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三通两平台”等基础教育资源的不断配置,设备短缺、更新不足等问题不再是限制学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区域教学资源尤其是教师资源配置仍是制约学校教学和进一步发展的首要问题。针对于此,慕课等平台的建立是解决区域课程、教师资源不均衡的重要手段,不少优质学校也开启录播、直播课堂或制作大量教学视频,将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传递到偏远、师资相对较弱的地区,然而实际教学中有教师认为效果有限。在长春市第五十三中学的教学实践中,异地互动课堂为学区化办学中校际教师资源配置提出了新的参考。本研究对五十三中学校长、电教主任、教学主任及5位一线骨干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研究结果表明,异地互动课堂仍存在软硬件配置问题,其使用效果仍受学科、课程类型的影响,此外实际教学中校际间互动次数有限。针对以上问题,研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期待为学校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慕课;直播课堂;异地互动课堂;区域资源;教师资源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69(2019)05-0053-05
收稿日期:2019-05-14
作者简介:崔宇路(1994— ),男,辽宁大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智慧教育;余露瑶(1994— ),女,广东信宜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师教育技术;张海(1977— ),辽宁海城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教育技术、智慧教育;姜雅文(1965— )女,吉林和龙人,中教高级,长春市第五十三中学校长,研究方向为中小学教学。
一、慕课、直播课堂与互动课堂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也正在发生改变[1]。《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为我国当前教育信息化提出了两个构想。经过不断地发展,“教育信息化1.0”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中国的许多中小学校信息化教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质条件[2],但是基础教育中区域间、校际间不均衡的现象仍然存在。“三通两平台”的建设使得区域和校际的差距在明显缩小,但是教师队伍建设仍然是影响教学均衡的另一个重要因素[3]。
慕课(MOOCs)能够突破时间、地域的界限,使用基于Web的工具和环境以新的范式传递教育和课程[4]。慕课平台的建立为解决区域课程、教师资源不均衡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基础。自2012年慕课广受关注以来,Udacity、Coursera、edX成为全球最具影响、规模最大的三大慕课平台[5],中国的相关慕课平台如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也备受广大教育者的关注[6]。对于中小学而言,慕课平台的建立为区域教学资源不平衡提供了解决的方式。“华师慕课”是其中较为典型的慕课平台,由全国20余个地级市教育局联合华东师范大学建立,为全国各地中小学建立了涵盖全面的知识点资源库。目前,慕课在基础教育中地域分化仍然较为明显[7]。
为了解决教师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不少优质学校开启录播、直播课堂或制作大量教学视频,将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传递到偏远、师资相对较弱的地区。如“成都七中网校”所构建的卫星远程直播教学模式[8]。同步直播课堂能够解决实际教学中师资配置和硬件配置不足的矛盾,将优质教师的课程传递得更远[9]。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由于这种教学方式是单向的,而教学中交互行为会较大程度上影响接收端学生的参与意识,此外学生的水平差距对教学效果也有较大影响[10],因此基础较差、自律性不强的学生难以适应。
基础教育领域中,“交互式电子白板”是课堂教学变革的关键一步,逐渐发展并成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过程中课堂的主流应用技术[11]。“异地互动课堂”在此基础上建立,也称“视频同步互动课堂”,主要指运用网络通信技术,通过网络实时录制、转播优质学校的课堂资源,由上课教师及双方学生在不同上课地点同时参与互动教学的新型課堂教学形式。通过异地互动课堂,处于不同学校的学生可以在同一时间同上一节课,教师也可以共同探讨教育问题,共同进行研修活动。这种教学形式为师资薄弱学校带来丰富的优秀教师资源和课程资源,提升收听学校的教学效果,带动师资薄弱校课程体系建设,促进教师成长和专业化发展。
依据上述观点,结合弗兰德斯对课堂互动的编码标准FIAS,笔者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慕课、直播课堂、异地互动课堂对远程学习者的不同支持情况(如表1所示)。慕课为更大规模的教学提供了解决的方案和手段,能够依据丰富的教学资源与学习者进行远程的交互,但是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自学能力和水平[12],否则其学习质量难以保证。直播课堂能够让教师与学习者实时进行交互,但是这种课程大多是单向的、不可逆的,即教学内容和资源是单向传递给学习者,缺少反向的交互闭环结构。异地互动课堂综合了慕课和直播课堂的部分优势,体现了更多的互动,包含“不仅是师生、生生之间,还包括人与技术、环境、资源等方面的互动”[13]。互动课堂能够为远程学习者提供更多的支持,学生能够主动进行发言、使用资源、演说演示、协作合作等。此外,大数据的相关支持为互动课堂带来了新的发展前景,互动课堂将能支持以算法和程序为核心的计算智能媒体,从而实时、准确地支持教学与学习,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相关方法,在长春市第五十三中学对校长、电教主任、教学主任、5位一线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这些骨干教师从教时间较长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访谈主要围绕当前互动课堂建设、数字化资源应用效果及互动课堂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开展,几位教师针对互动课堂及数字化资源应用提出了具体而有针对性的见解。在深度访谈的过程中,在征得教师许可后全程进行录音并形成文字稿。访谈结束后,由研究者根据文字稿进行总结,形成具体的问题清单并提出相对可操作的意见。
三、互动课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互动课堂建设现状
长春市第五十三中学异地互动课堂建设资源包含两间异地互动多媒体网络授课教室、两套在线互动多媒体设备,主要解决校际资源交流的不平衡问题。异地互动课堂基础架构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引领学校端,包含跟踪录像、收音转播、实时交互系统等一系列设备和软件。二是基础网络架构,包含能够满足多线路需求并实时交互的基础网络和服务器资源。三是非引领学校端,包含录像、投影、收音转播、实时交互系统等一系列设备和软件。
在长春市第五十三中学,异地互动课堂主要解决优秀教师资源输送问题。由引领校的教师主导开展异地互动授课,非引领学校进行接收并在课堂上与正在授课的引领校教师实时互动,使得距离较远、师资配备相对较弱的学校也能享受到优秀教师的课程资源。
(二)互动课堂存在的问题
通过与电教主任、一线教师进行深度访谈,我们将第五十三中学教学实践中互动课堂的问题总结为以下几点:
1.互动课堂软硬件配置存在问题
互动课堂架构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包含一系列设备软件,硬件资源配置是互动课堂建设的基础和首要环节。在对教师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互动课堂的建设是学校教室资源配置中的最高标准,但是其硬件设备仍然存在相关的问题。如在访谈中一线教师讲道:“互动课堂收声过于敏感,学生翻书的声音都能收到里面。然后传送给其他学校时杂音特别大。”
该教师提到的是互动教室的收音问题,而在实际课堂实践中由于硬件配置所产生的其他问题,如课堂录制、网络信号传输、课堂视频转播、课堂互动传输、校际软件兼容性匹配等,都会深刻影响异地课堂学生参与度及教师的教学效果。
2.互动课堂板书呈现影响教学
互动课堂教学中,通常需要呈现以下几类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源、试题资源、学科与工具模板、评价量规等。许多情况下,教师板书的使用和呈现是教学的核心。在对一线骨干教师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教师在互动课堂中的板书呈现会较大程度影响教学的效果。如“学生一直盯着屏幕以及老师进行互动,屏幕很小,黑板上的字看不清”“后排的学生都看不见,也就前面的两三排能看见”“其实本来电视(指的是交互式一体机)就很小,电视里边黑板就更小了”。
访谈的几位教师回答得丰富有趣,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了一致,认为教师板书的呈现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教师的课件、板书是教学中呈现最频繁的内容,教学课件及其他数字化资源可以随信号进行切换,但是教师板书的呈现仍是一个难题。平板设备的配置可能会解决这类问题,但目前对联盟成员校来说仍是一种负担。
3.互动课堂受学科及课程类型限制
互动课堂实践中,联盟内的几所成员校均参与其中,对于各个学科每周都要进行备课、上课以及评课。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情等的区别,不同学科及课程的不同类型都可能对互动课堂产生不同的影响。依据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一般可以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等课程类型。在对一线教师的访谈中,教师提到“一些带有实验性质的、操作性质的课程教学效果更差”,“实验器材老师可以在现场指导,但是远程的学生由于角度问题效果不佳”。教师经常采用互动课堂开展讲授课、复习课等课型,但是对于异地远程学生来说,有关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带有实验、操作性质的课程,互动课堂的学习效果会受到限制。
4.互动课堂的互动效果有待探寻
有趣的是,在对电教主任与一线教师的访谈中,我们似乎得到了相反的意见。电教主任认为,“学生对这种新颖的模式很感兴趣,课堂上注意力集中了,那么老师和学生互动的这个效果就会体现出来,学生和老师的反映都非常好”。而几位一线教师认为,“互动课堂在抓住学生注意力方面,没有老师亲自站到现场去提问、声情并茂授课的效果好”,“上课浪费时间,教师课下还得自己讲一遍”。访谈中,一线教师也提到互动课堂互动效果差、场外学生平均互动次数少(2次左右)等问题。
双方的意见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互动课堂的教学模式的确会吸引初次上課的学生和教师。特别是在进行异地授课时,教师还是更多地关注现场教学的学生,与远程校的学生交互不足。且由于教学次数的增加,远程的学生可能产生学习倦怠。此外,由于学情的差异,薄弱校的学生在学习上需要更多的帮助和指导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互动课堂探讨与思考
互动课堂的教学形式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效果,一定程度上缩短了薄弱校与引领校之间的教师资源配置差距。理论上,互动课堂的硬件配置应处于学校的较高层次,在硬件设备基础上互动教室的建设应以实时转播、录制、交互系统为核心来进行软件架构,这类软件属于专业类型的软件,需要专门购置。此外,非引领校的硬件设备可能较弱,因此需要教育局统一进行资源配置、更新设备并解决校际的兼容性及实时传输等问题。
针对互动课堂板书呈现的问题,可以从视频跟踪、利用交互设备写板书、配置平板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解决。视频跟踪指利用互动课堂的录像设备对教师进行全程视频采集,以教师上半身为对象进行自动化的运动跟踪,教师在写板书时能够全程跟踪、自动切换并清晰显示[14]。利用交互设备写板书对教师的板书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也要求硬件设备反馈的准确,如数学教师反馈“画点时会自动连上,画出的点也会产生漂移,不准确”,应该避免。配置平板可以解决后排学生看不着、看不清黑板的问题,但是对学校及家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点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加以解决。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互动课堂受到不同课程类型及学科的影响,在面对物理、化学等具有实验性质的课程时,一线教师反馈课堂效果不佳。而在进一步的思考中我们认为,互动课堂并不需要满足所有的课程类型及学科特点。互动课堂如果能在某些课程类型(如新课、复习课、练习课等)和某些学科(如语文、数学、英语)上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就应该得到推广使用。而针对化学和物理等学科的实验课、操作课,需要进行精心设计,教师不能演示的可以考虑为远程的学生提供其他资源(如操作手册、演示视频等)。 互動课堂的本质在于异地学生和教师的“互动”,这种互动需要教师在了解双方学生学情的基础之上进行。对于远程进行互动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基础可能较弱,因此更加需要频繁的互动、提示及指导。学校教育的核心在课堂,而课堂的核心在于互动。如果对于远程学生来说互动太少,学习变成了场外的“观看”,没有真正的“参与”,就没有学习的“投入”,这也是在线学习的主要困难之一。综合上述的观点,我们针对第五十三中学互动课堂出现的四种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解决措施,如表2。
五、研究小结
互动课堂是解决校际资源差距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目前学校建设研究中的重要主题。研究通过对第五十三中学的校长、电教主任及几位一线骨干教师进行深度访谈,探讨了第五十三中学互动课堂建设现状及真实课堂环境下互动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第五十三中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基础架构,在学区化办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目前其作为引领学校在互动课堂建设上仍然存在软硬件配置问题、学科及课程类型限制问题,另外课堂板书呈现也会影响教学效果,并且对于薄弱校来说这种互动课堂效果仍有待探寻。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和解决措施,如硬件更新、视频跟踪等,薄弱校学生更需要提供额外的资源、教师指导及实实在在的课堂互动。
我们的研究结果为明确第五十三中学互动课堂建设现状及未来的提升和改进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会结合问卷、深度访谈对第五十三中的资源配置、数字化资源应用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和调研。
[1]化得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3(8):18-21.
[2]杨宗凯.教育信息化2.0:颠覆与创新[J].中国教育网络,2018(1):20-21.
[3]黎俊.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30(1):133-133.
[4]ALRAIMI K M,Zo H,CIGANEK A P.Understanding the MOOCs continuance:The role of openness and reputation[J].Computers & Education(S0360-1315),2015,80:28-38.
[5]郭英剑.“慕课”在全球的现状、困境与未来[J].高校教育管理,2014(4):41-48.
[6]李秀丽.我国高校慕课建设及课程利用情况调查分析——以中国大学MOOC等四大平台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7(10):52-57.
[7]苏鸿.慕课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16(z1):59-65.
[8]王晓明.成都七中网校落地偏远山区谱写区域优质均衡“教育梦”[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2):24-26.
[9]周玉霞,朱云东,刘洁,等.同步直播课堂解决教育均衡问题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03):52-57.
[10]李爽,王磊,白滨.基于卫星的远程直播教学模式评价研究:以成都七中网校为例[J].开放教育研究,2009(4):86-92.
[11]丁兴富. 交互白板及其在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05(3):43-46.
[12]徐碧波,李添,石希.MOOC、翻转课堂和SPOC的学习动机分析及其教育启示[J]. 中国电化教育,2017(9):47-52.
[13]戴晓娥.智能反馈系统参与高互动课堂的形式和特点[J].中国电化教育,2012(5):109-112.
[14]黄勃,汪学均,沈蕾,等.基于“视频同步互动”的分布式学习专用教室设计与实现[J].中国电化教育,2015(6):69-73.
(责任编辑 乔磊 孙震华)
Research on the Status Quo and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active Classroom
—A Case Study of No.53 Middle School
CUI Yulu1,YU Luyao1, ZHANG Hai2,JIANG Yawen3
(1.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Jilin,China 130117;
2.Media Science School,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Jilin,China 130117;
3.Changchun No.53 Middle School,Jilin,Changchun,China 130000)
Abstract: The establishment of platforms such as MOOCs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solve problems of unbalanced resources regarding regional courses and teachers.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No.53 Middle School in Changchun City,the“Cross-region Interactive Classroom”provides a new reference for the inter-school teacher resource allocation in the school district system.In this study,in-depth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the headmaster,the director of the computer-assisted teaching center, the teaching director,and five first-line backbone teachers of No.53 Middle School.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still hardware and software configuration problems in the cross-region interactive classrooms,and the effect of their usage is still affected by the disciplines and curriculum types.In addition,the number of inter-school interactions in actual teaching is limited.In response to the above problems,we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to solve them and hope to provide further reference for school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MOOC;live classroom;cross-region interactive classrooms;regional resources;teacher resources
关键词:慕课;直播课堂;异地互动课堂;区域资源;教师资源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69(2019)05-0053-05
收稿日期:2019-05-14
作者简介:崔宇路(1994— ),男,辽宁大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智慧教育;余露瑶(1994— ),女,广东信宜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师教育技术;张海(1977— ),辽宁海城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教育技术、智慧教育;姜雅文(1965— )女,吉林和龙人,中教高级,长春市第五十三中学校长,研究方向为中小学教学。
一、慕课、直播课堂与互动课堂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也正在发生改变[1]。《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为我国当前教育信息化提出了两个构想。经过不断地发展,“教育信息化1.0”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中国的许多中小学校信息化教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质条件[2],但是基础教育中区域间、校际间不均衡的现象仍然存在。“三通两平台”的建设使得区域和校际的差距在明显缩小,但是教师队伍建设仍然是影响教学均衡的另一个重要因素[3]。
慕课(MOOCs)能够突破时间、地域的界限,使用基于Web的工具和环境以新的范式传递教育和课程[4]。慕课平台的建立为解决区域课程、教师资源不均衡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基础。自2012年慕课广受关注以来,Udacity、Coursera、edX成为全球最具影响、规模最大的三大慕课平台[5],中国的相关慕课平台如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也备受广大教育者的关注[6]。对于中小学而言,慕课平台的建立为区域教学资源不平衡提供了解决的方式。“华师慕课”是其中较为典型的慕课平台,由全国20余个地级市教育局联合华东师范大学建立,为全国各地中小学建立了涵盖全面的知识点资源库。目前,慕课在基础教育中地域分化仍然较为明显[7]。
为了解决教师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不少优质学校开启录播、直播课堂或制作大量教学视频,将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传递到偏远、师资相对较弱的地区。如“成都七中网校”所构建的卫星远程直播教学模式[8]。同步直播课堂能够解决实际教学中师资配置和硬件配置不足的矛盾,将优质教师的课程传递得更远[9]。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由于这种教学方式是单向的,而教学中交互行为会较大程度上影响接收端学生的参与意识,此外学生的水平差距对教学效果也有较大影响[10],因此基础较差、自律性不强的学生难以适应。
基础教育领域中,“交互式电子白板”是课堂教学变革的关键一步,逐渐发展并成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过程中课堂的主流应用技术[11]。“异地互动课堂”在此基础上建立,也称“视频同步互动课堂”,主要指运用网络通信技术,通过网络实时录制、转播优质学校的课堂资源,由上课教师及双方学生在不同上课地点同时参与互动教学的新型課堂教学形式。通过异地互动课堂,处于不同学校的学生可以在同一时间同上一节课,教师也可以共同探讨教育问题,共同进行研修活动。这种教学形式为师资薄弱学校带来丰富的优秀教师资源和课程资源,提升收听学校的教学效果,带动师资薄弱校课程体系建设,促进教师成长和专业化发展。
依据上述观点,结合弗兰德斯对课堂互动的编码标准FIAS,笔者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慕课、直播课堂、异地互动课堂对远程学习者的不同支持情况(如表1所示)。慕课为更大规模的教学提供了解决的方案和手段,能够依据丰富的教学资源与学习者进行远程的交互,但是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自学能力和水平[12],否则其学习质量难以保证。直播课堂能够让教师与学习者实时进行交互,但是这种课程大多是单向的、不可逆的,即教学内容和资源是单向传递给学习者,缺少反向的交互闭环结构。异地互动课堂综合了慕课和直播课堂的部分优势,体现了更多的互动,包含“不仅是师生、生生之间,还包括人与技术、环境、资源等方面的互动”[13]。互动课堂能够为远程学习者提供更多的支持,学生能够主动进行发言、使用资源、演说演示、协作合作等。此外,大数据的相关支持为互动课堂带来了新的发展前景,互动课堂将能支持以算法和程序为核心的计算智能媒体,从而实时、准确地支持教学与学习,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相关方法,在长春市第五十三中学对校长、电教主任、教学主任、5位一线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这些骨干教师从教时间较长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访谈主要围绕当前互动课堂建设、数字化资源应用效果及互动课堂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开展,几位教师针对互动课堂及数字化资源应用提出了具体而有针对性的见解。在深度访谈的过程中,在征得教师许可后全程进行录音并形成文字稿。访谈结束后,由研究者根据文字稿进行总结,形成具体的问题清单并提出相对可操作的意见。
三、互动课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互动课堂建设现状
长春市第五十三中学异地互动课堂建设资源包含两间异地互动多媒体网络授课教室、两套在线互动多媒体设备,主要解决校际资源交流的不平衡问题。异地互动课堂基础架构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引领学校端,包含跟踪录像、收音转播、实时交互系统等一系列设备和软件。二是基础网络架构,包含能够满足多线路需求并实时交互的基础网络和服务器资源。三是非引领学校端,包含录像、投影、收音转播、实时交互系统等一系列设备和软件。
在长春市第五十三中学,异地互动课堂主要解决优秀教师资源输送问题。由引领校的教师主导开展异地互动授课,非引领学校进行接收并在课堂上与正在授课的引领校教师实时互动,使得距离较远、师资配备相对较弱的学校也能享受到优秀教师的课程资源。
(二)互动课堂存在的问题
通过与电教主任、一线教师进行深度访谈,我们将第五十三中学教学实践中互动课堂的问题总结为以下几点:
1.互动课堂软硬件配置存在问题
互动课堂架构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包含一系列设备软件,硬件资源配置是互动课堂建设的基础和首要环节。在对教师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互动课堂的建设是学校教室资源配置中的最高标准,但是其硬件设备仍然存在相关的问题。如在访谈中一线教师讲道:“互动课堂收声过于敏感,学生翻书的声音都能收到里面。然后传送给其他学校时杂音特别大。”
该教师提到的是互动教室的收音问题,而在实际课堂实践中由于硬件配置所产生的其他问题,如课堂录制、网络信号传输、课堂视频转播、课堂互动传输、校际软件兼容性匹配等,都会深刻影响异地课堂学生参与度及教师的教学效果。
2.互动课堂板书呈现影响教学
互动课堂教学中,通常需要呈现以下几类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源、试题资源、学科与工具模板、评价量规等。许多情况下,教师板书的使用和呈现是教学的核心。在对一线骨干教师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教师在互动课堂中的板书呈现会较大程度影响教学的效果。如“学生一直盯着屏幕以及老师进行互动,屏幕很小,黑板上的字看不清”“后排的学生都看不见,也就前面的两三排能看见”“其实本来电视(指的是交互式一体机)就很小,电视里边黑板就更小了”。
访谈的几位教师回答得丰富有趣,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了一致,认为教师板书的呈现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教师的课件、板书是教学中呈现最频繁的内容,教学课件及其他数字化资源可以随信号进行切换,但是教师板书的呈现仍是一个难题。平板设备的配置可能会解决这类问题,但目前对联盟成员校来说仍是一种负担。
3.互动课堂受学科及课程类型限制
互动课堂实践中,联盟内的几所成员校均参与其中,对于各个学科每周都要进行备课、上课以及评课。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情等的区别,不同学科及课程的不同类型都可能对互动课堂产生不同的影响。依据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一般可以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等课程类型。在对一线教师的访谈中,教师提到“一些带有实验性质的、操作性质的课程教学效果更差”,“实验器材老师可以在现场指导,但是远程的学生由于角度问题效果不佳”。教师经常采用互动课堂开展讲授课、复习课等课型,但是对于异地远程学生来说,有关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带有实验、操作性质的课程,互动课堂的学习效果会受到限制。
4.互动课堂的互动效果有待探寻
有趣的是,在对电教主任与一线教师的访谈中,我们似乎得到了相反的意见。电教主任认为,“学生对这种新颖的模式很感兴趣,课堂上注意力集中了,那么老师和学生互动的这个效果就会体现出来,学生和老师的反映都非常好”。而几位一线教师认为,“互动课堂在抓住学生注意力方面,没有老师亲自站到现场去提问、声情并茂授课的效果好”,“上课浪费时间,教师课下还得自己讲一遍”。访谈中,一线教师也提到互动课堂互动效果差、场外学生平均互动次数少(2次左右)等问题。
双方的意见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互动课堂的教学模式的确会吸引初次上課的学生和教师。特别是在进行异地授课时,教师还是更多地关注现场教学的学生,与远程校的学生交互不足。且由于教学次数的增加,远程的学生可能产生学习倦怠。此外,由于学情的差异,薄弱校的学生在学习上需要更多的帮助和指导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互动课堂探讨与思考
互动课堂的教学形式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效果,一定程度上缩短了薄弱校与引领校之间的教师资源配置差距。理论上,互动课堂的硬件配置应处于学校的较高层次,在硬件设备基础上互动教室的建设应以实时转播、录制、交互系统为核心来进行软件架构,这类软件属于专业类型的软件,需要专门购置。此外,非引领校的硬件设备可能较弱,因此需要教育局统一进行资源配置、更新设备并解决校际的兼容性及实时传输等问题。
针对互动课堂板书呈现的问题,可以从视频跟踪、利用交互设备写板书、配置平板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解决。视频跟踪指利用互动课堂的录像设备对教师进行全程视频采集,以教师上半身为对象进行自动化的运动跟踪,教师在写板书时能够全程跟踪、自动切换并清晰显示[14]。利用交互设备写板书对教师的板书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也要求硬件设备反馈的准确,如数学教师反馈“画点时会自动连上,画出的点也会产生漂移,不准确”,应该避免。配置平板可以解决后排学生看不着、看不清黑板的问题,但是对学校及家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点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加以解决。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互动课堂受到不同课程类型及学科的影响,在面对物理、化学等具有实验性质的课程时,一线教师反馈课堂效果不佳。而在进一步的思考中我们认为,互动课堂并不需要满足所有的课程类型及学科特点。互动课堂如果能在某些课程类型(如新课、复习课、练习课等)和某些学科(如语文、数学、英语)上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就应该得到推广使用。而针对化学和物理等学科的实验课、操作课,需要进行精心设计,教师不能演示的可以考虑为远程的学生提供其他资源(如操作手册、演示视频等)。 互動课堂的本质在于异地学生和教师的“互动”,这种互动需要教师在了解双方学生学情的基础之上进行。对于远程进行互动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基础可能较弱,因此更加需要频繁的互动、提示及指导。学校教育的核心在课堂,而课堂的核心在于互动。如果对于远程学生来说互动太少,学习变成了场外的“观看”,没有真正的“参与”,就没有学习的“投入”,这也是在线学习的主要困难之一。综合上述的观点,我们针对第五十三中学互动课堂出现的四种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解决措施,如表2。
五、研究小结
互动课堂是解决校际资源差距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目前学校建设研究中的重要主题。研究通过对第五十三中学的校长、电教主任及几位一线骨干教师进行深度访谈,探讨了第五十三中学互动课堂建设现状及真实课堂环境下互动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第五十三中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基础架构,在学区化办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目前其作为引领学校在互动课堂建设上仍然存在软硬件配置问题、学科及课程类型限制问题,另外课堂板书呈现也会影响教学效果,并且对于薄弱校来说这种互动课堂效果仍有待探寻。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和解决措施,如硬件更新、视频跟踪等,薄弱校学生更需要提供额外的资源、教师指导及实实在在的课堂互动。
我们的研究结果为明确第五十三中学互动课堂建设现状及未来的提升和改进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会结合问卷、深度访谈对第五十三中的资源配置、数字化资源应用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和调研。
[1]化得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3(8):18-21.
[2]杨宗凯.教育信息化2.0:颠覆与创新[J].中国教育网络,2018(1):20-21.
[3]黎俊.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30(1):133-133.
[4]ALRAIMI K M,Zo H,CIGANEK A P.Understanding the MOOCs continuance:The role of openness and reputation[J].Computers & Education(S0360-1315),2015,80:28-38.
[5]郭英剑.“慕课”在全球的现状、困境与未来[J].高校教育管理,2014(4):41-48.
[6]李秀丽.我国高校慕课建设及课程利用情况调查分析——以中国大学MOOC等四大平台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7(10):52-57.
[7]苏鸿.慕课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16(z1):59-65.
[8]王晓明.成都七中网校落地偏远山区谱写区域优质均衡“教育梦”[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2):24-26.
[9]周玉霞,朱云东,刘洁,等.同步直播课堂解决教育均衡问题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03):52-57.
[10]李爽,王磊,白滨.基于卫星的远程直播教学模式评价研究:以成都七中网校为例[J].开放教育研究,2009(4):86-92.
[11]丁兴富. 交互白板及其在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05(3):43-46.
[12]徐碧波,李添,石希.MOOC、翻转课堂和SPOC的学习动机分析及其教育启示[J]. 中国电化教育,2017(9):47-52.
[13]戴晓娥.智能反馈系统参与高互动课堂的形式和特点[J].中国电化教育,2012(5):109-112.
[14]黄勃,汪学均,沈蕾,等.基于“视频同步互动”的分布式学习专用教室设计与实现[J].中国电化教育,2015(6):69-73.
(责任编辑 乔磊 孙震华)
Research on the Status Quo and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active Classroom
—A Case Study of No.53 Middle School
CUI Yulu1,YU Luyao1, ZHANG Hai2,JIANG Yawen3
(1.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Jilin,China 130117;
2.Media Science School,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Jilin,China 130117;
3.Changchun No.53 Middle School,Jilin,Changchun,China 130000)
Abstract: The establishment of platforms such as MOOCs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solve problems of unbalanced resources regarding regional courses and teachers.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No.53 Middle School in Changchun City,the“Cross-region Interactive Classroom”provides a new reference for the inter-school teacher resource allocation in the school district system.In this study,in-depth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the headmaster,the director of the computer-assisted teaching center, the teaching director,and five first-line backbone teachers of No.53 Middle School.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still hardware and software configuration problems in the cross-region interactive classrooms,and the effect of their usage is still affected by the disciplines and curriculum types.In addition,the number of inter-school interactions in actual teaching is limited.In response to the above problems,we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to solve them and hope to provide further reference for school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MOOC;live classroom;cross-region interactive classrooms;regional resources;teacher resour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