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投石与Golden Touch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fly62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老师教的误区
  1、作文教学是软指标,所以没有像课文分析教学那样目标明确的教学计划。
  语文课教学生作文之所以是重中之重的重要教学内容,主要原因是在各种考试中的分值最高。一直以来,由于没有一个能够确有把握可操作的具体方法来考量作文的教学效果,所以实际教学中并没有专门的课时安排,以至于许多教师并没有拟定一个适合学生的系统化的写作教学计划,作文教学只是走走过场,有时虽然有美其名曰的“作文课”,其实是读一遍课本上的写作训练指导,然后给出一个或两个题目,便由学生自行创作去了;再有,一些教师在学生根本未达到应有水平时却以高标准、严要求来强化作文教学,在每次作文训练时都会把全套本领和所有要求全方位下放,以期一步登天。明明是初一的学生,却要求他们选材新颖、立意深刻、见解独到,这样一来,使学生觉得无所适从、无从下笔直到产生厌烦至反感。
  2、过度的精批细改,造成过分要求服从和学生的依赖心理,阻碍了学生作文主体性的发挥。
  多数学生尤其是“好学生”的作文本上,都会留下老师辛勤耕耘的痕迹——密密麻麻的修改和批语,似乎只有这样,才真正起到了作文批改的效果。诚然,作文需要修改,但批改的主体不应是老师,而应是学生。作文批改是一种个性化的精神劳动,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况且,很多的学生在意的只是作文本上的分数,对于老师的批改,很少有同学能够给予细细地揣摩。这样,老师的精批细改又能起到多大作用呢?
  作文批改是个必要的教学环节,不可匮缺。但精批细改则不同,这是一种注入式教学,是教师以自己的作文标准去核定矫正学生的作文,给学生注入思维的定势,是以老师的强势置学生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样做的结果,势必影响以致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急功近利,平时用功不到位,教授违背教学原则的公式化作文,造成考场作文千人一面。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作文教学在观念和实践上坠入极端的畸形化。在一些语文教师传授给学生的教学理念中,所谓的优秀作文就是合乎统一标准,在考试时能得高分的文章。要求学生学习时死读教材,作文练习时改写或者模仿范文,参考名家名篇,甚至要求学生大量地背诵抄写所谓的精彩文章,以此作为作文的范本,要求学生从中借鉴,为“我”所用。
  二、学生学的误区
  1、寄希望赌博式学习,即押题、猜题,甚至抄袭或者宿构。
  这是由于作文应试的功利性而引发的。当前,无庸置疑,中学生的作文,存在着严重的作假、宿构、加工、抄袭等现象。到每年的中高考,则是以押题、猜题为主要代表的“集大成”,而平时,则是遍地开花。空谈、作假、宿构、加工、抄袭这种种不良现象,其实正是反映了平时在学习作文过程中的一些弊病。过去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限制过死,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后来的“话题作文”,取消了限制,又为某些学生宿构、加工、抄袭提供了合法的空间。高考是一种选拔人才的考试,高考的作文应是检验学生语文的全面素质的一项重要依据,但是,由于重要的利害关系,高考的作文已从“作文”中被分离出来,被命名为“应试作文”,而“应试作文”,它的功利性再明确不过,就是为了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取悦阅卷老师的眼球,获得较高的分数。于是,各种“应试作文”的指导书、作文班也应运而生,而且获得了相当数量的学生家长的认同。可以设想,如果我们小学生、中学生们,在十余年的求学生涯中,都是刻意地去学习这种只为应试的“新八股”,除了考个分数还有什么价值?!国家提倡的素质教育不就是一句空话吗?
  2、寄希望于“妙手偶得”。
  陆游《剑南诗稿·文章》中有名句曰:“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句话是用来描述文章的自然与灵感的关系,后来成了学生们在作文练习或考试时寄希望于灵感发挥的主要理论依据。——相对于医术高明的医生之“妙手回春”、诗人之“生花妙笔”,“妙”的含义是技艺高超,背后隐含了对于妙手们的敬佩与仰慕,更多的是对于他们在获得这些超常的技艺的路途上付出的艰辛的肯定与褒扬,而绝对不是对于这个技艺及所持有者的猎奇与艳羡。有的同学只看到了结果,而忽视了形成这个结果的条件,即“妙手”是在勤学苦练刻苦钻研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前期的那些条件是不会有“妙手”这个结果的。希冀凭空出现一个天才的结论只能说是“妄想”。
  3、寄希望于临场发挥,其实是一种放任的不负责任的学习态度。
  有的学生平时对于作文并不放在心上,又希望考试时能得高分,总觉得自己考试时在考场上能超常发挥,甚至编造材料行文。比如看到鲁迅先生的散文《父亲的病》,用平实的语言娓娓道来,把某些庸医和巫医如何故弄玄虚、骗人钱财的嘴脸刻画得淋漓尽致,父亲被误医至死的悲愤之情跃然纸上。这样少做作,去粉饰,有真意的文章,正是我们应该提倡的。于是同学竞相机械地模仿。但是,现在中学生的作文,富有真情实感的不多,而胡编乱造抄袭模仿应付差事糊弄老师的倒不少。有的教师并不去纠正这种不良倾向,反而提倡和鼓励学生们去编,去造;加上高考的作文也允许“编故事”,于是,“说大话”“说谎话”更成了合理合法的事情!每到中高考时,总有一批爷爷奶奶或者父母老师无辜地伤残或死去(当作文材料)!这些作文,不是为了说真话的,也不是提高素质和文字运用能力的,而主要是为了考试时拿高分的,说实在些至少有骗高分之嫌,人品没有了,得分再高还有价值吗?再者,这个发挥也超常的极不对路吧!
  联系两个看似类同的故事,感悟作文学习的要领,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作为老师,那“一桶水”要时刻注意保持清洁,而且注意保持与鲜活的源头相接;作为学生,不要过分在意那个分数,应该想到的是提高素质基础,没有深厚的基础,再高的高手也点不透,秦观没有自己的勤奋与积累,苏轼能点醒他吗?不明理喻、不合时宜的滥用固有的方法,点金术也不能带来快乐。可见,学好作文,只有平时多积累多思考有目的的多练习,将学习的知识和个人的体会用自己的“生花妙笔”表达出来,并在其中贯注自己的真情,才是真正掌握了作文的方法,才是掌握了做人做事的逻辑,才是真正找到了取得高分的路径,不会有哪个老师会疾恨功底深厚(大多满分作文具备的共同特点)的学生,也不会有哪个阅卷老师会看低一篇文笔优秀的文章,故意给他个低分。即使是运气也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
其他文献
在多年的初中教学中,我深刻地认识到,阅读教学是初中教学的一出重头戏,怎样才能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一直是我探索的问题,多年的实践证明,要想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加强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  阅读教学应在教师的引领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线,以发展语文综合阅读能力为主旨,在整体感悟、理清思路、体验情境、把握意蕴、品味语言、鉴赏评价等具
期刊
一直以来,作文就被誉为语文的半壁江山。好多老师和学生都怕作文,于是就出现了“作文难,难于上青天”的慨叹!转眼间,新课程标准实施已经10年了,如今,第二个十年业已开始,学生写作的现状怎么样呢?  本人曾在确山县多所学校做过抽样调查,最后归结为学生写作三大难:一是不愿写(占调查总数的93%以上);二是没东西写(占调查总数的95%以上);三是不会写(占调查总数的95%以上)。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期刊
以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师的眼里只有学生,这是新课程理念精髓所在;以目标为起点,发挥目标的导向作用,教师的眼里只有目标,这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关键所在。教师的眼里如何只有学生?课堂教学如何紧扣教学目标?  随想(一):基于目标,才是有质量的教学  教学目标具有过程和阶段的含义,何为教学目标导向?就是要在目标的宏观调控下控制教学内容和建构教学过程。如在教授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时,可以让学生扣住题目
期刊
《故乡》是初中语文的经典教材。笔者执教多年,现就两个细节谈谈自己的认识,求教于方家,以期能丰富课堂教学。  1、“藏”。  “母亲很高兴,但也藏着许多凄凉的神情”,这是“我”冒着严寒回到故乡初见母亲时母亲的神态。“瓦楞上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老屋寂寥、破败,家境衰落,母亲内心凄凉。但见到儿子把心事藏起来,为的是不让漂泊在外的儿子一见面就难受。心细如发的儿子还是发觉了,哽咽无语。此情此境,勾起了多少
期刊
语言是作家塑造艺术形象的重要手段,每一个作家都有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张爱玲的作品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她小说语言的独特魅力是分不开的。集中来看,奇妙的比喻,诡异的色彩运用,和她小说里反复出现的各种象征和意象,是其小说语言的主要特色。在她的作品中构成了独特的画面,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比喻与暗示的奇妙运用  张爱玲的小说有诸多令人叫绝的奇喻,张爱玲是一个不吝啬使用比喻的作家,她仿佛就是一个在
期刊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我从教的学校是山区农村一所乡镇初级中学,山区初中生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语文基础差,大多数学生害怕写作文,不愿写作文,学生面对习作题,愁眉紧锁,搜索枯肠,半天憋不出一句话,或是凭空捏造,讲套话,编文章,照搬范文。这是我们山区农村中学生习作教学中常见的现象,学生作文水平普遍低下。那么,如何紧密结合山区农村实际,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多年的山区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重点
期刊
我们正处于信息化急剧膨胀的社会,各种信息排山倒海般的向我们涌来。作为一名中学生,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就必须具备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准确而又迅速地完成各种交际任务。  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现代文阅读是学生失分的关键所在。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不乏有这样的情况:一些学生整天的读呀,写呀,做呀——学习非常刻苦、认真,可最终的考试成绩却与之付出大相径庭,学生灰心、叹气,老
期刊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也是初中语文重要的教学部分。长期以来,怎样上好阅读课是语文教师共同探讨的一个话题。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特征,兼顾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本人总结出一些关于阅读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并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  一、教学语言注重精练幽默和富有情感性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而语言是课堂上师生之间相互交流感情、交换思想的桥梁,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
期刊
课堂提问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的要求,针对有关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思考或回答,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方式。它闪现着教师教学智慧的火花。提问要遵循提问的原则,运用提问的技巧,讲究提问的艺术,从而发挥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那应该怎样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提问呢?  一、提问要有吸引性  课堂提问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得巧、发人深思,要
期刊
一直以来,古诗词都不好教,特别是农村初中学生一提到学古诗词,他们有畏惧的心理。在此,本人对教学体会谈一谈古诗词的创新教学方法。  一、认真预习。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学生在学习诗词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布置的预习是在老师指引下有针对性、适量的练习。如,先利用小黑板把生字词写出来做,要求学生把关于此诗词的作者的生平经历尽可能详细地找出来;让学生课前写一段与诗词内容有关的话,以便与诗词进行比较学习,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