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气氛

来源 :当代教育之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ib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它是课堂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如何创造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气氛呢? 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谈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气氛效果
  
  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它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课堂气氛,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创造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气氛呢?
  1.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要充分發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制约课堂气氛的要素很多,有教师、学生、教材、教法等,但是其中最关键的还是教师,只有通过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才有可能实现良好的课堂气氛,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
  1.1把握最佳的教学心态。教师教学的心态,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情绪,它是教师自身心理素质的反映,也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体现,要保持教学时最佳的心理状态,首先,课前准备要充分。课前应认真仔细地做好准备工作,特别是对教案要胸有成竹,教学各主要环节能历历在目,做到教学过程清新、结构合理、方法恰当、内容适度,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和认知特点。课前准备充分,是教师形成教学最佳心态的重要条件,这也是教师获得课堂教学自信心的基础。其次,进行教学要投入。教师一旦走上讲台,就要心无杂念,快速进入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用教学激情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教学艺术去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得体地运用手势、动作、表情、神态等体态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感染学生的情绪,与学生一道分享数学知识高尚的情趣。只有教师教得投入,学生才能学得专心,良好课堂气氛才能顺利形成。同时,教师要提高对不愉快心理的控制能力,才能始终保持最佳的教学心态。
  1.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好,彼此心理相容,教与学双方都会沉浸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之中。反之,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必然会感到一种心理压力,教师教学也不能得心应手,课堂气氛势必沉闷、呆板。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创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心灵的差距,真诚地关怀和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尊重他们,信任他们。要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允许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允许学生质疑问难,对他们充满爱心、关心、热心、耐心和信心,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
  2.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要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2.1让学生保持最佳学习心态 。
  任何学习过程都存在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学生学习的表现与效果截然不同。当学生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时,学习情绪高涨,专心致志,课堂气氛热烈而愉悦。为此,应注意:(1)把微笑带进课堂。微笑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微笑可以征服学生的心灵。当学生思想走神、思绪信马由缰时,充满理智和期待的微笑,能使学生“迷途知返”;当学生答问受挫时,满怀鼓励和依赖的微笑,能使学生心安智生、“柳暗花明”;当学生板演成功时,饱含肯定和赞赏的微笑,能使学生自信心大增,激起更强的求知欲。教师亲切的教态、爱抚的目光和鼓励的言语,能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和融洽的合作气氛,使学生形成和保持积极主动的良好学习心态。(2)把成功带给学生。在教学中,要注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不同的收获,既提出共同要求,也提出个别要求。如在课堂作业的配置与处理上,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作业,并通过当堂批改或讲评,及时满足学生急于知道作业正确与否的迫切心理需求,开阔学生思路,使那些解题中”别出心裁”的学生得到赞誉。这样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一种乐于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
  2.2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新知。
  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论,更要理解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教学时,要善于创设探究情境,诱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从中得到探索者的收获,发现者的欢乐,胜利者的喜悦。(1)展示知识魅力,激发探究兴趣。语文知识本身蕴藏着一些有趣的规律和美的因素,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加以挖掘,充分展示其固有的内在魅力,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与强烈的探究欲望。(2)激发需要的火花,不断激起认知内驱力。不仅要在课的开始创设情境,揭示矛盾,引发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究兴趣,而且还应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跳一跳,摘得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常地处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矛盾之中,不断从内心迸发出需要的火花,始终保持一种紧张的、富有创造性的精神状态,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不再单纯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它还是工具。是获取信息的工具、是学习交流的工具等等。信息技术已经是一中必不可少的,必须掌握的技术。信息技术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信息技术课在中学学科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得到提升同时,这也对我们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挑战。  【关键词】信息技
期刊
【摘要】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笔者认为: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是克服学生厌学的良方,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艺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本文就如何克服学生厌学情绪,谈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克服厌学;实验;提问;表演;活动     传统的“填鸭式”“灌入式”教学,是导致学生厌学生的根源。我国自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以来,考试,特别是高考,便成了决定一个学生的前途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细心的教师不难发现,基本上新课改的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目标中都有一点,那就是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课文。由此可见,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期刊
【摘要】人常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一节语文课来说,课外的功夫直接决定着其成功与否。一个优秀的教师,常常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设计教学方案上,而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则是他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把握以及教学策略运用是否得当的验证。   【关键词】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前就必须作好充分准备。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但要钻研教材,还要研究学
期刊
【摘要】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和古诗词篇幅所占的比重超过了四分之一,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文言文和古诗词所用的课时比重几乎占到了二分之一。老师很重视,学生也把文言文和古诗词当作学习语文的重点和难点,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沉闷,枯燥,效率低,是目前文言文教学课堂普遍的现象。如何激活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堂,让学生有兴趣去学习文言文?笔者认为关键是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和方法,做一个课堂的引导者与参与者,充分发挥
期刊
【摘要】真情源于真实,真情源于真心,真情源于真性情。要写出“真情实感”:要观察、体验生活中的点滴,不刻意编造;要善用心理描写揭示内心感受;要“写进去,走出来”。写“真情实感”,就是要立足于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真”。  【关键词】真情实感;生活点滴;内心感受;理性思考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如是说。冰心也说,写作“要对自己真实,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真情实感,要建立在真实的基础
期刊
美育,就是按美的标准培养人的教育。通过美育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从而具有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1.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是课标的要求  课标着重指出:要在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感,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著名教育学家蔡元培先认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周扬说:“良好的审美活动,可以使人的情绪饱满,积极向上,对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都
期刊
长期以来,数学留在很多学生心里的强烈印象,就是枯燥的计算、刻板的公式、远离现实生活的应用题,初中生学习数学是脱离于生活的一种纯符号的逻辑演绎,学生怕学,甚至厌学。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学生怕学数学,认为数学太抽象,不易理解。而面对新课程的改革的大潮中,被传统教材培养长大,已经非常习惯了传统教材的我,一度也很迷茫,如何才能有效的实施课堂教学?如何让学生从怕学、厌学到不怕,甚至喜欢数学?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写字教学,明确指出低段的写字目标:是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確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关键词】激励;兴趣;方法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写字和写字能力的培养,是第一学段语文教育的一个重点。第一学段的写字要求,突出一个“好”字。要求学生一出手就做到
期刊
曾听人说过:教师这个职业的专业性与其它行业相比,好像还是不够专业,比如杀猪卖猪肉的,一刀切下去,刚刚就是一斤,不多一两不少一两!一个银行柜台业务员或收银员,手一拿就可以刚好拿够一百张的人民币,不多一张不少一张。这说明他们的专业性多强!  我想说,这些的确是能反映他们行业的专业性很强,但是与教师这个行业比起来是不具可比性的,因为教师所要面对的对象是一个个有自己思想、能自己行动的鲜活的个体,这样一个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