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当前金融体制改革亟须顶层设计,首要问题就是人民币的国际化。
一种货币的国际化大体都要经过三个阶段,先是成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计价货币,然后成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中的结算货币,最后一个阶段是成为世界各国都承认的国际储备货币。按这个路子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一定要正确估计形势,判断中国在此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下一步应采取的措施。
人民币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取决于两个重要问题:一是中国的综合实力有多大,二是外国人愿意不愿意将手上的货币换成人民币,这不单纯是综合实力问题,还有人民币的信用问题,需要从多重角度考虑,因此人民币国际化应该是“顶层设计”的典型例子。
其次,对货币流量正常水平的判断和货币政策松紧程度的判断,也是重要课题。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因为中国经济在转型阶段,有自己的货币流量的特殊性。中国的货币流通渠道不是很畅通,中间环节很多,流通速度较慢,这和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不一样。而在中国占有很大比例的农业人口中,他们过去跟市场很少发生关系,但改革开放后,农民不断地被卷入市场中,对货币的需要量持续增大。
这些问题都是某些研究中国货币流通量的人未考虑的,他们习惯于搬用国外货币流通量的计算方法。按此算法,中国货币流通量如果处于他们所说的正常水平,实际上是紧缩,于是就会发生2011年的怪事:货币已经过紧了,有些专家还说,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还有空间。存款准备金率当然可以调整,但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一个月上调一次存款准备金率。
现在的中国经济怕“冷”不怕“热”,稍微“冷”一点,什么问题都出来了,稍微“热”一点,没有太大害处。这跟骑自行车一样,骑得快就稳,骑得慢就晃,不骑就倒。过快当然不行,但在中国的国情下,8%左右还是可以承受的。
第三,金融体制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之间的协调,同样关系大局。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货币跟财政政策应搭配使用。在体制方面,金融体制改革更应该跟财政体制改革协调一致。因为在中国,大的项目几乎都由国家投资,地方政府配套,但地方政府的钱从哪里来?土地财政走到头了,今后卖地会越来越难。地方政府发债,行吗?一方面,这受到制度上的限制;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发债,篓子捅大了,谁来还?
此外,城镇化过程中,公共建设资金从哪里来?如果中央政府支持地方政府发债,中央政府作担保,地方政府不还的话,怎么办?学术界正在讨论是否可学习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经验:政府投一部分钱进去,作为种子基金,金融机构作为机构投资者建立公共建设投资基金。该投资基金每年发基金债券,比银行和国债利率高,市场化运作,第一年发一批,第二年又发一批,这样民众、企业都愿意接受,运行得好可以将利润率稳定在10%左右。这种方式是否可以在中国实行,需要认真研究。对于国外的成功经验,我们应积极学习,更要辩证吸收,这是中国包括金融改革在内的一切改革避免走“邪路”的必要前提。
一种货币的国际化大体都要经过三个阶段,先是成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计价货币,然后成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中的结算货币,最后一个阶段是成为世界各国都承认的国际储备货币。按这个路子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一定要正确估计形势,判断中国在此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下一步应采取的措施。
人民币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取决于两个重要问题:一是中国的综合实力有多大,二是外国人愿意不愿意将手上的货币换成人民币,这不单纯是综合实力问题,还有人民币的信用问题,需要从多重角度考虑,因此人民币国际化应该是“顶层设计”的典型例子。
其次,对货币流量正常水平的判断和货币政策松紧程度的判断,也是重要课题。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因为中国经济在转型阶段,有自己的货币流量的特殊性。中国的货币流通渠道不是很畅通,中间环节很多,流通速度较慢,这和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不一样。而在中国占有很大比例的农业人口中,他们过去跟市场很少发生关系,但改革开放后,农民不断地被卷入市场中,对货币的需要量持续增大。
这些问题都是某些研究中国货币流通量的人未考虑的,他们习惯于搬用国外货币流通量的计算方法。按此算法,中国货币流通量如果处于他们所说的正常水平,实际上是紧缩,于是就会发生2011年的怪事:货币已经过紧了,有些专家还说,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还有空间。存款准备金率当然可以调整,但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一个月上调一次存款准备金率。
现在的中国经济怕“冷”不怕“热”,稍微“冷”一点,什么问题都出来了,稍微“热”一点,没有太大害处。这跟骑自行车一样,骑得快就稳,骑得慢就晃,不骑就倒。过快当然不行,但在中国的国情下,8%左右还是可以承受的。
第三,金融体制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之间的协调,同样关系大局。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货币跟财政政策应搭配使用。在体制方面,金融体制改革更应该跟财政体制改革协调一致。因为在中国,大的项目几乎都由国家投资,地方政府配套,但地方政府的钱从哪里来?土地财政走到头了,今后卖地会越来越难。地方政府发债,行吗?一方面,这受到制度上的限制;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发债,篓子捅大了,谁来还?
此外,城镇化过程中,公共建设资金从哪里来?如果中央政府支持地方政府发债,中央政府作担保,地方政府不还的话,怎么办?学术界正在讨论是否可学习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经验:政府投一部分钱进去,作为种子基金,金融机构作为机构投资者建立公共建设投资基金。该投资基金每年发基金债券,比银行和国债利率高,市场化运作,第一年发一批,第二年又发一批,这样民众、企业都愿意接受,运行得好可以将利润率稳定在10%左右。这种方式是否可以在中国实行,需要认真研究。对于国外的成功经验,我们应积极学习,更要辩证吸收,这是中国包括金融改革在内的一切改革避免走“邪路”的必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