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音乐课活跃起来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tianmei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小学音乐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环境可以影响人,尤其是小学生,身处什么样的环境,就会养成一个什么样的性格,如果课堂死板枯燥,教师一味只知道收集整理板着脸注重课堂纪律的管理,训斥学生、压制学生,甚至还有一些地方会体罚学生,那么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学习音乐,怎么可能学习得好?更不要说,小学生会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迷上音乐了。所以,笔者认为,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从心入手。首先,小学音乐教师要告诉每一个学生,他们都会成为音乐家,消除其对音乐课的抵触情绪,努力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师也要时刻调整自己的情绪,不受爱捣乱学生的影响,注重自身的语言艺术功底,将自己的快乐和兴奋传递给在座的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争取做到“亲其师且信其道”。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学生一定会感觉到身心愉悦,被教师幽默的语言所感染,受到教师微笑的鼓励,让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隔阂打开,学生与教师的心走得更近,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喜欢上你的音乐课,从而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爱上小学音乐课。
  二、小学音乐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学习的情境,让孩子真心地感受到美
  设置一个良好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笔者的音乐教育环境美观,物品整齐,是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一走进来就能产生对艺术的追求和共鸣。由于小学生所学习的乐曲都有一个故事情节,所以,笔者讲桌的书架上摆满了各色的动物大贴画,有跳舞的小松鼠、唱歌的百灵鸟、吹小号的小猴子等。墙壁上有一个大型光荣榜,每个孩子一块儿区域,表扬先进,鼓励后进,上面还有的小学生说出了自己的理想,这就为学生树立了远大的目标,激发了学生持久学习音乐的动力。当学生上完了紧张而繁重的文化课之后,一走进音乐教室,就会被这美丽的教室环境所感染,犹如进入了一个童话城堡,立刻感觉心旷神怡,油然而生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状态,开启本次音乐之旅。小学的音乐课本中很多是文情并茂的音乐作品,其中有美好的形象,也能构成一幅美好的图画,还能给人以美感。如果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单纯地教会孩子学唱一首歌曲,那简直太短浅了,教师还应该通过教唱这一首歌曲,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感受到音乐的美好,从而提升其审美能力。
  三、小学音乐教师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音乐之美
  活动课是可以激發小学生参与度的高效课堂。小学音乐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学习美、感受美和创造美。有一次,笔者教学生演唱歌曲《小小足球赛》。在播放歌曲之前,笔者让学生先进行了20分钟的小型足球比赛,在比赛的过程中,有的队员大声呼唤同伴,有几名学生组成了啦啦队,喊声震天。当这场比赛打完的时候,笔者引导学生依据现在的学习情绪,创编一首《足球赛之歌》,并且吸纳了学生的意见,把原有的歌曲进行现场改编。学生学起这首歌曲兴致高昂,效率极快,很快有一半以上的学生都学会了。正是由于前半场活动课的烘托,才使得本次课上得效果良好,这也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功的道理。
  四、小学音乐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欣赏优美的歌曲时感悟美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学习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驰骋想象的空间。任何一首歌曲或乐曲都是艺术家的情感产物,它通过音乐特有的方式来表现,或活泼或婉转或庄严或凄凉的情感,使人们受到美的熏陶,情感的陶冶。教师应充分挖掘音乐形象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去体验音乐中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音乐的审美实践与创造中逐步发展与丰富。由此,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我首先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用爱心与激情在孩子们情感世界里播种出绚丽的彩虹。让他们带着一份真情去体验音乐,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使之产生共鸣,愉快地进行教学。
  童年时,我学会了《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扣人心弦的儿歌。教会我这首歌的老师是我的钢琴启蒙老师宋老师。宋老师是我们四年级的音乐老师。当时,学校没有任何音乐器材,连一台录音机也没有。在唱歌之前,宋老师给我们讲了一段关于母爱的故事,说的是一位母亲为了筹备子女上学的钱,多次卖血导致卧病不起的故事。我们被故事中感人的情节感动了。宋老师以带唱的方式教我们学会了这首歌,虽然教学方式很简单,显得很枯燥,但达到“以情动声,以声带情”,宋老师怀着感恩的心把我们带到了爱的暖窝。从宋老师深情的带唱声中,我们对这首歌有了更进一步的体会。当时,身为人母的宋老师眼中打转的苦涩的泪花,只有我能体会其中的点点滴滴。自此以后,我开始学会如何去理解别人,如何去关爱别人,我的同学们也跟我一样,经常说起生活中的妈妈。
  没想到,同样的一幕在我的课堂上发生了。一首《爱的奉献》把我的眼泪推向悬崖。那一刻,课堂格外安静,孩子们的情感完全被我的感情牵引着,连平时爱在课堂上捣蛋的学生也一个劲地深情地望着我,也许他们也能体会到了爱的价值了。是的,爱是一个永恒的故事,只有开始,没有结束;爱是一根接力棒,他传给你,你传给我。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导航,我们只有把爱一代一代传下去,用爱的魅力感染学生,完成“治人先治学”的使命。
  情感教育是人格教育的核心,音乐就是情感的艺术。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塑造孩子美好心灵,在实践中加深情感体验,进而产生对音乐的共鸣,使其灵魂得以净化、情感得以升华,最终实现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新课堂理念下的音乐课堂教学,不仅应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方法,更应使学生人文素养得到提高,应从生命教育的高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认知情趣,这样的课堂才能放飞学生的个性,这样的课堂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
其他文献
有一次在银川听专家讲的在教学面积的概念时教材是把面积和面积单位放在了一课时,而他在教学第一课时只教学面积的概念,然后把面积概念和周长概念做个比较,第二课时教学面积单位,然后把面积单位和周长单位做一个比较,听了这一席话我很受启发,“比较”这个字眼跳进我的脑海,并进行一些梳理,  发现“比较”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非常重要,下面浅谈自己对“比较”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的一些做法。  一、帮助学生确
期刊
一、准确制定教学重难点  (一)前期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说明教材编写的意图;教材的前后联系;教材的知识点及技能要求以及相关练习等。包括以下几点。一是音乐作品的形式、内容、表现手法与曲式结构的分析;二是音乐家与创作背景的分析;三是音乐作品人文内涵的分析;四是教师对作品的情感体验;五是全套教材上的相关作品等。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一定与具体内容相结
期刊
以前,我上语文课时,经常一走上讲台就直奔主题——本节课要讲的课文。这千篇一律的开场白没点新意,连我自己也觉得如同嚼蜡,更何况小学生,他们更提不起劲来。为此,我不禁深刻地反思起来:小学老师的教育对象是小学生,一群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每次上课铃响后,他们人虽坐在凳子上,但状态还在玩乐当中。老师来了,还要督促他们安静下来,提醒他们要开始认真上课了。可学生的情绪没调动起来,他们是很难积极投入到课
期刊
音型配置
期刊
一、欣赏的内容及具体要求  (一)音乐表现要素  1.1~2年级  一是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模仿喜欢的音响;  二是能够听辨歌唱中的童声、女声和男生音色;  三是感受乐器的声音。能够听辨常见的打击乐器的音色,并能用打击乐器奏出强弱、长短不同的声音;  四是能够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并对二拍子、三拍子的音乐做出相应的体态反应。  2.3~6年级  一是
期刊
一、前言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教研人员、学校的教学管理者、教师个人越来越感觉到课程改革的最大制约点是教师的专业水平。说课的意义在于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教师培训,更有利于对教师的综合评价。因此,“说课”正日渐成为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一条简捷、有效的途径。而我们作为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更应该把这一领域的知识掌握好,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达到教学成果上的完美境界。但怎
期刊
一、绘本阅读研究背景  (一)有关绘本阅读提高阅读兴趣的研究  儿童正处于各种习惯的养成阶段,只有在这个阶段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才能够让他们充分阅读并真正学会阅读。绘本是适合儿童阅读的书本,内容主要以图画来展现,并配以简短的文字进行补充。绘本阅读虽然不能立竿见影,但对于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有关绘本阅读拓展想象力的研究  绘本阅读是指幼儿凭借绘本中色彩、图像和文字以及成人的解讀
期刊
课堂中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充分地思考,教师的努力才能取得效果。要想使学生积极,认真负责地投入学习,首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我校的高效课堂课改工作也已经如火如荼的开展着。  作为一名二年级未参与课改上课的语文老师,每每走进高效课堂课改展示课的课堂,我总会感慨万千。以至于,在给孩子们上课时我也会不自觉的开展小组讨论;时不时也让孩子当当小老师;还让他们就别人的表现给予评价
期刊
一、转变观念 强化艺体教育的地位  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我们提出了“以活动为载体,以质量求生存”的管理理念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办学宗旨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学生的终身奠基。办学思路是以教育观念更新为基础,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校内管理为支柱,以创建学校办学特色为突破口,以全面提高学生质量为根本,努力创建“全面+特色”的学校,塑造“规范+特点”的教师,培育“合格+特长
期刊
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课程。可分为:绘画、工艺美术作品的制作及欣赏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美,从而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  要想美术课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就必须以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态度。  美术教学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和才能,对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也有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的实施离不开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