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在对学生的阅读教学的认识中非常注重启发教育。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贯彻启发式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有力措施。这种教育理念至今仍被许多教师运用于语文课堂,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愤,心求通而未得之忧。启,开其意。”“悱,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发,达其意。”意思是说:不到学生真想知道的时候不告诉他们意义;不到了学生真想表达自己的见解的时候,不让他们发表观点。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如果真让他们在课堂上自觉主动地去学习,也就达到了教学目的。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为学生创设“愤”“悱”情境。因此,新课程高中语文课堂上“愤悱”情境的创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放开手脚,让学生的思维在善疑中闪光
朱熹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以朱熹读《诗经》为例,开始读时,他就未知有疑,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没有跳出《毛诗》《郑笺》的传统《诗》学的窠臼,奉《毛诗》为圭臬。而等到他知之有疑,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后,才感到是真正读懂了《诗》了。清朝王筠的《教童子法》中说:“为弟子讲授,必时时勤问之,老师要令其善疑。”怀疑是产生一切学问的基础,必然在思考的基础之上才会有疑问。老师应创设一切机会让学生自找疑问——课文的重点、难点,或一段话、一句话,或小到一个词在句中的含义等,从中找文章的突破口,并结合老师讲授的文章的背景,仔细阅读上下文认真体会、分析,让他们冥思苦想,达到“愤悱”的状态。在学校的“三维”教改实验中,我尝试了导读课,让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自己设计导语,尤其是在苏教版的选读文本中,让高中学生在文本的不知、不解、疑惑等阻隔处形成疑团,经过思考、讨论、点拨、拓展延伸等有效环节,打破了以往一上课学生就做听众的“习俗”,直接参与课堂,从而获得愉悦感、成就感最佳学习情态。
二、重视小组讨论,让学生的思想“百花齐放”
早在宋朝时,胡定安就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小组讨论。80年代90年代初的“有领导的茶馆式教学法”就是对胡定安教育思想的借鉴。一直到如今,小组讨论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老师给学生设疑,一定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朱熹曰:“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在学与思中探寻知识的奥秘,“久思不得”,就要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把各自的观点摆出来,争论一下,有时面红耳赤,也就达到了“愤悱”的启发之时。在讲授《乡愁诗两首》中的席慕容的《乡愁》时,最后一小节诗人写道: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有学生提出异议:写树年轮愈密,不是更能体现出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深吗?进行分组讨论,其他学生反驳:此句是诗歌中想象手法的运用,比写实意境更美。
三、教师适时适度,做好引路人
朱熹说:“师者示之于始,而正之于终。中间二十份功夫全由学生自己去做。”也就说明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一个好的老师,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就能给学生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为了引导学生进入愤悱状态,教师应适时适度有目的、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引导。所提问题不能低于或过分高于学生的水平。根据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要让学生“跳一跳把果子摘下来。”如果问题太简单,不能引起学生思考,那就等于白问。如果问题太难,超过学生的心理认识发展水平,会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一个提问,如果班上有半数的学生在经过思考后能回答,其适当性便可接受。”这就要求课堂提问要讲究艺术性。
1.忌多,要把握重点
在训练重点上问,在教材难点上问,在关键词句上问,在重点内容上问,在字词句篇上问。
2.忌虚,要落到实处
问得太简单,学生索然无味;问得太难,学生望而畏。也就是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使学生一跳够不着,不跳不甘心。
3.忌直,要启发思维
要通过感受引出结论,才符合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
4.忌浮,要具有深度
即少提浮在表面上的问题,应抓住认识事物与理解语言之间的紧密联系,不断开拓新知,使理解达到应有的深度。
5.忌乱,要逐步深入
提问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按逻辑顺序,层层深入。
6.忌糊,要铺路搭桥
提问要给学生一条思索的路子,起到思维定向的作用,要有一个明确的未知内容,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方向想问题。
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后,还要进一步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一般不能把现成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要在学生思维朦胧的关键转折处,巧妙有效地开导,点撥,或化解思维的疑窦,或指明思路的方向,或旁敲侧击使触类旁通,或由此及彼引向纵深,使之通过投石击浪来拓开思路。”重视启发,培养“善学者”,则“师逸而功倍”,反之,则“师勤而功半”。
四、活跃气氛,吸引兴趣,“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以学为乐,在教学设计中千方百计的创设乐学情境,以乐引思,乐中获知。在高中语文课堂上,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不失为一种好的创设方法,它为我们创设乐学情境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课堂上,一段动听的音乐,一幅优美的图画,一篇动听的演讲,一个生动活泼的故事表演,都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与创造力。课前讲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既可以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起到铺垫的作用。
因此,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学会“煽风点火”。“愤悱”情境的创设不仅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更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艺术。教师恰如其分地“启发”,能够达到“一语破的、一语解惑、一语启智、一语激情”的美妙效果。
“愤,心求通而未得之忧。启,开其意。”“悱,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发,达其意。”意思是说:不到学生真想知道的时候不告诉他们意义;不到了学生真想表达自己的见解的时候,不让他们发表观点。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如果真让他们在课堂上自觉主动地去学习,也就达到了教学目的。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为学生创设“愤”“悱”情境。因此,新课程高中语文课堂上“愤悱”情境的创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放开手脚,让学生的思维在善疑中闪光
朱熹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以朱熹读《诗经》为例,开始读时,他就未知有疑,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没有跳出《毛诗》《郑笺》的传统《诗》学的窠臼,奉《毛诗》为圭臬。而等到他知之有疑,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后,才感到是真正读懂了《诗》了。清朝王筠的《教童子法》中说:“为弟子讲授,必时时勤问之,老师要令其善疑。”怀疑是产生一切学问的基础,必然在思考的基础之上才会有疑问。老师应创设一切机会让学生自找疑问——课文的重点、难点,或一段话、一句话,或小到一个词在句中的含义等,从中找文章的突破口,并结合老师讲授的文章的背景,仔细阅读上下文认真体会、分析,让他们冥思苦想,达到“愤悱”的状态。在学校的“三维”教改实验中,我尝试了导读课,让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自己设计导语,尤其是在苏教版的选读文本中,让高中学生在文本的不知、不解、疑惑等阻隔处形成疑团,经过思考、讨论、点拨、拓展延伸等有效环节,打破了以往一上课学生就做听众的“习俗”,直接参与课堂,从而获得愉悦感、成就感最佳学习情态。
二、重视小组讨论,让学生的思想“百花齐放”
早在宋朝时,胡定安就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小组讨论。80年代90年代初的“有领导的茶馆式教学法”就是对胡定安教育思想的借鉴。一直到如今,小组讨论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老师给学生设疑,一定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朱熹曰:“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在学与思中探寻知识的奥秘,“久思不得”,就要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把各自的观点摆出来,争论一下,有时面红耳赤,也就达到了“愤悱”的启发之时。在讲授《乡愁诗两首》中的席慕容的《乡愁》时,最后一小节诗人写道: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有学生提出异议:写树年轮愈密,不是更能体现出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深吗?进行分组讨论,其他学生反驳:此句是诗歌中想象手法的运用,比写实意境更美。
三、教师适时适度,做好引路人
朱熹说:“师者示之于始,而正之于终。中间二十份功夫全由学生自己去做。”也就说明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一个好的老师,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就能给学生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为了引导学生进入愤悱状态,教师应适时适度有目的、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引导。所提问题不能低于或过分高于学生的水平。根据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要让学生“跳一跳把果子摘下来。”如果问题太简单,不能引起学生思考,那就等于白问。如果问题太难,超过学生的心理认识发展水平,会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一个提问,如果班上有半数的学生在经过思考后能回答,其适当性便可接受。”这就要求课堂提问要讲究艺术性。
1.忌多,要把握重点
在训练重点上问,在教材难点上问,在关键词句上问,在重点内容上问,在字词句篇上问。
2.忌虚,要落到实处
问得太简单,学生索然无味;问得太难,学生望而畏。也就是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使学生一跳够不着,不跳不甘心。
3.忌直,要启发思维
要通过感受引出结论,才符合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
4.忌浮,要具有深度
即少提浮在表面上的问题,应抓住认识事物与理解语言之间的紧密联系,不断开拓新知,使理解达到应有的深度。
5.忌乱,要逐步深入
提问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按逻辑顺序,层层深入。
6.忌糊,要铺路搭桥
提问要给学生一条思索的路子,起到思维定向的作用,要有一个明确的未知内容,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方向想问题。
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后,还要进一步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一般不能把现成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要在学生思维朦胧的关键转折处,巧妙有效地开导,点撥,或化解思维的疑窦,或指明思路的方向,或旁敲侧击使触类旁通,或由此及彼引向纵深,使之通过投石击浪来拓开思路。”重视启发,培养“善学者”,则“师逸而功倍”,反之,则“师勤而功半”。
四、活跃气氛,吸引兴趣,“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以学为乐,在教学设计中千方百计的创设乐学情境,以乐引思,乐中获知。在高中语文课堂上,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不失为一种好的创设方法,它为我们创设乐学情境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课堂上,一段动听的音乐,一幅优美的图画,一篇动听的演讲,一个生动活泼的故事表演,都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与创造力。课前讲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既可以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起到铺垫的作用。
因此,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学会“煽风点火”。“愤悱”情境的创设不仅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更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艺术。教师恰如其分地“启发”,能够达到“一语破的、一语解惑、一语启智、一语激情”的美妙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