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10月18日,在上海中学影视传媒中心报告厅,唐盛昌先生和他的报告《中学数学教育的国际化视野》令在座的我景仰而震撼、醍醐而感慨!
唐先生是中国当代屈指可数的教育家之一,上海市数学特级教师,特级校长,这些称号对我来讲当然是望而兴叹!上海市名师基地的几位主持人如李秋明老师、陈双双老师、冯志刚老师、吴卫国老师都师出唐先生门下,这一个个令人难以逾越的高山带给我的唯有膜拜与景仰。待听说唐先生30年前就已经在数学课上用纯英文上课了,业余时间还弹得一手专业级别的好钢琴,我的感觉就只有惊诧、震撼与暗自羞愧了!
唐先生说: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多动些脑筋,让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学好数学,让讨厌数学的同学不那么讨厌数学,让每一位同学放不下数学。平凡的话语却令我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听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好久了,却从来没有认真地研究过它的深层含义,现在想来,真的是虚度青春了!
以前在杂志上看到于永正先生(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曾说过这句话:“没有熏不黑的锅屋。”我的理解是:只要长时间地对一个人施加某种影响,总会使他有某种改变。迁移到数学教学上来,“没有熏不黑的锅屋”与“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给我的理解是:只要反复地给学生讲,反复地让学生练,就总会让学生的数学成绩有起色。这也是大多数教师的理解。君不见,为了让学生考出好成绩,挤占学生的自修课、体育课、午休课、活动课甚至政治课,拖课现象屡禁不止,铃声响过仍在讲,其实学生心已凉,教师与教师之间你方唱罢我登场,校外家长等断肠,假期时间补课忙,学生匆匆来赶场……种种现象已成为习惯与正常的事情。“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已喊过多年,但仍然没成为法律一样必须遵循的规则。教学俨然成了傻大哥(姐)摆布傻小子的游戏!确实,从蛮干中走出来需要态度、方法与智慧
一、高屋建瓴才能深入浅出——打牢数学功底最关键
唐先生在这次报告中数次强调:每一位教师都需要教学改革,但只有丰富自己的数学功底才谈得上教学改革。这儿的数学功底包括对高等数学方方面面的学习与掌握,如最基本的微积分、概率统计、微分方程、数论等。只有这样,才能明了中学数学之后的背景知识,才能在教学中抓住知识的本质,以最初等、最浅显的语言来解释比较抽象的、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数学概念或方法。另一方面,只有强化自己的数学功底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解题水平。众所周知,解题能力是数学教师的重要能力,只有拥有较强的解题能力才能树立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好印象,否则教师的威信很难树立,教学质量必将大打折扣。几年前读过陈忠实先生的大作《白鹿原》,白嘉轩面对雪地中的一幅图案苦思数日而不解,但冷先生的一句话“这是一只鹿啊”立刻令他恍然大悟,这就是所谓的“高人”指点。教师若想自己成为高人,提升数学功底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曾容老师(生前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数学特级教师)曾这样讲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角怎样研究呢?因为角可以看成是两条直线的夹角,若能知道它们各自与第三条直线所成的角,则可算出它们之间的角。而第三条直线可统一选为x轴,从而研究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这样,在解析几何里,研究有关角的问题一般都利用斜率,为了应用方便,就将斜率“安装”到直线方程上去(用斜率确定直线),使它包含在方程的系数之中,即“请”方程“随身带着”斜率。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这种解读数学概念的内力绝非一日之功!
二、学生的转变需要教师的耐心与方法——勇于换位才能准确定位
在区重点中学,特别是在普通中学,教师批作业或试卷时心里常想的话是“真笨”、“气也气死了”。这时教师只有换位思考才能抓住学生错误的本质对症下药、渡过难关。可以回忆一下自己读高中时的情况,是否也曾被老师叫进办公室而彼此面红耳赤?唐先生30年前执教文科班时曾经为女生对数学的讨厌颇为纠结,但采用了一些小小的方法就令这些女同学爱上了数学,甚至上其他科目的课时也陶醉于数学的熏陶之中欲罢不能!由此开展的课题《数学学习中的性别差异》也取得了重要成果。确实,教育需要智慧与方法,许多现象看起来顽固不化,但在有心人面前却可以轻松化解,无它,唯认真尔。
三、尝试、筛选、重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好教学是以生为本琢磨出来的
唐先生在报告中提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但同时也强调:这在目前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是难以实现的,我们要做的是尽量教给学生最适合他们的数学,让数学尖子生脱颖而出,让不太喜欢甚至讨厌数学的学生与数学为友。是啊,因材施教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教育思想,应该为我辈传承并发扬。但现实并非如此,千人一面的数学教学仍然大面积存在着。我曾于前几年在高三数学教学中试行分层作业(如动态竞争作业等)、分层辅导(如在全年级开设提高班、基础班等),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比较出真知,比较分优劣,比较见真伪,只有在充分分析学生的基础上,历经尝试之后的比较才能探索出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流程。在担任高三数学备课组长期间,我经常这样对老师们讲:请每一位教师根据自己任教班级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挥自身的智慧,想出自己的办法来,帮助班级每一位同学在数学上获得最大的发展。大家不要有顾虑,不要担心与其他班级不统一,记住最适合的才是最有效的!
为了不让自己成为“不会教的老师”,让我们从读好每一本书、解好每一道题、研究好每一个学生、琢磨好每一节课踏实做起!
唐先生是中国当代屈指可数的教育家之一,上海市数学特级教师,特级校长,这些称号对我来讲当然是望而兴叹!上海市名师基地的几位主持人如李秋明老师、陈双双老师、冯志刚老师、吴卫国老师都师出唐先生门下,这一个个令人难以逾越的高山带给我的唯有膜拜与景仰。待听说唐先生30年前就已经在数学课上用纯英文上课了,业余时间还弹得一手专业级别的好钢琴,我的感觉就只有惊诧、震撼与暗自羞愧了!
唐先生说: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多动些脑筋,让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学好数学,让讨厌数学的同学不那么讨厌数学,让每一位同学放不下数学。平凡的话语却令我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听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好久了,却从来没有认真地研究过它的深层含义,现在想来,真的是虚度青春了!
以前在杂志上看到于永正先生(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曾说过这句话:“没有熏不黑的锅屋。”我的理解是:只要长时间地对一个人施加某种影响,总会使他有某种改变。迁移到数学教学上来,“没有熏不黑的锅屋”与“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给我的理解是:只要反复地给学生讲,反复地让学生练,就总会让学生的数学成绩有起色。这也是大多数教师的理解。君不见,为了让学生考出好成绩,挤占学生的自修课、体育课、午休课、活动课甚至政治课,拖课现象屡禁不止,铃声响过仍在讲,其实学生心已凉,教师与教师之间你方唱罢我登场,校外家长等断肠,假期时间补课忙,学生匆匆来赶场……种种现象已成为习惯与正常的事情。“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已喊过多年,但仍然没成为法律一样必须遵循的规则。教学俨然成了傻大哥(姐)摆布傻小子的游戏!确实,从蛮干中走出来需要态度、方法与智慧
一、高屋建瓴才能深入浅出——打牢数学功底最关键
唐先生在这次报告中数次强调:每一位教师都需要教学改革,但只有丰富自己的数学功底才谈得上教学改革。这儿的数学功底包括对高等数学方方面面的学习与掌握,如最基本的微积分、概率统计、微分方程、数论等。只有这样,才能明了中学数学之后的背景知识,才能在教学中抓住知识的本质,以最初等、最浅显的语言来解释比较抽象的、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数学概念或方法。另一方面,只有强化自己的数学功底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解题水平。众所周知,解题能力是数学教师的重要能力,只有拥有较强的解题能力才能树立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好印象,否则教师的威信很难树立,教学质量必将大打折扣。几年前读过陈忠实先生的大作《白鹿原》,白嘉轩面对雪地中的一幅图案苦思数日而不解,但冷先生的一句话“这是一只鹿啊”立刻令他恍然大悟,这就是所谓的“高人”指点。教师若想自己成为高人,提升数学功底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曾容老师(生前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数学特级教师)曾这样讲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角怎样研究呢?因为角可以看成是两条直线的夹角,若能知道它们各自与第三条直线所成的角,则可算出它们之间的角。而第三条直线可统一选为x轴,从而研究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这样,在解析几何里,研究有关角的问题一般都利用斜率,为了应用方便,就将斜率“安装”到直线方程上去(用斜率确定直线),使它包含在方程的系数之中,即“请”方程“随身带着”斜率。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这种解读数学概念的内力绝非一日之功!
二、学生的转变需要教师的耐心与方法——勇于换位才能准确定位
在区重点中学,特别是在普通中学,教师批作业或试卷时心里常想的话是“真笨”、“气也气死了”。这时教师只有换位思考才能抓住学生错误的本质对症下药、渡过难关。可以回忆一下自己读高中时的情况,是否也曾被老师叫进办公室而彼此面红耳赤?唐先生30年前执教文科班时曾经为女生对数学的讨厌颇为纠结,但采用了一些小小的方法就令这些女同学爱上了数学,甚至上其他科目的课时也陶醉于数学的熏陶之中欲罢不能!由此开展的课题《数学学习中的性别差异》也取得了重要成果。确实,教育需要智慧与方法,许多现象看起来顽固不化,但在有心人面前却可以轻松化解,无它,唯认真尔。
三、尝试、筛选、重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好教学是以生为本琢磨出来的
唐先生在报告中提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但同时也强调:这在目前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是难以实现的,我们要做的是尽量教给学生最适合他们的数学,让数学尖子生脱颖而出,让不太喜欢甚至讨厌数学的学生与数学为友。是啊,因材施教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教育思想,应该为我辈传承并发扬。但现实并非如此,千人一面的数学教学仍然大面积存在着。我曾于前几年在高三数学教学中试行分层作业(如动态竞争作业等)、分层辅导(如在全年级开设提高班、基础班等),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比较出真知,比较分优劣,比较见真伪,只有在充分分析学生的基础上,历经尝试之后的比较才能探索出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流程。在担任高三数学备课组长期间,我经常这样对老师们讲:请每一位教师根据自己任教班级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挥自身的智慧,想出自己的办法来,帮助班级每一位同学在数学上获得最大的发展。大家不要有顾虑,不要担心与其他班级不统一,记住最适合的才是最有效的!
为了不让自己成为“不会教的老师”,让我们从读好每一本书、解好每一道题、研究好每一个学生、琢磨好每一节课踏实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