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人生万事得体的手段能才产生良好的效果,对待孩子的教育更是如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待学生,正确把握“爱”与“严”的尺度,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规矩 沟通 信任
从教十几年来,曾经步履蹒跚,曾经也意气风发,一路跋涉一路风景。风景中有故事,故事中有反思。一一采撷后,汇于心底,大有涓涓细流汇聚成河的感觉。将所思所想记于纸上,让爱在笔尖升华,让情在心中生花。
一、爱有中严——教学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马卡连柯说:“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严与爱在教育问题上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仅有爱也不是教育,俗话说“宽是害,严是爱“,“教不严,师之惰”。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把握好对学生“爱”与“严”的尺度,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根本保证也是处理师生关系的法宝。
教学初期我觉得我的孩子们长得像画里的孩子,一举一动都透着童真。于是我对他们厉害不起来,凡事浅尝辄止,以最低的标准,最宽的要求来约束他们。情理之中,预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在学校组织的队列比赛中,我班以惨败收场。其根本的原因竟是孩子们根本意识不到那是在比赛!
人生最悲哀的是壮志未酬身先死,士兵最悲哀的是兵戎未见即中埋伏。队列比赛的事情犹如藏匿在米饭中的沙粒,给我以不期然的痛。痛定思痛:错误在谁?
俗话说的好,没有笨学生,只有笨老师。孩子们的意识没有提上去,其根本的原因就是老师的意识出现苍白空位的状况。叽叽喳喳一通乱嚷并不能体现孩子的天真。所谓定能生慧,静纳百川,学习的前提就是聆听,如果孩子连静下心来听老师讲的什么都做不到,那还谈什么想学、乐学呢?吵吵闹闹你追我打也不能体现孩子的活跃。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习的气氛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如果孩子随性而为,还有什么秩序可言,那样还有什么学习的净土、乐园呢?
顿悟之后,我注意收敛了:脸上的笑容少了,班上的规矩也多了,在我监督范围内的事情越来越多,就连我的声音也变成了恩威并施型的了。变化在无声无息中如期而至,孩子们的行为规范了,课堂逐渐转向我所期待的状态:文明,祥和,健康。一个课间,乖巧懂事的小苹走到我面前低声问我:“老师,您不像以前那样喜欢我们了,您是不是不再爱我们了?”我心底的温柔如海潮般在体内泛滥,微笑道:“老师不是不爱你们了,恰恰相反是更爱你们了!”或许孩子们不懂我说的什么意思,但我知道:宁可让学生在不懂事的时候责怪我,也不能让学生懂事后责怪我。星星知我心!
二、亦师亦友——与学生沟通中的师生友谊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想要爱孩子,首先要学会与孩子沟通。
初中的学生自我意识增强,自我意识发展逐渐由他律转向自律,这一期间有非常强的逆反性。对于这一时期的孩子,如果缺少沟通,他们就很难明白老师的一番苦心,更有甚者会误会老师的好心,把心中的小疙瘩郁積成大误会。这个时期的孩子正处于“心理断乳期”,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很可能会因为厌恶老师而放弃学业,以至于厌恶人生。
因为我所教的地理在性质上属于边缘学科,而在阶段上因为是初二毕业会考学科,使得我这个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轻重难料。为了打破这一尴尬局面,也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我在每堂课上都堂堂测,堂堂清。在批阅小测的时候,我紧密联系学生之前的变化,在每次小测上都要用心写下对学生的评价。张强是一个叛逆性较重的孩子,在每次上课的时候,总是对老师侧目而视。无论我课堂上讲多么有趣的故事,他总是冷淡一笑,好像任何事情于他都无相干。在跟同学们的交流中我得知张强的家庭是个离异家庭,他跟着母亲一块儿生活,叛逆期的他在捣乱——批评——再捣乱——再批评的路上渐行渐远,对同学情、师生情等更是冷淡视之。在反复思考之下,我决定用小测当我与张强间的联系信,在每次张强的小测上都写上他的一点点进步,并且都附带一些励志的话,如“上帝在关上门的时候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等。几个星期下来,我发现张强会笑了,我心里太高兴了,于是更有与他交流的信心了。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我收到了张强的回信,他在小测的最后简短地说了一句话“我懂,我会努力的!”当看到这一句话时,我知道张强心里的坚冰融化了,春暖花开的季节就在不远处……
三、一石二鸟——以信任的力量促进学生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 对人的热情,对人的信任,形像点说,是爱抚、温存的翅膀赖以飞翔的空气。”可以说,信任是促进学生不断进步的内在动力。信任的语言和信任的目光也可以化做一股清泉滋润学生干涸的心田,它会产生一种奇异的力量让学生绽放出美丽。
“你怎么没交作业!光知道玩!你什么时候能像其他同学一样不用老师操心!”这就是很多老师遇到学生不交作业时,怒火中烧,大发雷霆时经常说的话。此情此景不知道在课堂上上演了多少次,可那些孩子就像麻木的木偶一样,依然我行我素,甚至习惯地看着老师因发怒而扭曲的脸暗自发笑。
在一次常规地理作业检查的时候,我又一次遇到了此种情形:“老师,于腾没写作业!”晨会上负责检查作业的组长大声汇报着检查的结果。我立刻把目光投向于腾——一个班级上成绩还不错的男生。只见他低着头怯怯的说:“我……我扔家里忘拿了。”唉!为了逃避作业,些孩子什么理由都编过。算了,懒得揭穿他,也懒得生气浪费时间,想到这里,我微笑了一下走到他的面前说:“没事,你是咱班信得过单位,肯定写了,明天带来吧。”于腾抬起头,意外地望着我坐下了。这件事到此结束。第二天我早已不记得…….
6月到了,终于又送走了一批学生,我走进办公室准备写总结,一位家长找到我:“老师,我是于腾的家长,特地来感谢你。孩子上了初二以后,特别叛逆,学习不努力还经常和家长顶嘴。多亏了你啊张老师,一句“信得过单位”让我们的孩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那以后,他象变了一个人,学习不用再逼迫,还主动要求我们监督他的学习。我们知道就是您的那句“信得过单位”改变了孩子,谢谢你给予他的信任。”
我很惭愧我原来的动机并不像于腾妈妈想得那样高尚,但我的行为却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我知道了宽容与信任对一个孩子有多么重要。“信得过单位”原来可以在“假”信任中逐步建立起来,而建立的基础就是老师宽容的心。
在学校从教十几年,我逐渐蜕去了原来的稚气,用更加理性的角度来看待我所教的孩子们。我体会到在纯净的校园中,师生间的交流犹如盛开在彼此心间纯洁的百合花一般,味道清新,余味悠长。在老师今后的教学生涯中,师生交流故事会渐渐积累成教学的经验及财富;在学生今后的学习路上,师生间的友情会起到鞭策、鼓励的作用,让学生完美地完成他律向自律转型,在学习路上不待扬鞭自奋蹄!
关键词:规矩 沟通 信任
从教十几年来,曾经步履蹒跚,曾经也意气风发,一路跋涉一路风景。风景中有故事,故事中有反思。一一采撷后,汇于心底,大有涓涓细流汇聚成河的感觉。将所思所想记于纸上,让爱在笔尖升华,让情在心中生花。
一、爱有中严——教学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马卡连柯说:“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严与爱在教育问题上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仅有爱也不是教育,俗话说“宽是害,严是爱“,“教不严,师之惰”。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把握好对学生“爱”与“严”的尺度,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根本保证也是处理师生关系的法宝。
教学初期我觉得我的孩子们长得像画里的孩子,一举一动都透着童真。于是我对他们厉害不起来,凡事浅尝辄止,以最低的标准,最宽的要求来约束他们。情理之中,预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在学校组织的队列比赛中,我班以惨败收场。其根本的原因竟是孩子们根本意识不到那是在比赛!
人生最悲哀的是壮志未酬身先死,士兵最悲哀的是兵戎未见即中埋伏。队列比赛的事情犹如藏匿在米饭中的沙粒,给我以不期然的痛。痛定思痛:错误在谁?
俗话说的好,没有笨学生,只有笨老师。孩子们的意识没有提上去,其根本的原因就是老师的意识出现苍白空位的状况。叽叽喳喳一通乱嚷并不能体现孩子的天真。所谓定能生慧,静纳百川,学习的前提就是聆听,如果孩子连静下心来听老师讲的什么都做不到,那还谈什么想学、乐学呢?吵吵闹闹你追我打也不能体现孩子的活跃。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习的气氛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如果孩子随性而为,还有什么秩序可言,那样还有什么学习的净土、乐园呢?
顿悟之后,我注意收敛了:脸上的笑容少了,班上的规矩也多了,在我监督范围内的事情越来越多,就连我的声音也变成了恩威并施型的了。变化在无声无息中如期而至,孩子们的行为规范了,课堂逐渐转向我所期待的状态:文明,祥和,健康。一个课间,乖巧懂事的小苹走到我面前低声问我:“老师,您不像以前那样喜欢我们了,您是不是不再爱我们了?”我心底的温柔如海潮般在体内泛滥,微笑道:“老师不是不爱你们了,恰恰相反是更爱你们了!”或许孩子们不懂我说的什么意思,但我知道:宁可让学生在不懂事的时候责怪我,也不能让学生懂事后责怪我。星星知我心!
二、亦师亦友——与学生沟通中的师生友谊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想要爱孩子,首先要学会与孩子沟通。
初中的学生自我意识增强,自我意识发展逐渐由他律转向自律,这一期间有非常强的逆反性。对于这一时期的孩子,如果缺少沟通,他们就很难明白老师的一番苦心,更有甚者会误会老师的好心,把心中的小疙瘩郁積成大误会。这个时期的孩子正处于“心理断乳期”,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很可能会因为厌恶老师而放弃学业,以至于厌恶人生。
因为我所教的地理在性质上属于边缘学科,而在阶段上因为是初二毕业会考学科,使得我这个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轻重难料。为了打破这一尴尬局面,也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我在每堂课上都堂堂测,堂堂清。在批阅小测的时候,我紧密联系学生之前的变化,在每次小测上都要用心写下对学生的评价。张强是一个叛逆性较重的孩子,在每次上课的时候,总是对老师侧目而视。无论我课堂上讲多么有趣的故事,他总是冷淡一笑,好像任何事情于他都无相干。在跟同学们的交流中我得知张强的家庭是个离异家庭,他跟着母亲一块儿生活,叛逆期的他在捣乱——批评——再捣乱——再批评的路上渐行渐远,对同学情、师生情等更是冷淡视之。在反复思考之下,我决定用小测当我与张强间的联系信,在每次张强的小测上都写上他的一点点进步,并且都附带一些励志的话,如“上帝在关上门的时候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等。几个星期下来,我发现张强会笑了,我心里太高兴了,于是更有与他交流的信心了。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我收到了张强的回信,他在小测的最后简短地说了一句话“我懂,我会努力的!”当看到这一句话时,我知道张强心里的坚冰融化了,春暖花开的季节就在不远处……
三、一石二鸟——以信任的力量促进学生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 对人的热情,对人的信任,形像点说,是爱抚、温存的翅膀赖以飞翔的空气。”可以说,信任是促进学生不断进步的内在动力。信任的语言和信任的目光也可以化做一股清泉滋润学生干涸的心田,它会产生一种奇异的力量让学生绽放出美丽。
“你怎么没交作业!光知道玩!你什么时候能像其他同学一样不用老师操心!”这就是很多老师遇到学生不交作业时,怒火中烧,大发雷霆时经常说的话。此情此景不知道在课堂上上演了多少次,可那些孩子就像麻木的木偶一样,依然我行我素,甚至习惯地看着老师因发怒而扭曲的脸暗自发笑。
在一次常规地理作业检查的时候,我又一次遇到了此种情形:“老师,于腾没写作业!”晨会上负责检查作业的组长大声汇报着检查的结果。我立刻把目光投向于腾——一个班级上成绩还不错的男生。只见他低着头怯怯的说:“我……我扔家里忘拿了。”唉!为了逃避作业,些孩子什么理由都编过。算了,懒得揭穿他,也懒得生气浪费时间,想到这里,我微笑了一下走到他的面前说:“没事,你是咱班信得过单位,肯定写了,明天带来吧。”于腾抬起头,意外地望着我坐下了。这件事到此结束。第二天我早已不记得…….
6月到了,终于又送走了一批学生,我走进办公室准备写总结,一位家长找到我:“老师,我是于腾的家长,特地来感谢你。孩子上了初二以后,特别叛逆,学习不努力还经常和家长顶嘴。多亏了你啊张老师,一句“信得过单位”让我们的孩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那以后,他象变了一个人,学习不用再逼迫,还主动要求我们监督他的学习。我们知道就是您的那句“信得过单位”改变了孩子,谢谢你给予他的信任。”
我很惭愧我原来的动机并不像于腾妈妈想得那样高尚,但我的行为却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我知道了宽容与信任对一个孩子有多么重要。“信得过单位”原来可以在“假”信任中逐步建立起来,而建立的基础就是老师宽容的心。
在学校从教十几年,我逐渐蜕去了原来的稚气,用更加理性的角度来看待我所教的孩子们。我体会到在纯净的校园中,师生间的交流犹如盛开在彼此心间纯洁的百合花一般,味道清新,余味悠长。在老师今后的教学生涯中,师生交流故事会渐渐积累成教学的经验及财富;在学生今后的学习路上,师生间的友情会起到鞭策、鼓励的作用,让学生完美地完成他律向自律转型,在学习路上不待扬鞭自奋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