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遇骨雕,传承“骨感美”
80后老袁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熟悉他的朋友都叫他老袁,反而不怎么提起他的真实姓名。
大学刚毕业的那阵子,老袁做的是老本行,为博物馆、戏剧舞台制作过上百件雕塑模型,生动地还原一个个故事场景。
接触骨雕是两年前,他在北京的一个非遗展上看到骨雕匠人正在创作。一根根牛骨在匠人的精心雕琢下,竟然能变成龙舟、笼虫、花卉等艺术品,让他感到很是惊奇。骨纹与雕痕、光滑与粗糙、凹面与凸面……每一下精雕细琢所表现的艺术语言,都是雕刻者用不同方式表达的“骨感”之美。
展台上,一件名为《蝈蝈白菜》的骨雕作品吸引了他的目光。骨雕的白菜栩栩如生,连茎叶上叶脉的痕迹都雕刻得格外清晰,菜叶上的蝈蝈活灵活现。这件作品在常人眼中也许不算什么,但在老袁眼中却是那么的美。那一刻,有着雕刻基础的他决定学做骨雕。
他查阅资料了解到,骨雕是以骨骼作为载体的雕刻艺术,这门艺术在中国的历史相当悠久。考古学家曾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遗址发现钻孔的骨坠,骨坠以鱼骨制成,有的还用赤铁矿染成红色。由此可见,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已经开始对动物骨骼进行加工。
随着历史的变迁,骨雕从日常用品逐渐演变为装饰品、艺术品,并通过不同的刀法雕出栩栩如生的人物、花鸟等作品,带给人一种浑厚质朴且细腻精致之美,将这门古老的技艺推向了巅峰。
除了查阅相关资料,老袁也时常拜访民间骨雕匠人,学习一些独特的手法。真正学进去,他才发现,做好骨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骨雕的工序有十几道,每一道都很麻烦,初学骨雕的材料以牛腿骨为佳,因为牛腿骨骨质较厚,而且牛平日用腿走动得多了,这一段骨头细腻而有韧性。
骨雕的雕刻技法分为手刻和磨雕,其中手刻是用各式铲刀、锉刀进行雕琢,而磨雕以电动工具为主。老袁后来才知道,在展会上看到的《蝈蝈白菜》用到了拼雕技艺,按照白菜叶、身、根及蝈蝈的不同部位,以牛骨厚薄、弧度的不同下料,并在各个部位的拼接处留孔或留销橛,再将各个部分用环氧树脂粘贴组装在一起。
完成一件作品有时候不是以日计,而是以月计。沉浸其中的老袁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多少个夜晚挑灯夜战。在幽暗的灯光中,伴随着窗外声声蝉鸣,一丝丝凉风吹拂着他专注的面庞。他左手握住骨雕,右手拿着刻刀缓缓地移动,微皱的眉头仿佛诉说着脑海中充斥的无数创意,就这样一刀一刀地刻着,不知不觉天亮了。
真费骨,艺术视频变吃播
骨雕技艺是对细心和耐心的考验。老袁曾经用几百根骨头拼出神龙,先用椴木做成龙形的木胎,并使其表面光滑、平整,再将骨片加工成方形和菱形的小骨片,每一片骨片都要与木胎的弧度相吻合,这也被称为“磨砖对缝”,之后用树脂一片一片地将骨片粘贴在木胎上。
最初制作时,老袁遇到了一个不小的麻烦。看过装修时铺地板的人都知道,地板之间的接缝不能过紧,要留有一定的缝隙,因为木头会热胀冷缩,时间久了,过紧的话地板会从接缝处顶起,而骨片之间的对接也是同样道理。起初,老袁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做好的神龙上的骨片很快翘起,他只好重新剥除又镶嵌了一遍,着实费了不少周折。
尽管如此,当一件完美的骨雕作品呈现在眼前时,他就会忘掉创作时的辛苦,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
两年里,老袁大大小小的骨雕作品先后问世。朋友到他工作室参观,“蛊惑”他到B站开了一个账号,让年轻人也了解一下这门传统手艺的神奇。不出所料,见到骨雕作品驚艳逼真的效果,很多网友惊呼“不可能”,并立马入圈,成为“死忠粉”,弹幕中发的最多的便是“哪里可以买到”。
看到粉丝们的热情高涨,喜欢“宠粉”的老袁便响应粉丝们的呼声,录播自己创作《彼岸之花》这件作品的过程放到网上分享。这件作品以羊头托底,盛放的花朵在欲望中蓬勃生长,骨手冲破大地,像是要抓取灵魂。有粉丝问:“这件作品用了多少骨头?”老袁给出的答案是:88条胖头鱼、1只羊的整副骨骼,还有数不清的三文鱼与鸡骨头。仅仅是拼出一朵花,就要用掉20条胖头鱼。一个鱼头,也只能出两片花瓣,还必须是4斤以上的鱼,可谓是真费鱼!
上千根鱼刺铺满工作台,一根一根徒手拼接,手起刀落,工程浩大。因为作品需要的缘故,所以不少时间里,老袁和他的朋友们不是在鱼市挑鱼,就是在家吃鱼“挑刺”,好好的一段艺术创作视频,被硬生生拍成吃播。网友们嘴角也不争气地流下馋涎:“我能加入你们团队吗?我可能吃了!”
再创造,用作品敬畏生命
在老袁的工作室里,上百款骨雕作品布满墙壁。这些充满灵性的骨雕作品,原型大多来自神话《山海经》,经过老袁的想象力再创造,才得以呈现。
骨骼材料从鳄鱼到牛羊猪鳖,应有尽有。从千奇百怪的骨架构造和混搭中,粉丝们开始对一个问题感到好奇:老袁,你不会非法捕杀野生动物做骨雕吧?
对此,老袁解释:“我从不伤害野生动物,我用的有些不常见的骨头,都是已经死亡的人工饲养的动物骨头。”其实大多数骨头,都是老袁平时吃饭时,默默收藏下来的材料。有时候热心的网友也会为他寄来动物骨骼,献出一份力。
随着作品热度和点击量的激增,今年初,老袁被一家电视台邀请连线视频。没想到,一位女嘉宾在连线时吓得尖叫:“我绝对接受不了!”
原来,老袁展示的一个名叫“兔兔”的骨雕作品所用的骨骼来自一只狗。面对观众席上的质疑声,老袁讲了一个悲伤的故事。
“兔兔”是一只吉娃娃狗,因为前腿有轻微骨折,右腿弯曲成了它的招牌动作。狗狗生前活泼好动,可爱黏人,主人几乎每晚都会抱着它睡觉。去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兔兔”被寄养在宠物店。十多天,它水米未进,只因为思念主人,抑郁而终。为了纪念“兔兔”,主人将骨骼捐献给老袁,希望赋予它新的生命。
节目中的老袁手里拿着宠物主人写给他的信,读到动情处哽咽,“还原‘兔兔’的骨雕,是为了忘却的记忆。”这份迟到的安慰,为主人,也为“兔兔”。
这位浓眉大眼,站起来接近1.8米的汉子,其实心肠比谁都软。他的工作室里收留的5只狗和10只小猫,都是被主人遗弃之后无家可归的小动物。到最后因为收留得太多实在养不了了,他便登个广告寻找爱心主人上门领养。
对老袁来说,每个生命都值得敬畏。那些死亡后被扔掉的动物骨头,被老袁默默地捡拾起来,以艺术的形式完整地去呈现。艺术不会被遗忘,对生命的敬畏,也是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