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如今教育大环境下,人们对于语文教育越来越重视,小学语文教育中,阅读理解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语文要素是影响学生阅读的基础,是语文学习的开端,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打好学生的语文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注重语文要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这对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阅读理解;语文要素;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1-
引言
语文始终在小学课程中占据不可动摇的地位,是学生必须要主动学习并掌握的学科。但受教师教学方法不当、教学目标不合理等因素影响,一些小学生在当前语文阅读中的表现并不是十分理想,影响了学科总教育目标的实现。这就意味着结合现实情况探寻优化策略势在必行。
一、革新教学目标,落实分层教学
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来说,分层培养与目标革新是必不可少的[1]。简单来说,受学习态度、性格差异、个人能力等因素影响,不同学生在语文阅读活动中的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衍生出一个问题———若教师始终“一视同仁”地组织学习活动,设计“统一”的目标,必然会造成“部分学生可以实现目标,另一部分学生无法完成任务”的情况,这也是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因此,教师从“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角度出发,还可以革新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在日常活动中的表现将其合理划分至不同层次,对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目标并安排差异化任务,同时提供差异化指导。使学生在更适合自己的目标指引下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任务,在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下逐步完成并进入更高层次,整体教学自然能够实现“优化”的目标。
二、借助阅读策略单元,让阅读有法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阅读策略的使用可以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例如,预测策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学习经验,发挥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对即将阅读的文本的人物、故事情节、故事结局等进行猜测与推想,从而产生阅读期待。小学生带着期待进行文本阅读,可以激发阅读兴趣,拉近与文本的距离。
在《夏洛的网》导读课上,我们引导学生围绕书名预测“夏洛”是这个故事的主角,“网”字则表示“夏洛”可能是只蜘蛛。围绕内容简介,小学生也可以进行预测,如简介的第一句话“在朱克曼家的谷仓里,快乐地生活着一群动物,其中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建立了最真挚的友谊”。根据生活经验,孩子预测谷仓可能有老鼠、苍蝇、羊、牛等动物。根据第一章的故事情节,威尔伯是一头落脚猪,学生开始猜想它可能又瘦又小,不然主人怎么会卖掉它呢?学生有了预测,想验证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就是一种阅读期待。有了阅读期待,小学生才会愿意阅读。在阅读后,发现有的预测和书中的故事相符,学生便会有成就感;发现有的地方与自己预测的不一样,学生也会激起继续阅读的热情,并预测后面的情节。当然,预测不是一次性的,它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預测最重要的不是预测的正确性,而是调动学生的思维。借助预测等阅读策略,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想象力、文学表现力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借助语文要素,让阅读有效
语文要素是语文训练的基本元素,包括基本能力、基本方法、基本学习内容和学习习惯等。统编版语文教材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每个单元都贯穿语文要素,如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语安排的语文要素是“关注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整本书阅读是发展学生语文要素的重要载体。
例如,在《夏洛的网》推进课上,教师可以聚焦第七章《坏消息》落实批注阅读,要求学生围绕威尔伯听到坏消息之后情态变化的动作和语言,并做符号批注,对书中精彩的句段圈、点、勾、画;或做文字批注,对书中巧妙的语言表达、特殊的艺术形式等进行批注,简单地记录自己的想法。接下来,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让学生对批注进行评价。最后,教师总结:在这一章节中,虽然作者没有使用丰富的词汇描写威尔伯的“尖叫”,但这几个尖叫已经把一只孩子气、悲痛欲绝的小猪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种批注阅读,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使其设身处地地与文本进行全方位的对话,进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展示学生的思维动态。批注交流讨论,既丰富了学生的批注方法,还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导语安排的语文要素是“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分享交流课上,在学生经历了自由阅读、质疑交流、认识感悟后,教师要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结合创作背景等资料深刻理解作品的精神追求。例如,在《夏洛的网》分享交流课上,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作者的创作灵感源于一个发生在怀特农场的特殊事件——怀特决心要拯救一头小猪的性命。慢慢地,作者又把蜘蛛写进了故事。两年后,怀特写出了这个发生在农场、关于友谊和拯救的故事。在课上,同学们围绕“友谊、生命”展开讨论,借助作者的创作背景走近作者、走进作品,进而对“友谊、生命”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
四、读写有效结合,写作帮助阅读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课程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要想让阅读教学更加有效,应适当将写作活动融合进来。但对以往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展开分析可以发现,有些教师在“优化”工作中并未有效地将“写作”内容融合进来。这就提醒小学语文教师,应适当利用“读写结合”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让学生结合阅读主题书写充满个人特色的新文章。这样一来,写作的过程也是一个对“主题”展开思考的过程,学生可以迁移自身的书写感悟,对所读文章主题、内涵形成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高质量地完成优化任务。再者,书写读后感也是不错的方法。通过写读后感,学生可以对所读内容以及“读”的体验进行回忆,这一回忆的过程就是巩固阅读的过程,同样可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质量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的目的不在于应付考试,真正的阅读者要在作品中找到自我成长的镜子,感悟角色带来的深刻思考,在提升阅读素养的同时促进阅读的深度发展。在课内外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引领作用,点燃孩子阅读的阿拉丁神灯,照亮孩子在阅读中成长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王妃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J].吉林教育,2020
(32).
[2]华雪珍.基于“语文角度”的小学语文阅读指导[J].基础教育研究,2019(14).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阅读理解;语文要素;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1-
引言
语文始终在小学课程中占据不可动摇的地位,是学生必须要主动学习并掌握的学科。但受教师教学方法不当、教学目标不合理等因素影响,一些小学生在当前语文阅读中的表现并不是十分理想,影响了学科总教育目标的实现。这就意味着结合现实情况探寻优化策略势在必行。
一、革新教学目标,落实分层教学
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来说,分层培养与目标革新是必不可少的[1]。简单来说,受学习态度、性格差异、个人能力等因素影响,不同学生在语文阅读活动中的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衍生出一个问题———若教师始终“一视同仁”地组织学习活动,设计“统一”的目标,必然会造成“部分学生可以实现目标,另一部分学生无法完成任务”的情况,这也是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因此,教师从“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角度出发,还可以革新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在日常活动中的表现将其合理划分至不同层次,对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目标并安排差异化任务,同时提供差异化指导。使学生在更适合自己的目标指引下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任务,在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下逐步完成并进入更高层次,整体教学自然能够实现“优化”的目标。
二、借助阅读策略单元,让阅读有法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阅读策略的使用可以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例如,预测策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学习经验,发挥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对即将阅读的文本的人物、故事情节、故事结局等进行猜测与推想,从而产生阅读期待。小学生带着期待进行文本阅读,可以激发阅读兴趣,拉近与文本的距离。
在《夏洛的网》导读课上,我们引导学生围绕书名预测“夏洛”是这个故事的主角,“网”字则表示“夏洛”可能是只蜘蛛。围绕内容简介,小学生也可以进行预测,如简介的第一句话“在朱克曼家的谷仓里,快乐地生活着一群动物,其中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建立了最真挚的友谊”。根据生活经验,孩子预测谷仓可能有老鼠、苍蝇、羊、牛等动物。根据第一章的故事情节,威尔伯是一头落脚猪,学生开始猜想它可能又瘦又小,不然主人怎么会卖掉它呢?学生有了预测,想验证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就是一种阅读期待。有了阅读期待,小学生才会愿意阅读。在阅读后,发现有的预测和书中的故事相符,学生便会有成就感;发现有的地方与自己预测的不一样,学生也会激起继续阅读的热情,并预测后面的情节。当然,预测不是一次性的,它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預测最重要的不是预测的正确性,而是调动学生的思维。借助预测等阅读策略,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想象力、文学表现力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借助语文要素,让阅读有效
语文要素是语文训练的基本元素,包括基本能力、基本方法、基本学习内容和学习习惯等。统编版语文教材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每个单元都贯穿语文要素,如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语安排的语文要素是“关注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整本书阅读是发展学生语文要素的重要载体。
例如,在《夏洛的网》推进课上,教师可以聚焦第七章《坏消息》落实批注阅读,要求学生围绕威尔伯听到坏消息之后情态变化的动作和语言,并做符号批注,对书中精彩的句段圈、点、勾、画;或做文字批注,对书中巧妙的语言表达、特殊的艺术形式等进行批注,简单地记录自己的想法。接下来,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让学生对批注进行评价。最后,教师总结:在这一章节中,虽然作者没有使用丰富的词汇描写威尔伯的“尖叫”,但这几个尖叫已经把一只孩子气、悲痛欲绝的小猪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种批注阅读,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使其设身处地地与文本进行全方位的对话,进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展示学生的思维动态。批注交流讨论,既丰富了学生的批注方法,还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导语安排的语文要素是“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分享交流课上,在学生经历了自由阅读、质疑交流、认识感悟后,教师要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结合创作背景等资料深刻理解作品的精神追求。例如,在《夏洛的网》分享交流课上,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作者的创作灵感源于一个发生在怀特农场的特殊事件——怀特决心要拯救一头小猪的性命。慢慢地,作者又把蜘蛛写进了故事。两年后,怀特写出了这个发生在农场、关于友谊和拯救的故事。在课上,同学们围绕“友谊、生命”展开讨论,借助作者的创作背景走近作者、走进作品,进而对“友谊、生命”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
四、读写有效结合,写作帮助阅读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课程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要想让阅读教学更加有效,应适当将写作活动融合进来。但对以往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展开分析可以发现,有些教师在“优化”工作中并未有效地将“写作”内容融合进来。这就提醒小学语文教师,应适当利用“读写结合”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让学生结合阅读主题书写充满个人特色的新文章。这样一来,写作的过程也是一个对“主题”展开思考的过程,学生可以迁移自身的书写感悟,对所读文章主题、内涵形成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高质量地完成优化任务。再者,书写读后感也是不错的方法。通过写读后感,学生可以对所读内容以及“读”的体验进行回忆,这一回忆的过程就是巩固阅读的过程,同样可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质量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的目的不在于应付考试,真正的阅读者要在作品中找到自我成长的镜子,感悟角色带来的深刻思考,在提升阅读素养的同时促进阅读的深度发展。在课内外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引领作用,点燃孩子阅读的阿拉丁神灯,照亮孩子在阅读中成长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王妃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J].吉林教育,2020
(32).
[2]华雪珍.基于“语文角度”的小学语文阅读指导[J].基础教育研究,20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