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是否仍把奥巴马看做值得托孤寄命的不二人选?是否应该“换人做做看”,给商业天才罗姆尼一个机会?
四年前的美国大选,笔者曾以《2008:谁能改变美国》为题撰文对那次大选做过评论和研判(见《世界知识》2008年第11期)。那时,由于美国深陷伊拉克战争泥潭,经济上又遭遇危机而不能自拔,选民的极度不满化为一股强大的要求变革的民气,将奥巴马送入白宫。在当时,不只是美国,甚至全世界都对奥巴马充满期待,尚未建立尺寸之功,诺贝尔和平奖就对他翩然眷顾。如今四年过去了,经济议题依然占据着今年选战的主轴地位,选民却要再一次面临着一个“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的选择。是否仍把奥巴马看做值得托孤寄命的不二人选?是否应该“换人做做看”,给商业天才罗姆尼一个机会?
负重前行的奥巴马
面对重大的金融危机,尽管奥巴马政府在第一任期内不遗余力地采取了多方面的经济刺激复兴政策,但美国经济尚未表现出确切、强劲的复苏信号。经济形势的恶化让美国社会趋向两极化。保守派右翼势力强烈不满奥巴马的大政府政策并发展为一场席卷全美的“茶党”运动,该运动的草根性和广泛性爆发出强大的选举能量,在2010年的国会中期选举中拉下了多名民主党议员和温和派共和党议员,并在此次伴随总统选举进行的国会选举中继续扮演重要角色。而在天平的另一边,一场带有左翼自由派特点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应运而生,这场运动把矛头直接对准了占比1%的极少数权贵阶层,对右翼势力形成了挑战。
四年间,奥巴马虽然通过了克林顿时代曾经折戟的“医保法案”,让医保的覆盖面扩大到99%,实现了自上世纪60年代约翰逊总统“伟大社会”以来的最大社会福利进步,但两党对立却是建国两百多年来少有的尖锐,由此带来的国会效率的低下和民众对国会的不满程度愈发严重。他推出了“力争上游”计划,创造了联邦教育改革投入的新纪录;他废除了军队中的“不问不说”政策,使得同性恋者可以公开在军中服役,并成为第一位公开表达支持同性婚姻的美国总统;他成功从伊拉克撤军并在那里维持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政府;他指挥击毙了本·拉登,并在中东的“阿拉伯之春”动荡局势中没有进退失据。然而,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问题上,奥巴马仍未能找到出路,与伊朗、朝鲜的关系仍未有所突破。他在防止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上基本没有取得进展,在开发新能源上也没有看到实质效果,关塔那摩基地还在饱受外界诟病,美国在全球影响力的持续下滑还在继续,认为国家走在了错误的轨道上的民众仍然在六成以上。如果对照他四年前的承诺来看,奥巴马的表现似乎过于平庸,如果对小布什卸任时美国的状况还有些记忆的话,大概可以说,奥巴马不是一个杰出的总统,但是他阻止了让一切变得更加糟糕和不可收拾。
“无可致歉”的罗姆尼
多元主义和自由包容自美国尚处在殖民地时代起即被视为重要价值之一。任何一个来到新大陆的人,无论信仰、家族、血统、民族、贫富等,只要通过个人奋斗都可以获得机会成功,这就是美国梦。美国建国200多年来,少数或弱势群体的正当诉求和社会影响力在不断扩大,从解放黑奴到男女平等,从第一位天主教总统到第一位非洲裔总统以及少数族裔的候选人在联邦、州等层次当选为公职人员,美国梦得到了一一践行。
然而,在一个福音派基督徒占主流的全世界基督教信仰程度最高的美国,摩门教和摩门教徒仍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主流社会的排斥。罗姆尼是摩门教徒。摩门教非常重视信徒的传教推销能力与家庭价值,而正是前者锻炼了罗姆尼日后的经商能力,而后者则让罗姆尼成为保守派心中捍卫家庭价值和道德生活的典范。当年他临危受命,拯救了危机中的盐湖城冬奥会;他白手起家,打造了贝恩资本帝国;他在马萨诸塞州州长任内在没有增税的前提下将州财政由巨额赤字变为盈余,进行医保改革,将失业率压低在5%以下。2008年他第一次参加共和党总统初选败在麦凯恩手上,退出后他放弃了年薪千万美元的工作,用四年的时间来沉潜修行一项特质——如何说服选民投票给他。这期间,他逐渐转向一名社会保守派,他要改变媒体所刻画的他的形象——“感情上冷漠,智力上虚假,意识形态上动摇”。2010年3月,他出版了《无可致歉》(No Apology)一书,作为他下一次参选的事实上的宣言。“茶党”的突然兴起曾经给温和派的罗姆尼是否继续参选造成过一定困扰,但最终他决定继续参加这场他认为很可能不会获胜的初选。在初选过程中,共和党的领头羊先后数度易人,保守派一直在试图找人取代罗姆尼,从连锁店总裁凯恩、得克萨斯州州长佩里到前议长金里奇和参议员桑托勒姆,罗姆尼数度深陷困境,但最终凭借着强大的资金支持、辉煌的经济治理经历和无可指责的传统道德拿到了共和党的总统提名,进入大选决赛局。在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强打美国经济和就业市场的不景气牌,突出自己的商业成功经历和州长任内政绩,不断提醒选民一个问题:你们比四年前过得好吗?他试图向选民展示一个这样的罗姆尼:一个白手起家的商业巨子,一个珍视家庭价值的丈夫和父亲,一个充满使命感的决策者,一个舍我其谁的国家领袖。
选战主轴:“笨蛋,问题是经济”
对于总统选举来说,经济问题是一个永远的主题,在目前这种严峻的经济形势之下,这一议题尤其突出。相比之下,外交、反恐、堕胎、持枪、同性婚姻这些问题始终没有占据过主战场。在奥巴马抛出同性婚姻议题的时候,在发生校园枪击案的时候,相关议题曾经引起过一段非常有限并且来去匆匆的讨论。当失业率在8%上下徘徊,当经济恶化似乎永远不见底的时刻,所有其他议题都黯然失色了。这一点对于罗姆尼而言感触颇多。如果不是糟糕的经济形势,罗姆尼恐怕根本拿不到党内提名:艾奥瓦州强大的保守势力足以让罗姆尼像四年前那样在此折戟沉沙,一败涂地;五大湖区周边聚居着白人蓝领的大州也不会给罗姆尼这个华尔街权贵多少好脸色看。但当众多候选人中只有罗姆尼的资历还能给人们带来一些期待之时,问题就只是经济了。共和党人心里很清楚,奥巴马最大的软肋就是经济问题:他的家庭没有负面消息传出,他的外交能力远超过所有共和党候选人(尤其得益于希拉里这四年的襄赞),因而要战胜奥巴马,就要找一个在经济治理方面与奥巴马最能形成强烈对比的候选人。多家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奥巴马在“受欢迎程度”、“对普通民众需求的理解程度”、“是否诚实可信”、“对外交政策的把握”等方面全面超越罗姆尼,单单在“谁能更有效地管理经济”和“谁能更好地处理联邦财政赤字”的问题上大幅落后罗姆尼。
而对奥巴马来说,经济问题也是足以让其一剑封喉的死穴,尤其是如何承受民众四年来对其巨大期待破灭之后的失望。他在今年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演讲,称他永远都不会是一名完美的总统,但他要展示给选民的是一个经历诸般磨难依然自信满满的硬汉形象,一个见识和体会过世事多艰但仍“有梦最美”的理想战士,这也是第一夫人米歇尔在全国代表大会上那场令人印象深刻的演讲中所要传达给选民的信息。四年前奥巴马告诉选民,我们能改变美国。现在奥巴马告诉选民,我们正在改变美国,再给我四年,我们终将改变美国。
选后如何弥补社会裂痕
无论最终是谁入主白宫,有一个问题将摆在新任总统的面前:如何弥补美国社会的巨大裂痕。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国会,美国社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分裂。国会中共和党人和民主党人的内耗和不愿妥协已经严重地败坏了国会的工作效率和民众的满意度。在民间,“占领华尔街”运动和“茶党”运动标志着左右两翼的极端性在增强,民粹化倾向在发展。罗姆尼在一筹款集会的讲话中,暗批“47%的美国人揩政府油”,流露出美国精英阶层、尤其是商业精英人士对雇工群体的蔑视,加深了普通民众对权贵阶层的憎恶,正如克鲁格曼所说,“现代共和党就是不太尊重那些为别人工作的人,不论他们多么敬业、工作多么出色”,“该党的领导人物,甚至连假装尊重一下普通的工薪阶层家庭都很难做到”。而共和党对于奥巴马大政府政策(尤其表现为医保法案)的强烈不满发展为“茶党”运动,他们认为福利制度将腐蚀掉美国的自由市场、自由创业和个人责任精神,是在从根本上毁灭美国的立国之基。美国社会的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和金融危机的爆发更使得这种对立走向尖锐化。从过去看,二战曾经团结了大萧条时期分裂的美国社会阶层,苏联和冷战的威胁也使得美国在经历上世纪70年代的大分裂之后在80年代走向团结,小布什通过9.11事件之后的反恐战争也曾暂时弥合了因2000年大选造成的巨大对立。每一场选举都加深了社会的对立和撕裂美国的社会,而获胜方在选后则要尽快抚平因为选举留下的裂痕,总统是全民的代表而非一党一派的总统。正如奥巴马曾说,没有一个红色美国,没有一个蓝色美国,只有一个美利坚合众国。只是,新总统要怎样让美利坚合众国再度实现“合众为一”呢?
四年前的美国大选,笔者曾以《2008:谁能改变美国》为题撰文对那次大选做过评论和研判(见《世界知识》2008年第11期)。那时,由于美国深陷伊拉克战争泥潭,经济上又遭遇危机而不能自拔,选民的极度不满化为一股强大的要求变革的民气,将奥巴马送入白宫。在当时,不只是美国,甚至全世界都对奥巴马充满期待,尚未建立尺寸之功,诺贝尔和平奖就对他翩然眷顾。如今四年过去了,经济议题依然占据着今年选战的主轴地位,选民却要再一次面临着一个“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的选择。是否仍把奥巴马看做值得托孤寄命的不二人选?是否应该“换人做做看”,给商业天才罗姆尼一个机会?
负重前行的奥巴马
面对重大的金融危机,尽管奥巴马政府在第一任期内不遗余力地采取了多方面的经济刺激复兴政策,但美国经济尚未表现出确切、强劲的复苏信号。经济形势的恶化让美国社会趋向两极化。保守派右翼势力强烈不满奥巴马的大政府政策并发展为一场席卷全美的“茶党”运动,该运动的草根性和广泛性爆发出强大的选举能量,在2010年的国会中期选举中拉下了多名民主党议员和温和派共和党议员,并在此次伴随总统选举进行的国会选举中继续扮演重要角色。而在天平的另一边,一场带有左翼自由派特点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应运而生,这场运动把矛头直接对准了占比1%的极少数权贵阶层,对右翼势力形成了挑战。
四年间,奥巴马虽然通过了克林顿时代曾经折戟的“医保法案”,让医保的覆盖面扩大到99%,实现了自上世纪60年代约翰逊总统“伟大社会”以来的最大社会福利进步,但两党对立却是建国两百多年来少有的尖锐,由此带来的国会效率的低下和民众对国会的不满程度愈发严重。他推出了“力争上游”计划,创造了联邦教育改革投入的新纪录;他废除了军队中的“不问不说”政策,使得同性恋者可以公开在军中服役,并成为第一位公开表达支持同性婚姻的美国总统;他成功从伊拉克撤军并在那里维持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政府;他指挥击毙了本·拉登,并在中东的“阿拉伯之春”动荡局势中没有进退失据。然而,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问题上,奥巴马仍未能找到出路,与伊朗、朝鲜的关系仍未有所突破。他在防止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上基本没有取得进展,在开发新能源上也没有看到实质效果,关塔那摩基地还在饱受外界诟病,美国在全球影响力的持续下滑还在继续,认为国家走在了错误的轨道上的民众仍然在六成以上。如果对照他四年前的承诺来看,奥巴马的表现似乎过于平庸,如果对小布什卸任时美国的状况还有些记忆的话,大概可以说,奥巴马不是一个杰出的总统,但是他阻止了让一切变得更加糟糕和不可收拾。
“无可致歉”的罗姆尼
多元主义和自由包容自美国尚处在殖民地时代起即被视为重要价值之一。任何一个来到新大陆的人,无论信仰、家族、血统、民族、贫富等,只要通过个人奋斗都可以获得机会成功,这就是美国梦。美国建国200多年来,少数或弱势群体的正当诉求和社会影响力在不断扩大,从解放黑奴到男女平等,从第一位天主教总统到第一位非洲裔总统以及少数族裔的候选人在联邦、州等层次当选为公职人员,美国梦得到了一一践行。
然而,在一个福音派基督徒占主流的全世界基督教信仰程度最高的美国,摩门教和摩门教徒仍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主流社会的排斥。罗姆尼是摩门教徒。摩门教非常重视信徒的传教推销能力与家庭价值,而正是前者锻炼了罗姆尼日后的经商能力,而后者则让罗姆尼成为保守派心中捍卫家庭价值和道德生活的典范。当年他临危受命,拯救了危机中的盐湖城冬奥会;他白手起家,打造了贝恩资本帝国;他在马萨诸塞州州长任内在没有增税的前提下将州财政由巨额赤字变为盈余,进行医保改革,将失业率压低在5%以下。2008年他第一次参加共和党总统初选败在麦凯恩手上,退出后他放弃了年薪千万美元的工作,用四年的时间来沉潜修行一项特质——如何说服选民投票给他。这期间,他逐渐转向一名社会保守派,他要改变媒体所刻画的他的形象——“感情上冷漠,智力上虚假,意识形态上动摇”。2010年3月,他出版了《无可致歉》(No Apology)一书,作为他下一次参选的事实上的宣言。“茶党”的突然兴起曾经给温和派的罗姆尼是否继续参选造成过一定困扰,但最终他决定继续参加这场他认为很可能不会获胜的初选。在初选过程中,共和党的领头羊先后数度易人,保守派一直在试图找人取代罗姆尼,从连锁店总裁凯恩、得克萨斯州州长佩里到前议长金里奇和参议员桑托勒姆,罗姆尼数度深陷困境,但最终凭借着强大的资金支持、辉煌的经济治理经历和无可指责的传统道德拿到了共和党的总统提名,进入大选决赛局。在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强打美国经济和就业市场的不景气牌,突出自己的商业成功经历和州长任内政绩,不断提醒选民一个问题:你们比四年前过得好吗?他试图向选民展示一个这样的罗姆尼:一个白手起家的商业巨子,一个珍视家庭价值的丈夫和父亲,一个充满使命感的决策者,一个舍我其谁的国家领袖。
选战主轴:“笨蛋,问题是经济”
对于总统选举来说,经济问题是一个永远的主题,在目前这种严峻的经济形势之下,这一议题尤其突出。相比之下,外交、反恐、堕胎、持枪、同性婚姻这些问题始终没有占据过主战场。在奥巴马抛出同性婚姻议题的时候,在发生校园枪击案的时候,相关议题曾经引起过一段非常有限并且来去匆匆的讨论。当失业率在8%上下徘徊,当经济恶化似乎永远不见底的时刻,所有其他议题都黯然失色了。这一点对于罗姆尼而言感触颇多。如果不是糟糕的经济形势,罗姆尼恐怕根本拿不到党内提名:艾奥瓦州强大的保守势力足以让罗姆尼像四年前那样在此折戟沉沙,一败涂地;五大湖区周边聚居着白人蓝领的大州也不会给罗姆尼这个华尔街权贵多少好脸色看。但当众多候选人中只有罗姆尼的资历还能给人们带来一些期待之时,问题就只是经济了。共和党人心里很清楚,奥巴马最大的软肋就是经济问题:他的家庭没有负面消息传出,他的外交能力远超过所有共和党候选人(尤其得益于希拉里这四年的襄赞),因而要战胜奥巴马,就要找一个在经济治理方面与奥巴马最能形成强烈对比的候选人。多家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奥巴马在“受欢迎程度”、“对普通民众需求的理解程度”、“是否诚实可信”、“对外交政策的把握”等方面全面超越罗姆尼,单单在“谁能更有效地管理经济”和“谁能更好地处理联邦财政赤字”的问题上大幅落后罗姆尼。
而对奥巴马来说,经济问题也是足以让其一剑封喉的死穴,尤其是如何承受民众四年来对其巨大期待破灭之后的失望。他在今年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演讲,称他永远都不会是一名完美的总统,但他要展示给选民的是一个经历诸般磨难依然自信满满的硬汉形象,一个见识和体会过世事多艰但仍“有梦最美”的理想战士,这也是第一夫人米歇尔在全国代表大会上那场令人印象深刻的演讲中所要传达给选民的信息。四年前奥巴马告诉选民,我们能改变美国。现在奥巴马告诉选民,我们正在改变美国,再给我四年,我们终将改变美国。
选后如何弥补社会裂痕
无论最终是谁入主白宫,有一个问题将摆在新任总统的面前:如何弥补美国社会的巨大裂痕。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国会,美国社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分裂。国会中共和党人和民主党人的内耗和不愿妥协已经严重地败坏了国会的工作效率和民众的满意度。在民间,“占领华尔街”运动和“茶党”运动标志着左右两翼的极端性在增强,民粹化倾向在发展。罗姆尼在一筹款集会的讲话中,暗批“47%的美国人揩政府油”,流露出美国精英阶层、尤其是商业精英人士对雇工群体的蔑视,加深了普通民众对权贵阶层的憎恶,正如克鲁格曼所说,“现代共和党就是不太尊重那些为别人工作的人,不论他们多么敬业、工作多么出色”,“该党的领导人物,甚至连假装尊重一下普通的工薪阶层家庭都很难做到”。而共和党对于奥巴马大政府政策(尤其表现为医保法案)的强烈不满发展为“茶党”运动,他们认为福利制度将腐蚀掉美国的自由市场、自由创业和个人责任精神,是在从根本上毁灭美国的立国之基。美国社会的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和金融危机的爆发更使得这种对立走向尖锐化。从过去看,二战曾经团结了大萧条时期分裂的美国社会阶层,苏联和冷战的威胁也使得美国在经历上世纪70年代的大分裂之后在80年代走向团结,小布什通过9.11事件之后的反恐战争也曾暂时弥合了因2000年大选造成的巨大对立。每一场选举都加深了社会的对立和撕裂美国的社会,而获胜方在选后则要尽快抚平因为选举留下的裂痕,总统是全民的代表而非一党一派的总统。正如奥巴马曾说,没有一个红色美国,没有一个蓝色美国,只有一个美利坚合众国。只是,新总统要怎样让美利坚合众国再度实现“合众为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