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们都知道,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但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这种艺术性质的科目没有引起太大的重视,导致老师散漫没有目的。这就需要我们明确教学目标,并以此为要求切实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
【关键词】小学音乐 教学目标 音乐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2.153
小学音乐,一直以来都被当作比较松散的科目,教师没有教学目标,没有课堂内容,没有核心思想,完全是自由发挥,让这门课程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我认为,任何一门科目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尤其是这样一门艺术课。在小学阶段,这样的课程本来就很珍贵,所以我们教师决不能不以为意。要营造一个好的课堂,首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下面,我就关于小学音乐的教学目标谈谈我的看法。
一、能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和基本技能
我们在小学阶段教授音乐这门课,并非是要让学生学会唱多少歌,音线能有多美,表演形式能有多丰富。而是让他们通过这门课能够对音乐有一定的鉴赏能力。但是无独有偶,想要看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怎么样,最终还是要从他真正的状态表现出来。在音乐这门课上,就是看学生有没有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和基本技能。现在很多教师上音乐课只知道有教材,却不知道有教程,照着书本上的东西把所有东西讲一遍就算完事,也不管学生能够吸收了解多少,那么现在我来讲一讲我认为的一个合理的课堂程序。
(一)感受与欣赏
在讲音乐时,要对它的背景,对它的风格有一定的了解。首先要让学生清楚音乐的体裁以及形式,是古典音乐,爵士等,然后对这种类型的音乐做个整体介绍。接下来,是要让学生了解它的音乐风格与流派。当然,感受音乐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让学生欣赏音乐。给学生营造一个好的氛围,只有在宁静和谐的氛围里学生才能静下心来感受音乐的魅力。
(二)表现
表现在艺术类型的教学中处于核心位置。它也分为几个部分。在这里,我不按常规的方法去区分它,而是根据老师教学的过程来重新定义。首先,是表现前。这是教师教学的一种体现,主要以教师的教学为主,教学生认识乐谱,认准音调,然后系统的教学生能够通过教学自己表现。但是我们需要记住的是并非所有的音乐表现都有这个步骤,我们需要从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认知水平去考虑,对普通的没有怎么接受过艺术熏陶的小学生我们要找他们能够接受的难度作为这部分的学习,而更多的音乐是在表现这部分弱化,重在欣賞;接下来,是表现中。这是在教师完成了教学之后检验教学成果以及升华教学成果的一个很好的过程。主要是让学生以个人小组或者整体的形式来进行表演,做一些简单的演唱或者是演奏,能够使学生从中获得成就感并且愿意更加用心的去感受音乐;最后一个部分,是后表现阶段。当然,这只适用于少数对于音乐有着极大天赋并且对之感兴趣的同学,教师可以重点培养,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让他们进行再创造。
(三)升华
在一章完成之后,我们可以对这个内容做一些延伸,让学生有所思考。主要可以涉及到的东西有与音乐相关的文化。比如在上《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这类型的红歌时,讲完了所有的内容,最后我们可以讲讲为什么那个时代大家都那么喜欢毛主席,讲讲那个时候毛主席为大家做的事,不过也要记得用批判性思维,从小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另外,也可以把音乐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这才是最高境界。比如说在我们欣赏《当你老了》这样的一首音乐时,我们要告诉学生它从何而来,从西方的诗人的一首诗改编而来,是写给他的爱人的,这样一来,这首歌就跟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在了一起,会让他们更容易理解更加的想要了解,而非觉得高不可攀。总之,教师在讲授课程时,一定要有自己基于教学目标的一套框架,而不是生搬硬套书上的东西,让学生感觉空洞而且没有灵魂。当然,大家都可以创造属于有自己教学个性的框架,以上也是仅供参考。
二、培养审美能力,陶冶情操
我在上文讲过,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并非真正让学生学会唱多少歌,有怎样的表现形式而是让学生在接受这门课程的时候能够接受艺术的熏陶,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从而提升自己的审美艺术能力,陶冶情操,提升自己的兴趣爱好,有更好的生活态度。
(一)以学生为本,培养情操
虽然新课标明确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但是在很多小学音乐课堂上并没有得到体现,造成了只知有老师,不知有学生的局面。老师在课堂上自我陶醉,学生在课桌上昏昏欲睡,要是音乐课能上成这样,那真的就是太失败了。所以,音乐课堂上的互动也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不提倡为了互动而互动,我认为音乐课堂上的互动应该是心有灵犀,与学生达到灵魂上的一致。比如说像《让我们荡起双桨》这样一首歌,它是属于比较有情感比较温柔的,那就应该营造这样的一个范围。又比如说《童年》,这本身就是一首轻快的歌,所以让同学们放轻松,全身心的投入就最好了。就是说让学生和老师一起达到一种境界。当学生们能够静下心去欣赏音乐的时候,证明他们已经学会在某件事上做到专注,同时,对于音乐的专注能够激发他们对于音乐的兴趣爱好,这也能转变成他们对于美的追求。
(二)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现在的学生从小就有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在学校各种科目的学习,繁重的作业,有的回家之后还要被要求着去上各种辅导班。长期在这种压力中得不到释放,没有解压会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虽然音乐课并不是万能的,但是在这短暂的几十分钟里,我们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学生达到精神的愉悦和轻快。通过一些好的引导让学生树立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再者,有很多儿歌,它的乐曲本来就是很轻快的。也有很多歌,里面就包含了积极向上的乐曲。虽然现在的孩子比较早熟,但是我还是建议小学的音乐课堂里更多的让学生多欣赏一些比较童真的歌,这也能让他们的内心更加富有童心,从歌曲里留住那份快乐。
三、结束语
对于学生来说,音乐课是富有活力的,对于老师来说,即使是小学音乐课也能让它展现应有的魅力。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明白自己身上担负的责任,小小的三尺讲台也可以是大大的舞台,让学生在音乐的律动下聆听最美的声音,让你的学生敢于表达自己,发现生命中的美。我想作为一个音乐老师最幸福的事就是能看着课堂上孩子们欢快的情绪和最富童真的笑容。
参考文献
[1]蔡澄.基础教育学[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2]陈玉娟.小学音乐教学水平提高途径[M].辽宁省出版社,2008.
[3]陈娟.小学音乐教学策略[M].吉林省出版社,2015.
【关键词】小学音乐 教学目标 音乐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2.153
小学音乐,一直以来都被当作比较松散的科目,教师没有教学目标,没有课堂内容,没有核心思想,完全是自由发挥,让这门课程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我认为,任何一门科目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尤其是这样一门艺术课。在小学阶段,这样的课程本来就很珍贵,所以我们教师决不能不以为意。要营造一个好的课堂,首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下面,我就关于小学音乐的教学目标谈谈我的看法。
一、能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和基本技能
我们在小学阶段教授音乐这门课,并非是要让学生学会唱多少歌,音线能有多美,表演形式能有多丰富。而是让他们通过这门课能够对音乐有一定的鉴赏能力。但是无独有偶,想要看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怎么样,最终还是要从他真正的状态表现出来。在音乐这门课上,就是看学生有没有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和基本技能。现在很多教师上音乐课只知道有教材,却不知道有教程,照着书本上的东西把所有东西讲一遍就算完事,也不管学生能够吸收了解多少,那么现在我来讲一讲我认为的一个合理的课堂程序。
(一)感受与欣赏
在讲音乐时,要对它的背景,对它的风格有一定的了解。首先要让学生清楚音乐的体裁以及形式,是古典音乐,爵士等,然后对这种类型的音乐做个整体介绍。接下来,是要让学生了解它的音乐风格与流派。当然,感受音乐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让学生欣赏音乐。给学生营造一个好的氛围,只有在宁静和谐的氛围里学生才能静下心来感受音乐的魅力。
(二)表现
表现在艺术类型的教学中处于核心位置。它也分为几个部分。在这里,我不按常规的方法去区分它,而是根据老师教学的过程来重新定义。首先,是表现前。这是教师教学的一种体现,主要以教师的教学为主,教学生认识乐谱,认准音调,然后系统的教学生能够通过教学自己表现。但是我们需要记住的是并非所有的音乐表现都有这个步骤,我们需要从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认知水平去考虑,对普通的没有怎么接受过艺术熏陶的小学生我们要找他们能够接受的难度作为这部分的学习,而更多的音乐是在表现这部分弱化,重在欣賞;接下来,是表现中。这是在教师完成了教学之后检验教学成果以及升华教学成果的一个很好的过程。主要是让学生以个人小组或者整体的形式来进行表演,做一些简单的演唱或者是演奏,能够使学生从中获得成就感并且愿意更加用心的去感受音乐;最后一个部分,是后表现阶段。当然,这只适用于少数对于音乐有着极大天赋并且对之感兴趣的同学,教师可以重点培养,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让他们进行再创造。
(三)升华
在一章完成之后,我们可以对这个内容做一些延伸,让学生有所思考。主要可以涉及到的东西有与音乐相关的文化。比如在上《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这类型的红歌时,讲完了所有的内容,最后我们可以讲讲为什么那个时代大家都那么喜欢毛主席,讲讲那个时候毛主席为大家做的事,不过也要记得用批判性思维,从小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另外,也可以把音乐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这才是最高境界。比如说在我们欣赏《当你老了》这样的一首音乐时,我们要告诉学生它从何而来,从西方的诗人的一首诗改编而来,是写给他的爱人的,这样一来,这首歌就跟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在了一起,会让他们更容易理解更加的想要了解,而非觉得高不可攀。总之,教师在讲授课程时,一定要有自己基于教学目标的一套框架,而不是生搬硬套书上的东西,让学生感觉空洞而且没有灵魂。当然,大家都可以创造属于有自己教学个性的框架,以上也是仅供参考。
二、培养审美能力,陶冶情操
我在上文讲过,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并非真正让学生学会唱多少歌,有怎样的表现形式而是让学生在接受这门课程的时候能够接受艺术的熏陶,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从而提升自己的审美艺术能力,陶冶情操,提升自己的兴趣爱好,有更好的生活态度。
(一)以学生为本,培养情操
虽然新课标明确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但是在很多小学音乐课堂上并没有得到体现,造成了只知有老师,不知有学生的局面。老师在课堂上自我陶醉,学生在课桌上昏昏欲睡,要是音乐课能上成这样,那真的就是太失败了。所以,音乐课堂上的互动也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不提倡为了互动而互动,我认为音乐课堂上的互动应该是心有灵犀,与学生达到灵魂上的一致。比如说像《让我们荡起双桨》这样一首歌,它是属于比较有情感比较温柔的,那就应该营造这样的一个范围。又比如说《童年》,这本身就是一首轻快的歌,所以让同学们放轻松,全身心的投入就最好了。就是说让学生和老师一起达到一种境界。当学生们能够静下心去欣赏音乐的时候,证明他们已经学会在某件事上做到专注,同时,对于音乐的专注能够激发他们对于音乐的兴趣爱好,这也能转变成他们对于美的追求。
(二)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现在的学生从小就有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在学校各种科目的学习,繁重的作业,有的回家之后还要被要求着去上各种辅导班。长期在这种压力中得不到释放,没有解压会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虽然音乐课并不是万能的,但是在这短暂的几十分钟里,我们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学生达到精神的愉悦和轻快。通过一些好的引导让学生树立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再者,有很多儿歌,它的乐曲本来就是很轻快的。也有很多歌,里面就包含了积极向上的乐曲。虽然现在的孩子比较早熟,但是我还是建议小学的音乐课堂里更多的让学生多欣赏一些比较童真的歌,这也能让他们的内心更加富有童心,从歌曲里留住那份快乐。
三、结束语
对于学生来说,音乐课是富有活力的,对于老师来说,即使是小学音乐课也能让它展现应有的魅力。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明白自己身上担负的责任,小小的三尺讲台也可以是大大的舞台,让学生在音乐的律动下聆听最美的声音,让你的学生敢于表达自己,发现生命中的美。我想作为一个音乐老师最幸福的事就是能看着课堂上孩子们欢快的情绪和最富童真的笑容。
参考文献
[1]蔡澄.基础教育学[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2]陈玉娟.小学音乐教学水平提高途径[M].辽宁省出版社,2008.
[3]陈娟.小学音乐教学策略[M].吉林省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