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深基坑支护及降水施工技术,通过对基坑支护和降水施工的探讨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基坑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安全,有助于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降水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V552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支护的设计与选择
主持设计的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支护设计的实际经验,对所要施工的地点的水文地质的特点要把握准确,对周边环境要熟悉。综合以上情况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支护施工方案。
如果基坑比较深而围护桩布置允许的情况下,就要使用两排支护桩,因为用这样的方式,它的力学性最好并使两排桩和桩顶部的圈梁组成钢架结构,而桩间的砂石也与支护桩一起受力,这样就可使基桩的配筋量有所减少,从而降低了成本。
如果围护桩必须达到防渗的需要时,而基坑的深度又小于七米,且回填土中又多是较碎的砖瓦时,就不适合使用水泥搅拌桩,而应该选用水泥注浆。北方地区,如果基坑较深,又有粘土,则可使用钢筋混凝土桩加锚杆支护形式,而其他地区一般采用大直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桩顶加钢筋混凝土圈粱,转角处加斜支撑。
如果建筑的地基土是淤泥,而基坑又比较深时,则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如果工程造价较高,则可选用大直径两排钢筋棍凝土灌桩,中间加水泥搅拌桩,这各支护方式可防渗,又具有很好的力学性。总之,在选用围护桩时应设计多种方案,结合现场实际,考虑施工条件和土质水文情况,来选择最切实际的支护方式。
在对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开挖时要遵循以下原则: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先撑后挖以及严禁超挖,在此基础上也要确保施工的连续性,确保基坑支护的暴露时间最少。
二、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1、概况
一项高80米,上层共17楼,负层共2楼的工程建设。基坑挖掘深为9.7米,部分挖掘深度达11.8米。其长宽各是145米和56米,与南面刚修好的公路相距8米,距离北面供水管道的中间线路7米远,东西方向与计划道路距离大约为6米,水位在地底-3.10米处。
2、方案选取
关于以上面积的规定和基坑挖掘必须减低地下水体对附近地质的不利作用,尤其是影响到南面刚修好的内环公路以及相连的管线。通过研究验证,选用管井中心降水与喷锚网支护相组合的技术在基坑及其除南面外的其他方位进行施工,采取防水帷幕与护坡桩相组合再加预应力锚杆的方式在接近内环路一端实施。
3、施工技术
3.1基坑降水施工
管井使用钻头为600mm的逆循环钻机来制孔,人工制作泥浆护墙。钻孔成功后即刻将400mm不含砂的水泥管垂直的放入中间位置。为避免撞偏了井管,要以井口为中心从其周围平均回填滤料,使用粘质土填落井管距地表2m之内周围的封口。对管井进行取水前,需先使用空压机清理井,消除管中泥沙,直至处理成清水,以此确保排水通顺。
因为储水层渗漏指数不同、水体分散不匀,还有排蓄间期短的因素,挖掘基坑下半层时,不可能全部排干地下水,部分坑墙土质中出现渗漏现象。将面层混凝土喷在此处土钉墙上,将管长在0.4到0.6m之间,间隔大约3m,内径不小于40mm的塑料抽水引管横向插进坡面的土内。在上半层管墙制作不少通气孔,外含滤网,外侧延伸到混凝土外层,方便引出抽走坡中的滞水。
将取水明沟挖建在基坑坡底,排出基坑中和侧墙部分渗漏和降雨的积水。排水渠和蓄水井设置的基本形状是0.4m,排水渠外缘距离坡底0.3m,渠底低于基坑底部0.4m,排水斜坡角度是0.1%,渠底用碎石回填。
3.2基坑支护施工
(1)护坡桩施工
采取长螺旋钻孔机,中间压注混凝土,插进钢筋笼为桩的施工技术。
确定桩位和高程调控点需根据策划护坡桩的桩位示意图。还要当场制造绑扎桩身钢筋笼。入场钢筋复核达标才能利用。
钻机位置、钻孔机对准角度准许误差20mm。钻机到位后需维持机体稳定、钻杆挺直,钻孔时需保证孔墻平直,钻入灌浆即成孔,还需记载好施工数据,搜集水文地质材料。直至钻到规划深度方能停止,检验达标后再实施挤注混凝土。为防止砂土层产生塌孔,需增加2-3节护管护壁来巩固护坡桩成孔。
伴随着钻具的提高,利用钻杆来压灌混凝土。桩体混凝土崩坍度160-180mm。制作混凝土时需适当控制混凝土总量和桩峰标高。
压灌混凝土完毕后,要立刻移开钻机,旋即实行钢筋笼升降。利用吊车使钢筋笼即位,特定人员指导,将钢筋笼用夹具固定好,经过传导管将振动锤的振力送入底层,逐渐进入桩孔内,且持续振动至成功到位。护坡桩顶浮浆凿开清除洁净后,施工冠梁。
(2)预应力锚索施工
实施锚索工程前,规定挖掘到锚索地段之下0.5m,与护坡桩或土钉桩相距不小于10m范畴里地面平整。平均相距10m建立一个调控点就是定位放线,确保锚索在同样的标高。
在施工场地平整广阔的地段制造锚索杆体,其杆体的制造由预应力钢绞线成产形成,需要时将塑料布铺于地表上。锚杆策划尺寸+1.2m是杆体下料尺寸。将平均距离2m的钢绞线烧成丝状与隔离架捆绑于一体,钢绞线夹于隔离架空隙中。杆体防护层深度是20mm,将黄油抹在自由段上,用20mm软塑料管包裹,用胶带粘封住两头,胶带将杆体下部裹紧,方便进孔。
成孔依据地质环境,利用锚索施工成孔时选取一般锚杆钻机和液压套管钻机。在粉末粘土里选用一般锚杆机与螺旋钻杆相配合来实行钻孔,在砂岩与砾岩层内选用套管钻机实行钻孔。
锚索钻孔完毕后,放进杆体过程中,将灌浆塑料管插进隔离架中间孔与杆体同时顺着孔核心线缓缓送进孔里。若半途受阻,应恰当拉动杆体,调节方位再继续,若此法没有作用,需把杆体拉出孔外,再次成孔。
灌浆,利用高压灌浆泵,浆体里掺入早强剂,用来提升施工进程。锚索灌浆实行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灌浆用不到1MPa的压力,直到水泥浆从孔口满溢出。第二阶段的灌浆在前一阶段完毕大约1h后实施,灌浆压力为1-3MPa,规定孔口再度满溢出水泥浆方止。
腰梁安设,安装锚具、伸拉锚索程序完成后,安设腰梁,且将其焊连整合为一体。伸拉锚杆前,先查验浆液的强度,要实行集合伸拉其试块抗压强度必须大于15MPa。伸拉装备选用电动机油泵与千斤顶相配合,按照千斤顶油压表调控伸拉承载。
3.3土钉墙施工
土方挖掘与实施土钉墙支护工程划分阶段层次,挖掘一层支护一层,以便减短期限并有效防护已经挖掘层。先行挖掘基坑周围超过10m土钉墙施工操作面的土方,若上部土钉及注射混凝土表层还没完毕,则禁止挖掘下端土方。
器械挖掘后,挂线定位人力修葺坡面,清理坡面上的散土,坡面平坦率偏误≯±20mm。钻孔采用锚杆钻机,部分成孔使用洛阳铲。成孔后需清理洁净孔内残余或松散的土方,孔内一旦产生部分渗漏裂孔或散落松土,需迅速实行灌浆措施。孔深准许偏误±50mm;内径准许偏误±5mm;间距准许偏误±100mm;成孔斜角准许偏误±5%。
适时放置土钉钢筋主筋依据土钉尺寸+200mm下料,在外部设置长度200mm的直角弯钩。为避免主筋偏移出土钉中央,可在主筋平均相距2m处设置对称定位支架。
放置好灌浆锚杆钢筋后,采取底层灌浆形式,把灌浆管插进孔底,适时灌浆。灌浆时,拔取导管需渐进平均,将灌浆管口一直放在孔内浆液表层之下,方便排除孔内气体,确保浆体灌密灌实。
捆扎钢筋网时纵横相间两根相对搭接捆扎,搭接距离≥300mm,并不比两点焊接小,防护层深度为30-50mm。竖直方向各3排土钉,水平方向各排土钉安设1道Ⅱ级<14的通长压筋。土钉顶部埋置长为500mm的“L”型锚筋,其与通长压筋和土钉钢筋外头的弯钩焊连为坚固的一体。
结束语
深基坑支护工程的优劣对整体建设工程的品质及稳定产生很大作用力。伴随经济的提升,基坑支护技术也渐渐趋于成熟,但目前的技术依然出现某些缺陷,比如近几年经常遭遇的技术阻碍是深基坑支护的规划及监测,怎样改良目前的技术,加强基坑支护技术的改善,依然是一个需要众多工作人员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伟.有关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9).
[2]钱中华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2.).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降水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V552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支护的设计与选择
主持设计的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支护设计的实际经验,对所要施工的地点的水文地质的特点要把握准确,对周边环境要熟悉。综合以上情况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支护施工方案。
如果基坑比较深而围护桩布置允许的情况下,就要使用两排支护桩,因为用这样的方式,它的力学性最好并使两排桩和桩顶部的圈梁组成钢架结构,而桩间的砂石也与支护桩一起受力,这样就可使基桩的配筋量有所减少,从而降低了成本。
如果围护桩必须达到防渗的需要时,而基坑的深度又小于七米,且回填土中又多是较碎的砖瓦时,就不适合使用水泥搅拌桩,而应该选用水泥注浆。北方地区,如果基坑较深,又有粘土,则可使用钢筋混凝土桩加锚杆支护形式,而其他地区一般采用大直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桩顶加钢筋混凝土圈粱,转角处加斜支撑。
如果建筑的地基土是淤泥,而基坑又比较深时,则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如果工程造价较高,则可选用大直径两排钢筋棍凝土灌桩,中间加水泥搅拌桩,这各支护方式可防渗,又具有很好的力学性。总之,在选用围护桩时应设计多种方案,结合现场实际,考虑施工条件和土质水文情况,来选择最切实际的支护方式。
在对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开挖时要遵循以下原则: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先撑后挖以及严禁超挖,在此基础上也要确保施工的连续性,确保基坑支护的暴露时间最少。
二、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1、概况
一项高80米,上层共17楼,负层共2楼的工程建设。基坑挖掘深为9.7米,部分挖掘深度达11.8米。其长宽各是145米和56米,与南面刚修好的公路相距8米,距离北面供水管道的中间线路7米远,东西方向与计划道路距离大约为6米,水位在地底-3.10米处。
2、方案选取
关于以上面积的规定和基坑挖掘必须减低地下水体对附近地质的不利作用,尤其是影响到南面刚修好的内环公路以及相连的管线。通过研究验证,选用管井中心降水与喷锚网支护相组合的技术在基坑及其除南面外的其他方位进行施工,采取防水帷幕与护坡桩相组合再加预应力锚杆的方式在接近内环路一端实施。
3、施工技术
3.1基坑降水施工
管井使用钻头为600mm的逆循环钻机来制孔,人工制作泥浆护墙。钻孔成功后即刻将400mm不含砂的水泥管垂直的放入中间位置。为避免撞偏了井管,要以井口为中心从其周围平均回填滤料,使用粘质土填落井管距地表2m之内周围的封口。对管井进行取水前,需先使用空压机清理井,消除管中泥沙,直至处理成清水,以此确保排水通顺。
因为储水层渗漏指数不同、水体分散不匀,还有排蓄间期短的因素,挖掘基坑下半层时,不可能全部排干地下水,部分坑墙土质中出现渗漏现象。将面层混凝土喷在此处土钉墙上,将管长在0.4到0.6m之间,间隔大约3m,内径不小于40mm的塑料抽水引管横向插进坡面的土内。在上半层管墙制作不少通气孔,外含滤网,外侧延伸到混凝土外层,方便引出抽走坡中的滞水。
将取水明沟挖建在基坑坡底,排出基坑中和侧墙部分渗漏和降雨的积水。排水渠和蓄水井设置的基本形状是0.4m,排水渠外缘距离坡底0.3m,渠底低于基坑底部0.4m,排水斜坡角度是0.1%,渠底用碎石回填。
3.2基坑支护施工
(1)护坡桩施工
采取长螺旋钻孔机,中间压注混凝土,插进钢筋笼为桩的施工技术。
确定桩位和高程调控点需根据策划护坡桩的桩位示意图。还要当场制造绑扎桩身钢筋笼。入场钢筋复核达标才能利用。
钻机位置、钻孔机对准角度准许误差20mm。钻机到位后需维持机体稳定、钻杆挺直,钻孔时需保证孔墻平直,钻入灌浆即成孔,还需记载好施工数据,搜集水文地质材料。直至钻到规划深度方能停止,检验达标后再实施挤注混凝土。为防止砂土层产生塌孔,需增加2-3节护管护壁来巩固护坡桩成孔。
伴随着钻具的提高,利用钻杆来压灌混凝土。桩体混凝土崩坍度160-180mm。制作混凝土时需适当控制混凝土总量和桩峰标高。
压灌混凝土完毕后,要立刻移开钻机,旋即实行钢筋笼升降。利用吊车使钢筋笼即位,特定人员指导,将钢筋笼用夹具固定好,经过传导管将振动锤的振力送入底层,逐渐进入桩孔内,且持续振动至成功到位。护坡桩顶浮浆凿开清除洁净后,施工冠梁。
(2)预应力锚索施工
实施锚索工程前,规定挖掘到锚索地段之下0.5m,与护坡桩或土钉桩相距不小于10m范畴里地面平整。平均相距10m建立一个调控点就是定位放线,确保锚索在同样的标高。
在施工场地平整广阔的地段制造锚索杆体,其杆体的制造由预应力钢绞线成产形成,需要时将塑料布铺于地表上。锚杆策划尺寸+1.2m是杆体下料尺寸。将平均距离2m的钢绞线烧成丝状与隔离架捆绑于一体,钢绞线夹于隔离架空隙中。杆体防护层深度是20mm,将黄油抹在自由段上,用20mm软塑料管包裹,用胶带粘封住两头,胶带将杆体下部裹紧,方便进孔。
成孔依据地质环境,利用锚索施工成孔时选取一般锚杆钻机和液压套管钻机。在粉末粘土里选用一般锚杆机与螺旋钻杆相配合来实行钻孔,在砂岩与砾岩层内选用套管钻机实行钻孔。
锚索钻孔完毕后,放进杆体过程中,将灌浆塑料管插进隔离架中间孔与杆体同时顺着孔核心线缓缓送进孔里。若半途受阻,应恰当拉动杆体,调节方位再继续,若此法没有作用,需把杆体拉出孔外,再次成孔。
灌浆,利用高压灌浆泵,浆体里掺入早强剂,用来提升施工进程。锚索灌浆实行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灌浆用不到1MPa的压力,直到水泥浆从孔口满溢出。第二阶段的灌浆在前一阶段完毕大约1h后实施,灌浆压力为1-3MPa,规定孔口再度满溢出水泥浆方止。
腰梁安设,安装锚具、伸拉锚索程序完成后,安设腰梁,且将其焊连整合为一体。伸拉锚杆前,先查验浆液的强度,要实行集合伸拉其试块抗压强度必须大于15MPa。伸拉装备选用电动机油泵与千斤顶相配合,按照千斤顶油压表调控伸拉承载。
3.3土钉墙施工
土方挖掘与实施土钉墙支护工程划分阶段层次,挖掘一层支护一层,以便减短期限并有效防护已经挖掘层。先行挖掘基坑周围超过10m土钉墙施工操作面的土方,若上部土钉及注射混凝土表层还没完毕,则禁止挖掘下端土方。
器械挖掘后,挂线定位人力修葺坡面,清理坡面上的散土,坡面平坦率偏误≯±20mm。钻孔采用锚杆钻机,部分成孔使用洛阳铲。成孔后需清理洁净孔内残余或松散的土方,孔内一旦产生部分渗漏裂孔或散落松土,需迅速实行灌浆措施。孔深准许偏误±50mm;内径准许偏误±5mm;间距准许偏误±100mm;成孔斜角准许偏误±5%。
适时放置土钉钢筋主筋依据土钉尺寸+200mm下料,在外部设置长度200mm的直角弯钩。为避免主筋偏移出土钉中央,可在主筋平均相距2m处设置对称定位支架。
放置好灌浆锚杆钢筋后,采取底层灌浆形式,把灌浆管插进孔底,适时灌浆。灌浆时,拔取导管需渐进平均,将灌浆管口一直放在孔内浆液表层之下,方便排除孔内气体,确保浆体灌密灌实。
捆扎钢筋网时纵横相间两根相对搭接捆扎,搭接距离≥300mm,并不比两点焊接小,防护层深度为30-50mm。竖直方向各3排土钉,水平方向各排土钉安设1道Ⅱ级<14的通长压筋。土钉顶部埋置长为500mm的“L”型锚筋,其与通长压筋和土钉钢筋外头的弯钩焊连为坚固的一体。
结束语
深基坑支护工程的优劣对整体建设工程的品质及稳定产生很大作用力。伴随经济的提升,基坑支护技术也渐渐趋于成熟,但目前的技术依然出现某些缺陷,比如近几年经常遭遇的技术阻碍是深基坑支护的规划及监测,怎样改良目前的技术,加强基坑支护技术的改善,依然是一个需要众多工作人员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伟.有关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9).
[2]钱中华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2.).