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幸福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得到满足的一种状态。幸福是人的生理幸福、心理幸福和伦理幸福的辩证统一,是人性得到肯定时的主观感受。根据德育工作的有关文件,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等精神,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使学生受益终生,是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职责。
一、构建幸福德育,让德育充满幸福
什么是正确的幸福观呢?亚里士多德给幸福下过一个定义:幸福是有德性的实践活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引导学生理解幸福,引导学生感受幸福,引导学生创造幸福。德育对幸福生活的建构,主要有以下几个角度。
(一)德福一致是幸福之原理
人生是生活的展开,人活着是为了一种幸福的生活。幸福是人生的永恒追求。一个人可以要金钱和物质,要权力和地位,要平等和自由,但无论要什么,最终都是为了过一种幸福的生活。追求幸福,是人永恒的生活动力。幸福是人最终极的价值。
(二)构建幸福生活是德育之目标
一个人要拥有幸福的人生,只有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涵养品德才更有人生意义。所以,幸福应当成为教育的目的,而好的教育能增进个人与公共幸福。
(三)树立幸福德育理念,让德育本身充满幸福
幸福不只是生活的结果,更应该是生活的过程、生活的状态。根据当今教育形势,倡导乐学和愉快教育,让教育过程本身就充满幸福,既有过程性的幸福,也有结果和目标性的幸福,才是我们教育努力的方向,更是我们幸福德育努力的方向。
德育要引导人构建幸福的生活,其条件就是使德育过程本身充满幸福,让人们最大限度地在德育过程中真切感受幸福、体验幸福。
第一,让德育凸显生命的价值和人性的光辉。
使人幸福的德育,必须尊重生命、顺应人性,使德育走向人性化,凸显生命的价值和人性的光辉。幸福作为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诗意存在,幸福状态是人性的一种完满状态。幸福德育以关注人的幸福作为德育活动的切入点,首先要还原人在德育活动中的幸福状态,这种状态就是人性的一种完满,一种敞亮和自在。
第二,让德育过程体现自由、平等、民主、快乐的元素。
使人幸福的德育,必须把人作为主体,使德育的过程体现自由、平等、民主、快乐的元素。自由、民主、平等虽不是幸福,但却是幸福的必要条件。幸福是以自由、民主、平等为前提的。没有自由、民主和平等,人就失去了资格与尊严,成为他人控制的工具。幸福展现的是一种人性的完满,只有在自由、民主、平等之中,才能体现人性的尊严、人的价值。
第三,让德育焕发活力,富于魅力,深入人心。幸福教育成就的是双方——幸福育人,育幸福人,因而使之焕发新的活力,富于魅力。
二、构建幸福德育,成就幸福学生
在德育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培养健全的人,培养有教养的人,培养精神幸福的人。
(一)幸福从良好的养成教育中获得
少儿、少年阶段则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期,也是关键期。强化养成教育,从小教会学生做人,是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可以成就学生一生的幸福。
(二)幸福从国学教育中获得
中华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从中汲取其精华学生受益终生,国学教育就是其中的一项,孩子们通过咏读经典,吸取中华五千年文化,知书达礼,传承文明,养成习惯,这也是德育的幸福所在。国学教育,诵读经典、落实行动就是给予孩子一种美好的感觉和力量。
(三)幸福从课堂教学中获得
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一段重要经历,我们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课堂生活呢?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幸福课堂呢?我认为我们的幸福课堂应该从三个角度呈现。
第一,幸福课堂要体现着学生的幸福。这包含着教师的幸福,是师生生理幸福、心理幸福和伦理幸福的统一。
第二,在认知上要对学生形成挑战性。为了对学生形成挑战,一是要了解学生目前是什么,当你了解目前是这个样子的时候,才能提出更高的東西,你才会对他去形成挑战。二是在情感上要有感动力。
第三,形成“欣赏式”的“美妙课堂”。学生需要呵护和尊重,潜质需要教师的开发。教师多鼓励、多表扬、多欣赏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树立信心,让学生爱上课堂;让学生充分张扬个性,充分展示能力,让学生潜能尽显,做到人尽其才。
(四)幸福从开心班会中获得
让学生敞开心扉,感受幸福课堂。班主任以此为幸福密码:开展幸福的活动,幸福的班会,幸福的约定,幸福的交流……同时,班主任以幸福主题班会课作为切入点,学生参与策划、学生参与组织、学生担任主持,利用主题活动展示学生的特长,利用掘学生的潜能,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五)幸福从健康心理教育中获得
要将幸福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做到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学校成立心理咨询室,随时接受师生关于心理问题的咨询和帮助;组建心理健康社团,运用同伴互助心理辅导模式,开展心理游戏、心理测试等活动;每个班都推选出心理委员,通过朋辈心理辅导模式,是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班级。
(六)幸福从付出师爱中获得
教师要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沉下心来育人,无私地奉献师爱。教师要用自己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去熏陶学生,感染学生,以心换心,为铸就幸福德育、打造学生幸福的明天而努力。
幸福德育为学生们今后高质量的生活打下坚实基础,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心和宽容大气的心态,拥有丰富的知识和旺盛的求知欲,拥有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在美丽的精神家园里享受幸福的人生。追求幸福生活是人生存在的动因,也是完善道德不可或缺的,追求幸福生活的人应该是德性与生活完美结合的人。关注生活,追求幸福生活,成就学生的良好德性品质,应该是德育教育的终极价值追求。
一、构建幸福德育,让德育充满幸福
什么是正确的幸福观呢?亚里士多德给幸福下过一个定义:幸福是有德性的实践活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引导学生理解幸福,引导学生感受幸福,引导学生创造幸福。德育对幸福生活的建构,主要有以下几个角度。
(一)德福一致是幸福之原理
人生是生活的展开,人活着是为了一种幸福的生活。幸福是人生的永恒追求。一个人可以要金钱和物质,要权力和地位,要平等和自由,但无论要什么,最终都是为了过一种幸福的生活。追求幸福,是人永恒的生活动力。幸福是人最终极的价值。
(二)构建幸福生活是德育之目标
一个人要拥有幸福的人生,只有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涵养品德才更有人生意义。所以,幸福应当成为教育的目的,而好的教育能增进个人与公共幸福。
(三)树立幸福德育理念,让德育本身充满幸福
幸福不只是生活的结果,更应该是生活的过程、生活的状态。根据当今教育形势,倡导乐学和愉快教育,让教育过程本身就充满幸福,既有过程性的幸福,也有结果和目标性的幸福,才是我们教育努力的方向,更是我们幸福德育努力的方向。
德育要引导人构建幸福的生活,其条件就是使德育过程本身充满幸福,让人们最大限度地在德育过程中真切感受幸福、体验幸福。
第一,让德育凸显生命的价值和人性的光辉。
使人幸福的德育,必须尊重生命、顺应人性,使德育走向人性化,凸显生命的价值和人性的光辉。幸福作为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诗意存在,幸福状态是人性的一种完满状态。幸福德育以关注人的幸福作为德育活动的切入点,首先要还原人在德育活动中的幸福状态,这种状态就是人性的一种完满,一种敞亮和自在。
第二,让德育过程体现自由、平等、民主、快乐的元素。
使人幸福的德育,必须把人作为主体,使德育的过程体现自由、平等、民主、快乐的元素。自由、民主、平等虽不是幸福,但却是幸福的必要条件。幸福是以自由、民主、平等为前提的。没有自由、民主和平等,人就失去了资格与尊严,成为他人控制的工具。幸福展现的是一种人性的完满,只有在自由、民主、平等之中,才能体现人性的尊严、人的价值。
第三,让德育焕发活力,富于魅力,深入人心。幸福教育成就的是双方——幸福育人,育幸福人,因而使之焕发新的活力,富于魅力。
二、构建幸福德育,成就幸福学生
在德育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培养健全的人,培养有教养的人,培养精神幸福的人。
(一)幸福从良好的养成教育中获得
少儿、少年阶段则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期,也是关键期。强化养成教育,从小教会学生做人,是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可以成就学生一生的幸福。
(二)幸福从国学教育中获得
中华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从中汲取其精华学生受益终生,国学教育就是其中的一项,孩子们通过咏读经典,吸取中华五千年文化,知书达礼,传承文明,养成习惯,这也是德育的幸福所在。国学教育,诵读经典、落实行动就是给予孩子一种美好的感觉和力量。
(三)幸福从课堂教学中获得
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一段重要经历,我们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课堂生活呢?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幸福课堂呢?我认为我们的幸福课堂应该从三个角度呈现。
第一,幸福课堂要体现着学生的幸福。这包含着教师的幸福,是师生生理幸福、心理幸福和伦理幸福的统一。
第二,在认知上要对学生形成挑战性。为了对学生形成挑战,一是要了解学生目前是什么,当你了解目前是这个样子的时候,才能提出更高的東西,你才会对他去形成挑战。二是在情感上要有感动力。
第三,形成“欣赏式”的“美妙课堂”。学生需要呵护和尊重,潜质需要教师的开发。教师多鼓励、多表扬、多欣赏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树立信心,让学生爱上课堂;让学生充分张扬个性,充分展示能力,让学生潜能尽显,做到人尽其才。
(四)幸福从开心班会中获得
让学生敞开心扉,感受幸福课堂。班主任以此为幸福密码:开展幸福的活动,幸福的班会,幸福的约定,幸福的交流……同时,班主任以幸福主题班会课作为切入点,学生参与策划、学生参与组织、学生担任主持,利用主题活动展示学生的特长,利用掘学生的潜能,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五)幸福从健康心理教育中获得
要将幸福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做到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学校成立心理咨询室,随时接受师生关于心理问题的咨询和帮助;组建心理健康社团,运用同伴互助心理辅导模式,开展心理游戏、心理测试等活动;每个班都推选出心理委员,通过朋辈心理辅导模式,是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班级。
(六)幸福从付出师爱中获得
教师要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沉下心来育人,无私地奉献师爱。教师要用自己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去熏陶学生,感染学生,以心换心,为铸就幸福德育、打造学生幸福的明天而努力。
幸福德育为学生们今后高质量的生活打下坚实基础,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心和宽容大气的心态,拥有丰富的知识和旺盛的求知欲,拥有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在美丽的精神家园里享受幸福的人生。追求幸福生活是人生存在的动因,也是完善道德不可或缺的,追求幸福生活的人应该是德性与生活完美结合的人。关注生活,追求幸福生活,成就学生的良好德性品质,应该是德育教育的终极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