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股权众筹是一种新型的互联网融资模式,从美国传入我国有不到三年时间,实现了快速发展。股权众筹模式得到众多小微企业的支持,但与国内众筹行业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和监管仍然空白。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股权众筹存在的法律障碍、道德信用风险和非标准化等问题,尝试从市场参与者、公司治理、财务公开、退出机制和收益分配等方面寻求股权众筹中国式发展路径,实现股权众筹融资模式下的企业和投资者的双赢。
[关键词]众筹 股权众筹 股份代持 信息披露
中图分类号:F42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2-0079-02
1 背景
众筹是指募资人借助互联网平台向众多个人投资者募集资金,用以支持其创业项目的新型互联网融资模式。自2009年美国网站首次推出了众筹概念,众筹作为互联网融资创新模式,打破了传统融资渠道的限制,在全球45个国家发展成数十亿美元的产业①。2012年4月,美国出台了《创业企业融资法案》,增加对众筹的豁免条款,允许企业以众筹方式进行股权融资。2013年全球共有800多个众筹网站,全球众筹募集资金达51亿多美元②。2011年我国最早的众筹平台网站“点名时间”开始运营,吸收了众多科技、文艺及公益性项目。众筹项目门槛低,创意新颖、项目种类繁多等特点吸引了大量的社会投资者。
股权众筹是不以提供固定回报,但享受股东权利并承担股东风险的众筹模式。2011年11月我国第一家股权众筹平台“天使汇”正式投入运营,通过股权众筹方式为100个创业项目募集了3亿多元的资金。我国已建立了15多家的股权众筹平台,为农业、互联网、餐饮等多个领域的小企业完成了股权融资。
2014年中国股权众筹联盟成立,并发布了《中国股权众筹联盟自律公约》,拟规范股权众筹行业的发展。证监会也有望在不久将来出台股权众筹相关管理办法。但目前我国与股权众筹相配套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仍然是空白,股权众筹市场潜在的法律风险、道德信用风险等制约着众筹行业的快速发展。
2 我国股权众筹风险分析
2.1 法律风险
2.1.1公开发行风险
股权众筹的项目是通过互联网面向社会募资,不仅投资人数远远超过非公开发行所要求的人数限制,而且是面向不特定的对象。《证券法》中对符合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证券发行量超过200人等的情形,被认定为公开发行。股权众筹的运作方式违背了《证券法》的有关规定。股权众筹给予投资者实物或货币报酬也触碰到了发行证券的法律禁区。
2.1.2股份代持风险
股权众筹采用股份代持的方式既符合公司股东人数上限的规定,又便于管理。股份代持方式的委托人和受托人,分别为隐名股东和名义股东,隐名股东委托名义股东代持股份,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的关系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股份代持风险是指在委托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受托人将代持股份通过抵押、出售等方式获取收益,或是因受托人受到法律制裁导致代持股份冻结等情况而给委托人造成损失。
2.2 道德信用风险
2.2.1募资者的道德风险
中介平台对募资者资格进行前期审查,但很难做到后期的持续监督。而投资者获得对项目运作中的人力投入、资金使用、收益回报等相关信息有限,并缺乏对项目风险点的了解。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募资者可能通过虚假项目、人员等进行融资,损害投资者利益。
2.2.2中介平台的信用风险
我国股权众筹网站融资平台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缺失,在信息不对称下,不具有国家认证资格的中介平台可能通过建立虚假网站对募资者和投资者进行诈骗,滞留、挪用和沉淀投资者的资金,给投资者和募资者造成损失。
2.3 标准化风险
国内多数中介平台已经建立了模式化的项目申请、审查的流程和标准,但由于无法对项目的金额、风险和信用评级形成统一的标准,各个中介平台的标准不一致。标准化风险多存在于两方面,一方面,项目审核通过的操作空间具有较大的弹性,多依赖于中介平台技术团队的经验判断;另一方面,不同的团队对项目申请和审查的评价标准可能不一致。
3 股权众筹在中国发展路径分析
我国股权众筹法律规范欠缺和人们认识不足,是产生法律、道德信用风险和非标准化问题主要原因。股权众筹中国模式生存和发展需要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组织对其进行规范和监管,建立与之配套的公司治理、财务公开、股东退出和收益分配等运行机制。
3.1 市场参与者
3.1.1募资者信息披露
为了降低众筹市场的道德风险,募资者应向证监会、中介平台和投资者提供基本的披露信息。需要披露的信息主要包括:募资者有效身份证明、地址、网址;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姓名及持有股份超过20%的股东;公司经营现状及预期经营计划;财务状况;融资的目的及预期用途;融资额、实现融资额的最后期限,定期更新实现融资额的进度;赠券价格、决定证券价格的方法;募资者所有权和资本结构的描述等。以上信息披露内容需要国家建立相关法律法规予以规范,并以民事诉讼作为保障,明确损害赔偿责任。
3.1.2中介平台角色及定位
中介平台作为融资中介机构,必须在证监会注册。中介平台可以向募资者收取中介服务费,但必须履行以下职责:加入我国法律法规认可的自律性协会,接受协会的监督;向社会投资者揭示众筹投资的风险;对投资者进行投资教育并开展问卷调查,确保投资者明确投资风险;在规定的期限内,向证监会和投资者披露募资者的信息;建立独立于募资者的资金账户,监督募资者对资金的使用;监督投资者的投资额度上限;保护投资者的信息不被泄露,不得以获取收益为目的侵犯投资者隐私权等。
3.1.3投资者保护
募资者信息披露并不能完全规避投资者的风险,同时需要建立投资者保护机制。首先,限制投资者每年的投资额度,降低投资者可能承担的投资风险总额;其次,募资者允许通过网络平台向投资者发布通知,不允许采用广告方式促销;第三,对募资者如何补偿促销者作出限制;第四,授予证监会针对网站平台的监管权、执行权及其他规则制定权。
3.2 股份代持协议
股份代持协议对委托人和受托人的权利和义务作出具体的约定,针对受托人转让、使用代持股份的,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因受托人个人原因导致股份被司法机关冻结等情况的,应当赔偿委托人的损失。股份代持符合《公司法》的有关规定,有助于提高公司决策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股份代持风险。
3.3 公司治理结构
众筹项目公司股东会由股份代持的名义股东组成,由股东会产生董事会、监事会。隐名股东不参与公司的日常决策管理,因公司章程中只能明确名义股东的权利及义务,名义股东与隐名股东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就需要通过股份代持协议来约定。公司章程中明确规定需要股东投票表决的事项,名义股东受隐名股东的委托行使表决权。名义股东可以通过网络投票等方式收集隐名股东表决票,根据汇总投票结果进行表决,并接受隐名股东监督。
3.4 公司财务公开
通过建立项目公司财务公开机制,实现公司信息透明化,获取信息便捷化,提高投资者规避投资风险的能力,加强社会对众筹项目公司的监督力度。涉及到项目公司商业秘密的信息可不用披露。
3.5 公司收益分配
公司可建立隐名股东名册,包含名义股东银行账号等相关信息,通过财务操作来实现对股东分红,并及时更新隐名股东信息。这一方法可以彻底避免名义股东和隐名股东之间存在的信任风险。
众筹项目公司破产,进行剩余财产分配。剩余财产分配机制的建立在隐名股东的利益基础上,账务信息要公开,破产清算流程要清晰,并接受股东和监管部门的监督。
参考文献:
[1] 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课题组.众筹融资的发展与规范问题研究[N].金融时报.2013.12.
[2] 肖本华.美国众筹融资模式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金融.2013(1).
[3] 范家琛.众筹商业模式研究[J].企业经济.2013(8).
①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发展中国家众筹发展潜力报告》.
②数据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
[关键词]众筹 股权众筹 股份代持 信息披露
中图分类号:F42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2-0079-02
1 背景
众筹是指募资人借助互联网平台向众多个人投资者募集资金,用以支持其创业项目的新型互联网融资模式。自2009年美国网站首次推出了众筹概念,众筹作为互联网融资创新模式,打破了传统融资渠道的限制,在全球45个国家发展成数十亿美元的产业①。2012年4月,美国出台了《创业企业融资法案》,增加对众筹的豁免条款,允许企业以众筹方式进行股权融资。2013年全球共有800多个众筹网站,全球众筹募集资金达51亿多美元②。2011年我国最早的众筹平台网站“点名时间”开始运营,吸收了众多科技、文艺及公益性项目。众筹项目门槛低,创意新颖、项目种类繁多等特点吸引了大量的社会投资者。
股权众筹是不以提供固定回报,但享受股东权利并承担股东风险的众筹模式。2011年11月我国第一家股权众筹平台“天使汇”正式投入运营,通过股权众筹方式为100个创业项目募集了3亿多元的资金。我国已建立了15多家的股权众筹平台,为农业、互联网、餐饮等多个领域的小企业完成了股权融资。
2014年中国股权众筹联盟成立,并发布了《中国股权众筹联盟自律公约》,拟规范股权众筹行业的发展。证监会也有望在不久将来出台股权众筹相关管理办法。但目前我国与股权众筹相配套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仍然是空白,股权众筹市场潜在的法律风险、道德信用风险等制约着众筹行业的快速发展。
2 我国股权众筹风险分析
2.1 法律风险
2.1.1公开发行风险
股权众筹的项目是通过互联网面向社会募资,不仅投资人数远远超过非公开发行所要求的人数限制,而且是面向不特定的对象。《证券法》中对符合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证券发行量超过200人等的情形,被认定为公开发行。股权众筹的运作方式违背了《证券法》的有关规定。股权众筹给予投资者实物或货币报酬也触碰到了发行证券的法律禁区。
2.1.2股份代持风险
股权众筹采用股份代持的方式既符合公司股东人数上限的规定,又便于管理。股份代持方式的委托人和受托人,分别为隐名股东和名义股东,隐名股东委托名义股东代持股份,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的关系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股份代持风险是指在委托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受托人将代持股份通过抵押、出售等方式获取收益,或是因受托人受到法律制裁导致代持股份冻结等情况而给委托人造成损失。
2.2 道德信用风险
2.2.1募资者的道德风险
中介平台对募资者资格进行前期审查,但很难做到后期的持续监督。而投资者获得对项目运作中的人力投入、资金使用、收益回报等相关信息有限,并缺乏对项目风险点的了解。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募资者可能通过虚假项目、人员等进行融资,损害投资者利益。
2.2.2中介平台的信用风险
我国股权众筹网站融资平台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缺失,在信息不对称下,不具有国家认证资格的中介平台可能通过建立虚假网站对募资者和投资者进行诈骗,滞留、挪用和沉淀投资者的资金,给投资者和募资者造成损失。
2.3 标准化风险
国内多数中介平台已经建立了模式化的项目申请、审查的流程和标准,但由于无法对项目的金额、风险和信用评级形成统一的标准,各个中介平台的标准不一致。标准化风险多存在于两方面,一方面,项目审核通过的操作空间具有较大的弹性,多依赖于中介平台技术团队的经验判断;另一方面,不同的团队对项目申请和审查的评价标准可能不一致。
3 股权众筹在中国发展路径分析
我国股权众筹法律规范欠缺和人们认识不足,是产生法律、道德信用风险和非标准化问题主要原因。股权众筹中国模式生存和发展需要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组织对其进行规范和监管,建立与之配套的公司治理、财务公开、股东退出和收益分配等运行机制。
3.1 市场参与者
3.1.1募资者信息披露
为了降低众筹市场的道德风险,募资者应向证监会、中介平台和投资者提供基本的披露信息。需要披露的信息主要包括:募资者有效身份证明、地址、网址;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姓名及持有股份超过20%的股东;公司经营现状及预期经营计划;财务状况;融资的目的及预期用途;融资额、实现融资额的最后期限,定期更新实现融资额的进度;赠券价格、决定证券价格的方法;募资者所有权和资本结构的描述等。以上信息披露内容需要国家建立相关法律法规予以规范,并以民事诉讼作为保障,明确损害赔偿责任。
3.1.2中介平台角色及定位
中介平台作为融资中介机构,必须在证监会注册。中介平台可以向募资者收取中介服务费,但必须履行以下职责:加入我国法律法规认可的自律性协会,接受协会的监督;向社会投资者揭示众筹投资的风险;对投资者进行投资教育并开展问卷调查,确保投资者明确投资风险;在规定的期限内,向证监会和投资者披露募资者的信息;建立独立于募资者的资金账户,监督募资者对资金的使用;监督投资者的投资额度上限;保护投资者的信息不被泄露,不得以获取收益为目的侵犯投资者隐私权等。
3.1.3投资者保护
募资者信息披露并不能完全规避投资者的风险,同时需要建立投资者保护机制。首先,限制投资者每年的投资额度,降低投资者可能承担的投资风险总额;其次,募资者允许通过网络平台向投资者发布通知,不允许采用广告方式促销;第三,对募资者如何补偿促销者作出限制;第四,授予证监会针对网站平台的监管权、执行权及其他规则制定权。
3.2 股份代持协议
股份代持协议对委托人和受托人的权利和义务作出具体的约定,针对受托人转让、使用代持股份的,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因受托人个人原因导致股份被司法机关冻结等情况的,应当赔偿委托人的损失。股份代持符合《公司法》的有关规定,有助于提高公司决策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股份代持风险。
3.3 公司治理结构
众筹项目公司股东会由股份代持的名义股东组成,由股东会产生董事会、监事会。隐名股东不参与公司的日常决策管理,因公司章程中只能明确名义股东的权利及义务,名义股东与隐名股东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就需要通过股份代持协议来约定。公司章程中明确规定需要股东投票表决的事项,名义股东受隐名股东的委托行使表决权。名义股东可以通过网络投票等方式收集隐名股东表决票,根据汇总投票结果进行表决,并接受隐名股东监督。
3.4 公司财务公开
通过建立项目公司财务公开机制,实现公司信息透明化,获取信息便捷化,提高投资者规避投资风险的能力,加强社会对众筹项目公司的监督力度。涉及到项目公司商业秘密的信息可不用披露。
3.5 公司收益分配
公司可建立隐名股东名册,包含名义股东银行账号等相关信息,通过财务操作来实现对股东分红,并及时更新隐名股东信息。这一方法可以彻底避免名义股东和隐名股东之间存在的信任风险。
众筹项目公司破产,进行剩余财产分配。剩余财产分配机制的建立在隐名股东的利益基础上,账务信息要公开,破产清算流程要清晰,并接受股东和监管部门的监督。
参考文献:
[1] 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课题组.众筹融资的发展与规范问题研究[N].金融时报.2013.12.
[2] 肖本华.美国众筹融资模式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金融.2013(1).
[3] 范家琛.众筹商业模式研究[J].企业经济.2013(8).
①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发展中国家众筹发展潜力报告》.
②数据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