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血常规检测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iph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因素并探讨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门诊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受试者均采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进行血常规检测,对不同采血方式、不同送检时间的检测结果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有11份血液误差标本是由于受检者自身原因导致的,所占比例为22.00%。采血后2h送检结果与采血即可送检结果无差异(P>0.05),但采血后6h送检结果与采血即可送检结果相比,则存在显著差异(P<0.05)。末梢血PLT值低于静脉血(P<0.05),其WBC、RBC、Hb则高于静脉血(P<0.05)。结论:明确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常见影响因素,做好检查前的质量监管和控制,尽可能避免外界因素影响检测结果,切实提高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    血常规检验;常见因素;预防
   【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276-01
  血常规检验是临床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的常用手段,其具体是指对血液中的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等血液指标进行计数分析,进而发现血液中各种细胞的具体形态、数量、分布情况变化,有助于发现临床疾病相关迹象[1]。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与临床资料有所出入。因此,临床在做好血液标本采集、制备、贮存、运送及分析各个环节的质控工作以外,还应找出影响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各种因素并加以控制。其优点在于简便、快捷,及时地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且不考虑饮食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在血常规检验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而产生误差。本研究展开实际研究,针对血常规检验中常见的误差进行分析并探讨其预防措施,现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门诊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24-45岁,平均年龄(32.7±3.7)岁。
   1.2 方法
   选择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及与之配套的稀释液、EDTA-K2抗凝真空专用采血管,按照真空采血法为所有受检人员采血,从肘静脉采集4mL静脉血,将其分别放置在两支试管中,进行轻柔摇匀颠倒处理,防止出现溶血;从左手食指或无名指内侧面才几个末梢血,进行充分混匀后待检测[2]。由专人负责操作,所有操作程序按照血球计数仪操作程序进行即可,开始测定前由同一质控物对仪器进行校正,为确保得到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必须由2人分别负责进行采血和操作计数仪器,以更好的完成实验[3]。
   2    结果
   采血后2h送检结果与采血即可送检结果无差异(P>0.05),但采血后6h送检结果与采血即可送检结果相比,则存在显著差异(P<0.05)。末梢血PLT值低于静脉血(P<0.05),其WBC、RBC、Hb则高于静脉血(P<0.05)。
   3    讨论
   血常规检验是临床诊断中最为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用于检测血液标本,对血液标本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通过对血液细胞的情况进行分析,能够对受检者的机体情况进行判断。血常规检验通常可对诊断结果造成直接的影响,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血常规检验中的误差可能会对治疗方法的选择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对血常规检验出现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为减少临床血常规检验的误差提供可供参考的指导意见。
   受检者自身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有11份血液误差标本是由于受检者自身原因导致的,所占比例为22.00%。这主要是因为受检者在血常规检验前摄入食物,可能会对血液中的化学成分造成影响,从而使血常规检验的结果出现误差。通常情况下,人体在剧烈运动后或身体状态紧绷时,机体血液状态会发生改变,此时进行血常规检验,容易出现误差。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临床药物对血液的影响也越来越深远,药物在人体内发生作用,会对血常规检验各项指标造成影响;部分药物还可能会和血液中的某些物质发生反应,对血常规检验结果造成不利影响,导致血常规检验结果出现误差,进而对医师的临床疾病诊断产生干扰,不利于受检者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检验人员因素:检验人员因素主要体现在血液采集、保存、送检等3个方面,即血液标本采集时间不合理、血液标本保存不当、血液标本送检时间过长。由于采集时间的不合理,受检者的身体机能在不同阶段,其代谢活跃度不同,血液中白细胞、血小板的波动不同;血液标本的保存温度不当也会对血常规检验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有临床研究对4℃和室温下保存的血液标本进行检验,发现两种温度下保存的血液标本的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以及血小板计数均出现明显的差异;送检时间过长,可能会使血液中的成分发生变化,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
   抗凝剂因素:有临床研究使用不同浓度(1.6mg/mL、2.8mg/mL)的抗凝剂进行血常规检验,发现两种浓度抗凝剂检验结果中的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以及血小板计数均出现显著差异。
   血常规检验结果影响因素较多,为了取得准确,可靠的血常规检验结果,预防误诊及漏诊,临床实验室应充分考虑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各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手段对血液标本采集、制备、储存、检验过程、分析仪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观察、预后评价提供可靠、准确依据。要减少各类影响因素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对于非急诊患者,检验前应停用影响检验结果的药物,控制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在各项生理条件处于稳定状态后再行检验,减少生理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第二,应尽量采集静脉血作为检验标本,一方面能提高检验准确性,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交叉感染,减轻患者反复抽血所引起的微血管形成而影响检验结果。第三,抗凝剂的最佳浓度应控制在1.5 mg/ml,在采用EDTA-Na2抗凝时,因钠盐的溶解度低于钾盐,应适当延长抗凝剂与血液混匀时间,保证抗凝效果。第四,在分类检验血细胞成分时要控制好血液稀释倍数。白细胞、血红蛋白稀释倍数以1:250为宜,血小板、红细胞稀释倍数以1:10000-1:30000为宜。第五,为了减少检测仪器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保养仪器,彻底清洗仪器管道,将残留的血液、蛋白质及纤维等清除干净,然后再使用空白试剂保养。
   综上所述,在血常规检验过程中,应加強受检者的血常规检验意识,规范医务人员的操作,提高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应制定血液标本保存温度、送检时间以及抗凝剂浓度的统一标准,有利于提高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减少血常规检验误差。
   参考文献
   [1]薛宇红.避免标本采集不当给血常规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7):224-225.
   [2]唐权,唐世萍,臧飞飞,等.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因素调查分析[J].医学信息,2014,57(7):74-74.
   [3]文家远.临床血常规检测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初探[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3):150-151.
其他文献
【摘 要】 血细胞分析作为临床基础检验项目,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临床医生诊疗策略的定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血液细胞分析项目的质量控制是检验科的基础和基本要求,概览血液细胞分析质量控制全程的研究和探讨,有利于检验科和管理人员更好的对血液细胞分析的质量进行全局的控制管理。   【关键词】 血液细胞分析,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R3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中有效的手术方案及其应用效果。方法:观察组患者行单纯股骨头置换术予以治疗,对照组患者行骨折内固定术予以治疗。结果:观察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7.37%,对照组为81.58%(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为2.63%,对照组为13.16%(P0.05。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行单纯股骨头置换术予以治疗,患者取健侧卧位,术中硬膜外麻醉
期刊
【摘 要】 目的:对晚期癌症患者的营养支持方式以及护理管理方式进行分析讨论。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5例癌症晚期患者的营养支持情况以及患者护理情况,对患者管理前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管理后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水平依次为(37.2±1.8)g/L、(56.8±6.7)g/L、(122.5±10.8)g/L,均高于管理前,P<0.05。管理前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64.5±10.2)分,管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討血站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方法:按照献血年龄、献血次数、献血量的不同,对无偿献血者的献血不良反应情况分组调查,对收集数据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共33508位献血者参加无偿献血,有30例发生不同程度的献血不良反应;其中,18~25岁组的献血反应率要高于26~40岁组和41~55岁组,并与后两组分别存在显著性差异
期刊
【摘 要】 目的:研究高龄肺癌患者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预防以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28例高龄肺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均需要进行严格的戒烟戒酒,并且练习呼吸功能,并且需要对患者的合并症以及感染情况进行治疗与控制。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切除范围遵循最大限度将肿瘤组织切除,并需要遵照保留肺功能的原则在手术之后对其进行密切的监护,从而达到能够及时发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对提高精神科护理质量的积极作用。方法:总结精神科促进人文关怀、创造良好护理环境的具体措施,并探讨其应用效果。结果:精神科广泛开展“以人为本、病人为中心”的人文关怀,使病人获得充分的信任和安全感。结论:实施人性化护理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 精神病学;人文关怀;护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181.3+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析凝血功能检测对脑出血患者治疗情况的评估价值。方法:对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7例脑出血患者予以研究,均进行凝血功能检测,指标包括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对患者入院时、入院24h、入院48h各凝血功能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入院时比较,患者入院24h、入院48h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研究超脉冲CO2激光联合微针治疗在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选自本院2018年03月-2019年03月期间收治的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共计90例,按照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平均分组:分别是参照组45例和研究组45例。其中单独给予超脉冲CO2激光治疗的为参照组,给予超脉冲CO2激光联合微针治疗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尽可能为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方法:选取3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办理入院的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干预服务,而研究组患者则施行优质护理干预服务,分别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心绞痛发病频次和发病持续时间、住院时常和生活质量指标等。结果:通过相同时间的护理,研究组患者的心绞痛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子宫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随机选取76例患者进行数字编号后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38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评估记录住院第一日与出院前一日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种治疗护理方案下子宫全切患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