验方法。其实质是通过节奏让儿童以此来创造他们自己的音乐。儿童通过一系列不断深化的表演活动来掌握一些音乐的词汇。该教学法并不要求很快就能教会学生歌唱、奏乐的方法,而是让学生接触音乐实践。奥尔夫认为如果学生能唱得好、奏得好,首先要使他们喜爱音乐,要使他们能够把自己的想法融合到音乐中去。不要求学生对老师所传授的一首歌曲或一个舞蹈去进行不折不扣的模仿,而是要求师生在一起共同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共同来形成一些新的东西。一堂成功的奥尔夫课往往会给人以神奇的、不可思议的感觉,它能给学生创造一种幻觉,即感受音乐似乎并不费力,在轻松愉快的玩乐中,顷刻之间即可产生美妙的感受。参与者(学生)虽然并没有很多的技巧或理论背景,却也能创造自己的音乐。
1.2柯达伊教学法柯达伊的音乐教育思想主要是一种民族的、全民的音乐教育思想,他希望通过音乐教育提高匈牙利的民族素质,主张通过音乐让孩子们形成创造性并丰富其生活。主要目的是:培养音乐文化水平、通过使用学生自己祖国的民间音乐遗产给予他们一种文化认同感、提高所有学生的表演能力、让伟大的音乐作品成为学生的财富。为达到上述目的,柯达伊强调每课时必须集中于若干不同的音乐目标,如:齐唱和分声部唱;乐谱的读写;练耳、内心听觉、记忆技能:识别、使用曲式,随音乐运动;听赏音乐;即兴创作。显然,作为最高阶段的创作是该教学法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在向儿童介绍记谱法时用一线谱的方法进行,其余几条线待必要时再导入。把節奏从旋律中分离出来,通过让学生学习和运用节奏而进一步强调节奏(正是这导致人们将柯达伊教学法与奥尔夫教学法结合运用)。
1.3达尔克罗斯教学法这是一种以发展儿童的音乐能力及创造性为目的的教学法。虽然人们常常以为体态律动就是达尔克罗斯教学法,但实际上这仅仅只是其三大内容之一。该教学法的另外两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视唱练耳和即兴演奏。在体态律动的课上,学生以身体作为一种“乐器”,随着音乐自由地运动,教师(有时是学生)用钢琴即兴演奏。学生通过走、跑、跳自行创造表现与他们所听到的音乐相应的动作,每个人对自己所听到的音乐都有不同的理解和做出相应的动作。这就最大限度地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视唱练耳课上,要求学生用唱名演唱音程和歌曲,尤其重要的是要进行声乐的即兴演唱,这种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视唱练耳”课与传统的专业视唱练耳课是有极大的差别的。即兴演奏多在大钢琴上进行,也可在其他乐器上进行,目的是帮助学生在演奏过程中形成与对音乐进行体态反应的自由,学生进行任意速度的即兴表演练习。
2创造主题的多种音乐教育模式,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具有创造主题的多种音乐教育模式,有利于培养提高国民的素质,充分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我们应结合自己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音乐教育,在实际工作中,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2.1要明确超音乐的音乐教育目的在美国,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而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国民的素质,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培育人的创造性,这是建设跨世纪的现代化强国的需要。正如美国著名作曲家、教育家赫伯特:齐佩尔博士所说:“学习音乐不仅是为了艺术、为了娱乐,而是为卡训练头脑,发展身心,在这方面,音乐是非常重要的。”据《音乐周报》报道:1996年,美国政府又立新法,将音乐课正式列为中小学必修课,与数、理、化、文、史五科齐头并肩,成为基础教育的“大六门”。1996年全美音乐教育年会的主题即为“音乐是把钥匙”,与会者认为音乐是打开通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大门的钥匙,虽然音乐本身并不等于这些领域。在我国,尽管人们也已开始注意到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是全民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可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又往往忘记了音乐教育的超音乐的目的。要么,音乐课根本就得不到重视,(我国中小学音乐课名日必修课,但与美国的“大六门”之一的音乐课是不能与日同语的,在广大农村地区,音乐课的开课尚不能落实!)要么,把普通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当成专业音乐教育来狂热地实施,培养出来却是“四不象”的人。基于这样的情况,我们有必要理解美国人为何要将音乐学科列为中小学的“大六门”之一,同时,我们也应该深深地理解“音乐是把钥匙”一语的含义。
2.2重视艺术对儿童创造性的开发艺术学科有其自身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各门艺术学科之间差异之遥远,足以同生物学与哲学之间的差异相比拟。然而艺术形象思维都能把感觉、情感和理性相结合,通过表象去创造对象与完成作业,解释经验,促进顿悟,推动他们用新的方式看待自己,在更深的层次把握对事物的领悟,发现并更新着我们的想象。从学习的性质来说,学生采取两种基本的形式,一种称为“认知性学习”;而另一种则称为“情感性学习”。艺术能丰富并推动儿童的情感性学习,这是由于艺术表象最易激起他们情感反应,增进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兴趣与爱好,促进他们格外努力地去学习。艺术学科兼具“认知性学习”与“情感性学习”的双重功能,因此,艺术在人类的世世代代中一直占据着优先的地位,这正是由于它善于凝聚人们,使学生亦能更佳地体会深邃的事物与原理的缘故。艺术教育不仅能使人性完美与充实,而且她亦存在颇佳的社会价值。艺术的目标,旨在直接联系人与经验,架起语词和非语词之间以及严密逻辑和情感之间的桥梁,以便使人们更完美地理解人的社会生活和整体民办。艺术有助于理解人类古今的经验,通过她学会借鉴、尊重其他人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以及表达方式,从而学会解决问题的“艺术方式”(通常所谓的教学“艺术”,政治“艺术”等),为各种人类的环境提供表达、分析和发展的工具。艺术有助人际交往与经验交流,她用各种方式交流人们的思想与情感,有力地增强自我表达的内涵。在充满着令人困惑的信息世界中,艺术教育尚有助于年轻人探索、理解、接受和运用模糊性与主观性的事物。如同生活中那样,艺术往往不存在明确的或“正确”的答案,而这一点正是艺术追求的价值之所在。因此,艺术能帮助在无标准答案的情境中的决策。
2.3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在课堂上回避传统欣赏教学中从概念出发,讲时代背景等一套作法,应从感性入手,或自己演唱、演奏、或放录音、音响,首先引导学生对音乐本身的注意。一般说来,成功的演唱、演奏是非常有效的,录音和音响如果能配合一定的手段, 也有很好的效果,如学生的节奏参与,或适当的语言引导。只有在学生真正感受了音乐之后,才出现其它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的概念知识真正建立在感性的基础上。比如对于民歌欣赏课,课前让学生自己去找民歌,在课堂上放录音并自己讲解。有层次地示范,逐步解除学生心理压力,让学让自如地投入到艺术的实践和创作中去。
2.4创造多种音乐教育模式美国在实施以“创造”为主题的普通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没有局限于美国本土的音乐教育模式。而是大胆吸收外来的各种有利于培养人的创造性的先进音乐教育模式。在我国普通音乐教育界,也早已开始引进外来的先进音乐教育模式与方法,但成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本土“观念太强,狭隘民族主義作祟,再加之“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远不及我们的老祖宗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古时的“胡乐”、“高丽乐”尚能引进融为本土音乐,外来的乐器如唢呐、琵琶、胡琴等亦能转化为汉族的民族乐器。与此相比,外来的音乐教育模式只是教学上的某种观念、方式与方法,它还并不会有损于中国音乐的内容与风格,我们更应该能够接纳它,用之服务于我国的素质教育。尤其是当今的世界已迈入信息时代,地球早已缩小为一个“村”,“邻居家”的好经验、好方法我们为什么不学习呢?当然,我们在学习外来音乐教育模式时,不要生搬硬套,而是要结合本国实际,象美国人对外来音乐教育模式那样能兼容、消化,变为自己的东西。在此方面,我们应好好思考。美国虽然是一个多种族的大国,但该国地区与地区之间在文化和经济上的差距并不大,它尚能允许多种音乐教育模式存在,实际上是鼓励了地方及教师的积极性与独创性。有利于普通音乐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全民素质教育的实施。我国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而且民族与民族、地区与地区之间经济与文化差异甚大,若想更有效地实施全民素质教育,我们则更有必要采用多种音乐教育模式来发展我国的普通音乐教育,让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师都能找到适应本地或个人实际的模式,这才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做法。21世纪的中国需要更多的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因此,我们需要多种有利于培养、提高人的素质的,尤其是能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的音乐教育模式。我们完全可以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一方面对外来的先进音乐教育模式采取拿来主义:另一方面也要创造出我们自己的更新、更好的音乐教育模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