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显像对肾脏恶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bbsb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超声显像对肾脏恶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15例经手术或病理活检后确诊的肾脏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确诊前的超声显像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术后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对比评价超声显像诊断肾脏恶性肿瘤的准确率。结果:以术后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超声显像对肾脏恶性肿瘤的定位诊断符合率为93.33%、定性诊断符合率为86.67%,2例肾细胞癌患者背误诊为肾错构瘤出血和肾囊肿伴囊壁钙化。结论:超声显像对肾脏恶性肿瘤有着较高的诊断符合率、能够较为准确的对肿瘤病例类型进行鉴别,但同时应当警惕对极少数特殊超声表现的甄别,以进一步提高诊断符合率。
  关键词:超声;定性;定位;肾脏恶性肿瘤
  【中图分类号】R445.1;R73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7-031-01
  肾脏肿瘤在泌尿系统肿瘤中较为常见,以肾细胞癌为主,且多数为恶性,临床数据显示,约有80-90%的肾脏肿瘤为恶性,占成人所有恶性肿瘤的3%左右[1]。由于肾脏肿瘤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且病理变化多样、缺乏特异性指征,因此早期鉴别诊断较为困难[2]。而早期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是确保患者有较高治疗成功率的关键,因此,如何进一步提升对肾脏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准确率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3]。本次研究在对15例肾脏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后发现,利用超声显像对肾脏恶性肿瘤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高的符合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共計15例,均为在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于我院就诊并经手术或病理活检后确诊的肾脏恶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无超声造影禁忌证,且对于本次研究内容均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研究得到医院伦理会批准同意。15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19-78岁,平均(52.38±7.16)岁,临床表现以腰痛、血尿为主,部分患者腹部可触及肿块。手术病理结果显示:肾细胞癌11例、肾盂癌2例、肾母细胞瘤1例、转移癌1例。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显像诊断,检测开始前告知患者一般注意事项,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检测工作,确保检测的有效性。选用Philips HD-15 PHILIPS型超声诊断仪,超声探头的频率设置在3-5MHz之间,取仰卧位,分别对患者肝肾、脾肾等肾脏部位进行纵切扫描和冠状切扫描;之后换为俯卧位,再次对患者肾脏部位进行纵向扫描和横向扫描。扫描过程中完成对肾脏的常规检查,重点观察肾脏肿瘤大小、形态以及内部回声情况,明确输尿管是否扩张、膀胱是否占位。详细记录检测结果,由3名医师共同阅片后得出最终结论。
  1.3观察指标
  以术后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对比超声显像对肾脏恶性肿瘤的定性、定位诊断符合率。
  2.结果
  2.1超声显像对肾脏恶性肿瘤的定性、定位诊断结果分析
  以术后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超声显像对15例肾脏恶性肿瘤患者定性诊断的符合率为86.67%、定位诊断的符合率为93.33%。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2.2超声显像对肾脏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结果分析
  病理活检显示,15例肾脏恶性肿瘤患者中包括11例肾细胞癌、2例肾盂癌、1例肾母细胞瘤、1例转移癌。以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超声显像定性诊断将2例肾细胞癌患者分别误诊为肾错构瘤出血、肾囊肿伴囊壁钙化。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3.讨论
  当前,随着我国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临床用于肾脏占位性病变诊断的影像学技术方法越来越多,包括超声、MRI等,其中,超声显像以其无放射性、费用低等优势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4]。超声显像在造影剂微泡的辅助下,能够形成较高强度的非线性谐波信号,因此能够有效突出常组织与病灶之间的对比,帮助临床医师识别病灶、诊断疾病;同时,超声显像还能够反映对病灶内部微血管的血流灌注情况进行反映,这可为肾脏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可靠依据。与此同时,在当前超声与计算机技术结合日益紧密的当下,超声显像定量分析技术的应用,使得肿瘤的诊断和疗效判断更为客观准确[5]。
  本次研究亦证实了超声显像诊断和鉴别诊断肾脏恶性肿瘤的积极价值。研究数据显示,超声显像定位诊断肾脏恶性肿瘤的符合率达到了93.33%、定性诊断符合率达到了86.67%,2例肾细胞癌患者1例被误诊为了肾错构瘤出血、1 例被误诊为了肾囊肿伴囊壁钙化。2例被误诊的肾细胞癌患者主要是因为肿瘤位于肾实质内、回声较低,且直径较小而导致的误诊。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显像对于肾脏恶性肿瘤的定位和定性较为准确,但若肿瘤直径较小,则有较大概率误诊或者漏诊,针对此种情况,临床可联合应用肾盂造影辅助判断。
  综上所述,超声显像能够较为准确的对肾脏恶性肿瘤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可对肿瘤内部结构、形态以及其变化和相应的特点进行动态反映,可以临床医师诊疗该病提供客观、可靠的依据。但同时应当注意对极少数特殊表现的甄别,尤其是肿瘤直径较小时,应当辅助以其他诊断手段,以防止误诊、漏诊,保证诊断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张岱,王莹,魏玺. 肾脏囊性肿物的超声影像学特征及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肿瘤临床,2021,48(2):97-99.
  [2] 张岱,忻晓洁,穆洁,等. 超微血管显像与超声造影对小肾肿瘤诊断价值的比较分析[J]. 中华医学杂志,2019,99(23):1778-1781.
  [3] 杨华,胡小丽,曾畅,等. 对比增强超声在鉴别慢性肾病患者的肾脏恶性肿瘤病变中的价值分析[J].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21,41(1):92-95.
  [4] 闫威,张冬梅. 超声造影在肾脏良恶性肿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探讨[J]. 中国保健营养,2019,29(33):387.
  [5] 邱慧. 超声造影在肾脏良恶性肿瘤中的鉴别诊断效果及准确率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5):84-85.
其他文献
摘要:临床上阿片类药物广泛用于围术期镇痛,但不同的患者围术期对疼痛的感知和对阿片类镇痛药物的消耗各不相同,基因多态性是造成这种个体差异最重要的因素之一。μ阿片受体编码基因1(OPRM1)编码的μ受体是阿片类药物的主要靶点,阿片类药物消耗量的个体差异与OPRM1 A118G密切相关。文章从OPRM1 A118G基因多态性、OPRM1 A118G基因对围术期不同种类阿片类药物消耗量的影响以及可能机制等
期刊
摘要:目的:探索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乘脾型)患者运用温针灸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单位内入住对象和部分职工患者46例(2019年1月-2021年1月)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乘脾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1:1形式分两组,23例采用传统针刺技术治疗(对照组),23例选择温针灸治疗(观察组),观察两组患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有效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95.65%、86.96%,数据差异存在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比较。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20年度收治的100例胃炎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替硝唑,实验组接受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38%,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7.50%,P<0.05。结论:对于胃炎患者而言,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更加有
期刊
摘要:目的:就慢阻肺缓解期接受穴位敷贴配合保肺功临床治疗疗效进行详细观察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时间范围在2020年6月-2021年6月之间,于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慢阻肺缓解期患者200例作为本次对比实验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通过电脑进行序号排列,设单号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单纯穴位敷贴治疗;设双号患者为观察组,在穴位敷贴治疗基础上配合保肺功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通过不同临床治疗方式后,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对院前急救中心的重要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1年4月期间院前急救中心救治的100例心脏骤停患者,以便利抽样法分组,对照组50例,研究组50例。对照组行标准心肺复苏治疗,研究组行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治疗。组间对比自主呼吸恢复率、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抢救成功率、1个月后的Rankin评分。结果:研究组的自主呼吸恢复率和抢救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短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取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法;研究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法。分析两组的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效果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肌力恢复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制首乌和生首乌对小鼠脑组织β-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β分泌酶, BACE1)及其他相关酶的影响。方法:将30只小白鼠分成三组,每组10只,即实验1组,实验2组,正常组;实验1组用制首乌提取液灌胃,实验2组用生首乌提取液灌胃,正常组不治疗,连续30天。灌胃20天测1次血红蛋白,实验结束,取血,分离血清测定生化指标,处死动物,取大脑,匀桨,用生理盐水制成10%脑匀桨,放4-8℃冰
期刊
摘要:目的 统计分析程序化镇痛镇静方案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择我院ICU病房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6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治疗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34例)和实验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模式对症治疗,实验组同时配合程序化镇痛镇静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动脉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指标结果均优于对照组,两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检验凝血功能及血清胱抑素C的检验价值。方法:采用分组对照方案进行研究设计,研究时间为2019年10月-2021年4月,研究对象为我院登记并确诊的43例疾病患者设为研究组;另选同时期在我院登记的43例健康人员为健康组进行研究对照,比较两组人员凝血功能及血清胱抑素C的检验结果,并分析进展型、完全型病患的检验结果差异。结果:与健康组人员进行比较,可发现疾病患者CysC水平、
期刊
摘要: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基于C1QB而构建miRNA-mRNA网络,分析其潜在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miRWalk,Microt4,miRanda,miRMap,RNA22,RNAhybrid,Targetscan七个数据库对靶基因潜在结合的miRNA进行预测。利用R语言Upset软件包取交集并绘图。结果 七个数据库预测miRNA取交集得到3个miRNA(hsa-miR-512-5p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