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了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综合防治等烟青虫防治方法,其中生物防治包括昆虫不育及转基因技术、释放天敌、利用性外激素、植物源农药及微生物菌剂,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烤烟;烟青虫;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农业防治;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26-110-03
AbstractThe control method of Helicoveroa assulta was introduced, including agriculture control ,chemical control, biological control and comprehensive control, the biological control including insect sterile and transgenic technology, release of natural enemies, use of sex hormone, botanical pesticides, microorganism, the research direction was forecasted.
Key wordsFluecured tobacco; Helicoveroa assulta; Biological control; Chemical control; Agricultural control; Comprehensive control
烟青虫[Helicoverpa assulta(Guenée)],亦称烟夜蛾、烟实夜蛾,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夜蛾科[1]Helicoverpa属。
该虫作为一种重要的烟草害虫,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在我国除西藏外,各省、区、市均有烟青虫发生[2]。烟青虫作为一种寡食性害虫,主要为害烟草及辣椒,在我国主要烟草种植区都有烟青虫的分布和危害,其中以西南烟区和黄淮烟区发生较严重[3]。危害烟草时,幼虫多集中于顶部叶心和侧叶上取食,造成透明斑痕、孔洞缺刻或无头苗,甚至将叶肉吃光;除危害叶片外,也为害烟株的花蕾和果实[4-6]。危害辣椒以及蔬菜时,整个幼虫钻入果内,啃食果皮、胎座,在果内缀丝,并有大量粪便排出,造成果实不能食用。贵州是我国重要的烤烟产区,据报道每年因烟青虫危害而引起的烟草产量损失占总产量的5%~10%,严重发生时甚至可能超过15%[7-9],对烟草的产量和品质都造成重大的损失。因此,对烟青虫的防治也日益提上日程。为此,笔者介绍了目前烟青虫的防治方法,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旨在为烟青虫的有效控制提供借鉴。
1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指根据农业生态系统中害虫、作物、环境条件三者之间的关系,结合农作物整个生产过程中一系列耕作栽培管理技术措施,有目的地改变害虫生活条件和环境条件,使之不利于害虫的发生发展,而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或是直接对害虫虫源和种群数量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农业防治主要包括栽培制度和作物管理。烟青虫一般在团棵期开始发生,而且容易对烤烟产生危害,但现蕾以后,其危害又逐渐减轻。研究发现,适时提早移栽可以减轻烟青虫的危害,不但
会减轻
第1代烟青虫造成的危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避免二代烟青虫的危害[10]。此外,通过及时打顶抹茬也可降低烟青虫的虫口密度,减轻危害[11]。实践证明,连作的烟田病虫害发生均严重,在烟草移栽前合理地轮作倒茬,处理残枝落叶,杀死藏匿于其中的幼虫和蛹消灭越冬虫源,可有效减少次年烟青虫的发生。冬春时节深翻土地可以改变土壤的生态条件,破坏蛹室,抑制害虫生存。韦学平等[12]研究发现,加强田间水肥管理,及时中耕除草,可以提高植株抗烟青虫虫害的能力。
2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化学药剂来防治害虫。化学防治具有收效快、防治效果显著、使用方便、杀虫范围广等优点。但是长期广泛使用化学农药,容易引起害虫的抗药性和环境问题。应用杀虫谱广的杀虫剂,在防治烟青虫的同时还会杀死其天敌,易出现一些主要害虫再猖獗和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的问题。目前,我国广泛应用于烟田防治烟青虫的化学药剂主要有:1.8%阿维菌素乳油(建议使用2 000倍稀释液)用于防治3龄前烟青虫[13];王少丽等[14]测定了常用药剂氰戊菊酯、乙酰甲胺磷、高效氯氰菊酯、久效磷和吡虫啉对烟青虫的毒力,其中80%~83%的高效氯氰菊酯2 000倍稀释液和86.7%氰戊菊酯1 000倍稀釋液防效最佳;陈玉国等[15]对比了5种生物药剂防治田间烟青虫的药效,其中0.5%甲维盐微乳剂1 500倍稀释液防治效果最好;陈庭慧等[16]测定了7种生物药剂对田间烟青虫的防治效果,并分析了烟株的抗虫性和烟叶的经济性状。
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一种生物的方法。生物防治大致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该方法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是利用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该方法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拟的。
3.1昆虫不育及转基因技术
昆虫不育性防治就是利用多种特异方法破坏昆虫的生殖腺的生理功能,或是利用昆虫遗传成分的改变,使雄性不产生精子,雌性不排卵,或受精卵不能正常发育。该项研究目前国内报道较少。杨录明等[17]研究了2种雄性不育剂(棉酚、三胺硫磷)和1种雌性不育剂(氟尿嘧啶),田间试验表明对烟青虫的防治效果达90%,且环境相容性好、价格低廉,可以考虑在今后的田间防治中大面积使用。李咏军等[18]利用60Coγ辐射羽化前12~24 h的烟青虫,同非辐射烟青虫相比,成虫产卵量明显降低,与正常的雄虫交配后,受精卵孵化率降低到1.23%(300 Gy)。Vaeck[19]首次报道了Bt基因修饰的抗烟青虫烟株;Hilder[20]将豇豆的胰蛋白酶抑制剂(CpTI)基因导入烟草,获得的烟株对烟青虫幼虫有明显的抗性;杨铁钊[21]报道将Bt蛋白基因和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同时导入NC89中,培育出的“抗虫931”双基因修饰纯合系,对烟青虫具有稳定的杀虫作用。
关键词烤烟;烟青虫;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农业防治;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26-110-03
AbstractThe control method of Helicoveroa assulta was introduced, including agriculture control ,chemical control, biological control and comprehensive control, the biological control including insect sterile and transgenic technology, release of natural enemies, use of sex hormone, botanical pesticides, microorganism, the research direction was forecasted.
Key wordsFluecured tobacco; Helicoveroa assulta; Biological control; Chemical control; Agricultural control; Comprehensive control
烟青虫[Helicoverpa assulta(Guenée)],亦称烟夜蛾、烟实夜蛾,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夜蛾科[1]Helicoverpa属。
该虫作为一种重要的烟草害虫,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在我国除西藏外,各省、区、市均有烟青虫发生[2]。烟青虫作为一种寡食性害虫,主要为害烟草及辣椒,在我国主要烟草种植区都有烟青虫的分布和危害,其中以西南烟区和黄淮烟区发生较严重[3]。危害烟草时,幼虫多集中于顶部叶心和侧叶上取食,造成透明斑痕、孔洞缺刻或无头苗,甚至将叶肉吃光;除危害叶片外,也为害烟株的花蕾和果实[4-6]。危害辣椒以及蔬菜时,整个幼虫钻入果内,啃食果皮、胎座,在果内缀丝,并有大量粪便排出,造成果实不能食用。贵州是我国重要的烤烟产区,据报道每年因烟青虫危害而引起的烟草产量损失占总产量的5%~10%,严重发生时甚至可能超过15%[7-9],对烟草的产量和品质都造成重大的损失。因此,对烟青虫的防治也日益提上日程。为此,笔者介绍了目前烟青虫的防治方法,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旨在为烟青虫的有效控制提供借鉴。
1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指根据农业生态系统中害虫、作物、环境条件三者之间的关系,结合农作物整个生产过程中一系列耕作栽培管理技术措施,有目的地改变害虫生活条件和环境条件,使之不利于害虫的发生发展,而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或是直接对害虫虫源和种群数量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农业防治主要包括栽培制度和作物管理。烟青虫一般在团棵期开始发生,而且容易对烤烟产生危害,但现蕾以后,其危害又逐渐减轻。研究发现,适时提早移栽可以减轻烟青虫的危害,不但
会减轻
第1代烟青虫造成的危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避免二代烟青虫的危害[10]。此外,通过及时打顶抹茬也可降低烟青虫的虫口密度,减轻危害[11]。实践证明,连作的烟田病虫害发生均严重,在烟草移栽前合理地轮作倒茬,处理残枝落叶,杀死藏匿于其中的幼虫和蛹消灭越冬虫源,可有效减少次年烟青虫的发生。冬春时节深翻土地可以改变土壤的生态条件,破坏蛹室,抑制害虫生存。韦学平等[12]研究发现,加强田间水肥管理,及时中耕除草,可以提高植株抗烟青虫虫害的能力。
2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化学药剂来防治害虫。化学防治具有收效快、防治效果显著、使用方便、杀虫范围广等优点。但是长期广泛使用化学农药,容易引起害虫的抗药性和环境问题。应用杀虫谱广的杀虫剂,在防治烟青虫的同时还会杀死其天敌,易出现一些主要害虫再猖獗和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的问题。目前,我国广泛应用于烟田防治烟青虫的化学药剂主要有:1.8%阿维菌素乳油(建议使用2 000倍稀释液)用于防治3龄前烟青虫[13];王少丽等[14]测定了常用药剂氰戊菊酯、乙酰甲胺磷、高效氯氰菊酯、久效磷和吡虫啉对烟青虫的毒力,其中80%~83%的高效氯氰菊酯2 000倍稀释液和86.7%氰戊菊酯1 000倍稀釋液防效最佳;陈玉国等[15]对比了5种生物药剂防治田间烟青虫的药效,其中0.5%甲维盐微乳剂1 500倍稀释液防治效果最好;陈庭慧等[16]测定了7种生物药剂对田间烟青虫的防治效果,并分析了烟株的抗虫性和烟叶的经济性状。
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一种生物的方法。生物防治大致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该方法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是利用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该方法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拟的。
3.1昆虫不育及转基因技术
昆虫不育性防治就是利用多种特异方法破坏昆虫的生殖腺的生理功能,或是利用昆虫遗传成分的改变,使雄性不产生精子,雌性不排卵,或受精卵不能正常发育。该项研究目前国内报道较少。杨录明等[17]研究了2种雄性不育剂(棉酚、三胺硫磷)和1种雌性不育剂(氟尿嘧啶),田间试验表明对烟青虫的防治效果达90%,且环境相容性好、价格低廉,可以考虑在今后的田间防治中大面积使用。李咏军等[18]利用60Coγ辐射羽化前12~24 h的烟青虫,同非辐射烟青虫相比,成虫产卵量明显降低,与正常的雄虫交配后,受精卵孵化率降低到1.23%(300 Gy)。Vaeck[19]首次报道了Bt基因修饰的抗烟青虫烟株;Hilder[20]将豇豆的胰蛋白酶抑制剂(CpTI)基因导入烟草,获得的烟株对烟青虫幼虫有明显的抗性;杨铁钊[21]报道将Bt蛋白基因和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同时导入NC89中,培育出的“抗虫931”双基因修饰纯合系,对烟青虫具有稳定的杀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