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虚名之路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qid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文学场———商业统治时代的文化游戏曾念长,上海三联书店,2011
  《中国文学场》一书在经历反复的曲折之后终于与读者见面了。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被宏大权力刻意阻挠的文本往往更容易获得大众的狂欢,任何一种充满了异见的文本,与读者见面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本书的出版,却与“宏大权力”无关。它在这个时代所遭遇的峰回路转,则具体指向了与这个时代无处不在的微观权力的反复纠缠。这种微观权力,或许可以为我们考察2000年以来的禁书发生机制提供两种全新的视角:
  第一种视角是生活政治学的。
  最早系统阐释生活政治概念的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说道:生活政治是“一种如何选择身份及相互关系的政治”。而在吉登斯之前,米歇尔·福柯就专注于研究“微观权力”,从中发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控制机制以及个体人力资源的配置。《中国文学场》或许可以看做是正在发生于当下中国文化界的生活政治学,它通过对活跃在当下的众多文化人物的知识考古来叙说一段微观权力史。
  《中国文学场》一书成稿之后,我自己联系了几位出版社编辑,也委托文化界的一些好朋友向他们熟悉的出版社朋友推荐。许多朋友和热心人士当然乐见其成,做了不少努力,但最终都功亏一篑。广东一家出版社的编辑(编审)受理此书稿后多次与我联系,表示尽力促成出版事宜,但她对本书稿中涉及众多当代人物的叙事规范始终有些疑虑,数月之后,这位热心的编辑来电告诉我书稿在该社出版已不可能,并陆续提供了一些建议:第一,寻求非文艺类的出版社,他们的“头头”较少置身文艺圈内,因而可以避开种种“人情风险”;第二,寻求有冒险精神且熟悉文艺类书籍的北京书商;第三,在天涯社区等有影响力的网站论坛发表部分章节,等待识货的出版商。
  这种经历足以向我们勾勒出某种生活政治的图景。它不是体现在宏大的阶级统治和政治对抗中,而是体现在一张无处不在、环环相扣的微观权力网络中。本书所描述的文学场,包含了文艺、学院、媒介、出版等跨界的众生相。他们正是一张生活政治的网。在这张网内,形形色色的人物并不总是保持着相同的意识形态立场,但从关系主义的角度出发确保这张网的稳定性则是每个人的共识。
  第二种视角是商业传播学的。
  站在今天的常识立场去看以上的生活政治学解释,多少显得有点幼稚可笑。在这个时代,只要不刺痛宏大权力的神经,还有什么意志是货币左右不了的?如果能在一本书身上吸取足够的真金白银,唯利是图的书商将会把所有的“人情风险”看得微不足道。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只能将这本书迟迟未能出版的原因归结为货币动力的不足。
  因为发行量所限而无法出版书籍,这大概是当下中国许多作家的普遍境遇。这种可怕的货币宰制从而使得许多优秀的文本难以获得身份的合法性,也无法通过正常的市场发行渠道与读者见面。这是当代最隐秘也最普遍的禁书发生机制,它为当代中国的许多另类禁书提供了商业传播学的解释视角。它是软性的,却是一种黑暗无边的商业专制,悄无声息地扼杀了这个时代的非商品化的文化创造。
  在过去10年左右的时间里,商业传播学的这种禁书发生机制将这个时代的图书出版与传播引向了“垃圾化”的精神废墟:第一是市场畅销书的快速消费化生产,它与现代养猪场的流水线生产与市场供应没有本质区别。第二是学院著作的内部游戏化生产。第三是自费出版图书的权贵化生产。腰缠万贯的商人和手握重权的官员踊跃出版自娱自乐或请人代笔的出版物,却加剧了这个时代精神生产的货币化倾向。
  我从2003年开始动笔写作《中国文学场》,到2011年年初正式出版,其间经历了5年断断续续的写作体验和3年迂回曲折的出版过程。8年的时间在漫长与短暂的辩证张力中成全了一本书的诞生和一种卑微愿望的实现。在这8年时间里,身边的许多场景发生了变化,我薄薄的身子穿过报社、企业、大学,在其间逗留以寻求安身立命的场所。我甚至清晰记得,为了不浪费从家里到上班地点的一小时公交车程,我每次一上公交车便直奔后座寻得一个位置,然后坐下来修改我随身携带的书稿。而最让我感慨的,则是我亲身参与的这个时代的精神变迁。我们的欲望越来越多,心却越来越冷。我们置身于震耳欲聋的货币掠夺和谨小慎微的互利关系中,已不可能回过头来为一些不切实际的理想而冲动,更难以孜孜以求。从关系主义的角度来看,我们都是熟悉的陌生人,相互之间报以格式化的微笑,却没有相互取暖的共同理想。
  在2010年,有一部网络电影《老男孩》值得我们去记忆。这是一个关于“青春不再、理想远去”的故事。曾经充满了异想的70后少年,在现实生活的打磨中渐渐变得心如死水。人过中年之后,当一次偶然的机会再次被撩起青春的激情,却又一次被无情的商业逻辑拉回了现实。这部电影一度感动了许多“混着混着就迷失了方向”的中年人。然而感动毕竟只是瞬间的情绪,我们依然要回到坚硬的现实和冷冷的心。在货币哲学已深入人心的今天,“青春的激情”和“理想的冲动”都只不过是一种乏味的陈词滥调,它甚至显得语义模糊,似乎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毫无干系。毫无疑问,已过而立之年的我们,在通往虚名之路上,都是不停跌倒直至失去理想冲动的“老男孩”。
  身边许多朋友对我多少有些疑惑。如果我将写作的精力用于以货币为目标的“实业”,那么今天的我又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形?我想,也许我将拥有更多的货币,从而使我的经济生活处境大大改观。事实上,在过去几年,迫于生存的压力,我已多数时间抽身于黑暗的写作,投身于这个时代的货币游戏中。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以景区策划人的身份参与了旅游经济神话的创造。在身边的朋友看来,我是“时代的同谋者”,正被同构进这个时代的逻辑链条中。他们却不知道,我还是一位不安本分的“背叛者”。我设身处地地理解着这个时代的逻辑,却没有陶醉,而是在黑夜中跌入反思性的清醒中。这种不可名状的清醒,大概缘于我与生俱来的对虚名的冲动。
  2007年,我以半工半读的方式重回大学校园。将这样的转身视为自己慢慢逃离写字楼的开始。2010年,我作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辞去公司高管的职务,彻底告别写字楼。当我作出这个决定并付诸实施的时候,我知道此时此刻,还有许多白领正在策划着职场上的厮杀,更有规模庞大的就业大军正如潮水般涌入写字楼。但我明白,我的离开不是孤单的凄寂,而是温暖的开始。
  我年少时所在的村庄海拔千米有余,在那里我可以触摸浮云,张开梦想的翅膀。我的小学,我的初中,都在这片山水中度过。1995年,我离开了大山,到数百里之外的县城求学。有一天,我意外收到了还在老家中学任教的老师托人捎来的100元大钞。那个时候,中学老师的月收入也不过区区几百元。我的老师姓郑名讳开添。他的鼓励与帮助,常常让我感动不已。在通往虚名之路上,我们正是需要这样一种感动的氛围。但是这样的感动不是来自商业仪式上的催泪术,也不是来自传销团伙的催眠术,而是来自“熟人”间的温暖交流。
  在虚名与实利的拉扯中,这本书完成了它的艰难诞生过程。为这本书的出版付出努力的不少朋友,曾经是在过去的某个时空交集中与我一样追求虚名的人。在这个时代的洗礼之下,许多朋友已慢慢变得淡定和心冷,但我依然可以在他们身上找到一丝丝残存的温暖。没有这样的温暖,通往虚名之路将会是黑暗无边的旅程。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责任编辑袁剑)
其他文献
雷锋是中国家喻户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几十年来,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和他的崇高品格始终焕发着夺目的光彩。雷锋精神更是以感动人心、温暖社会的道德温度深深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今年是纪念雷锋同志殉职50周年和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发表49周年,出版界多角度、多体裁策划出版了一大批雷锋主题图书。“雷锋书”的集中出版,让社会再度审视“雷锋”在当下的意
期刊
随着《沉思录》的畅销,市面上相关的伦理学普及性读物似乎热了不少。这并不奇怪,伦理学这一主题本来是最容易引起普通读者的兴趣的———当然,这是与哲学的其他专门领域相比而言的。例如认识论、逻辑学、心灵哲学、政治哲学等等领域,似乎都显得过于专业,它们面对的问题与讨论的方式距离人们的日常生活都较为遥远,一个从未在学术的氛围下受过熏陶的普通读者自然很难对那些课题提起兴趣。但伦理学不一样,它所关注的正是每个人的
期刊
“假如说我有什么成熟之作的话,这就是我成熟的顶峰”、“它大概是我最好的一本书”、“我为写这本书而活着,并为写它而推迟了死亡”,捷克作家博胡米尔·赫拉巴尔用这样一些话语评价自己的小说《过于喧嚣的孤独》。该小说以通篇独白的方式叙述了在废纸回收站工作了35年的废纸打包工汉嘉的故事。小说中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由一些片段式的情节和汉嘉的大量哲学思考和人生领悟构成。在作家自己看来,这部小说是现实主义的,是
期刊
福柯在回应康德“何为启蒙”时指出,为了理解我们是谁,我们身在何处,我们需要一种当下本体论(ontology of the present),从而去回答:我们处在什么样的时代。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去探索一种历史系谱学,去考察我们到底怎样被构成主体,我们的所说、所做、所想如何为社会所形塑,并为其所接受。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去想象一种哲学生活——关注自我的生活,从而去发现生成变化的可能。  我们到底生活在什
期刊
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已成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要理论问题。2013年,学者们围绕着当前我国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的一些关键性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的总体思路  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治理是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首先需要在总体上理清思路、明确重点。  不少学者指出,调整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实现社会体制创新,是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的
期刊
受访人:顾彬 德国著名汉学家、波恩大学教授  采访人:袁剑 《中国图书评论》编辑、记者  地点: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顾彬教授工作室时间:2011年12月7日下午    袁剑:顾彬教授,首先,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的采访。以前我都是在媒体和相关书籍上看到您的事迹,也听我同学说起过您的经历,这次终于有机会当面与您交流。  顾彬:我也很荣幸。  袁剑:这次我来,就是想听一听这段时期您对中国文学
期刊
佛教向来被视为“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佛教在印度基本消亡后,以中国为首的传统汉文化圈(主要包括日本、韩国、越南等),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成为佛教传播最为广泛和深远的地区,所以佛教也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实,佛教在当代西方主要国家的传播和影响,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大约是受了以往“东西方文化”界限说的影响以及沟通不多、信息不畅等缘故吧,大多数中国人对这个现象的了解相当有限
期刊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sfield,1888—1923)是个脚踏英国和新西兰的双栖作家,她不仅被誉为100多年来新西兰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而且还是英国文学史上一位有着特殊贡献的作家。虽然正值创作盛年即因病离世,但凭借徐志摩的译介宣传及诗人本身的影响,曼斯菲尔德却在异域的中国开始了一段精神之旅。根据全国报刊索引及国家图书馆的信息检索,笔者发现仅在解放之前,我国就出版了曼斯菲尔
期刊
瓦尔特·科尔(WalterKohl)是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科尔(Helmut Kohl)的长子,出生于1963年。他的父亲赫尔穆特·科尔于1969年当选为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州长,在1982年至1998年间任德国总理,执政时间长达16年。这注定了瓦尔特一生将生活在父亲耀眼舞台的阴影中。1982年,瓦尔特在德国联邦军队服役两年,后又在哈佛大学和维也纳大学完成了经济学及历史学专业的学习。他毕业后一直
期刊
2011年,作为当代英语界最多产、最具盛名同时也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文学巨匠菲利普·罗斯(PhilipRoth,1933-)遭遇了一场“羞辱”。5月,罗斯在与胡安·高艾狄索洛、詹姆斯·凯尔曼、苏童等12位来自西班牙、英国、中国等国当代著名作家的角逐中,捧得第四届曼布克国际文学奖(Man BookerInternationalPrize),获得6万英镑的奖励。2011年曼布克国际文学奖终审评委会由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