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壁画这个从来都被视为“小画种”的“大体量”艺术,在当今建筑业快速发展的境遇中,是否已经沦为建筑的附庸?换言之,壁画如何更好地处理与建筑的关系,切实发挥自己作为公共艺术的特质?
名词“壁画”与动词“画壁”的转换之间,表明了壁画不同于架上艺术的特殊性质:它保持了绘画的二维性,又离不开墙壁这个界面,在建筑空间中取得整体效果。从公共艺术这一属性出发,以墨西哥壁画家西盖罗斯的作品来说,我们通常都是从画册上来认识他;而到墨西哥参观的人,看见一个建筑走廊上有他一件很大的作品,但走廊宽度只有3米——这种情形下,观众需要退到何处,才能整体感受到西氏作品传达出的艺术激情?
壁画受限于空间,也有光线的影响。艺术家做一件线刻壁画,墙面在底层,光线不足,线刻就没有阴影效果,不得已又在线刻上填金以弥补。好的壁画作品在一个不恰当的环境里没能充分体现它的艺术效果,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也说明我们可以将建筑看成一个巨大的空心雕刻作品,人们可以进入其中并在进行中感受其效果。因此,壁画不是以小画放大上墙这么容易,而是要与建筑环境即建筑类型、结构、空间发生联系。壁画创作一定要联系建筑设计来考虑,同时建筑设计也要与壁画相配合。
壁画的内容与形制不光与画有关,还应加强与环境的整合性、流动性,并考虑观者的心理效应。起初壁画创作团队里很多人都对地铁壁画没有特别的感受,但在设计的过程中,大家将视点从壁画转移到地铁壁画上,大家发现地铁壁画处在地铁站这个公共空间,行人需要通过自身的运动来体验空间层次的连续性和流动性,所以它的画面应该呈现“倾向性张力”结构,使画面具有流动感;在材质的选择上,我们既要做到防火、防水,同时又强调地域色彩——比如鼓楼站用花岗岩材料体现岁月的沧桑感,这样的材质配合六朝古都的主题,成为行人的视觉中心,在场效应中影响人们的视觉感受。依据主题来整合材料与表现,这是地铁壁画得以成功的关键因素。
地铁站是这样,地面上的建筑空间同样如此。随着中国都市化进程的加快,写字楼、办公室、娱乐场所、住宅小区等各种功能的建筑空间应运而生,作为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门类,壁画更需讲求的是公共的视觉享受。画家在依据一定的主题进行创作时,要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选择尺寸和表现手法,比如重叠、并列、展开等多种构图方式,如加强空间层次来扩大空间,分割构图以缩小空间,加强竖向分割来升高空间,或将画面压缩扁平来降低空间;同时,色彩、明度、质地、尺度环境等因素,既是对创作者的限制,同时也能看作是壁画家可以挑战的资源,点出建筑理念,又对建筑起到美饰作用,让静态的建筑有了动静结合的韵律与意味。从这一点而言,壁画远不应流于目前惯常定义的接活挣钱,而是个人创作与公共创作结合点。
壁画依附于建筑时,应当具有时空感;建筑的特性——使它与所有其它艺术区别开来的特征——就在于它所使用的是一种让人包围在三度空间的语汇。意大利建筑师布鲁诺·塞维所说的“语汇”,发展到艺术评论家南条史生那里,变成一种对城市场域精神的关注:时代将注意力逐渐转向公共艺术——从这个意义上讲,壁画不仅是地铁里每天500万以上观众所面对的物化的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改变城市同质化、解决城市特色危机的有效途径。
1900年以来西方国家的城市美化运动将艺术植入城市肌体以提升城市文化形象;近些年来纽约“城市之墙”艺术组织致力于从事公共艺术外墙的绘制;费城的弗兰克林艺术大道上2000块以上的壁画墙壁,使费城成为独一无二的“壁画之城”;旅美艺术家叶蕾蕾多年带领黑人孤儿画壁画,激发社区活力……2004年哈佛报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正在向文化厚重的城市转移;在这样的语境下,正在证明壁画从建筑上的艺术开始逐步成为空间中的艺术,在建筑上发挥壁画的功用,艺术装点空间,艺术营造空间,艺术激活空间,建立公共的壁画艺术,艺术、建筑、市政横向联合机制,可以为城市文化发展带来新视野,更能助力国家与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竞争。
名词“壁画”与动词“画壁”的转换之间,表明了壁画不同于架上艺术的特殊性质:它保持了绘画的二维性,又离不开墙壁这个界面,在建筑空间中取得整体效果。从公共艺术这一属性出发,以墨西哥壁画家西盖罗斯的作品来说,我们通常都是从画册上来认识他;而到墨西哥参观的人,看见一个建筑走廊上有他一件很大的作品,但走廊宽度只有3米——这种情形下,观众需要退到何处,才能整体感受到西氏作品传达出的艺术激情?
壁画受限于空间,也有光线的影响。艺术家做一件线刻壁画,墙面在底层,光线不足,线刻就没有阴影效果,不得已又在线刻上填金以弥补。好的壁画作品在一个不恰当的环境里没能充分体现它的艺术效果,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也说明我们可以将建筑看成一个巨大的空心雕刻作品,人们可以进入其中并在进行中感受其效果。因此,壁画不是以小画放大上墙这么容易,而是要与建筑环境即建筑类型、结构、空间发生联系。壁画创作一定要联系建筑设计来考虑,同时建筑设计也要与壁画相配合。
壁画的内容与形制不光与画有关,还应加强与环境的整合性、流动性,并考虑观者的心理效应。起初壁画创作团队里很多人都对地铁壁画没有特别的感受,但在设计的过程中,大家将视点从壁画转移到地铁壁画上,大家发现地铁壁画处在地铁站这个公共空间,行人需要通过自身的运动来体验空间层次的连续性和流动性,所以它的画面应该呈现“倾向性张力”结构,使画面具有流动感;在材质的选择上,我们既要做到防火、防水,同时又强调地域色彩——比如鼓楼站用花岗岩材料体现岁月的沧桑感,这样的材质配合六朝古都的主题,成为行人的视觉中心,在场效应中影响人们的视觉感受。依据主题来整合材料与表现,这是地铁壁画得以成功的关键因素。
地铁站是这样,地面上的建筑空间同样如此。随着中国都市化进程的加快,写字楼、办公室、娱乐场所、住宅小区等各种功能的建筑空间应运而生,作为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门类,壁画更需讲求的是公共的视觉享受。画家在依据一定的主题进行创作时,要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选择尺寸和表现手法,比如重叠、并列、展开等多种构图方式,如加强空间层次来扩大空间,分割构图以缩小空间,加强竖向分割来升高空间,或将画面压缩扁平来降低空间;同时,色彩、明度、质地、尺度环境等因素,既是对创作者的限制,同时也能看作是壁画家可以挑战的资源,点出建筑理念,又对建筑起到美饰作用,让静态的建筑有了动静结合的韵律与意味。从这一点而言,壁画远不应流于目前惯常定义的接活挣钱,而是个人创作与公共创作结合点。
壁画依附于建筑时,应当具有时空感;建筑的特性——使它与所有其它艺术区别开来的特征——就在于它所使用的是一种让人包围在三度空间的语汇。意大利建筑师布鲁诺·塞维所说的“语汇”,发展到艺术评论家南条史生那里,变成一种对城市场域精神的关注:时代将注意力逐渐转向公共艺术——从这个意义上讲,壁画不仅是地铁里每天500万以上观众所面对的物化的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改变城市同质化、解决城市特色危机的有效途径。
1900年以来西方国家的城市美化运动将艺术植入城市肌体以提升城市文化形象;近些年来纽约“城市之墙”艺术组织致力于从事公共艺术外墙的绘制;费城的弗兰克林艺术大道上2000块以上的壁画墙壁,使费城成为独一无二的“壁画之城”;旅美艺术家叶蕾蕾多年带领黑人孤儿画壁画,激发社区活力……2004年哈佛报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正在向文化厚重的城市转移;在这样的语境下,正在证明壁画从建筑上的艺术开始逐步成为空间中的艺术,在建筑上发挥壁画的功用,艺术装点空间,艺术营造空间,艺术激活空间,建立公共的壁画艺术,艺术、建筑、市政横向联合机制,可以为城市文化发展带来新视野,更能助力国家与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