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教什么,二是怎样教。但是,教学内容的择取精准、目标拟定符合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的学段要求比怎样教更为重要。教学目标的拟定要充分体现教学价值、教材编写者的意图与作者的意图,不应泛泛地停留在学习生字、理解词语与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情感上。特别是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教学内容的择取要关注本体性教学内容,教学重点要关注意言兼得,注重语用,从而积极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从“非本体”到“本体”的美丽转身。下面笔者结合课例谈谈如何依“标”据“本”,拟定高年级的阅读教学目标。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年级的阅读目标:“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如《三打白骨精》一文,体裁是小说,小说的三要素是情节、环境、人物。基于对教材的认识,结合课标的学段要求,我拟定的教学目标如下:首先是学会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以“三变”—“三打”—“二责”为主线,有条理、生动地复述课文。其次是品读课文,关注人物,抓住重点词语或句子感悟白骨精、唐僧和孙悟空的性格特点,感受文章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等来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体会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再次是对比阅读,关注情节,比较三次棒打白骨精的不同之处,体会文章反衬和反复叙事的写法,感受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环环相扣、张弛有度的表达特点。最后是用本课习得的读书方法阅读名著《西游记》,关注人物和情节,开展赏读名著活动。
再如《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与《最大的麦穗》《山谷中的谜底》三篇课文构成一个单元,运用不同文体,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三个深刻的人生哲理。作者用細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朴实无华、豁达开朗、充满自信的老人形象。课文的语言优美,描写细腻,特别是对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十分细致。基于上述对教材的认识,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第一,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 “精瘦、瘦削、打量、望而却步、豁达开朗”等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读书质疑,自主探究,围绕“自信、豁达开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抓住文中直接描写扫路人言行、外貌的语句,联系上下文,理解、感受老人的自信、豁达开朗的心态,受到感染和启发。第三,朗读描写天游峰的句子,展开想象,体会作者采用比喻、夸张、衬托等写法表现天游峰高、险的特点,感知作者写景衬托人物形象的作用。第四,品读“茶,很热,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沟通了我们俩的心灵”“笑声惊动了竹林丛里的一对宿鸟,它们扑棱棱地飞了起来,又悄悄地落回原处”等句子的言外之意,初步认识散文的语言内涵丰富、寓情于景的特点。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只有抓住了文本的体裁、表达特点及语言特色,拟定出具有“语用”价值的教学目标,择取关注“语用”的教学策略,习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抒发情感的言语特点,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与习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山东滕州市龙泉街道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年级的阅读目标:“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如《三打白骨精》一文,体裁是小说,小说的三要素是情节、环境、人物。基于对教材的认识,结合课标的学段要求,我拟定的教学目标如下:首先是学会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以“三变”—“三打”—“二责”为主线,有条理、生动地复述课文。其次是品读课文,关注人物,抓住重点词语或句子感悟白骨精、唐僧和孙悟空的性格特点,感受文章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等来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体会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再次是对比阅读,关注情节,比较三次棒打白骨精的不同之处,体会文章反衬和反复叙事的写法,感受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环环相扣、张弛有度的表达特点。最后是用本课习得的读书方法阅读名著《西游记》,关注人物和情节,开展赏读名著活动。
再如《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与《最大的麦穗》《山谷中的谜底》三篇课文构成一个单元,运用不同文体,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三个深刻的人生哲理。作者用細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朴实无华、豁达开朗、充满自信的老人形象。课文的语言优美,描写细腻,特别是对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十分细致。基于上述对教材的认识,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第一,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 “精瘦、瘦削、打量、望而却步、豁达开朗”等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读书质疑,自主探究,围绕“自信、豁达开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抓住文中直接描写扫路人言行、外貌的语句,联系上下文,理解、感受老人的自信、豁达开朗的心态,受到感染和启发。第三,朗读描写天游峰的句子,展开想象,体会作者采用比喻、夸张、衬托等写法表现天游峰高、险的特点,感知作者写景衬托人物形象的作用。第四,品读“茶,很热,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沟通了我们俩的心灵”“笑声惊动了竹林丛里的一对宿鸟,它们扑棱棱地飞了起来,又悄悄地落回原处”等句子的言外之意,初步认识散文的语言内涵丰富、寓情于景的特点。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只有抓住了文本的体裁、表达特点及语言特色,拟定出具有“语用”价值的教学目标,择取关注“语用”的教学策略,习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抒发情感的言语特点,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与习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山东滕州市龙泉街道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