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热到“冷(Cool)”
20 世纪50 年代二战结束后,当人们开始厌倦紧张刺激的Bebop 时,流行音乐和文化重又抬头,爵士乐手也开始寻找新的音乐方向。“CoolJazz”与“热爵士乐”相对应,也称“凉(冷)爵士乐”,它在演奏上偏于轻松从容,是一种柔美的爵士乐风格。由于集中在美国西海岸,故又称“西海岸爵士”(West Coast Jazz)。
对于冷爵士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即“温馨、典雅、舒缓、放松”。从演奏形式上看,冷爵士有点类似于古典音乐中的室内乐,乐队一般由3 ~ 6 名乐手组成,其中最典型的是由钢琴、贝司、鼓组成的爵士三重奏。萨克斯、小号、颤音琴等乐器也经常在冷爵士中作为主奏乐器出现。从音响上分辨,冷爵士总是给人一种松弛、悦耳的感觉,每种乐器互不干扰" 点到为止"。冷爵士的另一特色体现在鼓的演奏技巧上,鼓手一般都用钢丝制成的鼓刷进行演奏,对音色的控制极为细腻。因此,成千上万的酒吧、咖啡厅里至今仍然以冷爵士作为背景音乐洗尽尘世的喧嚣,为人们提供着清新自然的" 柔美之音"。
这一称谓其实包罗多种风格。它可以指称那些受Miles Davis、CountBasie 和Lester Young 影响的乐手,也包括白人、黑人等不同肤色乐手创作的音乐,乃至来自东海岸、西海岸不同地域的乐手,只要是那些演奏有节制、情绪收敛的乐手创作的作品都能归入这一大类。一些爵士乐史家认为冷爵士与波普爵士是泾渭分明的,然而,许多冷爵士风格的代表人物却都是波普时期的好手,而且不少冷爵士时期的乐手都喜欢借用波普爵士的旋律与和声。某种程度上,冷爵士比较注重编曲和对位,但是一开始即兴独奏,常常又与波普爵士难以区分。总体上,它形成于40 年代末50 年代初, 算是结合了波普爵士乐和摇摆乐中某些被忽略的音乐元素。虽然多数的冷爵士不具备煽情特质,但它却有着相当广泛的群众基础。
不酷的“酷(Cool)”“酷(Cool)”
这个词很容易产生误读。有时,它让人联想到的是乐手的神态而非音乐风格本身。只要一位音乐家演奏时能自始至终克制住情绪,没有剧烈起伏的表情,似乎都能被称作“酷(Cool)”。但以此为标准进行区分的话,你也许会把精英乐手和寻常乐手混淆在一块,因为通常不少“专业”乐手都有些倨傲,演奏时习惯“不动声色”,尤其是“行活儿”;此外,绝大多数古典交响乐团、波普爵士乐队或热衷后波普风格的音乐家在演出中也是“例行公事”、有条不紊地演奏,都是一副很“酷(Cool)”的模样。
实际上,鲜有爵士音乐家喜欢将自己的音乐归入哪一类,很多人甚至都不愿称自己的音乐为“爵士乐”。对不同爵士乐的分门别类通常也都是听众所热衷的,而非原作者的本意,而这其中分类最不清晰的就当属Cool Jazz 。大概是因为Cool Jazz 的高音相对较少,也不甚喧闹,很多人都会觉得名副其实,实际上不尽然。比如著名的冷爵士音乐家当数Lennie Tristano 和Lee Konitz,他们都是非常有激情的乐手,根本不“Cool(酷)”:在演奏中保持冷静和自我抑止。他们的音乐其实相当有张力,归入冷爵士类别主要是由于他们对Miles Davis 创作的一系列名为《Birth Of theCool》的唱片产生过影响,另一个原因则是某些爵士乐史家认为他们的音色很“Cool (酷)”。
Cool Jazz 的诞生
Miles Davis:
在现代爵士乐史上,没有人能象Miles Davis 那样每隔10来年就创造出一种新的音乐风格,并且席卷整个爵士音乐圈,从最早的Cool Jazz到80 年代的Hiphop。而他的乐队也成为爵士大师的聚集地和最初展露才华的地方,从John Coltrane 到Chick Corea,都可算是他的乐手和学生。
1926 年5 月26 日Miles Davis 出生于美国伊利诺州,出身于富裕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位牙医师,而母亲和姐妹都是音乐家。在13 岁生日那年,Miles Davis 拿到生平第一支小喇叭生日礼物,他父亲绝对想不到这支喇叭竟开启了他的音乐旅程,并且让他成为爵士发展过程上一位重要人物。
由于家境富裕,因而得以负担Davis 到纽约茱丽亚音乐学院念书所需,但不久之后,他便离开学校到52 街的酒吧表演,并因加入Charlie Parker 的乐团而受到注意。
事实上,年仅19 岁的Davis,在当时尚无法与Parker 相提并论,不过他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1955 年的Newport 爵士音乐节,Davis 与John Coltrane、Red Garland、PaulChambers 及Philly Joe 等人合组五重奏乐团同台演出,令人为之惊艳。Miles Davis 的闷音演奏相当出色,音色中具有些许神秘的特质,成为乐团表现之鹰架。1959 年,中音萨克斯风手Cannonball Adderley 的加入,使整个乐团达到最佳状况。“KindOf Blue”专辑便将爵士乐从和弦的架构中解放出来,拱出音阶为独奏基础的结晶创作,被乐评评为爵士史上的不朽之作。
从Charlie Parker 的乐队出来之后,Miles Davis 几乎不再加入其他人的乐队了。自1949 年始至整个上世纪五十年代,Miles Davis 组建了一支九人编制的乐队,为Capitol 唱片公司录了一组唱片。这组唱片即为所大家熟知的《Birth of theCool》, 标志着Cool 爵士的产生——这张唱片对整个五十年代的爵士乐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不过,很多人认为这组唱片中的音乐观念部分源自于上世纪四十年代集钢琴演奏、作曲、编曲、乐队指挥一身的Claude Thornhill(1909-1965)和编曲家Gil Evans。事实上,师承Lennie Tristano的Lee Konitz 的旋律演奏,冲淡、轻盈、少颤音的音色奠定了《Birth of the Cool》音乐基调。唱片中,除了Konitz 的中音萨克斯、Miles Davis 的小号,曾和Claude Thornhill公事过的上低音萨克斯手Gerry Mulligan的音色也如出一辙。有别于传统的是,该乐队没有次中音萨克斯和吉他,取而代之的是法国号、低音号、长号和节奏组。 毫无疑问,Miles Davis 将Thornhill、Evans和Tristano 等人的特色都给整合进了系列唱片《Birth of the Cool》中了。同时,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众多同类风格的唱片中,Miles Davis 这组唱片也是最为人所称道的。自此,Miles Davis 迈出了其在爵士乐史上开拓创新的第一步。Davis、Konitz 以及Mulligan 三人给旋律带来的那种抑制感、以及九人团队编织出的干净、洗练的乐曲结构共同营造出一种不折不扣的精致和酷。这支乐队的音色偏静、偏薄,不管乐化;相反显得轻盈而成熟,有时候听上去像古典室内乐;同时期Lennie Tristano 乐队的录音也与之接近。这说明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期,一批年轻的爵士乐编曲家深受Claude Thornhill、Gil Evans 和LennieTristano 等人的影响,而且在当时的爵士乐圈,这种风格也是最新鲜时髦的。
Lennie Tristano 和Lee Konitz
Lennie Tristan(o1919-1978)是一位钢琴家、作曲家以及乐队领导者。上世纪四十年代末,他开创了波普之外的另一现代爵士风格——冷爵士,令众人耳目一新。与此同时,之后罕有爵士音乐家如Tristano 般影响深远,不少人因受其启发而加入冷爵士的演奏行列。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Tristano最有天份的学生当数中音萨克斯手LeeKonitz、次中音萨克斯手Warne Marsh 和吉他手Billy Bauer。这几位外加上贝司手和鼓手,灌录了一系列的唱片,尽展冷爵士精湛技艺,以致数十年后,后辈音乐家们听来仍觉得耳晕目眩。 而在最后的西海岸风格时期,Tristano 的作品中贝司和鼓退居到不显眼的地位,甚至在某些唱片中都依稀难辨,唯一的功能就剩控制节拍。不过,在Tristano 的乐队中,这可不是一项容易的活:有些曲子的节拍非常跌宕激烈。
中音萨克斯手Lee Konitz(生于1927 年)的旋律风格近似Tristano,其器乐演奏技巧也如Tristano 一般高超。Lee Konitz 的音色有别于其前辈乐手Benny Carter 或Johnny Hodges 的华丽光鲜,亦不同于其同辈Charlie Parker 的悲喜交织,更多让人忆起Lester Young 的冲淡、轻盈、颤音悠缓的演奏风格。而在那个年轻中音萨克司手几乎人人都在模仿Charlie Parker 的音色以至节奏旋律观念的年代,Lee Konitz是为数不多坚持继承和发展Tristano 开辟的另一现代爵士风格的乐手之一。CharlieParker 的风格对其影响甚微,Lee Konitz的演奏特色源自于Tristano 的钢琴风格。换句话说,Tristano 与同时期波普钢琴手们的演奏风格迥然不同。首先,他不以波普的方式“摇摆”,波普风格的摇摆多运用“拖拍”的手法,而Tristano 倾向于“抢拍”,赶在节奏之前,并且与Parker 和Gillespie相比,较少运用切分节奏;其次,Tristano的节奏没有波普那样变化多样;再次,其即兴旋律的构成以“长串长串不间歇的八分音符”为特色,因此,他音乐中的摇摆感比波普听上去更为“紧”。
上世纪五十年代期间,Lee Konitz 影响了一批中音萨克司手。尽管他长期生活在纽约,但其影响最大的地域当属加州。西海岸中音萨克司手Bud Shank 和LennieNiehaus 兼收并蓄了Konitz 和Parker 的风格,自成一系;Art Pepper 融合了Konitz、次中音萨克司手Zoot Sims、Parker 三家所长将西海岸中音萨克司风格发挥到极至。
除了与Tristano 的合作录音,Konitz 最出色的演奏可以在1949-1950 年MilesDavis 的《Birth of the Cool》系列录音、1953 年Lee Konitz-Gerry Mulligan-Chet Baker 的合作唱片《Konitz Meets Mulligan》以及1947 年和Claude Thornhill 合作的唱片中找到。
Tristano 不仅开创了不同的即兴旋律演奏观念,同时也是最先尝试抛开预写旋律与和声框架进行“集体即兴”的爵士音乐家之一(参见其作品“Intuition”和“Digression”)。从这两个作品看,也并非是完全丢掉了所有的框框(还是可以听到大段大段稳定的节奏,依稀可辨的调性),不过,与上世纪四十年代大多数爵士作品相比,毫无疑问要自由得许多,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Ornette Coleman、Ceceil Taylor 以及其他音乐家终于把这种尝试推广了开来,最终演变成“FreeJazz”的形式。
而通过Konitz 的继承衣钵,Tristano 的影响力还波及到Bill Evans,这位上世纪六十年代非常重要的钢琴手。1959 年之前,与George Russell 和TonyScott 搭档的Evans 活脱脱是Tristano 的再版。再往下还可以说出一大串名字,诸如钢琴手WallyCirillo、Connie Crothers、小号手Don Ferrara和Ted Brown;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前卫爵士头牌钢琴手Cecil Taylor 也自称,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Tristano 对其影响很深,甚至从一些欧洲爵士音乐家的身上也可以找到Tristano 的影子。
Bill Evens
Bill Evans 出生于一九二九年,原名William JohnEvans,在学校的时候,也有人称他William "Fingers"Evnas。五零年代晚期,比尔.伊文斯开始在乐坛崭露头角,出道不久,便与Miles Davis 同赴新港音乐祭,六九年合作了《Kind of Blue》,更使他很快就打响了名号。在此辑中,他参与了录音及制作,也担当主要的钢琴手,《Blue in Green》,《Flamenco Sketches》两曲是他的作品,这张专辑的编曲也由他担任,甚至内页的介绍也是由他执笔。我们可以说因为Davis 的大胆而开启了调式音乐在爵士乐的实践,但在首场实验性的录音中,却是由Bill Evens 担当主要的旗手。除了与Miles Davis的合作之外,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三年间,Bill Evens在河岸唱片留下了十多张的唱片,也是重要的史料,记录着他的摸索,实验以及成熟。
一九五六年,Bill Evens 加入河岸唱片,录制了他的第一张商业发行:《爵士新概念(New Jazzconceptions)》,在这张专辑中,虽然是首度尝试商业发行,却毫不退缩地展现他想要带给世人的爵士新概念。他将德彪西(Debussy)与拉斐尔的演奏风格带入爵士乐的领域,展现了印象派的朦胧与神秘,却又不失爵士乐的摇摆感受以及即兴精神,相当神奇地将两者合而为一,并且悦耳动听。
六二年他重新开始录音合作,留下了《Moonbeams》和《How My HeartSings!》两张专辑。到了一九六三年,也就是伊文斯与河岸唱片合作的最后一年,他已经开始为新东家Verve 唱片灌录着名的独奏混音作品《Conversations With Myself》,尝试利用新的录音技术,自己与自己搭配即兴演出。比尔. 艾文斯并不像一般乐手成名于一些特殊的音乐活动或大型表演。他的诗意陈述与谦逊自若的作为,是慢慢被乐界和乐迷认同的。当他于1980 年因心脏病去世时,被公认是影响往后发展最深的一位JAZZ 钢琴家。
冷爵士的畅销
如果1947 年发行的《Birth of The Cool》在当年宣告" 革命成功",爵士乐就难免沦为附庸风雅的背景音向,真真正正达到只可远观而不可褒玩的" 高雅艺术",间与沙龙音乐无异,甚至其实不少乐评已经认为Cool Jazz相当的沉闷无聊。事实上在今日,Cool Jazz早已不酷,流行的一塌糊涂,像Chet Baker 之类的著名冷爵士小号手,已是如大众偶像一般的人物了。
20 世纪50 年代二战结束后,当人们开始厌倦紧张刺激的Bebop 时,流行音乐和文化重又抬头,爵士乐手也开始寻找新的音乐方向。“CoolJazz”与“热爵士乐”相对应,也称“凉(冷)爵士乐”,它在演奏上偏于轻松从容,是一种柔美的爵士乐风格。由于集中在美国西海岸,故又称“西海岸爵士”(West Coast Jazz)。
对于冷爵士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即“温馨、典雅、舒缓、放松”。从演奏形式上看,冷爵士有点类似于古典音乐中的室内乐,乐队一般由3 ~ 6 名乐手组成,其中最典型的是由钢琴、贝司、鼓组成的爵士三重奏。萨克斯、小号、颤音琴等乐器也经常在冷爵士中作为主奏乐器出现。从音响上分辨,冷爵士总是给人一种松弛、悦耳的感觉,每种乐器互不干扰" 点到为止"。冷爵士的另一特色体现在鼓的演奏技巧上,鼓手一般都用钢丝制成的鼓刷进行演奏,对音色的控制极为细腻。因此,成千上万的酒吧、咖啡厅里至今仍然以冷爵士作为背景音乐洗尽尘世的喧嚣,为人们提供着清新自然的" 柔美之音"。
这一称谓其实包罗多种风格。它可以指称那些受Miles Davis、CountBasie 和Lester Young 影响的乐手,也包括白人、黑人等不同肤色乐手创作的音乐,乃至来自东海岸、西海岸不同地域的乐手,只要是那些演奏有节制、情绪收敛的乐手创作的作品都能归入这一大类。一些爵士乐史家认为冷爵士与波普爵士是泾渭分明的,然而,许多冷爵士风格的代表人物却都是波普时期的好手,而且不少冷爵士时期的乐手都喜欢借用波普爵士的旋律与和声。某种程度上,冷爵士比较注重编曲和对位,但是一开始即兴独奏,常常又与波普爵士难以区分。总体上,它形成于40 年代末50 年代初, 算是结合了波普爵士乐和摇摆乐中某些被忽略的音乐元素。虽然多数的冷爵士不具备煽情特质,但它却有着相当广泛的群众基础。
不酷的“酷(Cool)”“酷(Cool)”
这个词很容易产生误读。有时,它让人联想到的是乐手的神态而非音乐风格本身。只要一位音乐家演奏时能自始至终克制住情绪,没有剧烈起伏的表情,似乎都能被称作“酷(Cool)”。但以此为标准进行区分的话,你也许会把精英乐手和寻常乐手混淆在一块,因为通常不少“专业”乐手都有些倨傲,演奏时习惯“不动声色”,尤其是“行活儿”;此外,绝大多数古典交响乐团、波普爵士乐队或热衷后波普风格的音乐家在演出中也是“例行公事”、有条不紊地演奏,都是一副很“酷(Cool)”的模样。
实际上,鲜有爵士音乐家喜欢将自己的音乐归入哪一类,很多人甚至都不愿称自己的音乐为“爵士乐”。对不同爵士乐的分门别类通常也都是听众所热衷的,而非原作者的本意,而这其中分类最不清晰的就当属Cool Jazz 。大概是因为Cool Jazz 的高音相对较少,也不甚喧闹,很多人都会觉得名副其实,实际上不尽然。比如著名的冷爵士音乐家当数Lennie Tristano 和Lee Konitz,他们都是非常有激情的乐手,根本不“Cool(酷)”:在演奏中保持冷静和自我抑止。他们的音乐其实相当有张力,归入冷爵士类别主要是由于他们对Miles Davis 创作的一系列名为《Birth Of theCool》的唱片产生过影响,另一个原因则是某些爵士乐史家认为他们的音色很“Cool (酷)”。
Cool Jazz 的诞生
Miles Davis:
在现代爵士乐史上,没有人能象Miles Davis 那样每隔10来年就创造出一种新的音乐风格,并且席卷整个爵士音乐圈,从最早的Cool Jazz到80 年代的Hiphop。而他的乐队也成为爵士大师的聚集地和最初展露才华的地方,从John Coltrane 到Chick Corea,都可算是他的乐手和学生。
1926 年5 月26 日Miles Davis 出生于美国伊利诺州,出身于富裕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位牙医师,而母亲和姐妹都是音乐家。在13 岁生日那年,Miles Davis 拿到生平第一支小喇叭生日礼物,他父亲绝对想不到这支喇叭竟开启了他的音乐旅程,并且让他成为爵士发展过程上一位重要人物。
由于家境富裕,因而得以负担Davis 到纽约茱丽亚音乐学院念书所需,但不久之后,他便离开学校到52 街的酒吧表演,并因加入Charlie Parker 的乐团而受到注意。
事实上,年仅19 岁的Davis,在当时尚无法与Parker 相提并论,不过他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1955 年的Newport 爵士音乐节,Davis 与John Coltrane、Red Garland、PaulChambers 及Philly Joe 等人合组五重奏乐团同台演出,令人为之惊艳。Miles Davis 的闷音演奏相当出色,音色中具有些许神秘的特质,成为乐团表现之鹰架。1959 年,中音萨克斯风手Cannonball Adderley 的加入,使整个乐团达到最佳状况。“KindOf Blue”专辑便将爵士乐从和弦的架构中解放出来,拱出音阶为独奏基础的结晶创作,被乐评评为爵士史上的不朽之作。
从Charlie Parker 的乐队出来之后,Miles Davis 几乎不再加入其他人的乐队了。自1949 年始至整个上世纪五十年代,Miles Davis 组建了一支九人编制的乐队,为Capitol 唱片公司录了一组唱片。这组唱片即为所大家熟知的《Birth of theCool》, 标志着Cool 爵士的产生——这张唱片对整个五十年代的爵士乐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不过,很多人认为这组唱片中的音乐观念部分源自于上世纪四十年代集钢琴演奏、作曲、编曲、乐队指挥一身的Claude Thornhill(1909-1965)和编曲家Gil Evans。事实上,师承Lennie Tristano的Lee Konitz 的旋律演奏,冲淡、轻盈、少颤音的音色奠定了《Birth of the Cool》音乐基调。唱片中,除了Konitz 的中音萨克斯、Miles Davis 的小号,曾和Claude Thornhill公事过的上低音萨克斯手Gerry Mulligan的音色也如出一辙。有别于传统的是,该乐队没有次中音萨克斯和吉他,取而代之的是法国号、低音号、长号和节奏组。 毫无疑问,Miles Davis 将Thornhill、Evans和Tristano 等人的特色都给整合进了系列唱片《Birth of the Cool》中了。同时,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众多同类风格的唱片中,Miles Davis 这组唱片也是最为人所称道的。自此,Miles Davis 迈出了其在爵士乐史上开拓创新的第一步。Davis、Konitz 以及Mulligan 三人给旋律带来的那种抑制感、以及九人团队编织出的干净、洗练的乐曲结构共同营造出一种不折不扣的精致和酷。这支乐队的音色偏静、偏薄,不管乐化;相反显得轻盈而成熟,有时候听上去像古典室内乐;同时期Lennie Tristano 乐队的录音也与之接近。这说明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期,一批年轻的爵士乐编曲家深受Claude Thornhill、Gil Evans 和LennieTristano 等人的影响,而且在当时的爵士乐圈,这种风格也是最新鲜时髦的。
Lennie Tristano 和Lee Konitz
Lennie Tristan(o1919-1978)是一位钢琴家、作曲家以及乐队领导者。上世纪四十年代末,他开创了波普之外的另一现代爵士风格——冷爵士,令众人耳目一新。与此同时,之后罕有爵士音乐家如Tristano 般影响深远,不少人因受其启发而加入冷爵士的演奏行列。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Tristano最有天份的学生当数中音萨克斯手LeeKonitz、次中音萨克斯手Warne Marsh 和吉他手Billy Bauer。这几位外加上贝司手和鼓手,灌录了一系列的唱片,尽展冷爵士精湛技艺,以致数十年后,后辈音乐家们听来仍觉得耳晕目眩。 而在最后的西海岸风格时期,Tristano 的作品中贝司和鼓退居到不显眼的地位,甚至在某些唱片中都依稀难辨,唯一的功能就剩控制节拍。不过,在Tristano 的乐队中,这可不是一项容易的活:有些曲子的节拍非常跌宕激烈。
中音萨克斯手Lee Konitz(生于1927 年)的旋律风格近似Tristano,其器乐演奏技巧也如Tristano 一般高超。Lee Konitz 的音色有别于其前辈乐手Benny Carter 或Johnny Hodges 的华丽光鲜,亦不同于其同辈Charlie Parker 的悲喜交织,更多让人忆起Lester Young 的冲淡、轻盈、颤音悠缓的演奏风格。而在那个年轻中音萨克司手几乎人人都在模仿Charlie Parker 的音色以至节奏旋律观念的年代,Lee Konitz是为数不多坚持继承和发展Tristano 开辟的另一现代爵士风格的乐手之一。CharlieParker 的风格对其影响甚微,Lee Konitz的演奏特色源自于Tristano 的钢琴风格。换句话说,Tristano 与同时期波普钢琴手们的演奏风格迥然不同。首先,他不以波普的方式“摇摆”,波普风格的摇摆多运用“拖拍”的手法,而Tristano 倾向于“抢拍”,赶在节奏之前,并且与Parker 和Gillespie相比,较少运用切分节奏;其次,Tristano的节奏没有波普那样变化多样;再次,其即兴旋律的构成以“长串长串不间歇的八分音符”为特色,因此,他音乐中的摇摆感比波普听上去更为“紧”。
上世纪五十年代期间,Lee Konitz 影响了一批中音萨克司手。尽管他长期生活在纽约,但其影响最大的地域当属加州。西海岸中音萨克司手Bud Shank 和LennieNiehaus 兼收并蓄了Konitz 和Parker 的风格,自成一系;Art Pepper 融合了Konitz、次中音萨克司手Zoot Sims、Parker 三家所长将西海岸中音萨克司风格发挥到极至。
除了与Tristano 的合作录音,Konitz 最出色的演奏可以在1949-1950 年MilesDavis 的《Birth of the Cool》系列录音、1953 年Lee Konitz-Gerry Mulligan-Chet Baker 的合作唱片《Konitz Meets Mulligan》以及1947 年和Claude Thornhill 合作的唱片中找到。
Tristano 不仅开创了不同的即兴旋律演奏观念,同时也是最先尝试抛开预写旋律与和声框架进行“集体即兴”的爵士音乐家之一(参见其作品“Intuition”和“Digression”)。从这两个作品看,也并非是完全丢掉了所有的框框(还是可以听到大段大段稳定的节奏,依稀可辨的调性),不过,与上世纪四十年代大多数爵士作品相比,毫无疑问要自由得许多,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Ornette Coleman、Ceceil Taylor 以及其他音乐家终于把这种尝试推广了开来,最终演变成“FreeJazz”的形式。
而通过Konitz 的继承衣钵,Tristano 的影响力还波及到Bill Evans,这位上世纪六十年代非常重要的钢琴手。1959 年之前,与George Russell 和TonyScott 搭档的Evans 活脱脱是Tristano 的再版。再往下还可以说出一大串名字,诸如钢琴手WallyCirillo、Connie Crothers、小号手Don Ferrara和Ted Brown;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前卫爵士头牌钢琴手Cecil Taylor 也自称,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Tristano 对其影响很深,甚至从一些欧洲爵士音乐家的身上也可以找到Tristano 的影子。
Bill Evens
Bill Evans 出生于一九二九年,原名William JohnEvans,在学校的时候,也有人称他William "Fingers"Evnas。五零年代晚期,比尔.伊文斯开始在乐坛崭露头角,出道不久,便与Miles Davis 同赴新港音乐祭,六九年合作了《Kind of Blue》,更使他很快就打响了名号。在此辑中,他参与了录音及制作,也担当主要的钢琴手,《Blue in Green》,《Flamenco Sketches》两曲是他的作品,这张专辑的编曲也由他担任,甚至内页的介绍也是由他执笔。我们可以说因为Davis 的大胆而开启了调式音乐在爵士乐的实践,但在首场实验性的录音中,却是由Bill Evens 担当主要的旗手。除了与Miles Davis的合作之外,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三年间,Bill Evens在河岸唱片留下了十多张的唱片,也是重要的史料,记录着他的摸索,实验以及成熟。
一九五六年,Bill Evens 加入河岸唱片,录制了他的第一张商业发行:《爵士新概念(New Jazzconceptions)》,在这张专辑中,虽然是首度尝试商业发行,却毫不退缩地展现他想要带给世人的爵士新概念。他将德彪西(Debussy)与拉斐尔的演奏风格带入爵士乐的领域,展现了印象派的朦胧与神秘,却又不失爵士乐的摇摆感受以及即兴精神,相当神奇地将两者合而为一,并且悦耳动听。
六二年他重新开始录音合作,留下了《Moonbeams》和《How My HeartSings!》两张专辑。到了一九六三年,也就是伊文斯与河岸唱片合作的最后一年,他已经开始为新东家Verve 唱片灌录着名的独奏混音作品《Conversations With Myself》,尝试利用新的录音技术,自己与自己搭配即兴演出。比尔. 艾文斯并不像一般乐手成名于一些特殊的音乐活动或大型表演。他的诗意陈述与谦逊自若的作为,是慢慢被乐界和乐迷认同的。当他于1980 年因心脏病去世时,被公认是影响往后发展最深的一位JAZZ 钢琴家。
冷爵士的畅销
如果1947 年发行的《Birth of The Cool》在当年宣告" 革命成功",爵士乐就难免沦为附庸风雅的背景音向,真真正正达到只可远观而不可褒玩的" 高雅艺术",间与沙龙音乐无异,甚至其实不少乐评已经认为Cool Jazz相当的沉闷无聊。事实上在今日,Cool Jazz早已不酷,流行的一塌糊涂,像Chet Baker 之类的著名冷爵士小号手,已是如大众偶像一般的人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