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为小学音乐老师,我非常喜欢我所教班级的孩子们,他们天真无邪,活泼可爱。小学音乐课堂是孩子们快乐的天堂,在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我总是全身心地投入,和他们一起学习音乐、感受音乐,共同度过一节节快乐而有意义的四十分钟。
唱歌教学是主要的音乐教学内容之一。通过唱歌教学可以发展学生审美素质、促进社会交往、提升未来艺术生活质量的重要载体,唱歌教学可以为学生终身喜欢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歌唱是发自人体器官的乐音,具有独特的听觉美感,是一切音源所不能代替、也不能比美的。唱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是获得良好音乐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笔者从事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二十年,下面就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谈一些看法。
一、音乐教师的全身心投入,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信地、有感情地歌唱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任何一节演唱课,老师的全身心投入是必不可少而且尤为重要的,有时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节课孩子们的音乐学习离不开老师的爱心、耐心和恒心,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音乐教师课前认真地备课。课前认真地备课是上好每一节的音乐课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教师一定要非常熟悉教材的教学目的和内容,更要了解教学对象――所教班级的孩子们,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一举一动,为上好音乐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其次,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一定要认真组织好教学。小学的孩子,好动又好玩,不会像中学的哥哥姐姐那样老老实实地坐一节课,在小学,不论哪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其实都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和动作行为。这就要求我们音乐老师要有很好的控制课堂教学活动的能力,让所教班级的孩子尽快的进入音乐课堂情境中,达到学习知识、提高歌唱能力、陶冶音乐情操的教学目的。小学生的情感很丰富,喜欢表扬,爱听鼓励性的语言。老师在课堂中要尽量多的鼓励学生,及时表扬他们的进步,老师的一句肯定和表扬,会加深孩子对音乐的热爱之情。所以,千万不要吝啬表扬和微笑。
此外,教师生动而有感情的范唱很重要,教师要求学生唱好的歌,自己必须首先唱好。如果教师全身心投入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那歌声一定可以感染孩子们,使教师本身和孩子们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与交流,激起孩子们学习歌曲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愿望。因此,教师要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把歌曲的感情轉化为自己的心声,并用自己的歌声打动音乐课堂中的孩子们,让他们真实的体验与感受歌曲的美。总而言之,教师的范唱可以直接影响学生是否喜欢所学的歌曲。
二、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唱歌基本技能的训练
孩子们能唱出优美动听的歌曲,需要掌握良好的唱歌技能。换句话说,掌握良好的唱歌技能是有感情地歌唱的基础,同时更是学生终生保持良好嗓音的必备条件。小学生唱歌基本技能训练虽然不能等同于专业的声乐训练,但还是要以科学的训练方法为依据的。在我们演唱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从情感方面引导学生自信而有激情的歌唱,同时也需要传授给他们必要的唱歌技能与技巧。作为专业的音乐教师,我们首先应该也必须懂得,儿童歌唱的发声必须是高位置的头声发声。这是一条尤其重要的教学原则,也是音乐教师在演唱课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指导儿童头声发声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这样一些做法。
一、 在演唱课的课堂教学中要求孩子们轻轻地唱歌,感受头声的位置
在演唱课上进行头声发声练习,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让孩子们唱出的声音具有的优美动听的音质。儿童的头声是优美的,它清脆悦耳,穿透力强。通过轻轻地唱歌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头声的位置。如何理解和掌握轻轻唱歌的尺度呢?我在训练时让学生用惊讶的语气,说悄悄话的神态,轻轻地说拉长的“o”,这样说出来的“o”字其假声成份是较浓而且是有气息支持的。认识掌握了“o”的发声方法,在以后练习“u”、“lu” 、“yi”、“yu”等音的时候,就可以得心应手了。坚持轻轻地歌唱,能使儿童自然地体会到各发生器官在歌唱时是如何协调的,从而建立起正确的声音概念。此外,找到鼻咽共鸣对头声的形成也是非常重要的。我让学生做闻花香的动作,带惊喜的表情歌唱,这样可以得到鼻咽共鸣从而使他们的声音清脆而有穿透力。头声发声方法确确实实是能够有效的保护儿童的嗓音,同时又使他们获得了优美的歌声,所以音乐教师在演唱课中一定要坚持引导学生多做头声发声练习。
二、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音乐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用良好的歌唱姿势歌唱,使之成为习惯,这点非常重要。在演唱歌曲的过程中,尽量要求孩子们的身体无论坐着或站着都要自然端正,腰要挺,眼平视,头与颈不要前俯、后仰,不要压迫颈部,这样才能保证横膈膜的自由运动。
此外,教师在演唱教学过程中还要教会孩子们清晰的咬字、吐字,并要求他们发出的声音圆润、清晰、甜美,这样有利于音乐的表现和增加孩子们歌唱的兴趣。教师要想方设法通过朗诵、示范、学生模仿对比等方法加以引导,使孩子们逐步达到字正腔圆、情真意切。教师还要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的歌唱方法,如;喊唱、鼻音、颤声、漏气、音准等问题,分析出原因并给与及时正确的指导。
三、引导学生感知歌曲的音乐形象,掌握歌曲的音乐情绪,使学生学会理解、分析并巧妙处理歌曲
歌唱不仅要有科学的发声方法、掌握歌唱技巧,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感情。每首歌都有一个基本的音乐形象和音乐情绪,抓住歌曲音乐形象和情绪,对于歌曲旋律的处理以及对于歌词的理解都会大有好处。让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理解音乐的进行,让他们知道自己要表达的是什么。启发学生从歌词,从旋律中去体会作品意境,让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在情感的支配下大胆、尽情地歌唱。演唱每首歌,甚至每个练习曲,都必须让学生思考其意境,是欢快?是忧伤、是优扬?是活泼?让学生自发讨论,唤起他们心灵的共鸣,方可赋予声音生命力,歌唱才具有感染力,才有艺术性可言。在歌曲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旋律、理解歌词,学生在进行艺术再创造时就可以围绕着歌曲的音乐形象和情绪进行演唱上的总体构思与设计。如:在《我爱米兰》这首歌曲中,首先要让孩子们理解,我们唱的是米兰,表达的却是学生对老师深深的爱和无限的赞美之情,学生理解了歌词要表达的意思,抓住了歌曲的音乐形象,就能很好的处理歌曲中的感情,把歌曲唱到每个人的心里。
四、注意和重视学生变声期嗓音的保护问题
有时候,一个人的声音会对他的一生造成很大的影响,嗓音保护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应注意的问题,学生变声期的嗓音保护尤为重要。现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噪声污染非常严重,学生说话、歌唱很容易音量过大,特别是小学生大多都很喜欢大声的喊叫,正在发育的发声器官非常容易受伤。音乐教师除了在教学中教育学生合理使用嗓音外,应该还教育孩子们在生活中不要大喊大叫,而且还要教会孩子们利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说话、歌唱,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要学习变声期常识,学会自己判断,自我调整,自我保护。此外,音乐教师还应该提倡学生在一般情况下用中等或较轻的音量说话与歌唱就可以了。当然,在教学和唱歌需要时,教师还是应该指导学生用较强的音量来演唱,使学生的声带得到合理的锻炼与发展。
总之,歌唱是声音的艺术与情感的组合,在演唱课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如何有效的让学生正确歌唱,激励学生进行音乐形象的创造,正确表现歌曲形象,更好地让学生挖掘美、感知美、表现美还任重而道远,还需要我们音乐教师不断的摸索、探讨总结和交流,才能顺利地继续前行,最终到达理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