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破窗理论” 有效促进班级管理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r_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我认识到:作为一名班主任,仅有爱和热情是不够的,还要有智慧,如果没有智慧相伴,则真心换来的可能是寒心。而智慧来自于学习。工作之余,我尽量阅读有关教育教学、班主任管理等书籍,学习中,我掌握了“暗示效应”“食盐效应”,理解了威尔狲的“护花原理”,心理学家的“禽鸟等级”“南风效应”以及著名犯罪学家凯琳的“破窗理论”等。我辩证地把这些理论运用到班级管理中,用智慧的教育,纠正孩子的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犯罪学家凯琳曾注意到一个问题:在她上班的路旁,有一座非常漂亮的大楼。有一天,她注意到楼上有一个窗子的玻璃被打破了,那扇破窗子与整座大楼的整洁美丽极不谐调,显得格外的显眼。又过了一段时间,她惊奇地发现:那扇破窗不但没有及时维修,反而又多了几扇烂玻璃的窗子。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也做过这样一项试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一辆停在比较杂乱的街区,一辆停在中产阶级社区。他把停在杂乱街头区的那一辆车的车牌摘掉,顶棚打开,结果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摆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也安然无恙。后來,詹巴斗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这一发现使他们忽有所悟:如果有人打破了一座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维修的话,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从而去打破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其结果是: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这就是著名的“破窗理论”。这位心理学家就把人的这种心理命名为“破窗效应”。 “破窗理论”提出后,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预防犯罪科学和企业管理科学之中。如果我们把凯琳的“破窗理论”运用到班级管理中,我们班主任的工作会变得轻松而有效。怎样在班级管理中运用“破窗理论”呢?
  一、坏事严格化——关注细节小事,对错误行为及时制止并有效处理
  “破窗理论”给我们的启示就是:管理必须从小事抓起,从琐事做起;必须及时修好“第一个被打破的窗户玻璃”,防微杜渐。
  班级管理过程中,会经常出现一些“小事”,如卫生、纪律、上课、做操、玩耍等。作为班主任千万不能以事小而不为之,或以事小而忽视之。例如,在班级的常规管理中,出勤看似很小的一个常规管理,许多学生也认为是一件无足轻重的事。迟到一分钟,绝不会影响自己的课堂学习。但是迟到现象能反映出一个班级的学习状态和精神风貌,当一个班级的管理非常完善,同学们置身于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之中,没有出现过迟到,这种严格的班级氛围会给学生一种不自觉的提示——我不能迟到。但是,如果有人迟到了一回,班主任对此事不闻不问,对于其他同学就会有一种暗示——原来是可以迟到的。迟到人次愈多对于不迟到者来说就会有一种纵容感,接下来的事情就可想而知了,可以说这个班级很快就会处于一个混乱局面。
  因此,班级管理工作要始终遵循“教育无小事”的原则,及时有效地把一切隐患杜绝在萌芽状态。
  二、好事扩大化——实现教育过程的良性迁移
  十八世纪的纽约以脏、乱、差闻名,环境恶劣,同时犯罪猖獗,地铁的情况尤为严重,是罪恶的延伸地。1994年,新任警察局长布拉顿开始治理纽约,他从地铁的车箱开始治理。车箱干净了,站台跟着也变干净了,站台干净了,阶梯也随之整洁了,随后街道也干净了,然后旁边的街道也干净了,后来整个社区干净了,最后整个纽约变了样,变整洁漂亮了。现在纽约是全美国治理最出色的都市之一,这件事也被称为"纽约引爆点"。可见人的思想天生具有攀比性和从众性,一件好事能促使人们见贤思齐。“破窗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过程就是从一扇破窗可能会发展为更多的破窗,但是,我们要坚信德育的约束力,相信“破窗理论”中的这一过程也是可逆的。我们可以把这一过程倒过来使用,实施德育过程的良性“迁移”。 杀鸡骇猴是大家约定俗成的教育认知,但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此法在教育工作中已经不再十分实用。因此需要“敬猴惊鸡”,即在教育教学特别是在班级管理中,让一个品行良好的学生带动几个学生进步,让几个学生影响一个班级的班风,并形成良好的班风。如学校每学期都要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在班级文化布置中教室需要摆放一些花卉。我开始采用强制措施,可收效甚微;我改变了方法,看哪些小朋友能为班级抱来花卉,谁就是美化教室的天使。于是,教室里有了第一盆花,我会在下课后给同学们简单介绍这种花卉的知识,还不忘问一句:这是哪一个天使抱来的?抱花的同学一脸的自豪。接着,教室里花卉越来越多,越来越好,这也是很多老师都感叹我们班的花卉居多的原因。
  三、教育心理化——用赞美和交流培植孩子的尊严感
  “破窗理论”中的“破窗效应”提示我们教育要注重心理过程。瑞士有位著名教育家叫裴斯泰洛齐他提出“教育要心理化”。这句话揭示了一定的教育规律。心理学原理也告诉我们: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他们平时都有一种相对的心理平衡状态,当学生原有的心理平衡被打破的时候,就是最易接受教育的时候,也就是教育的最佳时机。
  古代教育家荀子在《劝学篇》中做过这样的精辟论述: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这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视点决定视野,而视野又决定人的成长质量。教育也是一样,教师对教育思想认识深了,教育理论水平高了,就可以更深刻的理解教育,更有效的实施教育行为。
  总之,“破窗理论”在学校的班级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亡羊补牢虽为美,莫若当初早筑篱。”愿大家能够辩证的运用“破窗理论”,做一个轻松的班主任!
其他文献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二者应该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但结合教育实际,我们会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除极个别地区、个别学校外,绝大多数地区、学校都把大纲中有关课外阅读的规定视作可有可无的东西,大部分教师不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有的甚至将之视为“不务正业”而加以制止。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课外阅读不受重视,
期刊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知识已经成为社会中的基本资源,信息产业成为社会中的核心产业,信息素养已成为信息社会中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信息技术逐步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的筛取、分析、加工、利用的能力与传统的听说读写算方面的知识技能同样重要,这些能力是信息社会对新型人才培养的最基本的要求。因此,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努力探求信息技术与教学
期刊
大家知道,“好动”是初中学生的一大心理特征,也是广大教师甚为棘手的一件事。如果我们能在课堂教学中,顺水推舟,想方设法,利用其心理,必将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智力发展的连续性、传递性。  一、实验操作让其“动”  “实践出真知”,让学生在教师根据教材设计的情境中实验操作,动手动脑,自己发现真理和论证思路。  例如,研究三角形内和定理时,让学生剪一个三角形纸片(如图一),并提出問题:“纸片上的三个
期刊
幸福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得到满足的一种状态。幸福是人的生理幸福、心理幸福和伦理幸福的辩证统一,是人性得到肯定时的主观感受。根据德育工作的有关文件,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等精神,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使学生受益终生,是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职责。  一、构建幸福德育,让德育充满幸福  什么是正确的幸福观呢?亚里士多德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而教师是实施这一切的关键。人力资源的概念虽然来自于企业界,但当我们确定教师是幼儿园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保证后,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的理念引入幼儿园就十分自然了。
期刊
一、教育托起中国梦  中国要强盛,人民要幸福,实现自立于世界之林的伟大梦想,必须要发展教育。党中央提出“科教兴国,教育为本”,做出人才强国的战略决策,为教育战线指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教育界和出版业应该迎刃而上,为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早日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本文以计算机教材为例,说明对教材编写出版的看法,以及加强实践环节教学的意见和措施。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柱,成为
期刊
高等院校院系一级具体负责学生学籍管理、成绩管理、教材管理、排课调课及日常教务等工作的管理人员是教学管理的第一线工作者,是教学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协调者。高校教务管理员队伍的建设与管理的好坏,工作质量与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整个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教务管理员既是教务工作的管理者,又是教务工作的执行者,他们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所在高校的管理水平和质量。  一、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一)思想
期刊
随着时代的變迁,现在的学生已不同以往,无论从人生观、价值观亦或意识与行为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崇尚个性、独立、民主、自由、平等;他们聪明伶俐、自尊自信、情感丰富、敢做敢为;他们充满活力、充满幻想。同时,他们也自私自卑、冷漠、懒惰、固执、偏激、自封自闭、无恒心、无毅力、无自主且贪玩享乐,甚至有人沉溺游戏、漫画、早恋而终不能自拔……这些都是当代学生普遍的特点。面对这样的群体,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组
期刊
作为高职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似乎是一件很稀松平常的事情,比如,简单的程序即是:课前准备→导入新课题→知识传授→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若有)→批改作业(若有),如此周而复始。然而这个貌似简单的程序,哪一个环节如果准备不好的话,你将面对一群或者呆若木鸡、或者神游异处、或者低首摆弄手机、或者伏案酣然入睡的学生。当然,也不排除几个乖乖巧巧的学生听讲,可这样的课堂已经让你无法满意。这时候,你就需要思考如何盘活课
期刊
新形势下,中職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时代特征,接受信息多,思想活跃,但是非标准不清晰。处于转型期的他们有许多负面心态,我们都知道爱迪生、达尔文等和我们中职学生有许多相似的地方,那就是如果放在现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他们都不是优秀的学生,但他们成功了。所以我们要突破理解层,根据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中职生固然在语言智能、逻辑—数学职能等方面存在缺陷,但在其它方面,学生肯定有各自的优点。十八大的政策落实后职业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