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关注孩子阅读的父母们而言,最初的也是最费心思的问题或许是:怎样为孩子选书?这个问题如果换一个角度,也可以这样看:童年的孩子能够读到哪些书,是由谁以及如何决定的?大人们常常允诺要给孩子自由,那么在阅读这件事情上,孩子们有多自由?在选书这件事上,我们不妨有更多、更深入的观察与思考。
可见的滤网
上个月,国内知名童书出版机构蒲蒲兰绘本馆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乌龙”。4月14日,河南洛阳一家媒体的官方微博称,当地某幼儿园发给孩子的一本书中,出现多处关于“妈妈的奶”的文字和图画,“大人读起来都会脸红”,并由此指责这本儿童读物尺度太大,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事件迅速引发热议,并受到包括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在内的多方关注。有网友愤怒地质疑:这样的幼儿“毒物”,是从哪里来的?这本小小的书,正是蒲蒲兰2008年自日本引进出版的图画书《我为什么讨厌吃奶》。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讨论,大家很快发现,这其实是一部非常可爱的图画书,讲的是哥哥在妈妈生了小弟弟之后渴求母爱的微妙心理,完全没有性的意味。最终,事件在对一些成人戴有色眼镜、不懂童书的批评中趋于平息。作为“问题童书”的生产者,蒲蒲兰总算是有惊无险地度过了一场舆论的危机。
对当前热火朝天的童书市场而言,这不过是一次小小的风波。一本以三岁左右的幼儿为主要目标读者、品质相当不错的小书,因为内容涉及身体器官而被一部分成年人误读,紧接着视角被修正,误解被澄清,家长们终于可以放心地将这本书送到孩子的面前。整个事件显示出社会大众在儿童阅读观念上的进步,让人感到欣慰。但换一种情形,如果被置于舆论放大镜下的是一本确实有问题的书,可能的后果或将会完全不同:图书会下架,出版者会被追责,甚至会触发出版、教育主管部门大规模的整顿行动。
或许我们没有读过这本书,但从这个小事件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童书到达孩子们的手中之前,早已经接受了层层的过滤。这些滤网的设置者,包括童书的编辑、出版审查机关、销售商、购买书籍的教育机构,还有每个孩子的父母。如同关心奶粉和零食的安全程度,他们会努力确保提供给孩子的每一本书都是无毒无害的。
父母审查官
但是对于关注家庭阅读的普通父母而言,问题才刚刚开始。我们对童书的要求,除了安全无害,还有希望它富于营养、有益健康。更进一步,我们可能还希望它适合自己的孩子,或者孩子会喜欢。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不是所有无害的书都是有益的或者合适的。于是,第二次过滤和择取势在必行。那么,父母们会依据什么标准做出自己的选择?不难想见,许多因素会影响父母为孩子选书时的判断。比如父母自身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他们会从个人的阅读趣味出发,来考量哪些书有趣、哪些书无聊;自身的知识面与视野,决定了他们会更多地关注自己熟悉的领域,而常常失去接触陌生读物的机会;对童书的特点的了解程度,会直接形成他们对童书品质的鉴赏能力。父母对童书的关注程度,是另一个重要因素。在儿童读物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多,获取的童书出版信息的渠道就越多,发现好书的机会就越大。
而最重要的影响,则来自于父母对孩子的理解。大家都在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那么,对于自己的孩子,什么书才是适合的?什么书他们可以读?什么书坚决不能读?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情特点、长处与不足,他们各自需要读些什么?在这些问号之下,父母们精心地挑选着每一本书。一方面,他们期盼着孩子能读到更多的好书,得到更多的收获;另一方面,那些被认为“不合适”的书,被他们义不容辞地挡在家门之外。如果说挑选和购买是一种审查,那么父母或许是儿童读物最严厉的审查官。父母的习惯、能力、态度和观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书架上能够摆些什么书。而最严厉的审查者是那些对阅读漠不关心的父母,因为他们从不为孩子买书,书架上除了课本一无所有。
无形的审查
除了家中的父母,学校的老师也是积极的审查者。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教育者的责任所在,其中当然会包括禁止孩子们在学校阅读“有害”的读物。一般情况下,如果孩子在学校阅读的书籍被老师们视为对学习无益或无效,也会被劝阻。许多学校禁止漫画书,便是最直观的见证。一所学校的管理者对阅读的理解和重视程度,不仅能够反映在图书室藏书的数量上,也会决定学生书包里课外读物的丰富程度。
从家庭到学校,对孩子阅读的审查从未缺席。既然如此,提供给孩子们的童书中理应不会缺少优秀的经典读物。但让人迷惑不解的是,为什么好书那么多,孩子们读不到?为什么质地平庸的流行读物反而能够胜利地占领孩子们的书包?如果一路向上追溯便会发现,最大规模的审查并不是让孩子不读什么书,而是有什么书可以给孩子读。对生产者而言,童书是一种消费品,生产童书最重要的目的是利润,而不是为哪一个孩子的成长负责。从作者、出版商到销售商,他们更关心一本书能否畅销,这是无可厚非的事实。一本童书写得再好,如果缺乏畅销的潜质,便可能永远无法与小读者见面;那些不具备畅销潜力的普通童书,出版商不愿印,销售商不愿意卖,能够见到的必将越来越少;而那些直奔商业而去的畅销书,经过精心的营销宣传,长久地吸引着读者的注意力,为书商带来了丰厚的回报。长此以往,童书市场上最容易获得的,便只剩下为数不多的畅销读物。让孩子们自由选择的前提,是有丰富多样的童书可供选择。而一个消费时代的市场,会用无形的审查,让这种多样性逐渐消失。
自由的限度
父母也好,学校也罢,我们在为孩子选书时所做的一切判断,建立在我们的儿童观念之上:儿童是什么?儿童能做什么?儿童需要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讲,童书实际上的审查者,是社会对儿童的观念。一个社会的儿童观,会决定这个社会的儿童能阅读什么。经济上独立的不可能性,已决定了儿童在与成人世界关系上的弱势地位。层层过滤和审查之下,对于有什么书可读和读什么书,儿童显然只有很少的选择余地。成年人的态度似乎永远是:你可以自由选择,但只能在我们所认可的安全、有限的范围之内。
我们已经看到,从童书作家写下第一个字,到一本书抵达孩子的手中,有一段多么漫长的路程要走。作为父母和老师,为孩子“选书”固然是出于善意,而且作为一种保护和协助也必不可少,但我们是否已经意识到自己作为成年人的局限?我们费心尽力所做的选择,有多少是出于成人自己的目的?有限的选择,也是对无限可能的终结。成人所谓的“选择”,会不会恰恰是一种剥夺?
在为孩子的童年之书作出选择,也意味着我们在用自己的或别人的观念塑造他们。我们的孩子首先是他自己,是值得尊重和敬畏的生命。一个“有协助能力的成人”,最重要的任务是为孩子提供选择的机会,而不是帮他们做出选择。我们与其在“应该读”和“不能读”上纠结,不如多做些自我完善的努力,让自己少一些狭隘与偏见。
可见的滤网
上个月,国内知名童书出版机构蒲蒲兰绘本馆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乌龙”。4月14日,河南洛阳一家媒体的官方微博称,当地某幼儿园发给孩子的一本书中,出现多处关于“妈妈的奶”的文字和图画,“大人读起来都会脸红”,并由此指责这本儿童读物尺度太大,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事件迅速引发热议,并受到包括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在内的多方关注。有网友愤怒地质疑:这样的幼儿“毒物”,是从哪里来的?这本小小的书,正是蒲蒲兰2008年自日本引进出版的图画书《我为什么讨厌吃奶》。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讨论,大家很快发现,这其实是一部非常可爱的图画书,讲的是哥哥在妈妈生了小弟弟之后渴求母爱的微妙心理,完全没有性的意味。最终,事件在对一些成人戴有色眼镜、不懂童书的批评中趋于平息。作为“问题童书”的生产者,蒲蒲兰总算是有惊无险地度过了一场舆论的危机。
对当前热火朝天的童书市场而言,这不过是一次小小的风波。一本以三岁左右的幼儿为主要目标读者、品质相当不错的小书,因为内容涉及身体器官而被一部分成年人误读,紧接着视角被修正,误解被澄清,家长们终于可以放心地将这本书送到孩子的面前。整个事件显示出社会大众在儿童阅读观念上的进步,让人感到欣慰。但换一种情形,如果被置于舆论放大镜下的是一本确实有问题的书,可能的后果或将会完全不同:图书会下架,出版者会被追责,甚至会触发出版、教育主管部门大规模的整顿行动。
或许我们没有读过这本书,但从这个小事件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童书到达孩子们的手中之前,早已经接受了层层的过滤。这些滤网的设置者,包括童书的编辑、出版审查机关、销售商、购买书籍的教育机构,还有每个孩子的父母。如同关心奶粉和零食的安全程度,他们会努力确保提供给孩子的每一本书都是无毒无害的。
父母审查官
但是对于关注家庭阅读的普通父母而言,问题才刚刚开始。我们对童书的要求,除了安全无害,还有希望它富于营养、有益健康。更进一步,我们可能还希望它适合自己的孩子,或者孩子会喜欢。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不是所有无害的书都是有益的或者合适的。于是,第二次过滤和择取势在必行。那么,父母们会依据什么标准做出自己的选择?不难想见,许多因素会影响父母为孩子选书时的判断。比如父母自身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他们会从个人的阅读趣味出发,来考量哪些书有趣、哪些书无聊;自身的知识面与视野,决定了他们会更多地关注自己熟悉的领域,而常常失去接触陌生读物的机会;对童书的特点的了解程度,会直接形成他们对童书品质的鉴赏能力。父母对童书的关注程度,是另一个重要因素。在儿童读物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多,获取的童书出版信息的渠道就越多,发现好书的机会就越大。
而最重要的影响,则来自于父母对孩子的理解。大家都在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那么,对于自己的孩子,什么书才是适合的?什么书他们可以读?什么书坚决不能读?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情特点、长处与不足,他们各自需要读些什么?在这些问号之下,父母们精心地挑选着每一本书。一方面,他们期盼着孩子能读到更多的好书,得到更多的收获;另一方面,那些被认为“不合适”的书,被他们义不容辞地挡在家门之外。如果说挑选和购买是一种审查,那么父母或许是儿童读物最严厉的审查官。父母的习惯、能力、态度和观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书架上能够摆些什么书。而最严厉的审查者是那些对阅读漠不关心的父母,因为他们从不为孩子买书,书架上除了课本一无所有。
无形的审查
除了家中的父母,学校的老师也是积极的审查者。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教育者的责任所在,其中当然会包括禁止孩子们在学校阅读“有害”的读物。一般情况下,如果孩子在学校阅读的书籍被老师们视为对学习无益或无效,也会被劝阻。许多学校禁止漫画书,便是最直观的见证。一所学校的管理者对阅读的理解和重视程度,不仅能够反映在图书室藏书的数量上,也会决定学生书包里课外读物的丰富程度。
从家庭到学校,对孩子阅读的审查从未缺席。既然如此,提供给孩子们的童书中理应不会缺少优秀的经典读物。但让人迷惑不解的是,为什么好书那么多,孩子们读不到?为什么质地平庸的流行读物反而能够胜利地占领孩子们的书包?如果一路向上追溯便会发现,最大规模的审查并不是让孩子不读什么书,而是有什么书可以给孩子读。对生产者而言,童书是一种消费品,生产童书最重要的目的是利润,而不是为哪一个孩子的成长负责。从作者、出版商到销售商,他们更关心一本书能否畅销,这是无可厚非的事实。一本童书写得再好,如果缺乏畅销的潜质,便可能永远无法与小读者见面;那些不具备畅销潜力的普通童书,出版商不愿印,销售商不愿意卖,能够见到的必将越来越少;而那些直奔商业而去的畅销书,经过精心的营销宣传,长久地吸引着读者的注意力,为书商带来了丰厚的回报。长此以往,童书市场上最容易获得的,便只剩下为数不多的畅销读物。让孩子们自由选择的前提,是有丰富多样的童书可供选择。而一个消费时代的市场,会用无形的审查,让这种多样性逐渐消失。
自由的限度
父母也好,学校也罢,我们在为孩子选书时所做的一切判断,建立在我们的儿童观念之上:儿童是什么?儿童能做什么?儿童需要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讲,童书实际上的审查者,是社会对儿童的观念。一个社会的儿童观,会决定这个社会的儿童能阅读什么。经济上独立的不可能性,已决定了儿童在与成人世界关系上的弱势地位。层层过滤和审查之下,对于有什么书可读和读什么书,儿童显然只有很少的选择余地。成年人的态度似乎永远是:你可以自由选择,但只能在我们所认可的安全、有限的范围之内。
我们已经看到,从童书作家写下第一个字,到一本书抵达孩子的手中,有一段多么漫长的路程要走。作为父母和老师,为孩子“选书”固然是出于善意,而且作为一种保护和协助也必不可少,但我们是否已经意识到自己作为成年人的局限?我们费心尽力所做的选择,有多少是出于成人自己的目的?有限的选择,也是对无限可能的终结。成人所谓的“选择”,会不会恰恰是一种剥夺?
在为孩子的童年之书作出选择,也意味着我们在用自己的或别人的观念塑造他们。我们的孩子首先是他自己,是值得尊重和敬畏的生命。一个“有协助能力的成人”,最重要的任务是为孩子提供选择的机会,而不是帮他们做出选择。我们与其在“应该读”和“不能读”上纠结,不如多做些自我完善的努力,让自己少一些狭隘与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