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服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持续发展动力之一是需要加快弥合产业工人边际更替出现的断层.从服装产业新业态的视角,基于场景理论,分析产业场景要素,遴选出五种职业场景;以关键技术领域作为突破口,确定职业岗位,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六个专业方向、四个学徒阶段的课程体系;实践“岗位学徒,双责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三教”改革;“三轴向”立体评价学生学业水平和职业发展潜力;采取“八步一环”教学质量持续改进;采用决策导向理论的七个维度评价人才培养质量.
【机 构】
: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服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持续发展动力之一是需要加快弥合产业工人边际更替出现的断层.从服装产业新业态的视角,基于场景理论,分析产业场景要素,遴选出五种职业场景;以关键技术领域作为突破口,确定职业岗位,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六个专业方向、四个学徒阶段的课程体系;实践“岗位学徒,双责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三教”改革;“三轴向”立体评价学生学业水平和职业发展潜力;采取“八步一环”教学质量持续改进;采用决策导向理论的七个维度评价人才培养质量.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匈牙利当代作曲家哲尔吉·库尔塔格创作的大型管弦乐作品《墓碑》第二乐章.一方面,从作曲家的“原点”创作思维出发,说明其音乐创作的核心思维及其来源,另一方面,详细分析“原点”创作思维在时空维度对音高材料、节奏结构、音响形态及整体结构进行建构的具体手法.本文认为,由内在的“种子”而生成的整体网状形态是此乐章最突出的创作思维与音乐特征.
民间锣鼓乐不同于其他类型的音乐,其结构性相对薄弱,每首锣鼓牌子相对较短.怎样对这样的音乐进行分析目前还没有一套成型的方法.认知民族音乐学中探究音乐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分析理念,为民间锣鼓乐音乐形态的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思路.文章借鉴施祥生对阿炳《二泉映月》的分析方法,以山西河津市境内流传的丧葬锣鼓为例进行分析,试图找出这种锣鼓乐的曲牌与锣鼓段中各个节奏型之间的连接模式以及模式变体,形成不同的锣鼓曲牌与锣鼓段的组合规律.同时,也通过模式的进一步分析探究其创曲思维的核心精神.
抗日战争时期内迁华南高校在粤北的办学实践,在近现代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是一个本应受重视却被忽略的重大文化迁移现象.教学与科学研究、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知识学习与体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等相结合构成其办学的基本特征.内迁华南高校所秉持的办学理念及所呈现的办学特征,对新时代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大学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借鉴作用.
当代音乐的材料组织焦点逐渐从静态音高转向动态音响.和声,作为同时发声的音高组织(也是音高组织的纵向层面),似乎在一些人眼中逐步变成新音乐创作的包袱和阻碍.德国当代作曲理论家约翰内斯·门克的《论今日之和声》从历史背景、理论概念和创作实践等角度开启了对新形势下和声议题的开放讨论.研究同时关注泛音响等理论中和声定义的外延以及微分音乐、频谱音乐等流派中和声语言的转化.文章还从和声视角对若干当代欧洲著名作曲家的音响作曲实践进行了掠影展示,以求管中窥豹,帮助大家理解和声与当代音响音乐存在的兼具普遍性、个性与多样性的关
在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背景下,高职教育吸引力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高职教育吸引力体现为目标群体主动选择的意愿,以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校均规模为基础将吸引力量化计算,选取1990—2020年间的数据,将高职教育吸引力发展分为蓬勃发展期、低迷期、恢复期、稳步提升期4个阶段,高职教育吸引力主要受高职教育和高职毕业生身份、高职教育发展渠道、高职教育社会服务能力和学生就业竞争力四个重要因素的影响.因此,持续提升高职教育吸引力,需要实施赋身份、赋渠道、赋能力的“三赋”策略.
“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专业群被摆在突出位置,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成为职业教育的必然使命.然而,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着诸多实践困境:专业群缺乏系统化设计,人才培养口径窄;人才培养没有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专创融合不紧密;创新教育和创新实践结合不紧密.智能建造专业群以系统化统领专业群实施宽口径人才培养,以创新为导向构建实践课程体系,以创新发展平台托举高质量人才,实践导向创新评价体系,旨在培养德技兼备,技能融通,复合创新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养老事业与产业的快速发展催生许多新型养老模式,同时给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养老人才缺乏在一段时间内仍是制约该行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就养老行业人才发展与社会需求来看,职业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目前更是供给严重脱离需求.分析养老服务职业教育本科人才培养需求,提出实施“产教融合”、组建专业群系统、构建专业群平台课、将1+X证书融入教学等四个方面的实施途径.
定位于高职层次的法律职业辅助人才,并作为辅助其它法律职业的法治工作队伍成员,在维护法律权威、降低司法成本和形塑全社会法治信仰上具有重要价值.法律职业辅助人才培养,仍然面临定位不清、层次不高和资源不足等结构性问题.为纾解前述问题,需要从理论研究上先试先行,准确把握人才培养导向,寻求职教政策立法转化,贯彻落实课程思政建设;在制度设置上应坚持专业群建设的核心地位,探索法律职教专本衔接,深化“三教”改革.
基于课程思政的视域,进一步认识高职专业课程的思政功能.课程与思政的关系是高职专业课程的根本价值所在,也是高职专业课程的思政功能生成逻辑.高职专业课程的思政功能生成结构表现为高职专业课程的个体层面和社会层面思政功能,个体层面思政功能主要表现为对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三观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层面思政功能主要表现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播.高职专业课程的思政功能实现需要多方面力量协同,确立高职专业课程的学生发展价值,把好高职专业课程教材的思政要素之关,提升高职专业课程教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以国家双创教育政策和学校双创教学实践为依据,探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路径.在课程选择的原则上,要体现课程内容的专业性、课时安排的灵活性、课堂活动的实践性和课后拓展的创新性;在课程建设的导向上,要保持专业课程的主体地位、加强创新理论的基础地位、突出专创课程的融合特色;在教学组织的形式上,要夯实第一课堂、丰富第二课堂、拓展第三课堂;在考核评价的内容上,要综合考虑学生对创新方法的掌握和参加创业实践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