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双红色的帆布鞋,一个红色的帆布背包,一条红色的手链,一顶带有红色五角星的鸭舌帽,他告诉我们,红色是他的最爱。这位世博沙特馆,迪拜帆船六星级酒店建筑的设计师,作品与他热爱的色彩一样,一旦出现便会立刻吸引你的眼球。他是ALBERTO LICANDRO。
Alberto出生于意大利米兰,定居日本14年,在日本拥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Alberto Licandro工作室。在全球热点迪拜生活了半年,为之设计有六星级的“迪拜大酒店”等数件作品,另有阿联酋沙迦博物馆、上海时尚城5号、鄂尔多斯光源电力大厦等作品,从迪拜到上海,从日本到北京,可以说无不留有他带来的时尚之都意大利米兰的灵动与荣耀。
采访时,Alberto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他穿在身上的那几点红,热爱红色的他并没有在衣着上从头到脚一红到底,在那些身体活动频率最多的地方,他选择了红色来点缀,“红色是让人心情感到悸动的色彩,用这种色彩来点缀这些地方是恰当的,这是种吉祥的色彩。不但能够给我带来好运,还能让我的大脑不会停止思考。”Alberto认真地讲到他的“红观”理论。
CITYIN:为什么会选择定居日本。设计之都——米兰对于从事建筑与室内设计的您来说,那的环境应该更合适您才是。
AlbeRo:因为在米兰,设计领域已经发展得非常好了,如果要做一些新的东西,会没有更好的空间,从选择迪拜到日本,然后再到中国,我发现这些新兴的国家已经具有了更广阔的设计空间。而日本则更能体现21世纪新兴城市国家的意义,在我的工作范畴中,日本的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更能贴切自己的要求,这就是我选择定居日本的原因。
CITYIN:那对中国的设计。您有什么看法。
Alberto:我现在更喜欢中国一些,日本人在设计方面非常坚持自己的传统概念,他们不会有更大改变。而中国人会寻找一些新的创意点,接收新事物也更多一些,这种新思维比日本坚持自己的传统原则在理念上会更好。我相信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的设计领域会有更宽广的发展。
CITYIN:对于中国本土的一些建筑,室内与家具设计。您觉得如何。
Alberto:中国其实可以做到把建筑和文化融合到一起。来到中国,我发现很多建筑像西方的建筑,失去了自己特有的文化,如果能把自己的文化背景与建筑融合在一起,那将会是非常完美的。这并不是外观形式上一致就行了,而是一种思想,一种灵魂与物品的结合。我非常喜欢中国明代的家具,例如椅子,当时的文化要求人们的行为要端正,所以,在椅子的设计上。人们坐上去不能歪着身体,要坐正坐直才会舒服,而且这样也有助于身体健康。再就是实用,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的是思考设计的物品是用来做什么的,这样就会给人以更多的触动,而不是只为了追求独特。
CITYIN:您对济南在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方面有什么建议吗?
Alberto:有很多城市里太多的建筑用了没有必要的材料,这些材料并没有实用性,显得杂乱无章。其实一个很好的建筑就是只有玻璃和钢筋水泥,如果济南的建筑都是很自然的原料建造起来的,实用而又简单的建筑设计规划到一起,将会是非常完美的。再就是我觉得像一些公园和广场更小一些会更好,我在散步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很渺小。我认为济南应该建造更多的公园,不管在任何地方,周围人都可以走出来,在家门口旁边的小公同里相互交流,不必非要走到那个大广场去散步。
CITYIN:对我们的设计师有什么样的建议,设计师在设计工作中应注意什么?
Alberto:对于一个设计师,设计出来的东西要让人感到轻松实用,比如椅子和沙发,设计的时候只注重美观与豪华,但用起来不舒服,那这就不是好的设计。人离不开大自然,人与自然不能分开,在设计上分开就是反自然。我在南方的时候看到过一些建筑,这些建筑有很大的玻璃窗,这种设计能够让里面生活的人们在视觉上跟自然的距离更加接近,这非常好。但是,像浴室,只需要设计我们需要的东西就可以了,注重功能,把功能带来的便利性尽可能的发挥出来,不必过多的修饰,这最简单也最明了。我去过北京艾未未为自己的所设计的住房,很自然,很简单也很实用。在他的住宅里,设计所选用的都是很自然的材料,地板是大理石的,家具的选材全部都是竹子和自然木材。在那个空间里,现代和原始自然的选材结合的非常好。当我们要结束采访起身告别时。Alberto还想要再谈一点自己的想法。虽然在我们这个时代,Alberco的想法被称作理想主义,而谈论理想主义已经沦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冷笑话,但看到Albemo的成就——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谁又能分辨清?或许我们缺的是一种坚持,抑或是一种智慧。
Albeerto:“我来过中国很多次,与许多人交流发现,工作更重要的是人际关系,我深刻地感觉到了中国这种人际关系的文化背景,而在参与项目设计的时候,很多的设计公司都希望得到项目。正常的方法是设计师拿出设计作品,告诉投资方,理念是这样,设计是这样。这种设计会让城市与人们的生活更美好。而不是,我想要这个项目,我跟投资方会怎么样。设计师应该把设计的作品交给投资方,让他们去选择。作为一个设计师来说,你的作品应该让生活、让城市变得更美。这是责任,设计师有责任告诉别人,什么才是好的,而不是单单想要这个项目。
AUBER TO LICANDRO
1954年7月13日生于意大利米兰,曾于意大利米兰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学习建筑设计
职业:建筑设计师与室内设计师
COMPANY NAME公司:
ALBERTO UCANDRO株式会社NICE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工作经历:
1977年 斯卡拉剧院担任助理舞台设计师,意大利米兰
1978年 意大利广电公司国家电视台担任助理舞台设计师
1978-1979年 《卡莎贝拉建筑与城市规划杂志>担任平面造型设计师
1979年 悉尼中心塔的室内设计DONALD CRONE建筑师
1980-1983年 澳大利亚建筑设计公司PTW建筑师,澳大利亚悉尼
1984-1988年 ARCLINEA/#司建筑师、设计师
1990-1995年 B&B公司担任首席建筑师,意大利米兰
1996-1999年 东日本设计学院
2000-2004年 高崎大学艺术音乐系教授,日本高崎
2005年 日本创办NICE株式会社和建筑设计公司项目多次被提名进入意大利、阿联酋、日本、中国等
国家的国际竞赛。
Alberto出生于意大利米兰,定居日本14年,在日本拥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Alberto Licandro工作室。在全球热点迪拜生活了半年,为之设计有六星级的“迪拜大酒店”等数件作品,另有阿联酋沙迦博物馆、上海时尚城5号、鄂尔多斯光源电力大厦等作品,从迪拜到上海,从日本到北京,可以说无不留有他带来的时尚之都意大利米兰的灵动与荣耀。
采访时,Alberto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他穿在身上的那几点红,热爱红色的他并没有在衣着上从头到脚一红到底,在那些身体活动频率最多的地方,他选择了红色来点缀,“红色是让人心情感到悸动的色彩,用这种色彩来点缀这些地方是恰当的,这是种吉祥的色彩。不但能够给我带来好运,还能让我的大脑不会停止思考。”Alberto认真地讲到他的“红观”理论。
CITYIN:为什么会选择定居日本。设计之都——米兰对于从事建筑与室内设计的您来说,那的环境应该更合适您才是。
AlbeRo:因为在米兰,设计领域已经发展得非常好了,如果要做一些新的东西,会没有更好的空间,从选择迪拜到日本,然后再到中国,我发现这些新兴的国家已经具有了更广阔的设计空间。而日本则更能体现21世纪新兴城市国家的意义,在我的工作范畴中,日本的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更能贴切自己的要求,这就是我选择定居日本的原因。
CITYIN:那对中国的设计。您有什么看法。
Alberto:我现在更喜欢中国一些,日本人在设计方面非常坚持自己的传统概念,他们不会有更大改变。而中国人会寻找一些新的创意点,接收新事物也更多一些,这种新思维比日本坚持自己的传统原则在理念上会更好。我相信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的设计领域会有更宽广的发展。
CITYIN:对于中国本土的一些建筑,室内与家具设计。您觉得如何。
Alberto:中国其实可以做到把建筑和文化融合到一起。来到中国,我发现很多建筑像西方的建筑,失去了自己特有的文化,如果能把自己的文化背景与建筑融合在一起,那将会是非常完美的。这并不是外观形式上一致就行了,而是一种思想,一种灵魂与物品的结合。我非常喜欢中国明代的家具,例如椅子,当时的文化要求人们的行为要端正,所以,在椅子的设计上。人们坐上去不能歪着身体,要坐正坐直才会舒服,而且这样也有助于身体健康。再就是实用,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的是思考设计的物品是用来做什么的,这样就会给人以更多的触动,而不是只为了追求独特。
CITYIN:您对济南在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方面有什么建议吗?
Alberto:有很多城市里太多的建筑用了没有必要的材料,这些材料并没有实用性,显得杂乱无章。其实一个很好的建筑就是只有玻璃和钢筋水泥,如果济南的建筑都是很自然的原料建造起来的,实用而又简单的建筑设计规划到一起,将会是非常完美的。再就是我觉得像一些公园和广场更小一些会更好,我在散步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很渺小。我认为济南应该建造更多的公园,不管在任何地方,周围人都可以走出来,在家门口旁边的小公同里相互交流,不必非要走到那个大广场去散步。
CITYIN:对我们的设计师有什么样的建议,设计师在设计工作中应注意什么?
Alberto:对于一个设计师,设计出来的东西要让人感到轻松实用,比如椅子和沙发,设计的时候只注重美观与豪华,但用起来不舒服,那这就不是好的设计。人离不开大自然,人与自然不能分开,在设计上分开就是反自然。我在南方的时候看到过一些建筑,这些建筑有很大的玻璃窗,这种设计能够让里面生活的人们在视觉上跟自然的距离更加接近,这非常好。但是,像浴室,只需要设计我们需要的东西就可以了,注重功能,把功能带来的便利性尽可能的发挥出来,不必过多的修饰,这最简单也最明了。我去过北京艾未未为自己的所设计的住房,很自然,很简单也很实用。在他的住宅里,设计所选用的都是很自然的材料,地板是大理石的,家具的选材全部都是竹子和自然木材。在那个空间里,现代和原始自然的选材结合的非常好。当我们要结束采访起身告别时。Alberto还想要再谈一点自己的想法。虽然在我们这个时代,Alberco的想法被称作理想主义,而谈论理想主义已经沦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冷笑话,但看到Albemo的成就——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谁又能分辨清?或许我们缺的是一种坚持,抑或是一种智慧。
Albeerto:“我来过中国很多次,与许多人交流发现,工作更重要的是人际关系,我深刻地感觉到了中国这种人际关系的文化背景,而在参与项目设计的时候,很多的设计公司都希望得到项目。正常的方法是设计师拿出设计作品,告诉投资方,理念是这样,设计是这样。这种设计会让城市与人们的生活更美好。而不是,我想要这个项目,我跟投资方会怎么样。设计师应该把设计的作品交给投资方,让他们去选择。作为一个设计师来说,你的作品应该让生活、让城市变得更美。这是责任,设计师有责任告诉别人,什么才是好的,而不是单单想要这个项目。
AUBER TO LICANDRO
1954年7月13日生于意大利米兰,曾于意大利米兰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学习建筑设计
职业:建筑设计师与室内设计师
COMPANY NAME公司:
ALBERTO UCANDRO株式会社NICE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工作经历:
1977年 斯卡拉剧院担任助理舞台设计师,意大利米兰
1978年 意大利广电公司国家电视台担任助理舞台设计师
1978-1979年 《卡莎贝拉建筑与城市规划杂志>担任平面造型设计师
1979年 悉尼中心塔的室内设计DONALD CRONE建筑师
1980-1983年 澳大利亚建筑设计公司PTW建筑师,澳大利亚悉尼
1984-1988年 ARCLINEA/#司建筑师、设计师
1990-1995年 B&B公司担任首席建筑师,意大利米兰
1996-1999年 东日本设计学院
2000-2004年 高崎大学艺术音乐系教授,日本高崎
2005年 日本创办NICE株式会社和建筑设计公司项目多次被提名进入意大利、阿联酋、日本、中国等
国家的国际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