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必须学会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xin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考是思维内心的活动,是认识世界、学习知识活动的开始。教学活动必须紧紧的抓住学习思考这个关键环节做文章,来处理好教学的关系,进而实现二者互动,才能保证课堂教学一定会事半功倍,效果良好。本文作者结合语文教学实践对此加以探究。
  【关键词】语文课堂 教学实效性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34-02
  我们生活的环境正在以比我们的课堂教学快几倍的速度变化着,而我们的课堂教学却不能很快地满足不断变化的需要。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我认为首先应该教学生学会思考。
  一、从一开始就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思考方法
  当我们开始学习新知识时,学生没有任何经验,不知道应该如何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对此,我们教师就要从学生接触新知识的第一天起,教给他们正确的思考方法。例如,小学语文第一册的准备课,要求学生看图并说出图中的意思。学生会很快地说出图中的意思,但我们教师不能满足于此,而要带领学生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来观察图,表达图意。这样,在学生第一次接触看图说意时,他们就可以初步建立一定的看图说图的思考方法。再如教学《科利亚的木匣》时,这篇文章不是一般的叙事性文章,也不仅仅是告诉人们这么一个故事。它情节简单,内容浅显,所叙述的事情学生自己完全可以读懂,学生不懂的是故事中蕴含着的思想方法,即科利亚是怎么悟出挖到木匣的方法的。如果只是按照原来的教学模式,先让学生初读全文,了解全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根据文后的“思考练习”把全文分为“埋木匣”、“挖木匣”“受启发”再一部分一部分教下去。课文内容虽然学生了解了,但学生的思维并没有得到锻炼,我认为教师只要抓住科利亚思考过程的枢纽,引导学生找到导读的突破口,就能对这篇文章的导读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并能使学生较快较好地获取课文的全部信息,并获取思维的方法提出疑问、读文思考、讨论,当然,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学生在思考过程中的不完善和不完整。因此,在教给学生思考方法的同时,还要注意让学生在交流中有条理地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阐述自己的观点,从而不断完善学生的思维。
  二、要让学生形成多问的好习惯
  一直以来,课堂上的提问是教师才有的“特权”,教师问,学生答,似乎天经地义。而教师的提问是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自己的思路和意愿来设计的,在这种接受性的学习方式中,学生失去了提问的权利,也失去了质疑的深层次思考的机会,最终失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认为,在教师设计问题时,要有意识地给学生留出空间,培养并鼓励学生形成多问的好习惯。例如,我在教学课文《爬山虎的脚》时,板书完题目后,没有急于往下讲,而是停下问学生:“读完课题,你会对课文内容有什么疑问呢?”学生各抒己见。如爬山虎不是植物吗,怎么会有脚呢?脚在哪?等等。接着我把这些问题分类,哪些是有价值的问题,哪些是没有意义的问题;哪些是当时就能回答的问题,哪些是学习课文时才能解决的问题。然后,表扬那些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学生。学习课文后,我又问大家:“对课文还有什么疑问?”最后表扬那些敢于、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这样,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学习每一课时,都会提出自己不同的、有价值的、有意义的问题,从而形成多问的好习惯。同时,学生在形成多问的好习惯中也学会了思考的方法。
  三、和学生一起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老师的职责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在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和学生一起思考。当学生在学习中获取知识时,我们可以带着学生在他们提出的几种假说中一一验证,如果没有一种假说能得到证明,学生反而会对所学的课文有更加强烈的兴趣,一旦教师在这时候帮助学生提供一个最可能的假说时,他们就会惊奇地想到:原来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我们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呢?例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的“日积月累”部分时,学生读到对联“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时,对“好”字的读音引起了争议。是读“hǎo”还是读“hào”呢?学生们争执不下,最后都看着我。我不急于给学生一个肯定的答案,而是先告诉学生这是一幅出自杭州西湖的对联。然后问学生还记得三年级所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古诗吗?能背一背吗?学生齐背,当他们背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漾雨亦奇”之时,学生顿悟,很准确地说出在这里应该读“hǎo”,即天气晴朗时景色很好、很美。这样,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努力,获得了一些能够概括事实、现象和事件的知识,这种知识是极其宝贵的。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使学生感到不解决问题就会不安心,而解决这个问题是一种诱人的、饶有兴趣的劳动,并由此学会思考的方法。
  四、鼓励学生积极的求异性,从而喜欢思考
  曾经听过这样一堂课《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师在学生读过课文之后问: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问题还需要问吗?一学生问:爱因斯坦连衣服都穿不整齐?他怎么能算是伟大的人呢?师答:很好,这些问题我们课后再研究好吗?下面请带着这样的问题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小女孩与爱因斯坦几次相遇,分别是什么情况下发生的。“最著名的科学家为什么衣服都穿不整齐呢?”他是不是一个伟大的人呢?多有价值的问题!由此可驱使学生读书、探究、辩论,使学生统领全篇的能力得到增强,但老师却忽略了。其实课堂上有许多东西就像一颗多面体的宝石,正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折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芒。比方一座山,可以看成猪八戒背媳妇,也可以看成是唐僧骑马,这完全是不同角度给人的多样感受。课堂教学要保护这种积极的求异性,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多原则、多结果等方面思考问题;就是要保护这种洞察的敏锐性、想象的丰富性、灵感的活跃性。让学生学习的选择性得到泛化,神经联系的突发性得到加强。从而喜欢思考,善于思考。
  总之,21世纪是以高科技、信息化、网络化和可持续发展为主要标志的时代,我们面临一个竞争更加激烈、变革更加迅速、创新更加广泛的社会。我们的学生如何去适应这一信息瞬变的社会呢?我认为:我们教师必须从现在起在课堂上教给学生如何去思考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19-01  大家都知道,以人为本,已成为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理念和管理思想。那么作为人才汇聚、知识分子云集的学校,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呢?  本人以为,学校管理要真正实践以人为本的理念,首先领导者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以高尚的人格来感染人。  一、以高尚的人格来感染人  孟子曰:“以德治人,心悦诚服也
【摘要】由于社会上各种思潮日趋复杂,使本科学生思想、心理问题增多,恶性事件增多,而专职辅导员配比偏低,很多思想问题、心理问题难以及时了解解决。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设置班主任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办法。机械学院经过一年聘用优秀研究生担任本科生班主任,对本科生学风建设和管理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21-01  校本课程被“课改纲要”规定为必修课以来,广大中小学教师都在精心研究,努力开发以校为本的课程资源。可是,在经济条件较差的边远地区学校,这方面的工作起步缓慢,好像找不到有什么可以开发的课程。其实,校本课的研修是极为广泛的。在这里,笔者要说的是,经济落后的农村学校应该怎样提高认识,结合家乡的现状,因
在查阅我国煤矿瓦斯防治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煤矿瓦斯治理的现状,列举了我国煤矿瓦斯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指明了我国煤矿瓦斯治理的发展方向.
【摘要】面对课程改革,作为教师我们要利用课堂主渠道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 激发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30-01  在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我看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同层次上深浅不同,在当今的教育中学生厌学的很多,这样的问题如果不解决,孩子们就会被投入到垃圾箱里,所以根
【摘要】随着中职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国家对中职学校入学及升学政策的调整,学生学习的目标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势必给理论课的教学带来极大的挑战。为了进一步增强绝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针对中职生的学习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一些提高中职生学习效果的具体办法。  【关键词】基础现状 营造和谐 发挥优势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28
【摘要】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讨论怎样开发教材内外资源,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里,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效率,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教师情感 解读文本 朗读教学 阅读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31-01  新课程改革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