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思源

来源 :考试·高考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yun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诗经之位,鼻祖,开天地;诗经之语,婉约、精致;诗经之味,说不尽、道不明;诗经之美,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赏析诗经,不从流、不生硬。以而今现在之观,品远古先人之态。盼兮、乐兮、赞兮!
  
  桑实 整理
  《诗经》里的故事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何以会列为《诗》三百之首,孔子说:要像好色那样去好德。
  爱情是诗歌永远不朽的题材,《诗经》三百篇,《关雎》的立意最浪漫,可算情诗中的极品,也是中国情诗的鼻祖。孔子一生追求政治的理想化,在编撰诗经的时候却把爱情放在了首位。这也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大志向要有,小情怀也不能少。诗中“窈窕”,指文静、思无邪的女子。窈窕淑女讲究的是女子内在的德行和修为。“逑”指匹配,君子是有德行的人,唯有君子和窈窕淑女,才是匹配的一对。这反映了上层群体的择偶标准。不局限与表面外在,而是重视内在品质,并将婚姻与国家社稷联系起来。
  
  《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葛覃》——中国女性“真善美”源远流长
  从写景入手说明女子的身份,即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是一个采麻织布的女工,技术熟练,工作出色。女子完成工作后向管她的领导请假。这里同事、上下级关系单纯、和谐。没有勾心斗角,故意刁难。女子交代同事,不要弄脏我私人的东西,不要帮我洗衣服,我只是回去看望父母,他们若生活得很好,我就马上回来。可见这女子若不提醒同事,同事可能会帮她把衣服洗了,团结互助、友爱温馨的关系就体现出来了。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卷耳》——留守少妇之情怀
  少妇思念丈夫,讲述生活窘态。从“采采卷耳”入诗,只字未提饥饿与贫困,看到的却是以采野菜维持生活的少妇。“不盈顷筐”解释为没有装满浅浅的箩筐,是因为没有力气还是没有心思?接下来叹息所思念的人,即她那远行的丈夫,读到此已心有戚戚焉。之后将思念层层递进:出门遥望丈夫的归路。“马、金罍、兕觥、仆”这些交通工具和器皿说明这不是一个普通家庭,然而因为男主人长久未归,生活已过不下去。马无力上山岗、仆人病倒,无奈下的一声叹息。
  
  《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樛木》——为长者祝寿
  樛木是生长于南方的一种常绿阔叶树木,多年生长,木质坚硬,老而枝干下垂,比喻身体健康的长寿老者。诗篇只有六字之别,意思层层叠进。累、荒、萦对绥、将、成。累意为多,绥意为相安,葛喻子孙家人,子孙家人众多而能相安。如果说“累”讲的是厚度,那么“荒”则是宽度了,表示累累的葛藤长向远方,布满了樛木的各个角落。“将”者,将要,即将。子孙家人开枝散叶,各个方向都有,老人的家族即将繁荣昌盛。“萦”表示来回交织,众多家人友爱和谐,各地各种岗位都有——只有君子才能享受到这种福禄。正如《周易》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汉广》——多情的中国男人
  《汉广》是中国男人表述相思的经典篇章。借奔流不息的江流来寄托相思,在中国文学的表述方式中一直沿用不休,历代经典爱情诗词无不如此。《汉广》之篇是男子爱情相思诗词的鼻祖,用词经典,一秉《诗经》“思无邪”的文风,后来同类诗词虽然也有过人之处,但若论文采胜之者有之,论述事明白而深刻者则及之者鲜矣,像《汉广》一样做到“文质彬彬”者就更少了。
  (住:《樛木》、《汉广》出自刘长沙《诗经新解》)
  
  《诗经》中的意象
  一、《诗经》之“昆虫鱼鸟”
  多子及丰收的美好愿望
  先民将对人丁兴旺和期望丰收的愿望投射到某些繁衍能力强的动物身上。“牧人乃梦,众维鱼矣,旐维旟矣。大人占之:众维鱼矣,实维丰年;旐维旟矣,室家溱溱。” (《无羊》)——鱼鸟自上古时代起就成为先民重要且稳定的食物来源,是生殖崇拜的重要对象。鱼又与“余”谐音,至今都是生活富足、年年有余的象征。
  君子与小人意识
  将人区分为君子和小人,最早大概是《诗经》。“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鹤鸣》)——鹤,超尘脱俗,象征在野的贤人君子。后世有闲云野鹤之语,常比喻有才华的君子或隐士。“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麟之趾》)——麟不践踏生物,有角不触人,就像君子的仁厚与温和。
  雎鸠、鸳鸯:对幸福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关关雎鸠”(《关雎》)——雎鸠,是一种水鸟,后人称为鱼鹰。雌雄雎鸠若找到理想伴侣结婚,就不再和其他雎鸠来往了,即“生有定偶而不相乱”。雎鸠还“偶常并游而不相狎”,“狎”就是夫妻之间不乱开玩笑,相敬如宾。
  “鸳鸯于飞”(《鸳鸯》)——鸳鸯,大约从上古时代起就成为美满爱情婚姻的象征,至今仍是“只羡鸳鸯不羡仙”的忠贞爱情的象征。这是人们看见鸳鸯的亲昵举动,通过联想产生的美好愿望。事实上,鸳鸯在生活中并非总是成对生活,配偶也不是终生不变,在鸳鸯的群体中,雌鸟往往多于雄鸟。
  二、《诗经》之“草木丛生”
  草
  草的茂盛象征热烈、甜蜜的爱情——“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
  草的衰飒渲染乱世景象——“如彼岁旱,草不溃茂。”(《召旻》)
  草意指忧愁烦恼——“无草不死,无木不萎。”(《谷风》)
  草和思乡怀人——“终朝采绿,不盈一匊。”(《采绿》)——思乡怀人是《诗经》的突出主题,草在此被屡屡用到。
  
  木
  “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实用
  树木,自生于天地之间,不耗费人们过多的精力与体力,就能给人丰厚的回报,受到先民的青睐。桑树,是《诗经》中出现篇幅最多的树木。但先民并没有一味索取,周文王临终前嘱咐武王要加强山林川泽的管理,保护生物,他说:“山林非时不升斧斤,以成草木之长。”
  “树之榛栗,椅桐梓漆”——崇拜
  赵沛霖在《兴的起源》中指出“古代祭社之处必植树”。在原始宗教的支配下,树木逐渐被神化。在普通的家庭,人们也习惯在庭院或门前屋后栽种各种树木,希望得到树神的庇护,桑树和梓树是古人宅旁最常见的树种。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爱情
  很多婚恋习俗与树木有关。最为典型的是以束薪、束刍、束楚等象征婚姻。《召南•野有死麕》中的青年猎人就砍些树枝当礼物,向心爱的姑娘求婚。而赠物定情也是当时婚姻仪式的基本环节之一。
  “无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比德
  先民根据树木的不同特征去比附人的各种品德。最具代表性的是松树和柏树,或象征气节,或比喻坚贞,或隐喻繁荣。《诗经》中有很多篇幅从树木之间联想到君臣关系,这也是后来屈原《离骚》中“香草美人”比兴手法的源头。如《南山有台》中“南山有桑,北山有杨。乐只君子,邦家之光。”就是用山有草木覆盖以成其高大,比喻人君有贤臣以自尊显。
  
  三、《诗经》之“流水舟船”
  求偶不得的苦闷:为了寻觅恋人,宁愿“深则厉、浅则揭”,水深了就腰系葫芦走,水浅了就挑着葫芦走。但仍不见恋人踪影,因此“招招舟子,人涉昂否。”别人渡河,我偏留下,艄公想招,我不能渡,等待之苦,用情之深。(《邙风•匏有苦叶》)
  思归的苦痛:《卫风•竹竿》写卫女远嫁,终日思乡,“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但关山阻隔,淇水在前,“远莫致之”。“淇水滺滺,桧楫松舟”,只好“驾言出游,以写我忧”,乘舟出游,以泄忧愤。
  伤逝的苦叹:《邙风•二子乘舟》表意与众不同,卫宣公二子兄弟情深,皆被人杀害,国人伤之,而做此诗。“二子乘舟,泛泛其逝”,两人同坐小船,飘飘荡荡,驶向远方,载去的是时光,留下的是时人乃至后人无尽的感伤与思念。
  君臣遇合的颂赞:在中国历史上,君臣遇合是君臣政治运作模式的一个完美范型。而这一范型的产生依赖于他们共同 “报国家、安黎庶”的政治抱负和君臣同心一体的和谐关系。《诗经》中以君臣、亲朋欢聚宴享为主要内容的燕飨诗更多地反映了上层社会的欢乐、和谐,其中的舟船描写更是象征着君臣遇合之融洽。
  《诗经》的“佳”长“礼”短
  鬼神观念
  但凡描写祭祀的诗,就必定会和某一类鬼神相联系。《国风》中虽没有提及“神”或“天”的篇章,却有描写准备祭祀的诗篇,如《采蘩》、《采蘋》、《七月》中的“献羔祭韭”,这些诗篇已透露出先民心中是有鬼神观念存在的。
  农业文明
  中华民族是个农业民族,几千年来以农立国的情形,一直未变。《诗经》中的基本文化心态,可以归纳为对天的崇拜,对地的依赖。尽管《诗经》中难以找到一首纯粹讴歌土地、描述农作物的乐章,但我们从全部诗歌中,处处感受到古朴而原始的泥土之情。
  《牡丹亭》里看《诗经》
  杜丽娘的人生第一课便是《关雎》。不料情歌引起她的春思,于是她叹道:“圣人之情,尽现于此。古今同怀,其不然哉?”圣人不也是在说情吗?古今情怀不都是一样的吗?
   陈最良教杜丽娘学《诗》,将《诗经》里的“闺门风雅”,全说成有关 “后妃贤达”之事,解读迂腐,眼界狭小,解读《关雎》更是离谱,连杜丽娘身边的丫鬟都听不下去,插起嘴来。于是杜丽娘便将自己对《关雎》的理解告诉了陈最良。
  季羡林的《寸草心》
  季羡林老先生在望九之年写下了《寸草心》,文中提到了他生命非常重要的4位女性——大奶奶、母亲、婶母和他的妻子。
  所谓寸草,很多人以为就是小草,但事实上在《诗经》中,寸草是实有所指的——萱草、萱草花,也是中国人的母亲之花。远在《诗经、卫风、伯兮》里载:“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草就是萱草,古人又叫它忘忧草,背,北,指母亲住的北房。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到那里弄到一支萱草,种在母亲堂前,让母亲乐而忘忧呢?母亲住的屋子又叫萱堂,以萱草代替母爱,如孟郊的游子诗:“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
  《诗经》里好男子的形象标准
  《唐风•小戎》“言念君子 温其如玉”
  《卫风•淇奥》“有匪君子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 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 中不可谖兮”
  《齐风 卢令》“卢令令 其人美且仁 卢重环 其人美且鬈 卢重脢 其人美且揌“
  影视、音乐里的《诗经》
  影视、音乐里运用《诗经》语言或词语填词作曲的不乏少数,如邓丽君《在水一方》、王菲《幽兰操》、HITA《诗经 蒹葭》、《有狐绥绥》、歌曲《诗经》以及影视戏曲《仙剑奇侠传三》《孔雀东南飞》、电影《孔子》、琼瑶电视剧系列等。
其他文献
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日益悖谬的今天,人类共同的家园在低吟泣血。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决不是一句空言,要靠我们所有人共同努力。携手低碳,共建绿色家园,需要每个人切实从我做起。  低碳生活不能因为自己“小”而不为。有些人认为,生活中大家都在排碳,茫茫人海,我占的份额实在有限,不会有人因为我排碳多一点而对我另眼相看,况且与那些烟囱里冒着滚滚浓烟的工厂相比,我这一点排碳量几乎可以忽略不算。殊不知,“不积小善,何
期刊
【主持人语】  读者朋友,从本期开始,《作文擂台》栏目拟在继续保持原有编辑风格的前提下,新增“编读互动”环节,以期广大师生进行坦诚的切磋交流,共同提升同学们的写作水平,充分展示学校风采和学生才华。希望大家喜欢,期盼您的积极参与!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您对本栏目的设置有什么建议,对选手们习作有何评价,均可在《考试》杂志官方微博留言,地址:http://weibo.c
期刊
编者按:  2012年高考虽已落下帷幕,但余温仍在。考生作文中宿构、默写、套用的情况频现,模板化、程式化与假大空的现象较为普遍。高考作文究竟有哪些“恶习”,听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2012年北京高考语文阅读领导小组副组长漆永祥教授娓娓道来。  今年北京市没有一篇满分作文,千篇一律,大同小异,写得好的作文很少,“高考体”文风盛行,呈现种种弊端:  赌咒发誓体,就是全文充斥“一定”、“必须”这样的句子
期刊
【文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钱钟书先生在《论快乐》中说,“欢娱嫌夜短!”因为人在高兴的时候,活得太快,一到困苦无聊,愈觉得日脚像跛了似的,走得特别慢。又说,“永远快乐”这句话,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快乐的决不会永久;我们说永远快乐,正好像说四方的圆形,静止的动作同样地自相矛盾。  请以“快乐有多久”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
期刊
我对某些词语赋予特殊的含义。拿“度日”来说吧,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时候,我将“度日”看做是“消磨光阴”,而风和日丽的时候,我却不愿意去“度”,这时我是在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    坏日子,要飞快去“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度日”、“消磨时光”的常用语令人想起那些“哲人”的习气。他们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于将它打发、消磨,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
期刊
新年的夜晚。一位老人伫立在窗前。他悲戚地举目遥望苍天,繁星宛若玉色的百合漂浮在澄静的湖面上。老人又低头看看地面,几个比他自己更加无望的生命正走向它们的归宿——坟墓。老人在通往那块地方的路上,也已经消磨掉六十个寒暑了。在那旅途中,他除了有过失望和懊悔之外,再也没有得到任何别的东西。他老态龙钟,头脑空虚,心绪忧郁,一把年纪折磨着老人。   年轻时代的情景浮现在老人眼前,他回想起那庄严的时刻,父亲将他置
期刊
【引子】  高考已是尘埃落定,但对于高考的议论远没有结束。近日一份今年法国高考哲学题目在微博上引起热议,"洋高考"再次刺激着大家的神经。  都说中国高考难,放眼世界一看,原来“洋高考”也不简单——考的不是知识,是思想。究竟有不简单,看看它的作文题就知道了。  【文题】  法国  法国统一中学毕业会考2012年试题  文科试题  1.人们通过劳动获得什么?  2.所有信仰都与理性相悖么?  3.解释
期刊
当我数着壁上报时的自鸣钟,  见明媚的白昼坠入狰狞的夜,  当我凝望着紫罗兰老了春容,  青丝的卷发遍洒着皑皑白雪;  当我看见参天的树枝叶尽脱,  它不久前曾荫蔽喘息的牛羊;  夏天的青翠一束一束地就缚,  带着坚挺的白须被舁上殓床;  于是我不禁为你的朱颜焦虑:  终有天你要加入时光的废堆,  既然美和芳菲都把自己抛弃,  眼看着别人生长自己却枯萎;  没什么抵挡得住时光的毒手,  除了生育,
期刊
【真题在线】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语文课堂上,老师在讲到杜甫的《春望》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时,不无感慨地说:“可惜啊,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家书了,书信这种形式恐怕要消失了。”  学生甲:“没有啊,我上大学的表哥就经常给我写信,我觉得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  学生乙:“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谁还用笔写信啊?”  学生丙:“即使不用写信,也不能说明
期刊
编者按:  伦敦,2012年夏季奥运会举办地,这个夏天街头遍布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此,我们将带您另辟蹊径,跟随罗杰?塔厚尔做一次特别的伦敦文学漫步,沿着名人生活的足迹,游遍英伦的大街小巷,感受异国的人文气息。  罗杰?塔厚尔1988年起为《出版新闻》记者,见过作者逾百,参与伦敦城内文学大事无数。在《漫步文学伦敦》(中文版由三联书店出版)一书中,他聚焦于伦敦城中无数与作家、剧作家及诗人有关联的路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