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kolxsb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子的政治智慧当然不是一片光明,关于统治者如何对待老百姓,老子有一个似乎让我们不能容忍的思想,那就是愚民。他说: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意思是,古代善于治国的人,不是教百姓聪明,而是让百姓愚蠢。如今的百姓之所以难以治理,就是因为他们有太多的智谋心机。因此用智谋去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灾难,不用智谋去治理国家,是国家的幸福。
  这就是后来被我们严厉批判的“愚民政策。”
  愚民政策确实影响恶劣,秦代暴政,秦始皇和他的丞相李斯“焚书坑儒”,大搞思想统治和文化专制,就被汉代的大思想家、大政治家贾谊称为“愚黔首”,也就是愚弄老百姓。(“黔首”从战国到秦代、特别是秦代,都是老百姓的代称。)而“愚黔首”显然就是发挥了老子的思想。当然,专制统治者愚弄老百姓是自以为得计,愚民政策不可能真正长久有效地维护残暴的专制统治。贾谊写《过秦论》总结秦代短命的教训,说得非常明白:“故夫民者,至贱而不可简也;至愚而不可欺也。故自古至于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
  百姓尽管地位低贱,但不可侮辱;尽管看似愚蠢。但不可欺压。从古到今,和老百姓对立的人,或迟或早,肯定要被百姓推翻。
  愚蠢其实就是淳朴自然,没有算计之心
  但回过头来,我们再揣摩一下老子的话,他的意思好像和秦始皇、李斯的做法还不是一回事。他说“以智治国国之贼”,那么是谁以智治国呢,显然不能是老百姓,而只能是统治者。他要求统治者不要以智治国,也就是说,统治者也应该愚蠢些。他不仅愚民,还要愚官,他的政策不仅是愚民政策,还是愚官政策。
  这里插一句,老子所有的政治主张,都不仅仅是针对老百姓,同时也针对统治者,甚至主要是针对统治者。例如他说:
  我无事,
  而民自富。
  我无欲,


  而民自朴。
  我不扰民,百姓自然就富起来;我没有贪欲,百姓自然就朴实无争。
  谈到愚的要求,老子是要求国家上上下下,大大小小,从帝王到百姓都变得很愚蠢,认为这样国家就太平了,理想社会就实现了。
  这个说起来很好笑,其实正好符合老子的一贯思想。
  因为老子不仅要愚民、愚官,他是连自己也要一起愚进去。例如他不无欣赏地自我评价:“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已,而我独顽似鄙。”
  我真是愚人的心肠啊!世人都明明白白,唯独我糊里糊涂;世人都精明得很,唯独我傻傻乎乎;世人都很有作为,唯独我愚蠢而笨拙。
  老子甚至认为自己“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就是说浑浑沌沌,像一个初生的婴儿。
  冯友兰在谈到所谓大智若愚时指出:“圣人的‘愚’是大智,不是孩子和普通人的‘愚’。后一类的‘愚’是自然的产物,而圣人的‘愚’则是精神的创造。”


  老子说的愚蠢其实就是淳朴自然,没有算计之心,是一种精神境界。老子认为社会之所以黑暗,政治之所以败坏,统治者之所以贪婪残暴,老百姓之所以悲惨无助,都是文明惹的祸,都是由于随着文明的进步,人太聪明了,于是耍心眼,玩阴谋,天天互相算计,互相争夺,互相坑害,互相残杀。用他的话说,叫作“智慧出,有大伪”,人越聪明越虚伪。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大家都输,大家都过不下去。只有回到淳朴自然的状态,才能结束这种人间悲剧。因此,老子把回到自然淳朴状态的所谓愚蠢叫作大智若愚。认为这种愚蠢才是大智慧,而现在人们互相盘算的所谓智慧不过是小聪明,到头来一定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就像《红楼梦》里说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关于老子的所谓“愚民政策”,徐复观先生的分析很有道理:“老子自己以‘愚人’为理想的生活境界,……当然也以此为人民的理想生活境界。他的愚民,正是把修之于自身的德,推之于人民;这正是他视人民如自己,决没含有半丝半毫轻视人民的意思。”
  大智若愚,是老子主张的意识形态,遵循这个意识形态,才能实现无为而治。那么怎样才是大家都很愚蠢,也就是都很自然纯朴的理想社会呢?
  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意识形态,还设计了无为而治的政治模式,那就是小国寡民,也就是主张小政府、小社会乃至小国家,下面就是他的著名的政治设计:“小国寡民,……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翻译出来就是:国土不大百姓不多,国家就应该是这种规模。使百姓回到结绳记事的远古时代。大家都能享受甜美的饮食,美观的衣服,舒适的居所,欢乐的习俗。邻国之间,人们互相都能看得见,鸡鸣狗吠的声音互相都能听得到,但百姓从生到死,都不会互相来往。
  庄子还拼命反对“机事”,什么叫“机事”?机事就是机械之事。说子贡有一天来到汉水边,看见一位老汉打水浇菜。这位老汉抱着个大坛子,沿着隧道进到井里,用这个大坛子淘上水来,又抱着它到菜地里,哗哗地浇灌,看着十分费力,效率又低。子贡就对他说,有一种机械,用它来打水浇地,既省力,效率又高。老汉立刻接过来说:“我知道你说的那个机械,它利用杠杆原理,一头绑着石头,一头吊着水桶,这边一压,那边水就上来了,十分省力。它的名字叫桔槔。”
  老汉说:我的老师早就告诉过我,“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
  你搞这个机械,必定要经过一番算计,这就是机事。算计要用心来算计,于是又有了机心。人一有了机心,也就是算计之心,就丧失了纯洁的天性,这就叫“纯白不备”。纯洁的天性丧失了,你就心神不宁,这就叫“神生不定”,心神不宁,就违背了自然的大道了。
  最后老汉说 :“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
  我哪里是不知道用这个桔槔来打水更省力,效率也更高。但是它造成的后果更可怕。由于研究这种东西,大家都来算计,大家就都丧失了自然纯朴的天性,罪恶的时代就开始了。因此,我实在是耻于使用这种东西呀!
  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自然纯朴,看似愚蠢,但是大家都活得很透明,不设防,幸福快乐,因此这个愚蠢实在是大智慧。文明诞生,人看似聪明了,但是有了这个所谓聪明,也就有了互相算计,于是烦恼、痛苦、冲突、罪恶全都来了,结果是人人从此就不再快乐,这样看来,这个聪明实在不值得提倡。因此老子才说:“大智若愚。”
  后来苏东坡就写词很自豪地宣称:“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谁能像我苏东坡,老白毛了,还丝毫没有算计人的心机!
  但是,老子提倡的自然纯朴的理想社会,他的小国寡民的政治设计不是很容易实现。母系氏族社会的生产力低下得可怜,人们在大自然面前非常脆弱。历史总是不断前进,人民群众有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想当年,美洲的印第安人很淳朴,澳大利亚的土著很原始,非洲的黑人很自然,结果差点被白人殖民者灭了种。特别在今天这个时代,全球化汹涌澎湃,高科技突飞猛进,市场竞争空前激烈。这是一个只看实力,不看情面,看情面,情面也得围着实力转的时代。
  但是,老子对自然淳朴和谐境界的憧憬是否毫无意义呢?
  不是的。我们可以说老子的憧憬在政治上是空想,甚至很幼稚,但他对于人生境界的探求却总能够发人深省。冯友兰先生说老子的小国寡民表面上是在描绘一种社会状态,实际上是在谈一种精神境界。我同意这个看法。我甚至可以说,老子是借谈政治来谈人生,他的政治智慧通向人生智慧,下期就来谈老子的人生智慧。
其他文献
似乎有了周敦颐的《爱莲说》之后,所有对荷花的溢美之词稍显多余,就像东坡的一句“明月几时有?”让所有中秋节的诗词立刻起身让座。然对于荷,我不只愛她和花、她的叶、她的盛和她的暮,我都爱之。情之一往而深,不可收拾,不可收拾。  离母家2里路之外,过火车道,有一“铁人公园”,这是20年前某钻井公司所建。听说当年投入巨大,因为要在湖上填石建园,可见工程之难。园子完全按照中国古典风格设计,有亭子、有曲廊、有诗
期刊
编者按: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眼似桃瓣,睛若秋波。  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他是男儿身,但有着女儿一般的俊秀容貌,也有着女孩儿一般的灵秀、温柔与细腻,对纯洁活泼的女孩子们,他更是用发自内心的尊重爱慕与无上体贴。他就是《红楼梦》中的宝玉。  他天性中喜爱女儿,抓周时,他老爹将那世上所有之物都摆了无数,与他抓取。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这让一心想他读
期刊
惊蛰是物候节令。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古人称冬眠为蛰,蛰为守。虫子们为什么要冬眠呢?南宋吴自牧《梦梁录》卷六描述道:“十月孟冬,……月中雨,谓之‘液雨’,百虫饮此水而藏蛰。至来春惊蛰,雷始发生之时,百虫方出蛰。”  原来百虫是在阴历十月喝下“液雨”后开始冬眠的。大地深处,无数个阴暗的暖和的洞穴或泥土里,众虫儿各自酣睡,沉醉梦里,不知
期刊
烧香的时候,突然看见一队蚂蚁,从庄严的佛像爬过,它们整齐地从佛的足尖往上爬高,从佛的胸前走过,然后,走过佛的脸颊,翻越佛的宝髻,顺着佛背,最后,蹑足由金色的莲花台上下来。  看这些无声的蚂蚁爬过佛像,我简直呆住了,仿佛听见几百个出力吆喝的声音,循声望去,原来,它们是搬着孩子散落在地上的饼屑要回家去了。我升起的第一个念头,是想把它们吹落,因为佛像是何等的庄严,岂容这些小蚂蚁践踏?但我的第二个念头,使
期刊
传统文化怎么了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形成了很多思维定势,一提中华文明就是源远流长,一提中国版图就是地大物博。其实无论是历史还是版图,我们都不是第一,也不是第二。论文明,我们更加无法进入前三甲。第一名是现在日子过得不太平的地方伊拉克,第二名也不是中国,是尼罗河边上的埃及,第三名是印度,第四名才是中国。但是,最早辉煌不代表持续辉煌,笑到最后才能笑得最好,中华文明就这么一直笑着。埃及和两河文明已经烟消云
期刊
《论语》作为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是我们了解孔子思想的最重要典籍。新中国成立之后,官方在各阶段语文课本中也多少有选择《论语》中的内容,国学热兴起之后,对《论语》感兴趣的人则就更多,而且还呈现出趋热的势态。那么我们今天应该如何读《论语》呢?笔者想就这个话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前后联系,以经解经  在解读《论语》的时候要注意前后联系,所谓前后联系,就是对于同样的概念的理解,要试着在《论语》中找相应的
期刊
“性”和“命”是两个重要的哲学和医学概念,是一个复杂严肃的话题,值得人们去研究探讨。  按字的顺序是“性命”,可是解释的时候就得先说“命”了。因为命是根本、基础,有命才有身心的生存、活动。  命者,口令也!拆开“命”字一看便知。其甲骨文字形,“令”字上面是“集聚”的“集”,下面是“人”,像跪在那里听命。从集从人,表示集聚众人,发布命令。徐锴注《说文解字》:“号令者,集而为之。卪,制也。”令就是决定
期刊
书院是中华民族千年来文化的载体,不死的灵魂。书院是精神的殿堂,书院是理想的方所,书院是经史子集的荟萃,书院是谈玄论道的禅机,书院的本来智慧的究竟,书院更是继往开来的大成,书院是大师的道场,书院更是青年俊才的方舟。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守“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书院是本来,书院更属于未来。书院是传统,书院更是传奇。书院复兴文化,书院更与时俱进。抚今追昔,书院,几乎成为中华民族
期刊
背景资料:2012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时,习近平提出了“中国梦”,并对“中国梦”进行了“定义”——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而且满怀信心的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中国梦”为全国人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日出东方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也于5月28日邀请连云港市人大司法委员会主任杨春生教授为全体党员、
期刊
儒家哲学至宋代,发展为格物致知、明心见性的“程朱理学”,朱指朱熹,程指“二程”,即程颢、程颐兄弟。作为“二程”的兄长,程颢从小聪明好学,十五六岁时,师从道州(今湖南道县)周敦颐,研经习道,发奋钻研,一生不辍,“于是,上自帝王传心之奥,下至初学入德之门,融会贯通,无复余蕴。”(《宋史·程颢传》)终成一代大儒,对中国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奉为“先贤”,祀于孔庙东庑第38位。让人惊异的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