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主体,填鸭式的教学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而缺少主动参与的平台;应试教育把目光聚焦在优等生身上,课堂教学基本上是围绕学习精英展开,学困生很少有参与师生互动的机会。笔者从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制度建设、机制形成、教学模式及流程等方面进行了一番研究,尝试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 学生;课堂参与度;途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01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它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实现这一理念,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是重要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途径,鼓励学生在思考与讨论中解决问题、在交流与合作中完成任务,倡导学生积极体验参与,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但是,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主体,填鸭式的教学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而缺少主动参与的平台;应试教育把目光聚焦在优等生身上,课堂教学基本上是围绕学习精英展开,学困生很少有参与师生互动的机会。而且,从一线教学来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不积极参与的现象。不仅成绩低的学生是这样,许多高分的学生也具有这样的倾向,他们对课堂表现出没有什么兴趣,课堂参与大多数是被动的。如何面向全体学生设计教学过程,如何提高全体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如何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到学生间的个体差异,笔者进行了一番研究。
一、问卷调查,分析原因
笔者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的现状,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就算有参与也是被动式的消极参与。
究其原因,学生没有学习的内动力是最主要的原因。学生要么认为“课堂学习没意思”,还不如趴桌上睡一会儿;要么认为举手回答问题和不举手回答问题是一样的,只要自己弄明白了就行,没必要举手作秀;要么认为回答问题是优等生的任务,和自己这样的差生无关;甚至还有学生认为,老师是不会提问他那样的不起眼的学生的,所以无需时刻竖起耳朵听老师都说了些什么。
其次,和学生自身的惰性有关。比如,他们普遍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怕吃苦、怕受罪,对知识只满足于一知半解,作业有困惑时很少请教他人,总是在照抄作业。
最后,和上课的老师及环境也有一定关系。比如,面对很严厉的老师,他们几乎不敢随意地说出他们对课堂内容的想法。
二、深入研究,探索途径
1、充分发挥导学案的分层设计在教学中的作用,提高不同层面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新课标倡导学生全员参与教学过程,但学生学习能力的个体差异又是客观存在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精心设计学过程,授课时尽可能顾及到各个层面,运用导学案教学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导学案中难易不同的导学问题兼顾了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不同需要,使课堂在正视差异的基础上面向了全体学生。同时,通过课前的充分预习,学生对将学内容做到了胸有成竹,就有了课堂上积极展示自我的浓厚兴趣,从而极大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通过科学有效的课堂激励机制,激发不同能力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
建立积极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形成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评价机制,及时了解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并以此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让学生在积极的课堂表现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成功果实,发现学习的奥妙和乐趣。按照新型评价机制,每月每位学生0分起步,获得奖励加分,反之扣分。而且,积分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将月总积分作为各种评先、评优、选拔团员和德育考核的主要依据。
3、注重良好课堂氛围的创设,调动不同个性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
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师生、生生情感交流的必要条件,也是克服学生心理障碍的重要的对策,它能将学生的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使学生轻松、自觉、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从而积极发言。这就要求科任教师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课堂上多用鼓励表扬的方式关注每一个学生,把期待、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把尊重、平等的语言送给每一位学生,从而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②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还需要班级管理者在班级管理中下功夫。在班级管理中,要提倡学生的民主参与,让学生在班级事务中以主人公的精神发挥积极的作用。在班级生活中,教师要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到集体活动的决策之中,而避免自己独断班级事务或只是让少数几个学生代理班级活动,应尽力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度。
4、尝试新的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
课堂是学生发展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理想的课堂教學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实现分层参与、整体提高,从而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笔者认为,“321”课堂教学模式(三个环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巩固;两种方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个目的:让学生乐学、会学、学会),就是一种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教学模式。在此模式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课堂教学流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学习。学生在民主轻松的环境中学会了参与,在积极活跃的参与中学会了学习,从积极的课堂参与中体验着成功的喜悦,分享着合作的成功,发现着学习的奥妙和乐趣。
促进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学习的基本教学流程
总之,学生积极自主参与课堂学习的实效性依赖于学生学习内动力的提升,充分的课前预习、有效的课堂激励、愉快的课堂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科学的教学模式,都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通过多种途径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搭建发展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实现学生分层参与与整体提高。
【关键词】 学生;课堂参与度;途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01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它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实现这一理念,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是重要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途径,鼓励学生在思考与讨论中解决问题、在交流与合作中完成任务,倡导学生积极体验参与,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但是,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主体,填鸭式的教学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而缺少主动参与的平台;应试教育把目光聚焦在优等生身上,课堂教学基本上是围绕学习精英展开,学困生很少有参与师生互动的机会。而且,从一线教学来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不积极参与的现象。不仅成绩低的学生是这样,许多高分的学生也具有这样的倾向,他们对课堂表现出没有什么兴趣,课堂参与大多数是被动的。如何面向全体学生设计教学过程,如何提高全体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如何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到学生间的个体差异,笔者进行了一番研究。
一、问卷调查,分析原因
笔者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的现状,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就算有参与也是被动式的消极参与。
究其原因,学生没有学习的内动力是最主要的原因。学生要么认为“课堂学习没意思”,还不如趴桌上睡一会儿;要么认为举手回答问题和不举手回答问题是一样的,只要自己弄明白了就行,没必要举手作秀;要么认为回答问题是优等生的任务,和自己这样的差生无关;甚至还有学生认为,老师是不会提问他那样的不起眼的学生的,所以无需时刻竖起耳朵听老师都说了些什么。
其次,和学生自身的惰性有关。比如,他们普遍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怕吃苦、怕受罪,对知识只满足于一知半解,作业有困惑时很少请教他人,总是在照抄作业。
最后,和上课的老师及环境也有一定关系。比如,面对很严厉的老师,他们几乎不敢随意地说出他们对课堂内容的想法。
二、深入研究,探索途径
1、充分发挥导学案的分层设计在教学中的作用,提高不同层面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新课标倡导学生全员参与教学过程,但学生学习能力的个体差异又是客观存在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精心设计学过程,授课时尽可能顾及到各个层面,运用导学案教学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导学案中难易不同的导学问题兼顾了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不同需要,使课堂在正视差异的基础上面向了全体学生。同时,通过课前的充分预习,学生对将学内容做到了胸有成竹,就有了课堂上积极展示自我的浓厚兴趣,从而极大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通过科学有效的课堂激励机制,激发不同能力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
建立积极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形成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评价机制,及时了解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并以此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让学生在积极的课堂表现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成功果实,发现学习的奥妙和乐趣。按照新型评价机制,每月每位学生0分起步,获得奖励加分,反之扣分。而且,积分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将月总积分作为各种评先、评优、选拔团员和德育考核的主要依据。
3、注重良好课堂氛围的创设,调动不同个性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
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师生、生生情感交流的必要条件,也是克服学生心理障碍的重要的对策,它能将学生的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使学生轻松、自觉、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从而积极发言。这就要求科任教师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课堂上多用鼓励表扬的方式关注每一个学生,把期待、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把尊重、平等的语言送给每一位学生,从而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②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还需要班级管理者在班级管理中下功夫。在班级管理中,要提倡学生的民主参与,让学生在班级事务中以主人公的精神发挥积极的作用。在班级生活中,教师要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到集体活动的决策之中,而避免自己独断班级事务或只是让少数几个学生代理班级活动,应尽力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度。
4、尝试新的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
课堂是学生发展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理想的课堂教學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实现分层参与、整体提高,从而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笔者认为,“321”课堂教学模式(三个环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巩固;两种方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个目的:让学生乐学、会学、学会),就是一种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教学模式。在此模式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课堂教学流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学习。学生在民主轻松的环境中学会了参与,在积极活跃的参与中学会了学习,从积极的课堂参与中体验着成功的喜悦,分享着合作的成功,发现着学习的奥妙和乐趣。
促进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学习的基本教学流程
总之,学生积极自主参与课堂学习的实效性依赖于学生学习内动力的提升,充分的课前预习、有效的课堂激励、愉快的课堂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科学的教学模式,都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通过多种途径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搭建发展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实现学生分层参与与整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