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学情境,就是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行为创设的一种环境或背景。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创设有效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使得课堂气氛活跃,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 教学情境 师生互动 学习氛围
在英语教学中创设情境是一门艺术。恰如其分的情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开拓思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巧设情境,积极实施新课程标准是摆在我们广大英语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围绕新课程理念,结合自己多年初中英语教学实践,在英语教学的情境创设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探讨。
1. 巧设悬念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初中生对正处在一个对周围新鲜事物很好奇的年龄阶段。课堂中的设悬可以触发学生解决而后快的激情。悬念设置于新课导入的时候,给人以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之感,可以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悬念设置于课尾,则有“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的魅力,使学生感到意犹未尽,从而激起他们继续学习的渴望。
“冰山理论”是海明威在创作过程中谈提出的。所谓“冰山理论”就是: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雄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在我们英语课的情境创设过程中也要运用“冰山理论”,设置悬念,用水面上的八分之一吸引学生探求那水面下的“八分之七”。
在一节话题为Seeing a doctor 时,碰巧自己生病,匆匆忙忙从医院赶回来,还是迟到了两分钟。在学生焦急等待的心情中,我走进了教室,并问学生:“Can you guess why I am late today?”学生更是充满了好奇心。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各抒己见,自己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新课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精彩纷呈,但以创设悬念情境为方式的导入方式,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快速投入课堂的效果尤为明显。一堂课结束时留下悬念可以引发学生下课继续探讨的兴趣。在学习牛津英语9A A Detective story一文中,我给学生布下了一个悬念:We know that the only suspect is a man with some blood on his shirt. Do you think the man is the real murderer? Why or why not? 课文虽已结束,但这个悬念却在学生头脑中萦绕。
新课程标准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放在了英语教学任务的重要位置,而悬念情境的设置正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有效手段,一个精彩而成功的悬念创设能给教与学带来无尽的乐趣,能紧紧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创设幽默情境,融洽师生感情
看赵本山,宋丹丹等喜剧演员演的小品,我们很容易被他们那诙谐、幽默的语言逗得捧腹大笑,在欢快的笑声中,我们在放松自己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感染和教育。这不正是我们在课堂所追求的“寓教于乐”的境界吗?
新课程标准虽然淡化了传统课堂的语言知识的灌输,更多强调的是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际应用当中感悟语言知识,但有时学生常常出错。如果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能有意识地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创设幽默情境,必能使学生喜欢课堂,享受课堂,进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如初一学生在运用现在进行时时,相当一部分学生把be动词漏掉。我就说:“你们是不是第三者,要逼得be 动词和现在分词闹离婚?”这一风趣幽默的语言引得学生们捧腹大笑,在轻松的语言环境中学生们也心神领会了现在进行时态结构。
幽默的教学情境不是教学目的,而是众多教学手段的一种。适当运用幽默语言,创设幽默情境比严肃语言创设情境更有效。幽默感应是一个英语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智慧和技巧的结合。英语课应该是幽默的,英语教师应该是幽默的人。
3. 创设疑虑情境,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子曰:“疑虑,思之始,学之始。”也就是说,在学习过程中有疑问才能产生认知需要,才能认真思考问题,最终才能解决问题。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进行课文阅读时往往是无疑可读,这就需要教师根据阅读内容,抓住主干知识和学生不易发现或难以理解的问题来创设疑虑情境。让学生带着疑惑带着问题阅读,从而在阅读过程中使学生有疑要解,并通过质疑、析疑、释疑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性,提高阅读的效率。
如在牛津英语以My home town为话题的单元中,Daniel和Sandy正在打电话谈论天气,我设计了“Why is the weather in Beijing different from that in Sydney?”和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in Beijing?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结合新课标已使各学科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跨学科意识,知识面要广,学生结合地理知识经过讨论得出南北半球气候相反的结论。第二个问题涉及新课程中祖国意识是青少年应该培养和发展的情感态度。使学生了解祖国土地广袤,气候各异,物产丰富,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
4. 创设惊诧情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求知
惊诧是对学生因常规思维造成易混、易错、易忘毛病的地方,出其不意,故意给学生以错误的思路、答案,给对方以超强刺激,从而造成一种激发学生去研究、辨析、比较、掌握学习内容的趋势。我国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常常把学生看成是知识学习的接受器。把相关知识、答案一股脑儿地传授给学生,很少培养学生的主动“觅食”的意识,很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即使是现在有些教师仍然对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视仍不够,这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思维性、创造性,是有悖于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而创设惊诧教学情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有效体现发挥了学生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激情,促进了学生主动思维,主动探究知识,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如在教授牛津英语语法宾语从句,快下课时,我特意设计与学生发生了下列一段对话:
T: I don’t know how old you are.
Ss: (异口同声)It’s wrong. How old you are is right.
T: (故作惊讶) Am I wrong?
Ss: Yes.
T: (板书)I don’t know how weather I am right or wrong.
Ss: You are wrong again, not weather. Whether is right.
T: Oh dear, you are right. What’s wrong with me today? I made so many mistakes.
Ss: (由惊诧到恍惚)You are letting us not make the same mistakes like you.
T: All of you are very clever.
例中对话是在归纳总结本课宾语从句后发生的,融宾语从句的语序及单词拼写于一体,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记忆。最后一句是介入的新课程评价理念,坚持了评价鼓励性原则,保护和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值得注意的是创设惊诧情境能使学生经过一系列的思考、撞击,尽快地形成兴奋火花,经过比较运用,能够强化情境和反应之间所养成的可变结合,使之产生“竟有此事”和“原来如此”的情感,从而引以为戒。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下,创设英语教学情境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以上几种方式仅是冰山一角。作为新时代的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审时度势,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精心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把学生从苦学的深渊带到乐学、会学英语的天堂,真正把新课标的各项要求落实到英语教学之中。
[1] 韦新建,曾丽霖. 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因素的导入及其模式探究[J]. 企业技术开发. 2009(06).
[2] 张镇华. 如何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初中英语听说课程语料与教学策略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 镇江高专学报, 2010(03).
【关键词】 教学情境 师生互动 学习氛围
在英语教学中创设情境是一门艺术。恰如其分的情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开拓思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巧设情境,积极实施新课程标准是摆在我们广大英语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围绕新课程理念,结合自己多年初中英语教学实践,在英语教学的情境创设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探讨。
1. 巧设悬念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初中生对正处在一个对周围新鲜事物很好奇的年龄阶段。课堂中的设悬可以触发学生解决而后快的激情。悬念设置于新课导入的时候,给人以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之感,可以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悬念设置于课尾,则有“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的魅力,使学生感到意犹未尽,从而激起他们继续学习的渴望。
“冰山理论”是海明威在创作过程中谈提出的。所谓“冰山理论”就是: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雄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在我们英语课的情境创设过程中也要运用“冰山理论”,设置悬念,用水面上的八分之一吸引学生探求那水面下的“八分之七”。
在一节话题为Seeing a doctor 时,碰巧自己生病,匆匆忙忙从医院赶回来,还是迟到了两分钟。在学生焦急等待的心情中,我走进了教室,并问学生:“Can you guess why I am late today?”学生更是充满了好奇心。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各抒己见,自己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新课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精彩纷呈,但以创设悬念情境为方式的导入方式,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快速投入课堂的效果尤为明显。一堂课结束时留下悬念可以引发学生下课继续探讨的兴趣。在学习牛津英语9A A Detective story一文中,我给学生布下了一个悬念:We know that the only suspect is a man with some blood on his shirt. Do you think the man is the real murderer? Why or why not? 课文虽已结束,但这个悬念却在学生头脑中萦绕。
新课程标准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放在了英语教学任务的重要位置,而悬念情境的设置正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有效手段,一个精彩而成功的悬念创设能给教与学带来无尽的乐趣,能紧紧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创设幽默情境,融洽师生感情
看赵本山,宋丹丹等喜剧演员演的小品,我们很容易被他们那诙谐、幽默的语言逗得捧腹大笑,在欢快的笑声中,我们在放松自己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感染和教育。这不正是我们在课堂所追求的“寓教于乐”的境界吗?
新课程标准虽然淡化了传统课堂的语言知识的灌输,更多强调的是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际应用当中感悟语言知识,但有时学生常常出错。如果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能有意识地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创设幽默情境,必能使学生喜欢课堂,享受课堂,进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如初一学生在运用现在进行时时,相当一部分学生把be动词漏掉。我就说:“你们是不是第三者,要逼得be 动词和现在分词闹离婚?”这一风趣幽默的语言引得学生们捧腹大笑,在轻松的语言环境中学生们也心神领会了现在进行时态结构。
幽默的教学情境不是教学目的,而是众多教学手段的一种。适当运用幽默语言,创设幽默情境比严肃语言创设情境更有效。幽默感应是一个英语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智慧和技巧的结合。英语课应该是幽默的,英语教师应该是幽默的人。
3. 创设疑虑情境,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子曰:“疑虑,思之始,学之始。”也就是说,在学习过程中有疑问才能产生认知需要,才能认真思考问题,最终才能解决问题。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进行课文阅读时往往是无疑可读,这就需要教师根据阅读内容,抓住主干知识和学生不易发现或难以理解的问题来创设疑虑情境。让学生带着疑惑带着问题阅读,从而在阅读过程中使学生有疑要解,并通过质疑、析疑、释疑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性,提高阅读的效率。
如在牛津英语以My home town为话题的单元中,Daniel和Sandy正在打电话谈论天气,我设计了“Why is the weather in Beijing different from that in Sydney?”和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in Beijing?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结合新课标已使各学科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跨学科意识,知识面要广,学生结合地理知识经过讨论得出南北半球气候相反的结论。第二个问题涉及新课程中祖国意识是青少年应该培养和发展的情感态度。使学生了解祖国土地广袤,气候各异,物产丰富,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
4. 创设惊诧情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求知
惊诧是对学生因常规思维造成易混、易错、易忘毛病的地方,出其不意,故意给学生以错误的思路、答案,给对方以超强刺激,从而造成一种激发学生去研究、辨析、比较、掌握学习内容的趋势。我国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常常把学生看成是知识学习的接受器。把相关知识、答案一股脑儿地传授给学生,很少培养学生的主动“觅食”的意识,很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即使是现在有些教师仍然对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视仍不够,这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思维性、创造性,是有悖于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而创设惊诧教学情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有效体现发挥了学生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激情,促进了学生主动思维,主动探究知识,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如在教授牛津英语语法宾语从句,快下课时,我特意设计与学生发生了下列一段对话:
T: I don’t know how old you are.
Ss: (异口同声)It’s wrong. How old you are is right.
T: (故作惊讶) Am I wrong?
Ss: Yes.
T: (板书)I don’t know how weather I am right or wrong.
Ss: You are wrong again, not weather. Whether is right.
T: Oh dear, you are right. What’s wrong with me today? I made so many mistakes.
Ss: (由惊诧到恍惚)You are letting us not make the same mistakes like you.
T: All of you are very clever.
例中对话是在归纳总结本课宾语从句后发生的,融宾语从句的语序及单词拼写于一体,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记忆。最后一句是介入的新课程评价理念,坚持了评价鼓励性原则,保护和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值得注意的是创设惊诧情境能使学生经过一系列的思考、撞击,尽快地形成兴奋火花,经过比较运用,能够强化情境和反应之间所养成的可变结合,使之产生“竟有此事”和“原来如此”的情感,从而引以为戒。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下,创设英语教学情境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以上几种方式仅是冰山一角。作为新时代的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审时度势,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精心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把学生从苦学的深渊带到乐学、会学英语的天堂,真正把新课标的各项要求落实到英语教学之中。
[1] 韦新建,曾丽霖. 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因素的导入及其模式探究[J]. 企业技术开发. 2009(06).
[2] 张镇华. 如何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初中英语听说课程语料与教学策略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 镇江高专学报,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