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4年11月14日,《申报》头条新闻以大号字刊登《本报总理史量才先生噩耗》,报道了13日下午史量才在杭州回上海途中遇害的消息。
一代报业大王惨遭刺杀,社会各届人士同声扼腕。继黄远生、邵飘萍、林白水等人之后,为新闻事业而牺牲的名册上,又添加了一位自由的战士。
乱世中国,办报何其艰难。成舍我曾慨叹那一代报人的不幸:“人与报均朝不保夕,未知命在何时!”
有人为他疏于防范而“惋惜”。事实上,史量才习拳术,身手敏捷,颇有侠勇之风。他平时出入也有些防备,遇害的当天,乘坐的还是一辆新买的浅湖绿的防弹车。可这一切,如何能逃过戴笠的特务队伍的阴谋伏击?纵然拥有几十万读者,可一介报人,又如何能对抗拥有百万军队的最高领袖?
秀才遇上兵,有理没脖颈。面对武夫当国、权力强奸民意的环境,史量才以其“坚卓之毅力与敏活之手腕”,贞介自洁,秉承董狐直笔的传统史家精神,担承起看守社会的现代报人责任,纪事评论,无党无偏,为民喉舌,铸就《申报》辉煌,可谓备尝新闻事业的艰险。洪宪年间,他不顾袁世凯恩威并施,坚决反对帝制。“九一八”后,他立誓“生前不做亡国奴,死后不做亡国鬼”!为鼓吹抗战,反对内战,《申报》的报道和言论一再激怒蒋介石。蒋介石手令“《申报》禁止邮递”,并妄图向《申报》派驻国民党宣传指导员。但史量才抱定“一切皆可让步,惟此意思之自由,断不能为人收买”的决心,断然拒绝,终于为自己惹下杀身之祸。
《申报》是史量才事业的顶峰。然而,他一生作为却不只限于报业一途。在了解他的许多朋友看来,史先生所做的事,第一是教育,第二是政治,第三是办报。还可以加上第四是实业,第五是……等等。像那个时代的许多优秀知识分子一样,史量才的戏剧人生,折射出历史舞台的时代影子。
史量才生于1880年1月,原名家修。南京人,松江长大,杭州读书,上海创业。一生的活动空间,集中在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一带。这一带,是中国近代文明的前沿地带,也是晚清民初立宪派和革命派政治活动的中心地带。西学的欧风美雨,政治的风云激荡,形塑了他的人格理想,锻造了他的学识才干,也累积了他的人脉资源。
史量才本来走的也是科举功名路,却不料考取秀才后,有人告发他南京人在松江考试,属于冒籍,因此被降为附生。这一“打击”,加上受到戊戌思潮的影响,使他对贴括八股等雕虫之术产生厌弃情绪,转而与雷继兴等人一起学习声光化电应用科学。从杭州蚕学馆毕业后,史量才先后在上海务本女学、南洋中学等学校任教。据后来成为章太炎夫人的务本女学学生汤国梨回忆,他经常穿一件半旧而经过改造的竹布长衫,钮扣位置均已移动,但讲课很认真,颇含蓄耐人寻味。为了教育救国、实业救国,他还组织创办了著名的养正小学和女子蚕业学堂。
清朝末年,各地掀起保路运动,由此引发辛亥革命。江浙政局,大半由汤寿潜、张謇、程德全、赵凤昌、应季中、陈其美等人主导,史量才积极奔走其间,施展长才,出谋划策,显示了不凡的才略与魄力,为诸公所推重,先后被委以铁路公司董事、松盐局主任等要职。量才之名,便由张謇的“量才录用”而来。
在办教育和实业的过程中,史量才深感国家强盛的基础在文化,促进文化当以新闻舆论为前驱;只有舆论昌明,政治才有可能进到正轨。史量才由实业转为报业,却不忘以实业的方式办报业——这是他与一般人办政论报很不同的地方。他1912年从席子佩兄弟手中接办《申报》后,积二十年之功使《申报》的发行量,从接手时的7000份,节节上升,到一举突破10万份。在此基础上,又创办《申报月刊》、流通图书馆、补习学校等事业,还购买了上海第二大报——《新闻报》的大部分股份,广告收入和社会影响力都臻于极盛,成为望平街上当之无愧的旗舰。
史量才常说,《申报》这二字,印在报纸上,别人眼中看去是黑的,他的眼中看去是红的——《申报》确是他一生心血所萃。
谁能料到,除了心血,史量才竟为《申报》献上了他正当壮年的生命!
史量才为人沉潜刚毅,亦狂亦狷。日常涵养,以诗画相陶溶,黄炎培称他“工词令”。他自己却喜欢出入道、释两家,参览典藏,习静坐达十年之久,颇得静定工夫。史量才善养浩然之气,浇灌而成不同体现,在人格上为“治事如理乱丝,得暇自葆本能”,在报格上为“自由不可让步”,国格上为“伸头一刀,缩头一刀,不做亡国奴”,永为后人钦佩!
一代报业大王惨遭刺杀,社会各届人士同声扼腕。继黄远生、邵飘萍、林白水等人之后,为新闻事业而牺牲的名册上,又添加了一位自由的战士。
乱世中国,办报何其艰难。成舍我曾慨叹那一代报人的不幸:“人与报均朝不保夕,未知命在何时!”
有人为他疏于防范而“惋惜”。事实上,史量才习拳术,身手敏捷,颇有侠勇之风。他平时出入也有些防备,遇害的当天,乘坐的还是一辆新买的浅湖绿的防弹车。可这一切,如何能逃过戴笠的特务队伍的阴谋伏击?纵然拥有几十万读者,可一介报人,又如何能对抗拥有百万军队的最高领袖?
秀才遇上兵,有理没脖颈。面对武夫当国、权力强奸民意的环境,史量才以其“坚卓之毅力与敏活之手腕”,贞介自洁,秉承董狐直笔的传统史家精神,担承起看守社会的现代报人责任,纪事评论,无党无偏,为民喉舌,铸就《申报》辉煌,可谓备尝新闻事业的艰险。洪宪年间,他不顾袁世凯恩威并施,坚决反对帝制。“九一八”后,他立誓“生前不做亡国奴,死后不做亡国鬼”!为鼓吹抗战,反对内战,《申报》的报道和言论一再激怒蒋介石。蒋介石手令“《申报》禁止邮递”,并妄图向《申报》派驻国民党宣传指导员。但史量才抱定“一切皆可让步,惟此意思之自由,断不能为人收买”的决心,断然拒绝,终于为自己惹下杀身之祸。
《申报》是史量才事业的顶峰。然而,他一生作为却不只限于报业一途。在了解他的许多朋友看来,史先生所做的事,第一是教育,第二是政治,第三是办报。还可以加上第四是实业,第五是……等等。像那个时代的许多优秀知识分子一样,史量才的戏剧人生,折射出历史舞台的时代影子。
史量才生于1880年1月,原名家修。南京人,松江长大,杭州读书,上海创业。一生的活动空间,集中在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一带。这一带,是中国近代文明的前沿地带,也是晚清民初立宪派和革命派政治活动的中心地带。西学的欧风美雨,政治的风云激荡,形塑了他的人格理想,锻造了他的学识才干,也累积了他的人脉资源。
史量才本来走的也是科举功名路,却不料考取秀才后,有人告发他南京人在松江考试,属于冒籍,因此被降为附生。这一“打击”,加上受到戊戌思潮的影响,使他对贴括八股等雕虫之术产生厌弃情绪,转而与雷继兴等人一起学习声光化电应用科学。从杭州蚕学馆毕业后,史量才先后在上海务本女学、南洋中学等学校任教。据后来成为章太炎夫人的务本女学学生汤国梨回忆,他经常穿一件半旧而经过改造的竹布长衫,钮扣位置均已移动,但讲课很认真,颇含蓄耐人寻味。为了教育救国、实业救国,他还组织创办了著名的养正小学和女子蚕业学堂。
清朝末年,各地掀起保路运动,由此引发辛亥革命。江浙政局,大半由汤寿潜、张謇、程德全、赵凤昌、应季中、陈其美等人主导,史量才积极奔走其间,施展长才,出谋划策,显示了不凡的才略与魄力,为诸公所推重,先后被委以铁路公司董事、松盐局主任等要职。量才之名,便由张謇的“量才录用”而来。
在办教育和实业的过程中,史量才深感国家强盛的基础在文化,促进文化当以新闻舆论为前驱;只有舆论昌明,政治才有可能进到正轨。史量才由实业转为报业,却不忘以实业的方式办报业——这是他与一般人办政论报很不同的地方。他1912年从席子佩兄弟手中接办《申报》后,积二十年之功使《申报》的发行量,从接手时的7000份,节节上升,到一举突破10万份。在此基础上,又创办《申报月刊》、流通图书馆、补习学校等事业,还购买了上海第二大报——《新闻报》的大部分股份,广告收入和社会影响力都臻于极盛,成为望平街上当之无愧的旗舰。
史量才常说,《申报》这二字,印在报纸上,别人眼中看去是黑的,他的眼中看去是红的——《申报》确是他一生心血所萃。
谁能料到,除了心血,史量才竟为《申报》献上了他正当壮年的生命!
史量才为人沉潜刚毅,亦狂亦狷。日常涵养,以诗画相陶溶,黄炎培称他“工词令”。他自己却喜欢出入道、释两家,参览典藏,习静坐达十年之久,颇得静定工夫。史量才善养浩然之气,浇灌而成不同体现,在人格上为“治事如理乱丝,得暇自葆本能”,在报格上为“自由不可让步”,国格上为“伸头一刀,缩头一刀,不做亡国奴”,永为后人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