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课为例,探索利用导学案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有效性,阐述教学实践的步骤和方法、取得的效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关键词】导学案 历史学习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B-0111-02
当前,高中学历史学科的教学面临着教材知识容量大、内容理论性强而史实性减少、课时紧张任务繁重等问题。历史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大大减少,历史课只能以教师讲授为主。而新课改特别强调要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实施引导启发、合作探究等教学方式。为了改变学生被动学习、实践能力差、学习效率低等状况,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有效性,笔者广泛学习研究了各地新课改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导学案教学法,以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一、实践过程
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第三单元第八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为例,导学案教学实践的步骤和方法主要如下:
(一)编写导学案
1.标明学习目标。教师上每一堂课都必须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任务,而这个目标任务又是为学生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服务的,因此我们要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去自主学习,最终达到教学目的。这就要求导学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告知学生要“学什么”。在这一课中,我们就把学习目标定为:
【学习目标】
(1)掌握美国独立之初所面临的形势,理解美国联邦制建立和1787年宪法诞生的背景。
(2)掌握和理解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
(3)客观评价1787年宪法;分析比较美国与英国的民主政体有何异同。
(4)重点和难点突破。重点:美国联邦制建立和1787年宪法诞生的背景;1787年宪法。难点:对美国联邦共和制和三权分立体制的理解。
2.设计问题探究,引导学生思考。古人云“学成于思”,我们要把学生的思维带动起来,就必须把教学核心内容问题化,把教学过程变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导学案本身就是一份引导探索型的学生学习提纲,如何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切合学生能力水平的问题,是导学案成败的关键。我们在这一节课中设计学习提纲和递进式的问题探究,引导学生通过预习明确主干知识,在此基础上解决重点问题,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使知识得到升华。本课的导学提纲大致如下:
【知识梳理】
请你根据学案的提示预习课本,列出本知识纲要:
(1)联邦政府建立的背景(政治、经济、思想理论)。
(2)1787年宪法的颁布(内容、评价)。
(3)第一届联邦政府的建立。
(4)美国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形成、确立、主要党派、实质、影响)。
【问题探究】
请你阅读学案提供的有关材料并结合教材思考下列问题:
(1)独立后初期的美国面临怎样的困境?美国建立联邦体制的目的是什么?
(2)1787年宪法的三权分立与权力制衡原则源于哪位思想家的理论?他有哪些主要理论?美国在具体实践中怎样实现这位思想家的理论?
(3)对美国三权分立的制度设计做一个客观的评价。
(4)根据所学分析比较美国与英国的民主政体有何异同。
3.设计针对性训练。学以致用,学练结合,是检验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最有效的方式。依据导学案所设定的学习目标,通过设计一定量的针对性练习,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在学习中可能存在的疑点、热点进行思维分析,并让学生在预习之后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有助于教师对于学生预习情况的掌握,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还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对新的知识点加以总结概括和思考,加深学生对新课的理解。
(二)导学案的运用
1.利用导学案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导学案编写完成后,一般提前几天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根据导学案的要求阅读分析教材,思考和解决导学案中提出的问题。导学案包含了导与学的功能,即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序地自主预习。在具体实践中我们指导学生的做法是:
(1)先浏览一遍导学案,然后带着导学案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去阅读教材,在读书过程中要找出知识点,在书本上标注出来,在导学案上独立完成知识体系的梳理。
(2)在阅读过程中边阅读边思考,找出并记录疑难点,留到课堂上去解决。在初步感知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尝试分析和解决导学案所给出的问题探究和针对性练习,既要动眼,又要动脑和动手,为课堂解惑和交流互动做好充分准备。
(3)上课前教师对导学案进行抽查,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并收集学生的疑问,在上课中通过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补充,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利用导学案组织课堂教学。学生通过导学案完成了自学,并不是说教学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了,这只做好了教学的准备,是教学的开始,这时的课堂教学应该更有针对性,教学不能停留于知识的重复讲解,否则将使课堂教学成为无效课堂,也会使学生感到课堂学习的枯燥无味。为此我们强调以下几点:
(1)教师讲课要“精讲”。在教学中教师讲课的着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梳理主干知识体系、突破重点难点、阐释重要概念以及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问方面。内容和语言都要求精练简洁,讲究时间效率。如这节课我们就把讲课的重点放在美国共和政体建立的背景、特点,1787年宪法的内容、特点、评价,美国两党制的形成与发展等几个方面。
(2)教师要舍得放手给学生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很大程度上不是老师给予的,而是学生通过自主努力逐渐积累起来的。导学案把教学内容转化成一系列的问题,其作用就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和交流平台,让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还要及时点拨迷津,并指引学生如何思考总结,找出规律,这样学生的素质能力就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3)加强课后的复查总结。上课结束,我们会将学生的学案收上来进行检查,主要检查学案的填写情况、练习情况,包括学生提出的疑问。主要目的是查找导学案和课堂还没有完善的地方,以后加以解决。
二、实践的效果
采用导学案教学法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学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也有大幅度提高。主要体现在:
(一)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传统的学习习惯中,学生通常处在被动学习状态,要学些什么、如何分析思考、要达到什么目标等都没有明确方向,学生被动地等待老师的灌输,大量的时间浪费在盲目的学习过程中。导学案的引导,相当于给学生一个明确的任务驱动,学生很容易明确自己在一个教学循环过程中要学些什么,能学会什么,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自然就充分调动起来了,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学生根据导学案设定的框架和要求阅读教材,逐步理清教材知识要点和重难点,预习中产生的未解问题把它记录下来,待到课堂上解惑和交流。在这样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逐步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持之以恒就养成了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导学案实现了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前移,通过导学案的预习学生有了必要的知识储备和思维准备,课堂学习就成为二次学习。在课堂上教师不再需要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地教学,而是更侧重于点拨解惑,帮助学生解决疑点,可以把大量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学生也不需要花大量时间听老师灌输和做课堂笔记,因为导学案提纲充分明确了课堂的学习任务和课堂知识结构,学生只须在导学案基础上做适当的补充记录,节省下来的时间就可以集中到对问题的深化探究和理解上,集中在合作分享交流互动上,这就使课堂教与学的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三)减轻负担,便于复习
通过导学案的有效导学和助学,在课前预习和课堂习过程中学生所需掌握的大部分知识就能得到消化理解、巩固和提高,并且相关思维训练和练习都能在课堂上完成,课后复习及练习所需要的精力和时间大为减少,学生的学习就会感觉轻松多了。每一个导学案就是一份详细的学习提纲,同时又是一份课堂学习笔记,只要把它们集中起来装订成册,就是一本很不错的复习资料,学生用起来熟悉度高,更容易提高复习的效果。
三、问题与反思
运用导学案组织教学的确有较好的效果,但是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和提高。
第一,编制导学案对老师来说是一个工作量很大的工作,每一份导学案都需要在授课前几天就要制作好并发到学生手中才有可能起到预期的作用,单个教师全程完成编制导学案是很困难的,因此还是要在备课组的基础上通过教师们的集体备课来解决,通过集体协作和分工、资源共享,提高导学案备课的效率。另外,导学案的印制所要消耗的资源,也需要与学校和学生进行协调。
第二,对导学案的设计有时还过于理想化,不是从“学生能做多少”而是从“想让学生做多少”的角度出发,给学生设置的问题较多或者难度太大,学生难以独立完成,容易适得其反。导学案呈现了完整的知识结构,但也容易形成一个束缚性的框架,如果不能给学生留出足够的自主构建的思考空间,某种程度上就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提高。在具体导学中还是比较按部就班,缺乏灵活性,课堂由于受旧的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讲的还是过多。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以后进一步思考与探索的。
第三,对学困生效果还不明显。如果导学案设计的要求太高,基础较差的学生感觉难以有效地完成学习,就会失去兴趣。因此以后设计的导学案还要考虑分层次,兼顾学困生。
总之,利用导学案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脱节的低效教学,较为明显地提升了课堂效率,尤其是导学案侧重于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给学生自主学习以明确的指导方案,避免学生陷入无序的学习状态,对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深入研究和合理利用导学案教学法,是促进历史教学水平提高的一个有效途径。
(责编 刘 影)
【关键词】导学案 历史学习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B-0111-02
当前,高中学历史学科的教学面临着教材知识容量大、内容理论性强而史实性减少、课时紧张任务繁重等问题。历史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大大减少,历史课只能以教师讲授为主。而新课改特别强调要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实施引导启发、合作探究等教学方式。为了改变学生被动学习、实践能力差、学习效率低等状况,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有效性,笔者广泛学习研究了各地新课改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导学案教学法,以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一、实践过程
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第三单元第八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为例,导学案教学实践的步骤和方法主要如下:
(一)编写导学案
1.标明学习目标。教师上每一堂课都必须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任务,而这个目标任务又是为学生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服务的,因此我们要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去自主学习,最终达到教学目的。这就要求导学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告知学生要“学什么”。在这一课中,我们就把学习目标定为:
【学习目标】
(1)掌握美国独立之初所面临的形势,理解美国联邦制建立和1787年宪法诞生的背景。
(2)掌握和理解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
(3)客观评价1787年宪法;分析比较美国与英国的民主政体有何异同。
(4)重点和难点突破。重点:美国联邦制建立和1787年宪法诞生的背景;1787年宪法。难点:对美国联邦共和制和三权分立体制的理解。
2.设计问题探究,引导学生思考。古人云“学成于思”,我们要把学生的思维带动起来,就必须把教学核心内容问题化,把教学过程变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导学案本身就是一份引导探索型的学生学习提纲,如何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切合学生能力水平的问题,是导学案成败的关键。我们在这一节课中设计学习提纲和递进式的问题探究,引导学生通过预习明确主干知识,在此基础上解决重点问题,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使知识得到升华。本课的导学提纲大致如下:
【知识梳理】
请你根据学案的提示预习课本,列出本知识纲要:
(1)联邦政府建立的背景(政治、经济、思想理论)。
(2)1787年宪法的颁布(内容、评价)。
(3)第一届联邦政府的建立。
(4)美国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形成、确立、主要党派、实质、影响)。
【问题探究】
请你阅读学案提供的有关材料并结合教材思考下列问题:
(1)独立后初期的美国面临怎样的困境?美国建立联邦体制的目的是什么?
(2)1787年宪法的三权分立与权力制衡原则源于哪位思想家的理论?他有哪些主要理论?美国在具体实践中怎样实现这位思想家的理论?
(3)对美国三权分立的制度设计做一个客观的评价。
(4)根据所学分析比较美国与英国的民主政体有何异同。
3.设计针对性训练。学以致用,学练结合,是检验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最有效的方式。依据导学案所设定的学习目标,通过设计一定量的针对性练习,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在学习中可能存在的疑点、热点进行思维分析,并让学生在预习之后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有助于教师对于学生预习情况的掌握,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还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对新的知识点加以总结概括和思考,加深学生对新课的理解。
(二)导学案的运用
1.利用导学案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导学案编写完成后,一般提前几天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根据导学案的要求阅读分析教材,思考和解决导学案中提出的问题。导学案包含了导与学的功能,即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序地自主预习。在具体实践中我们指导学生的做法是:
(1)先浏览一遍导学案,然后带着导学案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去阅读教材,在读书过程中要找出知识点,在书本上标注出来,在导学案上独立完成知识体系的梳理。
(2)在阅读过程中边阅读边思考,找出并记录疑难点,留到课堂上去解决。在初步感知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尝试分析和解决导学案所给出的问题探究和针对性练习,既要动眼,又要动脑和动手,为课堂解惑和交流互动做好充分准备。
(3)上课前教师对导学案进行抽查,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并收集学生的疑问,在上课中通过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补充,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利用导学案组织课堂教学。学生通过导学案完成了自学,并不是说教学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了,这只做好了教学的准备,是教学的开始,这时的课堂教学应该更有针对性,教学不能停留于知识的重复讲解,否则将使课堂教学成为无效课堂,也会使学生感到课堂学习的枯燥无味。为此我们强调以下几点:
(1)教师讲课要“精讲”。在教学中教师讲课的着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梳理主干知识体系、突破重点难点、阐释重要概念以及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问方面。内容和语言都要求精练简洁,讲究时间效率。如这节课我们就把讲课的重点放在美国共和政体建立的背景、特点,1787年宪法的内容、特点、评价,美国两党制的形成与发展等几个方面。
(2)教师要舍得放手给学生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很大程度上不是老师给予的,而是学生通过自主努力逐渐积累起来的。导学案把教学内容转化成一系列的问题,其作用就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和交流平台,让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还要及时点拨迷津,并指引学生如何思考总结,找出规律,这样学生的素质能力就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3)加强课后的复查总结。上课结束,我们会将学生的学案收上来进行检查,主要检查学案的填写情况、练习情况,包括学生提出的疑问。主要目的是查找导学案和课堂还没有完善的地方,以后加以解决。
二、实践的效果
采用导学案教学法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学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也有大幅度提高。主要体现在:
(一)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传统的学习习惯中,学生通常处在被动学习状态,要学些什么、如何分析思考、要达到什么目标等都没有明确方向,学生被动地等待老师的灌输,大量的时间浪费在盲目的学习过程中。导学案的引导,相当于给学生一个明确的任务驱动,学生很容易明确自己在一个教学循环过程中要学些什么,能学会什么,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自然就充分调动起来了,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学生根据导学案设定的框架和要求阅读教材,逐步理清教材知识要点和重难点,预习中产生的未解问题把它记录下来,待到课堂上解惑和交流。在这样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逐步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持之以恒就养成了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导学案实现了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前移,通过导学案的预习学生有了必要的知识储备和思维准备,课堂学习就成为二次学习。在课堂上教师不再需要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地教学,而是更侧重于点拨解惑,帮助学生解决疑点,可以把大量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学生也不需要花大量时间听老师灌输和做课堂笔记,因为导学案提纲充分明确了课堂的学习任务和课堂知识结构,学生只须在导学案基础上做适当的补充记录,节省下来的时间就可以集中到对问题的深化探究和理解上,集中在合作分享交流互动上,这就使课堂教与学的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三)减轻负担,便于复习
通过导学案的有效导学和助学,在课前预习和课堂习过程中学生所需掌握的大部分知识就能得到消化理解、巩固和提高,并且相关思维训练和练习都能在课堂上完成,课后复习及练习所需要的精力和时间大为减少,学生的学习就会感觉轻松多了。每一个导学案就是一份详细的学习提纲,同时又是一份课堂学习笔记,只要把它们集中起来装订成册,就是一本很不错的复习资料,学生用起来熟悉度高,更容易提高复习的效果。
三、问题与反思
运用导学案组织教学的确有较好的效果,但是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和提高。
第一,编制导学案对老师来说是一个工作量很大的工作,每一份导学案都需要在授课前几天就要制作好并发到学生手中才有可能起到预期的作用,单个教师全程完成编制导学案是很困难的,因此还是要在备课组的基础上通过教师们的集体备课来解决,通过集体协作和分工、资源共享,提高导学案备课的效率。另外,导学案的印制所要消耗的资源,也需要与学校和学生进行协调。
第二,对导学案的设计有时还过于理想化,不是从“学生能做多少”而是从“想让学生做多少”的角度出发,给学生设置的问题较多或者难度太大,学生难以独立完成,容易适得其反。导学案呈现了完整的知识结构,但也容易形成一个束缚性的框架,如果不能给学生留出足够的自主构建的思考空间,某种程度上就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提高。在具体导学中还是比较按部就班,缺乏灵活性,课堂由于受旧的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讲的还是过多。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以后进一步思考与探索的。
第三,对学困生效果还不明显。如果导学案设计的要求太高,基础较差的学生感觉难以有效地完成学习,就会失去兴趣。因此以后设计的导学案还要考虑分层次,兼顾学困生。
总之,利用导学案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脱节的低效教学,较为明显地提升了课堂效率,尤其是导学案侧重于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给学生自主学习以明确的指导方案,避免学生陷入无序的学习状态,对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深入研究和合理利用导学案教学法,是促进历史教学水平提高的一个有效途径。
(责编 刘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