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主持完“促进负责任的主权借贷”厦门会议后,贸发会议债务与发展资金部主任李月芬回到日内瓦,并接受了《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的电话和书面采访,就联合国关于制订主权借贷规则以及中国方面参与度等事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财经国家周刊》:此次联合国贸发会议的主题可谓重大,但中国未派出高级官员与会,也未就此在会议上发表意见。
李月芬:整体看来,中国是愿意参与联合国的此类活动的。不过由于中国刚开始参与,首先需要学习与了解,先了解大家是如何想的、如何去做,然后再发出自己的声音。
实际上,参会而不发言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希望所有人都了解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时才会发言。其他联合国的成员国参加会议时,列席而不发言是经常的现象。
《财经国家周刊》:如何评价联合国主权借贷议题与中国的关联度?
李月芬:这对中国十分重要,中国也正积极参与其中。有规则比没规则好。大家根据规则去操作,可以避免债务危机的出现和负面的影响,可以使主权借贷更有利于经济发展。从这个方面看,对中国是有利的。
希望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发展中国家,能在讨论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原则》(即“促进负责任的主权借贷”指导原则文件)向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继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财经国家周刊》:你曾表示“对于某些特定因素的看法仍然存在分歧”。
李月芬:分歧主要在于是否应该尽快把《原则》形成法律,是形成“soft law”(软法)还是“hard law”(硬法)?“soft law”指由成员自愿遵守,而“hard law”则是必须遵守的。
一些非政府组织希望把《原则》形成“hard law”。不过,债权国对此有不同意见。它们很担心这会造成一些国家在没有显现有偿付问题时拒绝偿付,因此,它们不希望《原则》立即形成硬性的法律。
联合国贸发会秘书处也认为,《原则》在短期内形成法律性、有约束力的、大家都必须接受的法律条文还不具备条件,还需要一个渐进的、让大家理解、最终支持的过程。
我们坚信,《原则》有被所有国家逐渐接受的可能性,但目前时机还不成熟。现在刚开始讨论《原则》看草案,不太可能马上变成法律。《原则》是目前囊括各类债务和各类国家最全面、最具普遍性的动议,但它还需要一个各方讨论的过程,逐渐达成共识。到2010年底,我们能够对《原则》重新修改,但是达成一个真正的国际性的共识,时间还远远不够。
《财经国家周刊》:厦门会议在哪些方面达成了共识?
李月芬:厦门会议意在启动国际对话,就达成一揽子协议展开讨论。会议提交的《原则》讨论稿旨在就推进共识进行对话。本次会议无意获取对《原则》讨论稿的背书,而是就达成国际公认的原则的过程进行背书。一整天的讨论涵盖各种观点,但是,所有的与会者均支持设计促进负责任的主权借贷指导原则这一倡议。
《财经国家周刊》:贸发会议未来还有什么进一步的讨论和日程安排?
李月芬:我们从相关专家和观察员那里获得了丰富的反馈意见。在厦门会议上,我们也获得了一些高级政府官员的意见。贸发会议秘书处会与专家们商讨,完善《原则》文本。另一场专家组会议很快就将举行。《原则》是否会成为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则取决于各国政府的意愿。
《财经国家周刊》:如果这些讨论的原则成为正式文件,未来会在哪些方面面临挑战?
李月芬:国际社会已经感觉到,为了让主权借贷促进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富裕,减轻债务危机、减小抵御外部冲擊的脆弱性,就有必要制订一些原则和准则,指导主权借贷,它们是政府从事宏观经济管理的强大工具。然而,目前在某些方面,各方的观点还有分歧。我们将以透明的、包容的方式与相关各方积极接触,努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达成国际共识。
《财经国家周刊》:此次联合国贸发会议的主题可谓重大,但中国未派出高级官员与会,也未就此在会议上发表意见。
李月芬:整体看来,中国是愿意参与联合国的此类活动的。不过由于中国刚开始参与,首先需要学习与了解,先了解大家是如何想的、如何去做,然后再发出自己的声音。
实际上,参会而不发言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希望所有人都了解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时才会发言。其他联合国的成员国参加会议时,列席而不发言是经常的现象。
《财经国家周刊》:如何评价联合国主权借贷议题与中国的关联度?
李月芬:这对中国十分重要,中国也正积极参与其中。有规则比没规则好。大家根据规则去操作,可以避免债务危机的出现和负面的影响,可以使主权借贷更有利于经济发展。从这个方面看,对中国是有利的。
希望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发展中国家,能在讨论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原则》(即“促进负责任的主权借贷”指导原则文件)向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继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财经国家周刊》:你曾表示“对于某些特定因素的看法仍然存在分歧”。
李月芬:分歧主要在于是否应该尽快把《原则》形成法律,是形成“soft law”(软法)还是“hard law”(硬法)?“soft law”指由成员自愿遵守,而“hard law”则是必须遵守的。
一些非政府组织希望把《原则》形成“hard law”。不过,债权国对此有不同意见。它们很担心这会造成一些国家在没有显现有偿付问题时拒绝偿付,因此,它们不希望《原则》立即形成硬性的法律。
联合国贸发会秘书处也认为,《原则》在短期内形成法律性、有约束力的、大家都必须接受的法律条文还不具备条件,还需要一个渐进的、让大家理解、最终支持的过程。
我们坚信,《原则》有被所有国家逐渐接受的可能性,但目前时机还不成熟。现在刚开始讨论《原则》看草案,不太可能马上变成法律。《原则》是目前囊括各类债务和各类国家最全面、最具普遍性的动议,但它还需要一个各方讨论的过程,逐渐达成共识。到2010年底,我们能够对《原则》重新修改,但是达成一个真正的国际性的共识,时间还远远不够。
《财经国家周刊》:厦门会议在哪些方面达成了共识?
李月芬:厦门会议意在启动国际对话,就达成一揽子协议展开讨论。会议提交的《原则》讨论稿旨在就推进共识进行对话。本次会议无意获取对《原则》讨论稿的背书,而是就达成国际公认的原则的过程进行背书。一整天的讨论涵盖各种观点,但是,所有的与会者均支持设计促进负责任的主权借贷指导原则这一倡议。
《财经国家周刊》:贸发会议未来还有什么进一步的讨论和日程安排?
李月芬:我们从相关专家和观察员那里获得了丰富的反馈意见。在厦门会议上,我们也获得了一些高级政府官员的意见。贸发会议秘书处会与专家们商讨,完善《原则》文本。另一场专家组会议很快就将举行。《原则》是否会成为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则取决于各国政府的意愿。
《财经国家周刊》:如果这些讨论的原则成为正式文件,未来会在哪些方面面临挑战?
李月芬:国际社会已经感觉到,为了让主权借贷促进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富裕,减轻债务危机、减小抵御外部冲擊的脆弱性,就有必要制订一些原则和准则,指导主权借贷,它们是政府从事宏观经济管理的强大工具。然而,目前在某些方面,各方的观点还有分歧。我们将以透明的、包容的方式与相关各方积极接触,努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达成国际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