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世界近现代史几个重大问题的认识(下)

来源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we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西方工业文明的演变历程
  
  人类文明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如果从生产力发展变化的角度来划分人类文明发展阶段的话,可将人类文明划分为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工业文明在全球的扩展三个阶段。就工业文明而言,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萌芽、起步、形成和制度化几个发展阶段。
  (一)工业文明的萌芽阶段——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1.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1)产生:14、15世纪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和西北欧的尼德兰等地的一些城市里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发展:商人阶级的出现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农村随着租地农场的出现,资本主义也发展起来。
  2.世界市场的拓展
  (1)原因: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航路开辟引起商业革命;殖民扩张活动。
  (2)表现:欧洲市场扩大,商业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国家;世界各地物产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欧洲市场上,欧洲与亚、非、拉美广大地区的经济联系逐渐密切。
  (3)影响:打破原来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开始形成为一个整体。
  (二)工业文明的起步阶段——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1.工业革命
  (1)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后期。
  (2)原因: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大量的资本原始积累;圈地运动与大量自由劳动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产品不能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3)范围:首先在英国进行,后来扩展到欧美许多国家。
  (4)表现:由工场手工业阶段过渡到工厂大机器生产阶段。
  (5)影响:提高生产力;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改变了社会结构;促进了城市化;密切了世界各地联系;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环境恶化加速。
  2.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1)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产阶级急需在世界范围内开拓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必要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空前强大,大肆殖民扩张(可能性)。
  (2)形成:在列强的侵略下,亚、非、拉美许多国家成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给殖民地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冲击了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体制;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
  (三)工业文明的形成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1.第二次工业革命
  (1)条件:自然科学研究取得突破;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2)表现:电的发现及应用;内燃机的发明及应用;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化学工业的建立。
  (3)特点: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在几个先进大国同时起步、相互促进下进行;在有些国家,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
  (4)影响:①对欧美各国:经济方面: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结构上以重工业为主导;新兴化学等工业出现;工农业比重变化,工业化与城市化加速;模式上以垄断经济为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政治方面:普遍实行代议制民主政治。思想方面:出现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列宁主义。对外方面:对外扩张,输出资本,瓜分世界。②对东方各国:破坏性方面:传统体制进一步受到冲击;社会更加沉沦。建设性方面: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解放运动崛起。③横向联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激化了各国之间的矛盾。
  2.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1)背景:各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列强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口和土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2)表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成为西方国家廉价的原料产地、商品销售市场和资本投资场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四)制度化阶段——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第三次科技革命
  (1)原因:由于科学理论出现重大突破;具备了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二战期间和战后各国对高科技的迫切需要。
  (2)特点: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学与技术密切合作,互相促进;科技各领域之间互相渗透。
  (3)影响: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促进了社会结构和生活状况的变化;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
  2.罗斯福新政
  (1)背景: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严重打击美国;人民不满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
  (2)理论基础:凯恩斯主义(核心内容:国家干预经济)。
  (3)措施:金融方面大力整顿;工业方面制定国家工业复兴法(中心措施);农业方面调整农业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社会福利方面“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4)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根本目的)前提下的政策调整(或生产关系的调整)。
  (5)影响:虽未从根本上遏制经济危机,但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美国的经济,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巩固了美国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为世界开创了新的资本主义国家管理模式。
  (五)对科技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
  经济既是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推动科技发展,以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例如,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国家,于是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天文历法、农学、应用数学、医学等就相对发达。近代以来,西方国家为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对商品的需求,就先后有了三次科技革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进步能有力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深刻影响世界性经济的形成、经济的发展速度、世界经济的结构与增长方式、世界经济的格局等。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法、德、美等国经济也因工业革命而迅速发展起来,城市化加速,自由资本主义大行其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美、德、英、法、日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力地促进了全世界经济的发展,从而导致了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
  科学技术对经济的发展也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带来了生产力的空前发展,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繁荣,使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另一方面,科技进步总是与一定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其作用受到一定的经济体制和社会制度的制约。事实表明,科技进步本身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但科技进步的成果运用不当,也将阻碍经济的发展。一些科技发达国家凭借自己的科技优势和以此为基础的经济优势、综合国力优势,侵略掠夺他国,这不仅给被侵略国家或地区的人民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灾难,而且也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世界局势的动荡,阻碍世界经济的发展,甚至使世界经济出现大倒退。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发动的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的影响,就是最好的证明。
  
  四、经济体制的创制与调整
  
  (一)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创制与调整
  1.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2.实质: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是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改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3.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创制与调整:
  (1)工场手工业时期:包买商与集中的手工业工场同时并存。
  (2)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实行“工厂制”,强调经济自由竞争。
  (3)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各种形式的垄断组织主宰着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各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干预社会经济,其典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罗斯福新政和二战后各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具体表现在:①资本主义主动寻求自我调节和调整的结果(包括借鉴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经验)。②产业结构适应科技进步和需求结构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和升级,特别是高科技产业部门发展迅速。③在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方面,不再是完全放任的自由市场经济,而是将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结合起来。④在生产力迅速发展、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社会财富得到巨大增长的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充足的物质条件改善各个阶层的关系。⑤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制与调整
  1.巴黎公社尝试创制公有制经济体制
  (1)没收了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2)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
  2.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制与调整
  (1)过渡时期的经济政策:俄国十月革命后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先实行工人监督,后将大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自由贸易等。
  (3)新经济政策:实行粮食税、自由贸易、工资制等。实质上是在坚持公有制经济为领导的前提下,发展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以便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它的实施,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探索了一条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4)“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主要表现为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如国营工厂、农场和集体农庄),以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否定价值规律,排斥商品和市场。这种体制曾一度与当时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对反侵略起过积极作用;存在严重缺点,阻碍政治、经济发展。
  (5)赫鲁晓夫的改革(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初):农业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工业方面,采取下放权力、精简机构的措施。但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在具体做法上也只是对原有的经济体制小修小补;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提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与目标。
  (6)勃列日涅夫的改革(1964年至1982年):改革重点是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结果是综合国力大大增强,成为与美国势均力敌的超级大国。但因没有从根本上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后来逐渐失去活力,国家陷入困境。
  (7)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所谓的“民主”社会主义改革。先是进行经济改革,后由经济改革转移到政治改革。戈尔巴乔夫不分阶级的“民主化”、没有限度的“公开性”和抽象的“人道主义”,逐渐把改革引向误区,造成较大的思想混乱,并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3.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制与调整
  (1)建国初期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并逐步形成计划经济体制。在农村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统一财经,全国主要财政经济由中央集中统一管理。合理调整工商业。在工矿企业,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这些经济举措,有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2)通过三大改造,国家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体制(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了。
  (3)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其基本特征是“一大二公”和“一平二调”。结果是生产关系严重脱离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4)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城市主要是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上实现了从维护僵化体制转向全面改革开放,从而使所有制结构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创制与调整的启示
  (1)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需要在发展中不断改革、创新和自我完善。
  (2)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3)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的。
  (4)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建设符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三)对市场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市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纵观近代以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无论是资本主义经济,还是社会主义经济,其盛衰无不与市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近代以来的经济发展过程,就是市场的开发过程。
  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来说,由于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通往东方的原有商路因奥斯曼帝国崛起而不畅,东方来的商品不能满足西欧市场的需要,于是就有了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不断加强对外殖民扩张与掠夺,占有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也随之扩大。这不仅促进了西欧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因“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工业革命反过来又促使当时的工业国家进一步对外殖民扩张,抢占更多的海外市场,于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这又导致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世界市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此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后形成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等,无不与市场相联系。
  就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而言,苏俄在十月革命后曾推行废弃市场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结果引发了经济和政治危机;改行“恢复市场”的“新经济政策”,于是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此后形成的“斯大林模式”过于强调计划经济,忽视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最终使苏联经济发展失去活力,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较大的改善,成为导致苏联走向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因受“斯大林模式”的影响,也曾使经济失去活力,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而在社会经济建设上取得了巨大成就。
  市场是一把双刃剑。综观整个人类发展历史,市场既能促进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但也能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甚至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灾难。如英国曾因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市场,最先进行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和“世界工厂”;但好景不长,躺在广阔市场上获取巨额利润的英国资本家,不愿更新技术,从而导致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丧失了“世界工厂”的垄断地位,一战后其经济霸主地位衰落。至于资本主义列强为争夺世界市场所发动的一系列殖民战争和两次世界大战,不仅破坏了社会经济,更是给殖民地人民和世界人民带来了无穷灾难。
  
  五、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一)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
  2.1947年,《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确立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1.原因: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达到绝非一国所能驾驭的程度。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和客观上存在的分工,促使一些国家和地区在相互之间建立起一种较为稳定的经济联系,组成区域性的经济组织。
  2.表现:欧洲联盟(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1967年,欧共体成立;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三)经济全球化
  1.原因:市场经济制度被普遍认可和接受;新科技革命为其提供了物质条件;国际金融的发展是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冷战的结束为其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国际协调机制加强成为其发展的必要条件。
  2.实质: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3.影响: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拉大了南北差距;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治安全受到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4.全球化与区域化的关系
  (1)矛盾:区域经济集团具有排他性,带有浓厚的集团色彩的贸易保护主义。
  (2)联系:区域经济集团具有开放性。区域经济都是世界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经济集团化是最终实现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具体步骤和途径,是世界经济走上全球化的一个阶梯,世界经济全球化是区域集团化发展的最终结果。
其他文献
我們所学的历史知识庞杂且零碎,要想在高三紧张的复习中高效掌握之并非易事。而以图示、口诀结合复习相关内容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中国古代史内容非常琐碎,且离我们的现代生活十分久远,复习相关知识时更加困难。所以我们必须想办法建立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形成形象的知识网络,便可化难为易,轻松掌握。    要知道,中国古代史知识再烦琐,也无非包括各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交往五个方面的内容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汞、铅扣铬单一污染胁迫下对绿豆的一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汞、铅扣铬单一污染胁迫的处理条件下,对所测定绿豆的
以需氮量较大及常用生食的茎叶类蔬菜莴笋与番茄作供试作物,以普通尿素为对照,使用山西农业大学应用脲酶抑制剂生产长效尿素课题组加工的长效尿素三号肥料,应用瓦氏盆钵及温
政治学科的一大特点是与时俱进、紧密联系社会热点与现实。而每年的高考政治试题也同样以人们广泛关注的社会热点为切人点进行考查。根据形势的发展,每年国家都会出台一些新的方针、政策,提出一些新的时政语言,这些语言一般也会成为该年社会的流行语,如近几年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和谐社会”、“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等词的使用率就相当高。但一本高中政治教材编好后,更新周期一
大学生就业困难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分析企业对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具体要求,提出在教学中加强和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思路和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及完全市场经济的建立,民营科技企业要生存、发展,就要不断进行管理制度创新。文章从民营科技企业管理制度障碍分析入手,提出管理创新新思路。
对于编组站的机车定位技术在国内还是处于空白,甚至还在用肉眼识别和定位。文章针对编组站集中处理大量货物列车到达、解体、编组出发、直通和其他作业的特点,引入ZigBee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对身体的关注度也日益加强。食用油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必需品,而有利于人们身体健康的植物油更受大家的青睐。山茶果便是既可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