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截止2006年底,全国已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非煤矿山共有91998座,其中金属矿山8301座,占总数的9.02%,非金属矿山80702座,占总数的87.72%,其他矿山2995座,占总数的3.26%。此外,还有6630座在建矿山。
据统计,2006年全国非煤矿山共发生伤亡事故1869起、死亡2271人,同比分别减少59起、71人,分别下降3.1%和3.O%。其中发生一次死亡3-9人重大事故74起、死亡273人,同比增加2起,减少20人,分别上升2.8%和下降6.8%;发生一次死亡10-29人特大事故2起,死亡27人,同比增加2起、27人;没有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但非煤矿山伤亡事故总量过大,重大、特大事故多发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非法、违法生产现象严重,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一、事故特点
2006年,全国非煤矿山伤亡事故呈现“一个下降,一个未发生,一个上升和一个多发”的特点。
事故总量继续下降。2006年,全国非煤矿山共发生伤亡事故1869起、死亡2271人,同比分别减少59起、71起,分别下降3.1%和3.0%。
未发生特别重大事故。自2001年以来,全国非煤矿山每年发生一起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2006年没有发生特别重大事故。
重特大事故起数小幅上升。2006年重特大事故发生76起,死亡300人,事故起数同比增加3起,上升4.1%;但死亡人数减少30人,下降9.1%。
重大未遂伤亡事故多发。2006年相继发生了中石油“3·25”井漏事故和中石化“清溪1井”井喷事故等,虽然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社会影响很大,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
从行业看,非金属矿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虽然同比大幅下降,但仍均居第一位,分别占49.1%和46.5%。从经济类型看,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居第一位的是私营经济,分别占51.2%和51.1%。从事故类别看,事故分布比较集中,主要集中在物体打击、冒顶片帮、高处坠落、坍塌和放炮等类别上。
二、事故主要原因分析
“三违”现象严重,生产场所环境不良。据统计,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三违”)和生产场所环境不良导致的事故占总量的60%左右,其中“三违”导致的事故占35%左右,生产场所环境不良导致的事故占25%左右。
开采规模过小,安全生产条件差。非煤矿山企业的绝大多数是私营小企业,“多、小、散”的状况普遍存在,小型矿山占99%以上,生产工艺技术落后,装备水平和技术含量低,安全管理差,大量的地下矿山未建立完善的通风系统。从事故分析可以看出,事故总量比较大的省(区),多数也是非煤矿山数量多、经济欠发达的地区。2006年18起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放炮事故中,有10起为炮烟中毒事故,这些矿井均未实行机械通风,且在作业前未对井下空气质量进行检查。
矿山技术力量薄弱,职工缺乏安全知识。多数非煤矿山是简易投产,短期行为严重,没有配备安全、技术、通风、地质、测量等必要的专业技术人员,难以发现在生产中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并且矿山从业人员普遍文化水平低,尤其是大量的小型采石场,几乎都是私营个体矿山,从业人员多数是农民,缺乏基本的安全技术知识,容易酿成事故。
无证非法违法开采现象严重。受矿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巨大利益驱动,目前一些地区无证违法开采、以采代探,一些企业违规开采等行为还比较严重。近年发生的几起特大事故都是一矿出事,淹及多矿,教训深刻。矿业秩序混乱成为影响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源头之一。据统计,2006年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中,无证非法违法开采的事故占30%左右。
应急处置不当,导致事故扩大。导致事故扩大的原因:一是未严格执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规定,救援措施不当;二是缺乏应急救援常识,不熟悉应急救援预案的相关要求,不熟悉个人防护和救护的基本方法,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未参加过应急救援演练。
安全监管力量严重不足,监管不到位。基层安全监管机构不健全,非煤矿山安全监管的专业人员严重不足,基层工作经费和办公条件、技术装备欠缺,现场监管缺位问题突出,同时存在着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不高、执法不严、工作落实不下去等问题。
据统计,2006年全国非煤矿山共发生伤亡事故1869起、死亡2271人,同比分别减少59起、71人,分别下降3.1%和3.O%。其中发生一次死亡3-9人重大事故74起、死亡273人,同比增加2起,减少20人,分别上升2.8%和下降6.8%;发生一次死亡10-29人特大事故2起,死亡27人,同比增加2起、27人;没有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但非煤矿山伤亡事故总量过大,重大、特大事故多发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非法、违法生产现象严重,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一、事故特点
2006年,全国非煤矿山伤亡事故呈现“一个下降,一个未发生,一个上升和一个多发”的特点。
事故总量继续下降。2006年,全国非煤矿山共发生伤亡事故1869起、死亡2271人,同比分别减少59起、71起,分别下降3.1%和3.0%。
未发生特别重大事故。自2001年以来,全国非煤矿山每年发生一起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2006年没有发生特别重大事故。
重特大事故起数小幅上升。2006年重特大事故发生76起,死亡300人,事故起数同比增加3起,上升4.1%;但死亡人数减少30人,下降9.1%。
重大未遂伤亡事故多发。2006年相继发生了中石油“3·25”井漏事故和中石化“清溪1井”井喷事故等,虽然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社会影响很大,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
从行业看,非金属矿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虽然同比大幅下降,但仍均居第一位,分别占49.1%和46.5%。从经济类型看,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居第一位的是私营经济,分别占51.2%和51.1%。从事故类别看,事故分布比较集中,主要集中在物体打击、冒顶片帮、高处坠落、坍塌和放炮等类别上。
二、事故主要原因分析
“三违”现象严重,生产场所环境不良。据统计,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三违”)和生产场所环境不良导致的事故占总量的60%左右,其中“三违”导致的事故占35%左右,生产场所环境不良导致的事故占25%左右。
开采规模过小,安全生产条件差。非煤矿山企业的绝大多数是私营小企业,“多、小、散”的状况普遍存在,小型矿山占99%以上,生产工艺技术落后,装备水平和技术含量低,安全管理差,大量的地下矿山未建立完善的通风系统。从事故分析可以看出,事故总量比较大的省(区),多数也是非煤矿山数量多、经济欠发达的地区。2006年18起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放炮事故中,有10起为炮烟中毒事故,这些矿井均未实行机械通风,且在作业前未对井下空气质量进行检查。
矿山技术力量薄弱,职工缺乏安全知识。多数非煤矿山是简易投产,短期行为严重,没有配备安全、技术、通风、地质、测量等必要的专业技术人员,难以发现在生产中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并且矿山从业人员普遍文化水平低,尤其是大量的小型采石场,几乎都是私营个体矿山,从业人员多数是农民,缺乏基本的安全技术知识,容易酿成事故。
无证非法违法开采现象严重。受矿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巨大利益驱动,目前一些地区无证违法开采、以采代探,一些企业违规开采等行为还比较严重。近年发生的几起特大事故都是一矿出事,淹及多矿,教训深刻。矿业秩序混乱成为影响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源头之一。据统计,2006年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中,无证非法违法开采的事故占30%左右。
应急处置不当,导致事故扩大。导致事故扩大的原因:一是未严格执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规定,救援措施不当;二是缺乏应急救援常识,不熟悉应急救援预案的相关要求,不熟悉个人防护和救护的基本方法,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未参加过应急救援演练。
安全监管力量严重不足,监管不到位。基层安全监管机构不健全,非煤矿山安全监管的专业人员严重不足,基层工作经费和办公条件、技术装备欠缺,现场监管缺位问题突出,同时存在着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不高、执法不严、工作落实不下去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