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共享单车的面市,“共享经济”模式也逐渐拉开序幕。新型的经济模式不仅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共享经济”虽然逐渐被大众接受,但也存在许多问题。该文通过具体对ofo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资金困境等方面进行分析,为促进“共享经济”模式和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共享经济 共享单车 盈利模式 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3(b)-0237-02
“共享经济”通俗来讲是指以获得报酬为主要目的,在陌生人之间的公共物品使用权能够暂时转移的全新经济模式。“共享经济”的术语最早是由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和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教授琼·斯潘思在1978年发表的论文中提出的。如今,“共享经济”也已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从原来传统的物品共享发展成为无偿的、快捷的网络信息共享,并最终向获取利益报酬的实物共享发展,成为了一种商业模式。
从2014年北大青年成立了一家名为ofo的公司开始,我国的交通领域率先进入了全新的“共享经济”模式。由于共享单车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同时伴随着ofo极高的曝光率和解决了大众出行中“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噱头,这种新兴的实物共享模式马上被大众所熟知和接受。继共享单车出现以后,“共享经济”也开始快速蔓延到各行各业,共享充电宝、共享宝马、共享公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市场之中。
1 “共享经济”的盈利模式
企业将共享产品投入市场的目的就是为了盈利,而“共享经济”目前有两种较为明显的盈利模式。第一,企业通过单向收取使用共享物品费用的方式盈利。例如现在大众非常熟知的以滴滴打车为代表的网约车服务,以及共享单车的使用,都属于单向收费的盈利方式。企业拥有汽车和共享单车的所有权,并向大众投放产品、提供使用,只需向确定的使用者收取产品的使用费即可。使用费可能决定于共享产品使用的时长、频率等因素,最终企业以单向使用费来支付产品成本,同时获取收益。第二,互联网媒介盈利模式。“共享经济”本身主要以互联网作为媒介进行运作,每个使用者都是通过网络平台获取产品相关的一系列信息,再经由平台完成共享产品使用和费用支付的过程。由于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很多平台都需要共享产品使用者进行实名认证,也就是说企业平台保留了每个用户的基本信息,包括用户位置、使用习惯等。这时就会有其他行业的企业对共享产品进行资金或是技术上的投资,利用系统中留有的用户喜好等信息进行广告的精准投放。例如在共享汽车行业中,会有汽车品牌愿意将低于成本的价格提供汽车作为共享产品,而共享产品企业与汽车品牌企业不仅可以通过收取使用费盈利,还能够通过广告植入而获得潜在的产品收入。
2 “共享经济”现状——以共享单车为例
虽然共享单车是“共享经济”所有领域中大众接受度最广、也是接受速度最快的,但由于“共享经济”模式的不成熟等各种因素,“共享经济”并没有在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从ofo爆出押金难退、公司可能被收购、可能面临破产重组等新闻开始,到大街上几乎见不到一辆完好的单车,我们不得不思考,ofo作为“共享经济”的开辟者,为何会在短短4年时间里从巅峰跌入谷底?
2.1 ofo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
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是非常典型的由企业单向收取共享产品租费来获取收益的模式。企业起初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生产共享单车,投入使用后通过数量庞大的订单来抵消成本开支,进而盈利。但ofo小黄车作为现今“共享经济”市场中的巨头之一,经营情况却不容乐观。至今为止,ofo还没有非常清晰的盈利模式出现,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导致ofo出现了一些决策方面的失误,再加上外部因素的影响,给企业运营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2.2 ofo共享单车所面临的困境
“共享经济”的经营必然要求提供服务的企业大量投入资金,而企业所投入的资金也必然有大部分来源于贷款。ofo作为一个全新领域的开创者,没有控制好企业的“全盘”大小。ofo小黄车在刚起步时就将受众主体面向学生投放了数量庞大的单车,截止到2017年6月底,ofo单车的投放量已经达到600万辆左右。以一辆单车成本为220元计算,100万辆车就有2.2个亿,此外,单车的车锁和号码牌都是ofo自己单独采购的,再加上2018年预估ofo单车投放量为1500万辆,如此数量庞大的单车也就意味着巨额的贷款。况且仅仅生产单车是远远不够的,企业还需要负责单车的平台运营、人员办公、产品研发、推广以及单车回收维修等各项开支,如此巨额的贷款对于一家初创的企业来说无疑是难以承受的。而ofo也并未探索出可靠、稳定的盈利模式,这就造成企业面临资金链不断出现问题,陷入拖欠贷款、入不敷出的困境。
2.3 ofo共享单车的优势与缺点
如今共享单车市场中早已涌入了多家想与ofo瓜分天下的企业,其中摩拜单车和哈罗单车是ofo最强劲的两个对手。但为何其他两家企业都处于稳定运营状态,而ofo却饱受资金困境折磨呢?
第一,ofo单车产品简单,技术没有创新,单车质量不够过硬。ofo主张简易单车,因此在产品生产成本上节约了许多资金,但也是因为生产成本有限,单车的结构和制造都非常简单,尤其是最重要的车锁部分,需要使用者手动拨动密码锁开锁。不仅没有摩拜和哈罗单车的智能车锁方便高效,手动开关锁还容易出现开锁失败和损坏车锁的情况。质量方面不够过硬所导致的结果是单车的损坏情况非常严重,远超出初始预期。相比摩拜单车,车辆造价在3000元左右,质量与智能技术都有保障,大大减少了车辆损坏的几率。对ofo来说,车辆维修和回收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和资金支持,这又加重了ofo繁重的资金压力。
第二,迅速扩张是造成ofo资金危机的直接原因。“共享经济”还没有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就对市场大量投放产品,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社会因素和人为因素。共享单车刚刚上市就出现了恶意毁坏、随意改装甚至占为己有的现象,这些都增加了单车维修的数量和难度。在没有充分考虑全面的情况下投资,与“烧钱”无异。巨额的贷款却没有盈利,只能使资金链陷入恶性循环。
相比同行业的摩拜和哈罗,ofo也并不是没有优势。比如摩拜单车造价较高,收取的押金和费用自然会比低成本的ofo单车高出很多,ofo在用户选择时占有价格优势。再者,ofo率先进入对单车需求较高的校园市场,在全国各地投放的规模是同行业中最大的,熟知度也最高,能够在竞争中占据规模优势。但是这些优势并不能弥补ofo的不足,企业想要发展仍然无法避免困境和挑战。
3 对“共享经济”模式的思考
“共享经济”的出现对传统的经济模式产生了非常大的冲击,在“共享经济”模式的运营过程中少了对道德的强制约束,要求人人自律、自觉,共同爱护共享资源。但现实中的人性往往更加复杂,“共享经济”理想化的要求在现实中是很难实现的。例如ofo这样的创新企业,在新兴经济模式下能够有共享单车的大胆创意,敢于迈出创新的第一步是非常难得的,但这些企业往往容易因为忽视现实的众多因素而对自己的创意过于自信,在“共享经济”模式还未成熟,甚至没有可靠的盈利模式时就将大量资金投入运营,也就更加容易在运营过程中遇到困难。企业在新兴的经济模式下更应该谨慎选择投资方向,不能一味地快速扩张,轻易被创意、好点子所迷惑,才能尽量避免运营失败。“共享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加入征信机制,加强对产品使用过程中不当行为的监管,国家应当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了法律法规的保护,“共享经济”才能崛起,才能进一步为促进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翼.共享经济与社会发展成果[J].中国发展观察,2015(11):30-33.
[2] 马强.共享经济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瓶颈及对策[J].现代经济探讨,2016(10):20-24.
[3] 李腾,石娇,练斌.法制环境下共享单车商业模式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究[J].法制博览,2018(36):72-73.
关键词:共享经济 共享单车 盈利模式 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3(b)-0237-02
“共享经济”通俗来讲是指以获得报酬为主要目的,在陌生人之间的公共物品使用权能够暂时转移的全新经济模式。“共享经济”的术语最早是由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和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教授琼·斯潘思在1978年发表的论文中提出的。如今,“共享经济”也已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从原来传统的物品共享发展成为无偿的、快捷的网络信息共享,并最终向获取利益报酬的实物共享发展,成为了一种商业模式。
从2014年北大青年成立了一家名为ofo的公司开始,我国的交通领域率先进入了全新的“共享经济”模式。由于共享单车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同时伴随着ofo极高的曝光率和解决了大众出行中“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噱头,这种新兴的实物共享模式马上被大众所熟知和接受。继共享单车出现以后,“共享经济”也开始快速蔓延到各行各业,共享充电宝、共享宝马、共享公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市场之中。
1 “共享经济”的盈利模式
企业将共享产品投入市场的目的就是为了盈利,而“共享经济”目前有两种较为明显的盈利模式。第一,企业通过单向收取使用共享物品费用的方式盈利。例如现在大众非常熟知的以滴滴打车为代表的网约车服务,以及共享单车的使用,都属于单向收费的盈利方式。企业拥有汽车和共享单车的所有权,并向大众投放产品、提供使用,只需向确定的使用者收取产品的使用费即可。使用费可能决定于共享产品使用的时长、频率等因素,最终企业以单向使用费来支付产品成本,同时获取收益。第二,互联网媒介盈利模式。“共享经济”本身主要以互联网作为媒介进行运作,每个使用者都是通过网络平台获取产品相关的一系列信息,再经由平台完成共享产品使用和费用支付的过程。由于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很多平台都需要共享产品使用者进行实名认证,也就是说企业平台保留了每个用户的基本信息,包括用户位置、使用习惯等。这时就会有其他行业的企业对共享产品进行资金或是技术上的投资,利用系统中留有的用户喜好等信息进行广告的精准投放。例如在共享汽车行业中,会有汽车品牌愿意将低于成本的价格提供汽车作为共享产品,而共享产品企业与汽车品牌企业不仅可以通过收取使用费盈利,还能够通过广告植入而获得潜在的产品收入。
2 “共享经济”现状——以共享单车为例
虽然共享单车是“共享经济”所有领域中大众接受度最广、也是接受速度最快的,但由于“共享经济”模式的不成熟等各种因素,“共享经济”并没有在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从ofo爆出押金难退、公司可能被收购、可能面临破产重组等新闻开始,到大街上几乎见不到一辆完好的单车,我们不得不思考,ofo作为“共享经济”的开辟者,为何会在短短4年时间里从巅峰跌入谷底?
2.1 ofo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
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是非常典型的由企业单向收取共享产品租费来获取收益的模式。企业起初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生产共享单车,投入使用后通过数量庞大的订单来抵消成本开支,进而盈利。但ofo小黄车作为现今“共享经济”市场中的巨头之一,经营情况却不容乐观。至今为止,ofo还没有非常清晰的盈利模式出现,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导致ofo出现了一些决策方面的失误,再加上外部因素的影响,给企业运营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2.2 ofo共享单车所面临的困境
“共享经济”的经营必然要求提供服务的企业大量投入资金,而企业所投入的资金也必然有大部分来源于贷款。ofo作为一个全新领域的开创者,没有控制好企业的“全盘”大小。ofo小黄车在刚起步时就将受众主体面向学生投放了数量庞大的单车,截止到2017年6月底,ofo单车的投放量已经达到600万辆左右。以一辆单车成本为220元计算,100万辆车就有2.2个亿,此外,单车的车锁和号码牌都是ofo自己单独采购的,再加上2018年预估ofo单车投放量为1500万辆,如此数量庞大的单车也就意味着巨额的贷款。况且仅仅生产单车是远远不够的,企业还需要负责单车的平台运营、人员办公、产品研发、推广以及单车回收维修等各项开支,如此巨额的贷款对于一家初创的企业来说无疑是难以承受的。而ofo也并未探索出可靠、稳定的盈利模式,这就造成企业面临资金链不断出现问题,陷入拖欠贷款、入不敷出的困境。
2.3 ofo共享单车的优势与缺点
如今共享单车市场中早已涌入了多家想与ofo瓜分天下的企业,其中摩拜单车和哈罗单车是ofo最强劲的两个对手。但为何其他两家企业都处于稳定运营状态,而ofo却饱受资金困境折磨呢?
第一,ofo单车产品简单,技术没有创新,单车质量不够过硬。ofo主张简易单车,因此在产品生产成本上节约了许多资金,但也是因为生产成本有限,单车的结构和制造都非常简单,尤其是最重要的车锁部分,需要使用者手动拨动密码锁开锁。不仅没有摩拜和哈罗单车的智能车锁方便高效,手动开关锁还容易出现开锁失败和损坏车锁的情况。质量方面不够过硬所导致的结果是单车的损坏情况非常严重,远超出初始预期。相比摩拜单车,车辆造价在3000元左右,质量与智能技术都有保障,大大减少了车辆损坏的几率。对ofo来说,车辆维修和回收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和资金支持,这又加重了ofo繁重的资金压力。
第二,迅速扩张是造成ofo资金危机的直接原因。“共享经济”还没有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就对市场大量投放产品,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社会因素和人为因素。共享单车刚刚上市就出现了恶意毁坏、随意改装甚至占为己有的现象,这些都增加了单车维修的数量和难度。在没有充分考虑全面的情况下投资,与“烧钱”无异。巨额的贷款却没有盈利,只能使资金链陷入恶性循环。
相比同行业的摩拜和哈罗,ofo也并不是没有优势。比如摩拜单车造价较高,收取的押金和费用自然会比低成本的ofo单车高出很多,ofo在用户选择时占有价格优势。再者,ofo率先进入对单车需求较高的校园市场,在全国各地投放的规模是同行业中最大的,熟知度也最高,能够在竞争中占据规模优势。但是这些优势并不能弥补ofo的不足,企业想要发展仍然无法避免困境和挑战。
3 对“共享经济”模式的思考
“共享经济”的出现对传统的经济模式产生了非常大的冲击,在“共享经济”模式的运营过程中少了对道德的强制约束,要求人人自律、自觉,共同爱护共享资源。但现实中的人性往往更加复杂,“共享经济”理想化的要求在现实中是很难实现的。例如ofo这样的创新企业,在新兴经济模式下能够有共享单车的大胆创意,敢于迈出创新的第一步是非常难得的,但这些企业往往容易因为忽视现实的众多因素而对自己的创意过于自信,在“共享经济”模式还未成熟,甚至没有可靠的盈利模式时就将大量资金投入运营,也就更加容易在运营过程中遇到困难。企业在新兴的经济模式下更应该谨慎选择投资方向,不能一味地快速扩张,轻易被创意、好点子所迷惑,才能尽量避免运营失败。“共享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加入征信机制,加强对产品使用过程中不当行为的监管,国家应当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了法律法规的保护,“共享经济”才能崛起,才能进一步为促进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翼.共享经济与社会发展成果[J].中国发展观察,2015(11):30-33.
[2] 马强.共享经济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瓶颈及对策[J].现代经济探讨,2016(10):20-24.
[3] 李腾,石娇,练斌.法制环境下共享单车商业模式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究[J].法制博览,2018(36):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