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已经深入到农村,农村教师对“教学是一个师生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等新课程理念早已烂熟于胸。可是,农村小学教师尝试在课堂上贯彻新课程理念的时候,往往会对这样的情况束手无策:整堂课上,只有个别学生能够和老师进行互动,多数学生不善于提问,也不会主动表达自己的见解,即便有时提出几个问题,也偏于肤浅,缺乏质量,涉及不到课文的重点,被点名回答问题的学生中,有的总是嗫嗫嚅嚅,半天不说一句话。老师为了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多数时候不得不滔滔不绝地自问自答个不停。最终,老师课前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没有派上用场,仍然在唱“独角戏”,学生则毫无疑问地继续充当“收音机”。
通过调查,课堂上之所以缺乏积极的师生互动,主要是因为多数学生“不敢说”,也就是“胆”小,害怕“说”得不好会被老师批评,会被同学嘲笑;少数学生“不愿说”,这些学生还停留在传统的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的教学模式上,以前在课堂上很少有发言、表达的机会,久而久之,形成了懒、不主动的坏习惯;另一小部分学生则是“不会说”,站起来无话可说,不知从何说起。
其实,追根究底,也就是农村小学生“说”的能力没有得到良好的培养,学生不“说”,课堂就无法实现师生互动,师生之间没有良好的互动,新课程理念就等于空谈,得不到顺利实施。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说”有这样的要求:“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努力用语言去打动他人”等。作为农村小学语文老师,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说”起来,是新课程理念在农村语文课堂教学中得以实施的关键,是全面提高农村学生语文素养的燃眉之急。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说”起来呢?谨作以下粗浅探索,以供广大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参考:
1.还给学生一个“胆”,使学生敢“说”
这是使学生在课堂上“说”起来的首要条件。
首先,教师要完全抛弃批评,多一点赞美。
其次,教师要能够使用一定的语言技巧促使学生开口。
再次,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说话。
2.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想“说”
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教师必须确认,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师生之间是一个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教师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给学生各抒已见的机会,还要善于欣赏学生创意性的观点。
其次,教师要善于在恰当的时机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教学。一次巧妙的幽默能够使沉闷气氛变得活跃,一句幽默的语言能够及时缓解学生的紧张心理。
只要课堂气氛达到轻松活跃,学生就会毫无顾忌地和老师互动交流,就会积极地去思考并把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
3.从讲故事开始,让学生学“说”
讲故事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可以训练学生对所学字、词、句的运用,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通过讲故事,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情操得到陶冶。经常讲故事,学生说话会更加连贯、流畅,表达会更为准确、生动。
讲故事是多数学生的爱好,当他们搜集到一个离奇动人的故事时,总是迫不及待地想给同学们讲,所以让学生讲故事,他们都很乐意。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不但要会给学生讲故事,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讲故事。老师可以利用课堂上的空闲时间和学生一起讲故事,还可以利用班会、活动课组织故事大王、故事会等形式的比赛。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语言发展水平都能得到提高。
有了讲故事的基础,进一步可以让学生复述故事性强的课文,复述课文的时候,不但有助于学生掌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而且学生的表达能力也会得到培养。
4.加强阅读,使学生有话可“说”
首先,要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课外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也是积累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要手段,然而现在农村多数小学生基本上没有自己的课外读物,阅读量也非常小,课外主要就是看点电视,这对于学生的积累运用是远远不够的,实施“两基”攻坚,几乎所有农村小学都建立了图书室,语文教师应积极利用,安排学生去图书室阅览,尽量发挥图书的最大用途,学生读得多了,自然就会见多识广、胸有“丘壑”,发言时也就不会无话可说了。
其次,对于课文的重难点,要指导学生 “精读”。“读”就是利用语言文字符号刺激学生器官,“精读”就是反复读、仔细读、用心读。通过“精读”,学生会逐渐领悟文章的内容,进而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发言的时候,才可能有独到的见解。
5.通过对“口语交际”的练习,使学生能“说”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口语交际”的理念更明确:“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新教材中关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有许多操作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话题,例如“介绍”类的有“自我介绍、介绍我的家、介绍我的家乡”等。除了课本上的,教师还要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挖掘更适合农村学生的交际话题,在教学时充分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精心创设交际情境,多给学生口语交际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力及敏感性,最终使学生达到能说会道。
总之,要让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首先得让学生主动“说”起来,作为农村语文教师,一定要尊重教育的客观规律,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当学生能在课堂上大胆地、积极地“说”,师生之間形成积极互动的时候,也就是我们真正告别“独角戏”的时候。相信,只要我们努力,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一定会收到一份成功的喜悦!
通过调查,课堂上之所以缺乏积极的师生互动,主要是因为多数学生“不敢说”,也就是“胆”小,害怕“说”得不好会被老师批评,会被同学嘲笑;少数学生“不愿说”,这些学生还停留在传统的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的教学模式上,以前在课堂上很少有发言、表达的机会,久而久之,形成了懒、不主动的坏习惯;另一小部分学生则是“不会说”,站起来无话可说,不知从何说起。
其实,追根究底,也就是农村小学生“说”的能力没有得到良好的培养,学生不“说”,课堂就无法实现师生互动,师生之间没有良好的互动,新课程理念就等于空谈,得不到顺利实施。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说”有这样的要求:“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努力用语言去打动他人”等。作为农村小学语文老师,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说”起来,是新课程理念在农村语文课堂教学中得以实施的关键,是全面提高农村学生语文素养的燃眉之急。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说”起来呢?谨作以下粗浅探索,以供广大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参考:
1.还给学生一个“胆”,使学生敢“说”
这是使学生在课堂上“说”起来的首要条件。
首先,教师要完全抛弃批评,多一点赞美。
其次,教师要能够使用一定的语言技巧促使学生开口。
再次,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说话。
2.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想“说”
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教师必须确认,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师生之间是一个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教师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给学生各抒已见的机会,还要善于欣赏学生创意性的观点。
其次,教师要善于在恰当的时机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教学。一次巧妙的幽默能够使沉闷气氛变得活跃,一句幽默的语言能够及时缓解学生的紧张心理。
只要课堂气氛达到轻松活跃,学生就会毫无顾忌地和老师互动交流,就会积极地去思考并把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
3.从讲故事开始,让学生学“说”
讲故事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可以训练学生对所学字、词、句的运用,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通过讲故事,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情操得到陶冶。经常讲故事,学生说话会更加连贯、流畅,表达会更为准确、生动。
讲故事是多数学生的爱好,当他们搜集到一个离奇动人的故事时,总是迫不及待地想给同学们讲,所以让学生讲故事,他们都很乐意。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不但要会给学生讲故事,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讲故事。老师可以利用课堂上的空闲时间和学生一起讲故事,还可以利用班会、活动课组织故事大王、故事会等形式的比赛。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语言发展水平都能得到提高。
有了讲故事的基础,进一步可以让学生复述故事性强的课文,复述课文的时候,不但有助于学生掌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而且学生的表达能力也会得到培养。
4.加强阅读,使学生有话可“说”
首先,要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课外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也是积累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要手段,然而现在农村多数小学生基本上没有自己的课外读物,阅读量也非常小,课外主要就是看点电视,这对于学生的积累运用是远远不够的,实施“两基”攻坚,几乎所有农村小学都建立了图书室,语文教师应积极利用,安排学生去图书室阅览,尽量发挥图书的最大用途,学生读得多了,自然就会见多识广、胸有“丘壑”,发言时也就不会无话可说了。
其次,对于课文的重难点,要指导学生 “精读”。“读”就是利用语言文字符号刺激学生器官,“精读”就是反复读、仔细读、用心读。通过“精读”,学生会逐渐领悟文章的内容,进而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发言的时候,才可能有独到的见解。
5.通过对“口语交际”的练习,使学生能“说”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口语交际”的理念更明确:“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新教材中关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有许多操作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话题,例如“介绍”类的有“自我介绍、介绍我的家、介绍我的家乡”等。除了课本上的,教师还要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挖掘更适合农村学生的交际话题,在教学时充分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精心创设交际情境,多给学生口语交际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力及敏感性,最终使学生达到能说会道。
总之,要让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首先得让学生主动“说”起来,作为农村语文教师,一定要尊重教育的客观规律,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当学生能在课堂上大胆地、积极地“说”,师生之間形成积极互动的时候,也就是我们真正告别“独角戏”的时候。相信,只要我们努力,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一定会收到一份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